魏晋南北朝盛行的门阀制度,大体说来萌芽于东汉后期,形成于曹魏、西晋,东晋时期臻于鼎盛,南北朝日渐衰落。其形成与盛衰都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门阀制度的盛行导致了复杂的阶级关系和森严壁垒的等级秩序。在这一时期的文献典籍中,各色等级的名目繁多,不胜枚举。这些名目有的名异实同,有的具有特定的含义。以大类而言,等级的划分虽仍沿袭秦汉以来的“良贱”之说,但细加推敲,其森严和精密则远非秦汉社会所能比。在地主阶级中,不但有士族地主和庶族地主两大类,而且士族地主中又有门阀士族和低级士族,即所谓高门、次门和寒士之分。同为高门士族仍有高下的差别。即使一门中,也“第其房望”,就是一房之中,差别也很大。门阀士族世代居于高官显位,享受种种特权。他们互相标榜成为社会上地位最高的统治阶层。庶族地主是地主阶级的下层。他们虽然可以通过吏事、战功等途径取得官位,少数人甚至能爬上统治阶级的上层行列,但却无法进入士流。对于士族地主而言,他们仍处于受压抑的地位;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工匠、兵户及僮客、奴婢等而言,他们又是压迫者和剥削者。于是,从高门、次门、役门到半自由的士家、兵户、杂户、僮客等和完全没有人身自由的官私奴婢,构成了这一时期森严壁垒的层层等级秩序。
一、“王、谢门高非偶”
魏晋以降,高门大族林立。其中最为称著者,按照唐人柳芳的说法是:“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陆、源、窦首之。”[1]柳氏列举的各地大族无疑都是第一流高门。然而,士族之中又有许多等级,柳芳记北魏孝文帝定姓族云:“郡姓者,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阅为之。制: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四姓。”[2]孝文帝依三代人的官品高下定门第等级,既非完全以北魏的官爵为标准,也非其创新,而是承袭魏晋以来的传统与做法。所谓膏粱、华腴和“四姓”,东晋南朝早已有之。《晋书·王国宝传》:“国宝以中兴膏腴之族,惟作吏部,不为余曹郎。”《宋书·荀伯子传》:“伯子常自矜荫藉之美,谓(王)弘曰:天下膏粱,唯使君与下官耳。”《南齐书·王僧虔传》:王志谓其弟王寂曰:“汝膏粱年少,何患不达。”《南史·张弘策传子绾附传》:“出为豫章内史,在郡述《制旨礼记正言义》,四姓衣冠士子听者常数百人。”一般说来,凡三代人反复取得五品以上官职,如魏晋的黄门、散骑、中书侍郎,郡太守等,其家族的高门地位便形成和固定下来;如能较多取得三品以上,特别是一品官职,那就会形成、固定为第一流高门。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士族大致分为膏粱、华腴、甲、乙、丙、丁四姓等若干等级。东晋南朝大族中,尤以琅邪(今山东临沂)王氏、陈郡(今河南淮阳)谢氏为贵,可谓是高门之首。梁末,侯景请婚于王、谢,梁武帝为难地说:“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王、谢门第之高无人可比,竟连皇帝也不敢贸然应允这门婚事。北宋秦观著论曰:“自晋以阀阅用人,王谢二氏最为望族。江左以来,公卿将相出其门者十七八,子为主婿,女为王妃,布台省而列州郡者不可胜数,亦犹齐之诸田、楚之昭屈景氏,皆与国同其休戚也。”[3]唐代诗人羊士谔为之惊叹不已,曾作《忆江南旧游诗》曰:“山**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曾作江南步从事,秋来还复忆鲈鱼?”
琅邪王氏属儒学世家,发迹于西汉。远祖王吉好学明经,汉宣帝时征为博士、谏议大夫,出任益州刺史。从此,王氏逐渐发迹,子孙代代为官。传至第八代孙王祥,西晋初官拜太保(一品),荣登三公高位,进爵睢陵公;其弟王览,累官至宗正卿(三品),赐爵即丘子;览族兄王雄,官至幽州刺史(四品)。王雄的几个孙子在西晋末也都非常有名,王戎位至司徒(一品),王衍位至司徒、司空、太尉(一品),是朝中数一数二的头面人物;衍弟澄官拜荆州刺史(四品)。这样,琅邪王氏的门第在西晋一朝已相当显赫。
刘宋以降,王氏家族势力仍十分强大,居高官显位者大有人在。终刘宋60年间,贵为三公者8人,计有王弘、王球、王僧朗、王僧达、王僧虔、王裕之、王延之、王彧;尚公主者2人,为皇后者2人,历位侍中者15人,为刺史、郡守、诸曹尚书者亦不在少数。直至梁、陈,王氏宗族之盛,地位之高,仍为其他大族不可比,故有梁武帝“王、谢门高非偶”之说。《梁书》卷二十一“史臣论”曰:“洎东晋王茂弘(王导字)经纶江左,时人方之管仲。其后蝉冕交映,台衮相袭,勒名帝籍,庆流子孙,斯为盛族矣。”王导七世孙王筠常以七代爵位蝉联、文才相继而引以为自豪,与诸儿书论家门文集云:
史传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并累叶有文才,所以范蔚宗云崔氏雕龙,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者也。沈少傅约常语人云:“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汝等仰观堂搆,思各努力。[4]
相反,颍川庾氏、谯国桓氏、太原王氏虽曾显赫一时,但在东晋中晚期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几乎灭族,其后人在南朝位宦不显,很少取得三品官职,无一人升至一品,所以尽管仍是高门,却已从第一流宝座上跌落下来,与王谢不可同日而语。
除王、谢、袁、萧第一流高门外,侨姓士族中的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褚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裴氏、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殷氏、陈留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江氏、陈留考城(今属河南省)蔡氏、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何氏、太原孙氏、高平(今山东巨野一带)郗氏、泰山(今山东泰安一带)羊氏等,其家族除个别人荣登三公高位外,大都居官三、五品,他们只能算一般高门。
侨姓之中又有南渡早晚的差别,南渡较早的大族门第较高,南渡晚的即使是东汉以来的赫赫大族也会遭到排抑,甚至被当作“寒士”对待。如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东南)大族杨佺期是汉太尉杨震第十代孙,“自云门户承籍,江表莫比,有以其门地比王珣者,犹恚恨”。但其他大族并不买他的账,“时人以其晚过江,婚宦失类,每排抑之”。杨佺期为此“恒慷慨切齿,欲因事际以逞其志”[6]。桓玄“每以寒士裁之,佺期甚憾”[7]。南朝时,晚渡的中原大族遭排抑的现象更加严重,“晚渡北人,南朝常以伧荒遇之,虽复人才可施,每为清途所隔”。这时,他们不仅得不到高门的待遇,反而被视为“伧荒”。伧荒者,粗鄙之意也,乃讥讽轻侮之语。杜坦、杜骥兄弟系杜预玄孙,是京兆(今西安市)著名大族,刘裕北伐克长安后,随从南还,却遭到“伧荒”冷遇,杜坦为此叹恨不已,对宋文帝牢骚满腹地说:“臣本中华高族,亡曾祖因晋氏丧乱,播迁凉土,直以南渡不早,便以伧荒赐隔。”对刘宋王朝是否重用自己深表怀疑:“圣朝虽复拔才,臣恐未必能也。”[8]宋文帝只好默然不应。河东大族裴景仁也被视为“本伧人,多悉戎荒事”。杨氏、杜氏等晚渡大族虽有高门之名,实际上已降至一般士族了。
同为高门,侨姓士族又在吴姓士族之上。朱张顾陆是吴姓士族中的四大高门,但与侨姓相比,其地位声望既无法与第一流高门王谢袁萧等论,也逊色于褚氏、孙氏、郗氏等一般高门。朱张顾陆主要发迹和显赫于东吴时期,正如陆凯对孙皓所云:“先帝(孙权)外仗顾陆朱张。”[9]西晋灭吴后,吴姓士族之地位急转直下。西晋一朝,四姓子孙只做过内史一类的五品官。晋室南渡后,司马氏立足未稳,为取得吴姓士族的支持,曾一度极力拉拢笼络之,故四姓之中尚有位登三公者,然仅陆玩一人位至司空,另有陆纳、顾和为尚书令(三品),顾众为尚书仆射(三品)。但总的说来,吴姓处于受排斥的地位,位望终无法与侨姓相比。进入南朝后,吴姓位望更如江河日下,不仅与三公高位无缘,而且清要之官也难于染指了,齐高帝“欲用张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俭曰:‘绪少有清望,诚美选也。南士向来少居此职。’褚彦回曰:‘俭少年未忆耳,江左用陆玩、顾和,皆南人也。’俭曰:‘晋氏衰政,不可为则。’……乃止”[10]。可见,这时的吴中四姓想做尚书右仆射之类的三品官已很困难。齐武帝曾对领军将军沈文季曰:“南土无仆射,多历年所。”文季对曰:“南风不竞,非复一日。”[11]直至梁代,四姓中竟无一人做过秘书丞这样的“清官”。梁武帝曾引见张率于玉衡殿,谓曰:“卿东南物望,朕宿昔所闻。……秘书丞天下清官,东南望胄未有为之者,今以相处,为卿定名誉。”[12]梁武帝网开一面,破例让吴中四姓中的张率为秘书丞,便算是一种殊荣了。据统计,在南朝四代的尚书令、仆射、中书监令中,宋有70人,无一南士;齐有49人,南士无一尚书令,仅仆射、中书监令各得1人;梁有55人,南士得尚书令3人、仆射6人、中书监令4人,共13人;陈有32人,南士得尚书令1人,仆射5人,中书监令6人,共12人,其中包括宗室5人。唯侍中稍多,但也不超过总数的23%。南北士族位望之差可见一斑。[13]由于吴姓士族仕途受阻,官场失意,一些南士对此愤愤不平,南齐丘灵鞠曾大骂与东晋司马氏合作的顾荣等人:“我应还东掘顾荣冢。江南地方数千里,士子风流皆出其中。顾荣忽引诸伧渡,妨我辈途辙,死有余罪!”[14]
二、郡姓与虏姓
北方的第一流高门,在关东有崔、卢、李、郑、王五姓,在关西有韦、裴、柳、薛、杨、杜六姓,他们都是北方各郡内的汉人大族望姓,即所谓“郡姓”。代北则有元、长孙、宇文、陆、源、窦等大姓,他们都是鲜卑族中的名门望族,即所谓“虏姓”。
北方郡姓来源参差不齐。有不少家族已在魏晋时期因历任高官而门第显赫。如清河(今河北清河东北)崔氏,人称“清崔”。先祖崔林为曹魏司空,封列侯。后人崔随为西晋尚书仆射,崔谅为中书令。永嘉大乱后,清崔仕于后赵、前燕,官不过五品;入北魏后,崔宏、崔浩一支因位至司空、司徒,封白马公,一度势倾朝廷。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一带)崔氏,人称“博崔”,先祖崔寔著名汉代,寔子赞仕曹魏为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赞子洪仕西晋为吏部尚书、大司农,后代子孙仕于十六国北朝,多为方伯、九卿。
范阳(今河北涿县一带)卢氏中,卢毓为曹魏司空,卢钦为西晋尚书仆射,卢志为中书监。入十六国北朝后,卢氏子孙多为郡守、刺史,卢度世仕北魏为平东将军,从二品中,官位最高。
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郑氏,郑浑为曹魏将作大匠,郑冲仕曹魏为司空、太保,仕西晋为太傅。郑羲为北魏中书令,二品中,位最高,余多为刺史、郡守。
太原晋阳王氏,王昶为曹魏司空,子浑为西晋司空;王沈仕西晋为录尚书事,封博陵郡公;王述位至尚书令,为当时盛门。但王慧龙入北魏较晚,最高位龙骧将军,三品上。
郡姓李氏有二:一是陇西(今甘肃陇西)李氏,一是赵郡(今河北赵县一带)李氏,人称“赵李”。二李魏晋时无闻于世,进入十六国北朝迅速发迹。陇西李暠乃西凉皇帝,后人归顺北魏,兄弟子侄贵显当世。《魏书·李宝传》称:“李氏自初入魏,人位兼举,因(暠重孙)冲宠遇,遂为当世盛门。”赵郡李系仕后燕为散骑侍郎,入魏后兄弟子侄在朝者十有余人,“宗绪扶疏,人位盛显,可谓李虽旧族,其世唯新矣”[20]。上述关东五大姓,或显于魏晋,或发迹于十六国北朝。北魏孝文帝定姓族,以本朝官爵为标准,魏晋及十六国以来官爵也是重要的参考条件,故五姓皆列为第一流高门。
关中郡姓的情况大致相同。京兆杜氏之杜畿仕曹魏为尚书仆射,子恕为幽州刺史,恕子预仕西晋为镇南大将军、荆州都督,以平吴之功封当阳县侯。其子孙多仕十六国北朝,杜嶷仕慕容垂为秘书监(三品),杜铨仕北魏为宗正(二品上),位最高。
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韦氏之韦诞为曹魏侍中、中书监,“世为三辅冠族”。其子孙先后仕于前秦、后燕、刘宋、北魏,多为郡守、刺史、九卿。
河东闻喜裴氏之裴潜为曹魏尚书令,裴秀仕西晋为尚书仆射,子孙仕东晋、宋、齐,并有名位;齐末,裴叔业自寿春归北魏,位散骑常侍(二品下)、都督、豫州刺史;其兄子植位至金紫光禄大夫(从一品下),位最高。另一支未南渡,仕北魏,裴骏官散骑常侍,裴延儁位至中书令(二品中)、吏部尚书(从一品下)。
河东解地(今山西解州)柳氏在魏晋时官位并不显赫,柳轨为西晋廷尉卿,柳卓几代均为太守。一支南渡,显于宋、齐。柳元景仕刘宋,累官至尚书令、司空、太尉;其弟子世隆仕齐为尚书令,世隆诸子迭为侍中、方伯,遂为盛门。另一支留居北方,仕于后赵、北魏。
弘农华阴杨氏乃东汉太尉杨震后裔,“四世三公”,名冠当世。西晋杨骏以外戚居太傅、大都督重位,弟珧官拜尚书令、卫将军,珧弟济为镇南将军、迁太子太傅,人称“三杨”,势倾天下,但为惠帝贾皇后诛夷。十六国北魏时,杨氏再显辉煌,杨播兄弟“荷内外之任,公卿牧守,荣赫累朝,所谓门生故吏遍天下”。“诸子秀立,青紫盈庭。”荣显无比。
代北鲜卑贵族以元、长孙、宇文、陆、源、窦门第最高,是特殊等级的门阀士族。鲜卑拓跋部原本十分落后,入主中原后,门阀观念不强。太和二十年(496年),孝文帝袭用魏晋门阀制度,在为汉族士人确立郡姓之外,对鲜卑贵族也实行分姓定族。元氏(拓跋氏)是帝室,长孙氏(拔拔氏)与帝室同宗,自然列为特殊的第一流高门。宇文氏、陆氏(步六孤氏)、窦氏(纥豆陵氏)世为部落大人,功高位显;源氏本非鲜卑拓跋一族,因河西王秃发傉檀之子破羌投归北魏后,太武帝拓跋焘改其姓为源氏,赐名贺;焘死,源贺与尚书陆丽共同拥立拓跋濬为帝,即文成帝,有定策之大功,晋爵西平王,子孙显于朝。故宇文、陆、窦、源得以与元氏、长孙氏并列。孝文帝又规定,穆、陆、刘、贺、楼、于、嵇、尉八姓自道武帝拓跋珪以来,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其门第与崔、卢、李、郑、王等郡姓相同。八姓(除陆氏外)虽为鲜卑拓跋部中的第一流高门,但却不能与帝室元氏及宇文、陆、窦、源等同,门第显然要略逊一筹。
无论汉人士族或鲜卑士族,又都有姓族之别。姓高于族,符合一定标准的称郡姓,郡姓之中分为膏粱、华腴和甲、乙、丙、丁四姓。还有所谓四海大姓、郡姓、州姓、县姓等。姓下有族,鲜卑贵族也不例外。孝文帝明确规定:原为部落大人,自皇始以来,三世官位在给事以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和品登王公者为姓;若原来不是部落大人,而皇始以来,三世官位在尚书以上及品登王公而中间不降官位的也为姓。虽属部落大人的后代而官位不显赫的为族;若原来不是部落大人而官位显赫的也为族。这样,姓有高下之差,族有等级之别,界限分明。
三、次门、役门及其他
高门之下是一般士族和低级士族,史籍中常冠以次门、后门、寒门、寒士及“人士之末”等种种称呼,表示不同的等级。
“次门”是门第中等的一般士族。陈寅恪先生指出:“《宋书》卷八三《宗越传》所谓次门者,皆属长江上游南来北人之武力集团,本为北方中层社会阶级,与长江下游居住京口、晋陵一带之南来北人为武力集团者正同。”[23]中等士族一般是由几代人连续充任六品以下官职的家族固定而成,如彭城刘裕家族,刘裕的高祖旭孙为开封令,曾祖混为武原令,祖父靖官至东安太守,父翘为郡功曹,祖孙四代官位最高者不过清浊不分的郡太守(五品),其余皆在七、八品间。至刘裕时,“名微位薄,盛流皆不与相知”[24]。刘氏家族已完全破落。刘裕少时伐荻新洲,又尝负刁逵社钱三万被执,其孙孝武帝刘骏甚至讥刺他为“田舍公”,其寒贱可知。另如同时代的刘牢之、刘毅、刘迈、何无忌等人的情况大致相同。又如兰陵萧氏,萧道成之高祖萧整为淮阴令,曾祖儁为即丘令,祖乐子为辅国参军,父承之历任济南、汉中、南泰山太守。萧衍之父萧顺之乃萧道成之族弟,门第相当。可见,萧氏的家世颇类刘氏,都是地望不高的一般士族,即所谓“次门”。次门家族中如无人继续出仕,就很可能降为“役门”,役门便不是士族了。如南阳叶人宗越“本南阳次门”,其父被蛮人所杀,不闻有官职,“安北将军赵伦之镇襄阳,襄阳多杂姓,伦之使长史范凯之条次氏族,辨其高卑,凯之黜越为役门”。宗越由次门降为役门,失去免役的权利,所以“出身补郡吏”。只好作郡吏服役了,征讨蛮人时,“家贫无以市马”。后因军功由队主升为扬武将军(八品杂号将军),“元嘉二十四年(447),启太祖求复次门,移户属冠军县,许之”[25]。宗越因立了军功,升任八品官,所以才恢复到次门的地位。
“后门”常与“寒素”“寒品”等词连用,称“后门寒素”或“寒品后门”,[26]其门第大约与“次门”相当。“后门”地望寒微,但毕竟有从中正官那里得到“乡品”的资格,有了“乡品”便可做官,而庶人、寒人、役门是无权得到中正之“品”的。《梁书·武帝纪上》载南齐“中间立格,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这里以“甲族”与“后门”对称,甲族是高门,20岁便可出仕,后门比不上,但过了30岁也可做官,尽管是小吏。可见,“后门”是低于“甲族”的一般士族。
“人士之末”或“寒微士人”大约是指低级士族,其身份地位接近“役门”。《宋书·恩悻戴法兴传》载:“鲁郡巢尚之,人士之末。元嘉中,侍始兴王濬读书,亦涉猎文史,为上所知。孝建初,补东海国侍郎,仍兼中书通事舍人。”巢尚之号称“人士之末”,首先应是“士人”,然后是“末流”。这类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教养,涉猎文史,其起家官只能做侍读一类的“寒官”,如遇君主赏识才能升迁。类似的例子如纪僧真“以闲书题,令答远近书疏,自寒官历至(齐)高帝冠军府参军主簿”。刘係宗“少便书画,为宋竟陵王诞子景粹侍书。……泰始中,为主书,以寒官累至勋官”[27]。
此外,还有“役门”“三五门”等。“役门”是指替封建国家服役的人户,“三五门”是三丁取一、五丁取二的一种役户。一般情况下,所谓“乡豪”“土豪”等也属役门,他们的先世既无冠冕,本人亦非“清级”,政治上无地位,服役一同庶民。
作为社会最低等级的是卑姓的百工伎巧、兵户、府户、吏户、杂户、僮客及官私奴婢等,其身份为半自由或毫无自由,受尽各种压迫、剥削和奴役,地位极其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