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在中国民间仍流行着许多传统的节日,如除夕、元旦、社日、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这些节日大多萌芽于先秦时期,在汉代基本定型。同时,秦汉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也对这些节日习俗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一、除夕与元旦
除夕与元旦,就是延续至今的春节,俗称过年。这是中国民间生活中最重要的节日。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因此这一节日的形成与农业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汉字中,“年”本为“丰收”之意,也有禾谷一年一熟的意思,与每年一次的农业祭祀有关。我国古代的帝王,将祭祀与战争作为国家两件最重要的事情。祭祀中,就有农业祭祀的内容。人们用祭祀的方式,庆贺丰年,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便是“年节”的原始含义。
关于过年的习俗,虽然早在先秦时期就已产生,但到汉代才基本定型。这首先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林立,分裂割据,交通阻隔,因而不同地区的节日风俗往往有很大的差别,形成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局面。秦汉时期,尤其到了汉代,由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从而为各地民间习俗的趋于一致提供了方便条件。其次,由于诸侯割据,各国施行的历法不尽一致,使过年这一习俗在各地难以取得一致。秦和西汉初年施行颛顼历,以建亥孟冬之月(今农历十月)为岁首,以今农历九月为一岁之终。由于这一历法与实际农事不完全相符,因而使过年的习俗也难以在民间广泛开展。汉武帝时作太初历,仍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夏历即今之阴历,也叫农历。由于历法的这一改动,使年节近于立春时节,农历年终岁首正值农闲时节,便于举行各种庆贺活动,因而年节的日期也就得到了固定。
当除夕与元旦来临之际,人们常举行一系列节日活动。其中一项就是贴门神。早在先秦时期,祭门神便被列入“五祀”之一。大约从汉代开始,门神被赋予了具体的形象和姓氏,最著名的是神荼和郁垒。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佚文,谓神荼和郁垒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度朔山上的两位神灵,统领万鬼,能手执苇索,捆缚恶鬼,并让老虎吃掉恶鬼。人们在自己的家门上贴上这些门神,以压伏邪气。在当时,除了神荼和郁垒两位出自人们想象的神祇外,也有以历史上英勇善战的将军勇士为门神的。据《汉书·景十三王传》记载,汉景帝的曾孙、广川王刘吉的殿门前就贴有古勇士成庆的画。成庆短衣大袴,手执长剑,似驱逐邪鬼。这是我们所知的以勇士为门神的最早记载。
在除夕活动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便是驱傩。驱傩源于先秦时期的傩祭、傩仪和傩舞。它本是一项十分古老的巫术活动,殷周时期就在中原一带流行。在汉代,驱傩仪式有了较大的发展。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贵族)子弟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愤,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或曰十二神)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外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持炬火送疫出端门门外,驺骑传炬出宫,司马阙门门外,五营骑士传火,弃洛水中。”这是汉代宫廷举行驱傩仪式的详细记载。驱傩的含义,就是为了禳除阴气、驱除疫鬼,以求吉祥平安。
除夕夜,人们往往一家团圆,吃“团圆饭”,并有守岁的习俗。家中的长辈往往给晚辈一定的礼物或钱,即“压岁钱”。晚辈则向长辈施礼。
元旦是一年中的第一天。人们一早起来,燃放爆竹,以驱邪镇恶,祝福新年吉祥如意。放完爆竹,家长要率妻子合祭百神,追祭祖先。祭祖完毕,一家人不分尊卑老幼,团聚在一起饮椒柏酒,预祝一年中身体健康。饮完椒柏酒,还要喝桃汤。汉代元旦还要为斑鸠等鸟雀放生。据说刘邦被项羽所追,避于荥阳眢井,两只斑鸠落在井口,项羽误以为“井有人,鸠不集”,使刘邦幸免于难。同时,汉代还规定元旦不得杀鸡,并要画鸡于门户之上以避邪。
二、元宵节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祭祀“泰一神”(又作太一神)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就已对泰一神加以敬祀,如《楚辞·九歌》和宋玉的《高唐赋》中都提到祀泰一神之事。汉武帝时,亳人谬忌奏请祭祀“泰一神”,称泰一神是天神之最贵者,位在五帝之上。汉武帝采纳其说,在甘泉宫建了泰一祭坛,上供泰一神,下有五帝。武帝祭祀时,对五帝及日月诸神只是长揖而已,对泰一神却虔诚下拜。正月十五日,对泰一神的祭祀最为隆重,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用盛大的灯火祭祀,从而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同时,人们把正月十五视为吉日,也因为中国古代的历法与月相有密切关系,每月十五必逢圆月,满月象征着美满、团圆。而正月十五则是一年中第一个满月之夜,此时祭奠,祈祷神灵的保佑也就十分自然。
佛教传入中国后,元宵节又与纪念佛祖的活动有关。佛教教义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所谓“无量火焰,照耀无极”。佛教盛会需大明灯火,以光明法王。据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示观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十二月三十日,即东土正月十五日。为纪念佛祖神变,故于此日燃灯法会。
东汉道教产生后,也对元宵节日习俗产生了影响。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并把三元和三官相配,以上元为天官之圣诞日,中元为地官之圣诞日,下元为水官之圣诞日。当时在各地建有三官庙,并于其圣诞日从事纪念活动。元宵节也因此被称为上元节。
三、上巳节
农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上巳节的由来,与中国的气候和古代的医疗条件有关。由于每年春季正是瘟病与感冒的易发季节,因此每年三月的上巳日,女巫在河边举行仪式,为人们除去灾病。这时,人们纷纷到水边祭祀,并用经过浸泡的香草水沐浴,以为这样可以祛除疾病和不祥。史书称这种仪式为禊或祓禊、祓除。祓是古代除灾祈福的仪式,褉有清洁之义。同时,春天又是万物复苏、鲜花盛开的时节,人心情舒畅,于是人们常将这种祓褉活动与踏青联系起来,以增添节日气氛。据《后汉书·仪礼志》记载,每到三月上巳节,官民要到城东水边“洗濯祓除”。后来,人们不再举行祓禊仪式,转为踏青郊游。
四、寒食节、清明节
现在人们常将寒食节与清明节混在一起,以为清明节即寒食节。事实上,这两个节日不仅来源不同,在过去日期也不一致。在秦汉时期寒食节还只有一个雏形,并无固定的日期。魏晋时,寒食节始定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到唐代,两节才趋于合一。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寒食禁火可能与原始信仰中对火神的崇拜有关。有一种说法认为,寒食节的产生与介子推有关。相传春秋时,介子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19年。一次,重耳快饿死了,介子推就偷偷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回国执政,是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大封从臣,却忘了赤胆忠心的介子推,介子推与母隐居绵山。事后,晋文公想起旧事,欲逼介子推出山受赏,介子推不从,晋文公下令焚山,介子推却抱木死于火海。晋文公为哀悼介子推,规定每年在介子推死的那天(即清明前夕)严禁烟火,吃寒食。流传到后代,变成了寒食节。
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清明节作为节日,与一般的节气不同,包含一定的风俗活动,并有某种纪念意义。秦汉之际,清明节尚处于酝酿阶段,当时最主要的活动是扫墓,或称墓祭、祭墓。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了墓祭的习俗,但时间并不固定。秦汉时期,扫墓才基本定在寒食之后。这时,扫墓之风已上至君臣,下至庶民。如《后汉书·光武纪》记载,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十年曾“事十二陵,躬祭于墓边”。《汉书·严延年传》载,严延年从京师跋山涉水“还归东海扫墓”。但因犯罪判刑者,不得扫墓。
五、端午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称谓较多。古代“午”与“五”同音,故端午又称端五。又因两五相重,故又有“重午”或“重五”之称。由于古时人们常于此日以兰草汤沐浴,所以端午节又叫浴兰节。道教称五月五日为“地腊节”,后代又有“天中节”“端阳节”“五月节”“女儿节”等称法。
历来对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最初可能萌芽于民间的巫术和巫医活动。端午时节,盛夏即将来临,阳气上升,疾病容易流行。所以早在先秦时期,北方中原地区就把五月五日作为驱邪避瘟的日子。战国时,人们也视五月五日为恶日。东汉王充的《论衡·四讳》中还提到正月、五月生子杀父母的事。
秦汉时,端午节的活动主要是围绕着祛病禳灾而展开。据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要以五彩丝系臂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荆楚岁时记》也说,汉时,在五月五日,人们用青、赤、黄、白、黑等五彩丝合成细索,系于臂上,称为长命缕,续命缕、五色缕、朱索等。古人认为五色丝缕能驱邪避恶。此外,还有五色桃符,即“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25]。直到今天农村许多地方每逢五月初五,姑娘媳妇还喜欢用五色绣花线扎成大小不等的精致五彩粽子,用红线串起来,讨个吉利。
在端午节,人们还要“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或将艾叶“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26]。端午剪艾虎与年节在门上挂桃符、画虎的作用一样,都是为了借助虎的威力以驱邪避鬼。这天,人们还要挂菖蒲饮菖蒲酒。菖蒲对人体有开窍、止痛、祛风湿等作用,用它泡酒可以防病健身。
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这一习俗与端午节始于夏至有关。《荆楚岁时记》载:“夏至节日食粽。”又周处《风土记》也说:“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粽子用菰叶或箸叶包裹,用水煮熟,色香味俱全,是暑热到来之时的时令佳品。后来,由于人们将端午节与纪念屈原之死相联系,粽子也就被视为祭品。
在南方汉族及傣、苗等少数民族地区,端午节还有龙舟竞渡的习俗。龙舟竞渡最初可能源于民间的原始崇拜。龙与凤,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舟竞渡是对龙的图腾崇拜。汉末魏晋以后,一般以为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有一种说法是,东汉光武帝时,有一长沙人叫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屈原,对欧回说每年人们投于水中的祭品多为蛟龙所食,今后若有惠祭,当以楝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缠之,此两物均为蛟龙所害怕。欧回依从其言,从此五月五日做粽子用楝叶并缠五彩丝便成为习俗。又据《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所死,故命舟楫以拯之。”不过,汉代端午节各地所纪念的人物不一定都是屈原,如山西为介子推,吴越两地为伍子胥与屈原,浙江绍兴、会稽一带为曹娥。只是到后来,人们才逐渐统一以五月五日为纪念屈原日。
六、七夕
七夕作为一个节日,始于汉代。在汉代,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已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也已基本定型。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统治阶级的压迫,也制造了许多爱情悲剧。于是,人间的悲剧也反映到了天上,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便成为人间婚姻的化身。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也就成为人们纪念的节日。在汉代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关于牛郎织女的题材。著名的如东汉末年《迢迢牵牛星》一诗,其诗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彩女们在七夕当天,还要“穿七孔针于开襟楼”。用彩线穿七针,便是后来乞巧风俗的滥觞。织女能“云锦天衣”,妇女们当然要向她乞巧。另外,在一些地区,民间还有于七夕晒棉衣的习俗。据宋卜子《杨园苑疏》记载,汉建章宫之北有太液池,池西有汉武帝的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登楼曝衣”。到后来,人们不仅于七夕曝衣,而且晒书。
七、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它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名称的由来,可能与《易经》有关。《易经》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又因日月逢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早在战国时期的文献中,“重阳”一词就已出现。如屈原《远游》一诗中,就有“集重阳八帝宫兮”之句。在其名作《离骚》中,还提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很可能是指当时人们于重阳日餐菊之习俗。不过,战国时是否已将重阳定为节日不得而知。
从文献记载看,两汉时期重阳节已成为固定的节日。在《西京杂记》中,作者提到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的侍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后来嫁给平民为妻,一日她谈起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宫中饮**酒、佩茱萸、吃蓬饵,以求长寿的情形。茱萸是高丈余的落叶乔木,秋天结实,果实系中药材,有通五脏、九窍、强阴助阳作用。**酒是用**酿成的酒。该书还说:“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可见,当时人们还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无论是佩茱萸、饮**酒,还是登高,都是为了驱疫避邪。魏晋以后,人们逐渐把重阳节作为健身、娱乐、游玩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