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 1)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称帝,建西夏国,公然挑战大宋,在三川口之战大败宋军,天下震动。仁宗命大臣夏竦任总指挥,范仲淹和韩琦为副帅,到西北对付西夏。

范仲淹的战略是“屯田久防”,在战略要冲建起一系列城堡困住西夏人,同时不和西夏进行贸易,用积极防守、步步为营的方针,把经济上弱小的西夏国困死。

但主帅夏竦等人不同意,朝廷也想一口气吃掉李元昊以彰显国威,遂决定直接发起反攻。

宋军气势昂扬地出动了,可结果却是接连在好水川、定川寨两战中被西夏击败,损兵折将,人们这才觉得这位文人出身的范将军说得太正确了。

范仲淹以大顺城为中心,接连建起青涧城、鄜城等一串城堡,切断了西夏军的东进路线,宋军依托这些城堡,非常有效地阻止了西夏的扩张。之后,西北的大小羌族在范将军的招抚下多数都归附宋军,西北的情况逐渐稳定下来,一步步朝有利于大宋的方向发展。

范将军一边巩固城防,一边还慧眼识英雄,大力提拔了中下级军官狄青、种世衡等,这些人后来成为北宋西北军的中坚力量。

范仲淹对狄青说,作为一名将军不懂得历史,那就是匹夫之勇,之后还送给他一本《左氏春秋》。狄青大为感动,潜心研究,成为大宋一代名将。

种世衡创立了名扬天下的“种家军”,自己和种家子孙都成为西北军的栋梁。《水浒传》中讲,鲁达、王进等人在“小种经略相公”和“老种经略相公”手下工作,这两人就是种家将的代表。

有好用的方法,又有称心的兵将,范仲淹的战略方针越来越显出力量,难怪后来西夏军也对他极钦佩,说范老儿胸中有百万兵。很快,西夏经济上撑不下去了,战场上又得不到便宜,终于对大宋称臣,签订了“庆历和议”。

西北边疆平静下来,范仲淹的军事能力举世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