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龚也是个一根筋,科举失利以后回到家,对老婆孩子发了好一顿火,当夜就要老婆孩子练书法,说是自己吃过的亏不能再让娃吃。慢慢地,他的夫人何颉云果真就练出了一手好字,在当时的太太小姐圈里很有名。可老龚是典型的对他人严苛对自己放松,老婆的字都练好了,他的字还是那样,丑得一成不变。
后来龚自珍参加内阁中书的职业能力测评时,旁边人就说:
(龚自珍)不能作小楷,断断不得。如其夫人与考,则可望矣。
清朝一向重视表面功夫,连选拔官员都要挑长得高大挺拔帅气的,书法当然比内涵重要!曾国藩后来就对此向咸丰皇帝提过意见,说“岂可但观其举止便捷、语言圆妙而不深究其真学真识乎”?但并没有得到皇帝回应。
这种朝廷取士的不良风气,积弊已深。
像龚自珍这样有才气又自命清高的名士,虽然有些视功名如粪土的意思,但看到朝廷仅仅因为这种理由就断了自己的进阶之路,心里还是很生气的。他用这样的方式向朝廷挑衅:你们选拔人才只看字好不好,不如让我家夫人入翰林去做大学士吧!
龚自珍曾经憧憬着踏入仕途,用自己的才华来改变现实,却不想自己连门槛都没迈过去。多次失望以后,他便发出了“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喟叹。
皇帝和官员因循守旧,看不清世间局势,更不愿做出改变,甚至阻断了真正有才学之人的晋升阶梯,这世道究竟还有没有救?
在考完乡试回家的路上,龚自珍路过了镇江,刚好碰见当地百姓在举办一个祭祀玉皇大帝的大法会。主持祭祀的道士认识龚自珍,大家一听这位青年竟然是誉满江淮的大文豪,便邀请他上台作一首“青词”。
所谓“青词”,就是一种写给神仙看的诗词,不能写得太简单了,越歌功颂德、华丽繁复越好,总之就是要专拣老百姓听不明白的写,言之无物不要紧,你写的别人看不懂,别人就觉得你水平高。
明朝那个大奸臣严嵩的儿子严世藩,青词就写得当世一绝。
龚自珍一听众人要求,寻思我没写过呀,咋写?道士朋友大手一挥,随你的便吧,爱咋写咋写!
老龚脑袋一歪,灵感就来了,当下挥毫,写下了著名的《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大清四万万民众,世间岂是无人才?但在这样因循守旧的世道里,人才没有晋升之途,只能望着江水空喊一句怀才不遇,“万马齐喑”,真是家国之哀!
曾经的康乾盛世人人称颂,而龚自珍在此时,已初感这盛世的颓势了。
不久,龚自珍的妻子因为庸医误诊死于徽州,他愈发意志消沉,对朝廷对社会更加失望。但这么多年读过的圣贤书,难道就是让他在这里自怨自艾的吗?
龚自珍没有再消沉下去。一年后,他写下四篇《明良论》,第一次完整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抨击。
他的外祖父段玉裁阅后又惊又喜,欣然加墨批点,认为他的论述正中当今政治要害,是别具一格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