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 / 1)

李贽的离经叛道之举触怒了许多人,他大骂的孔夫子、朱熹、周敦颐这些人,都被当时的读书人奉为至圣先师,更何况李贽公然宣扬那些与朝廷法度背道而驰的言论,早惹怒了朝野上下。

正统思想的卫道士东林党人最先发难,指责他有伤风化,说他“挟妓女”“勾引士人妻女”“与无良辈游庵院挟妓女,白昼同浴”。

著名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这么说李贽:“李卓吾大抵是人之非,非人之是……学术到此,真成涂炭,唯有仰屋窃叹而已,如何?如何?”

意思是李贽这家伙,就是世上人都说对的,他偏要说错,世上人都说错的,他偏要说对,这么跟人拧着来,如何能不得罪人?

有人一纸状书递到皇帝面前,用一篇标准的诬陷范文把李贽打成了十恶不赦的思想犯。大臣们声泪俱下地控诉着他的荒唐行径,锦衣卫们则非常高效地把他关进了大牢。

当时,李贽已经是古稀高龄了,路都走不动几步。他主动束手就擒,还对来逮捕他的人说:来人啊,快抬个门板来,让我躺上去。于是,李贽就这么被人用门板抬进了刑部大牢。

在牢狱里,他亦无所畏惧,说:“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来死,反等出祸。”

李贽不畏死,可万历皇帝偏偏不想让他死。

李贽太有名了,举国上下,遍地都有他的粉丝,工部尚书刘东星曾请他写书,文坛巨子袁氏三兄弟为了见他跑去陪住,就连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都和李贽交往甚密。

放在今天说,李贽就是一大流量明星,粉丝多,黑粉也不少,他若是死了,必是要震动整个网友界!

万历皇帝不打算逆流而行,而是要听别人说一句皇恩浩**,所以只把李贽关进大牢,一应吃穿都不含糊,还宽容地让他在牢中吟诗作赋写歪文:

年年岁岁笑书奴,生世无端同处女。

世上何人不读书,书奴却以读书死。

李贽不怕死,他只害怕不得自由:“我可杀不可去,头可断面身不可辱。”

这样的人如何能忍受牢狱之困?

在万历三十年的一天,李贽嚷嚷着要剃头,等剃头的侍者来到牢中,他一把夺过剃刀,割开了自己的脖子。

他脖颈上鲜血淋漓,却没有立刻死去,还留下了一段经典对话。

侍者问他:“和尚痛否?”

答:“不痛。”

侍者又问:“和尚为何自割?”

答:“七十老翁何所求?”

两日之后,李贽终于断气,享年七十五岁。

他曾说:“我有二十分识,二十分才,二十分胆。”但这世道容不下一个狂狷的胆大妄为者,也容不下一个任性的道德审判者。

李贽天生就是要死的,他已在这世上活了太久。

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让我由着性子来

龚自珍,清朝后期最出名、作品流传最广的爱国诗人,没有之一。他的作品被南社的发起人柳亚子称为“三百年来第一流”,可谓是极高的赞誉。

但凡念过点儿书的人,谁不会背两句老龚同志的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龚自珍以才情流芳百世,更以他的一腔报国热血青史留名,被永远地推上了神坛。

但神坛之下真实的他,到底是怎样的?

简直与人们想象中差了十万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