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 1)

李贽还公然招收女学生,坚持妇女和男子一样有读书的权利,也有自由决定人生的权利,所以他招女学生,只有一个要求:要足够离经叛道。

但那个年代的女人,谁不是被三从四德绑得死死的?能被称得上离经叛道的女人,大约就只有风月场里的美人儿了。于是李贽招收的很多女弟子,都来自这些世俗人眼中“不正当”的地方,以至于当真有良家女子做了他的徒弟,还要被人攀诬为“僧尼**”。

这说的便是六十多岁的李贽和他一位女弟子梅淡然之间的故事。梅淡然是李贽好友梅国桢的三女儿,小时候跟刘家结下亲事,但还没来得及成婚,小刘就死了。梅淡然心如死灰,不想再嫁人,便给李贽写了信,说要出家。

李贽并不支持小姑娘这么做,可她老爹梅国桢却支持,他在麻城北街为女儿修建了一座绣佛精舍,让她一边念佛一边绣花,两不耽误。

没多久后,梅淡然正式落发为尼。李贽给她写了一首诗,两人也有了半师之谊:

闻说淡然此日生,淡然此日却为僧。

僧宝世间犹时有,佛宝今看绣佛灯。

可笑成男月上女,大惊小怪称奇事。

陡然不见舍利佛,男身复隐知谁是。

我劝世人莫浪猜,绣佛精舍是天台。

天欲散花愁汝著,龙女成佛今又来。

其实,李贽的女弟子远不止梅淡然一个人,梅家的女儿、媳妇都拜了李贽为师,可人们却热衷于八卦他和梅淡然之间的故事,大概是因为淡然长得好看吧。

大家都说,李贽做了假和尚,却给真尼姑写情诗,好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