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 1)

解缙是江西吉水人,出生在书香门第,打小就是一个超级神童。

尚在襁褓中,母亲就在地上写字教他,五岁背诗,小小年纪就能记得无数诗文章句,而且终身不忘。七岁会写文章,十八岁参加江西省的乡试,高中榜首,成为“解元”。这一年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一路走得顺顺当当,是个地地道道的学霸中的战斗机。

第二年,解缙上京城参加会试,高中第七名进士,他的哥哥解纶、妹夫黄金华也同时中举。

看过《范进中举》的都会记得,中了举人的范进高兴得都疯了,可见中举这种事,千年等一回或许还等不上,要有中大彩的运气才行。如今解家却一口气中了三个进士,这在家乡乃至全国都出了名,产生的轰动效果不亚于人类登上月球。

据说解缙的答卷气势磅礴、文笔犀利,让考官拍案叫绝,本想推他为第一,但又觉得锐气太甚,怕搅动口舌,所以才把名次往后推了几名。虽然没得上状元,不过倒更为这大才子增加了一些神秘之处。

解缙有一联非常有名: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简短一联,笑尽世间无真才实学又皮厚嘴酸的小人。正因为有这份机智,所以后来好事者就把很多巧对妙语都安在才子解缙的头上,讲他怎么斗假道学,怎么斗真财迷,各种故事花样百出,恨不能给“解解元”戴上“解状元”的帽子。

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故事,是说解缙和明成祖朱棣一道游后花园,朱棣上桥之后问,这叫什么?解缙答,这叫一步高一步。朱棣呵呵笑,下桥又问,这个呢?解缙答,这个叫后边高过前边。

朱棣不死心,又出了个题目:“昨晚宫中有喜,你写首诗。”

“君王昨夜降金龙。”

“是女儿。”

“化作嫦娥下九重。”

“可惜死了!”

“料是世间留不住。”

“丢水里去啦!”

“翻身跳入水晶宫。”

明成祖哈哈大笑,惊叹于他的敏捷思路。

不过这类故事可能大多来源于三家村私塾老先生,把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加在解缙这类才子的身上,是人民大众最好的娱乐节目,去网上搜能出来一箩筐。不管是什么对联,只要加上“解缙说”这三个字,就显得很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