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寒山的诗喝咖啡的不认可,吃大蒜的老百姓却在口口相传。所谓金杯银杯比不上老百姓的口碑,谁也想不到,寒山的这些诗在口口相传中,居然漂洋过海到了日本。
这些诗在日本受到了排山倒海般的欢迎,日本的青年们争相抢购寒山的诗集,几乎人手一册。如果要是没有读过寒山的诗,根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热爱文学。甚至要是你的微信朋友圈里没有发过寒山的诗,你身边的朋友都能立马把你拉黑。
在很多日本人的心里,寒山就是文学之神。
日本的诗人模仿着他的风格写作,还有很多日本的画家为他作画(也不知道他们是根据什么来画的)。
20世纪中期,日本的禅宗思想传到美国,寒山的诗也跟着流入了美国。
1953年,美国的一个大诗人加里·斯奈德在一个画展上看到了一幅来自日本的画,加里·斯奈德被这个手握卷轴、衣衫破烂却仰着头逆风大笑的颓废诗人震撼了,立即找到了寒山的诗,一口气读完,还翻译了其中的二十四首。
翻译之后的寒山诗又在美国引起了轰动,加里·斯奈德的好朋友、著名的小说家凯鲁亚克也立即被这位中国古代的和尚诗人迷倒了,写了一本向厌俗弃世的寒山致敬的小说——《达摩流浪者》。
不知道已经作古千年的寒山泉下有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世事是如此讽刺,活着的时候人们把他的诗作看得一文不值,想不到却在千年后的大洋彼岸大放异彩。
在加里·斯奈德和凯鲁亚克的推动和传播之下,这个来自古代中国的诗人渐渐被美国人熟知。
20世纪50年代,由于受到冷战、越战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对国际制度和社会道德准则提出了质疑并且开始反抗,他们特立独行,极度标榜自我,被称为“垮掉的一代”,而寒山那些游离于一切社会陈规陋习之外的诗,处处体现着自然的纯朴,正好完美契合了当时美国年轻人的心态。
美国“垮掉的一代”纷纷效仿起这位中国古代的诗人,他们穿上破烂的衣服,不理发不剃须,远离主流社会,有意识地向传统道德说“不”,以此来表达他们的叛逆。这群人被称之为“嬉皮士”,由嬉皮士参加的,以文化的反叛和生活的反叛为主要内容的这场反叛运动,就是著名的“嬉皮士运动”。
寒山,这位被称之为和尚诗人的中国古代叛逆者,估计从没想过自己在某一天会成为“嬉皮士运动”效仿的对象。
耶稣说,先知在家乡总是不受欢迎的。
解缙:天下第一等恃才傲物
明永乐十三年正月,屋外大雪纷飞,京城的大狱里,锦衣卫特务头子纪纲正在宴请在押犯人解缙。
在狱中待了五年没人理睬,今天这顿饭,解缙大体也明白是什么意思。他不再多言,大口吃菜,大碗喝酒,没多久就醉成了烂泥。纪纲打个手势,几个衙役过来,把解缙拉了出去。
他们在白茫茫的大雪世界里挖了个浅坑,人往里一丢,再堆上雪。明代出了名的大才子,《永乐大典》的总编,就这么在醉乡中进入了冰寒彻骨的地狱。
一个才华超众,曾得到好几任皇帝青睐的文史大家,是怎么走到这种绝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