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 1)

然而,一个晴天大霹雳震晕了端着小酒杯正准备和家人庆祝的寒山,他得到了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消息:继续努力,欢迎参加下一届国考。

寒山彻底懵了,怎么可能,我的试卷答得不错啊!

他四处托人打听消息,才知道原来是在自己一向引以为傲的诗赋上翻船了——考官只给了他四个字做评语:不合典雅!

什么是“不合典雅”?通俗一点儿说,就是不符合写诗的基本规律。

我们都知道,古代写诗是有严格要求的,什么格律啊,押韵啊,对仗啊,甚至于怎样用典故那都是有套路的,偏偏这寒山却反其道而行,用了近乎大白话的语言,平仄格律啥都没有。这样的诗要想过关,不是开国际玩笑?

那些考官都是喝咖啡的,一看他的诗:什么玩意儿,一股子大蒜味儿,还是哪凉快哪待着去吧!

寒山的第一次国考就这样灰头土脸地结束了。后来他在诗中这样自嘲:

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

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不会恨人稀,只为知音寡。

若遣趁宫商,余病莫能罢。

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这个考官眼瞎了,看不出我这潜力股,没事儿,反正还年轻,还有大把的资本,这次不行,下一次再来。

每一个年轻气盛的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事儿:我是人才啊,为什么你们就看不出来?年轻的寒山也是这样,在他的那个年代,没有一个“明眼人”慧眼识英才。他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一晃过去很多年,寒山三十岁了。

这可怎么办?

寒山也是富家子弟,打小众星捧月,潇洒恣意,过的是“联翩骑白马,喝兔放苍鹰”的日子,怎能想到会在科举这条道上栽得头破血流鼻青脸肿呢?

浪行朱雀街,踏破皮鞋底。

以前所有对他青眼有加的人再看到他,都忍不住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嗤”。在这世间,他求不到前程,又绝了人情,整个世界都好像要坍塌了,人生陷入绝境。

前度是富儿,今度成贫士。

罢罢罢,什么功名利禄,还不都是过眼云烟?想我也是清新脱俗翩翩一公子,咋能在这件事儿上执迷不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