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三个十年伊始,香港电影金像奖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变化趋势。比如开始重视新鲜血液的加入,为此增设了“杰出青年导演”奖项;再比如开始试图扩大格局,为此增设了“最佳亚洲电影”奖项。而最令无数影迷得到安慰的一点,当然是星爷终于得到了金像奖欠他多年的肯定——凭借《少林足球》,周星驰获得第二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三个最重量级的大奖。
周星驰这年还拿到了第四个奖,不过着实有点令人啼笑皆非。在荣获最佳导演奖的同时,星爷还被金像奖认证做了“杰出青年导演”——这个日后更名为“新晋导演”的奖项,定位是专门用来提携扶植有潜质新人的特别推介。
能拿到这个奖的,都是些很有潜质的新锐导演,可潜力毕竟需要时间才能转为能力,字面意义上看,杰出青年导演也好,新晋导演也罢,离最佳导演的级数显然还路漫漫其修远兮。事实上,迄今为止除了周星驰还没有第二位“新晋导演”拿下过最佳导演的小金人。于是你完全可以理解,星爷在为这个奖项发表感言时,似笑非笑地说自己其实已经“一把年纪”时心中的五味杂陈。
无论如何,周星驰总算得到了金像奖迟来的承认。虽然到了这个时候,他真的已经不需要什么奖项肯定,“周星驰”三个字本身已经是一个标准。就好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你若想知道香港哪个女明星最红,只要看那段时间里的“星女郎”是哪位就行了——从张敏到朱茵,从林青霞到巩俐……及至《少林足球》,这个位置上的人换成了凭《还珠格格》小燕子一角红遍大江南北的赵薇。
除去对周星驰个人的肯定,《少林足球》还获得了最佳男配角、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奖项,总共拿下了七尊小金人,成为当届金像奖毫无疑问的大赢家。
有赢家,自然就会有输家。这年最失意的莫过于关锦鹏,他的作品《蓝宇》在当初提名时强势入围了11个奖项,开奖前夺冠呼声极高,孰料却大热倒灶,最终连一个安慰奖都没能拿到。
讲述两个男人同**情故事的《蓝宇》在上映后所受到的关注和好评,不逊于当年的《春光乍泄》。尤其导演关锦鹏本人是一个已经出柜的同志导演,倘若只论作为导演选择这种题材的最初出发点,单就“诚意”二字而言,王家卫其实是比不上关锦鹏纯粹的。
很难想象,如果《春光乍泄》的两个男主角不是张国荣、梁朝伟,而像《蓝宇》一样选择两个内地生面孔,还能不能获得成功。
或许是因为这种敏感题材对于公众的冲击力度已经因为有《春光乍泄》在先而不再显得那么惊世骇俗,又或许是因为《蓝宇》的两个男主角身上不具备张国荣那般的话题性,《蓝宇》在当时并没有引发太大争议,得到的是几乎一面倒的好评。作为多年前曾大热胜出的《胭脂扣》导演,关锦鹏的名气实力都丝毫毋庸置疑,此番携《蓝宇》再度冲击金像奖,显得来势汹汹志在必得。而两位男主角内地小生胡军、刘烨,也随着这部戏的大热一下子平步青云,更双双获得了金像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与周星驰、刘德华、张学友这些成名已久的香港前辈争夺影帝头衔。
谁都没想到,看起来具备金像奖大赢家一切潜质的《蓝宇》这回竟然会开创一个新纪录——身为最大热门最终却颗粒无收。
惯例上,入围金像奖的各个电影剧组在颁奖礼之后都会有一个庆功宴,尤其是大热影片,运气再差,也至少会有那么一两尊小金人值得大家在庆功宴上摆出来好好高兴一番。然而《蓝宇》剧组的这场庆功宴,却完全无功可庆,能摆上宴会的没有奖座,只有失落。如果不是在当年拍摄《胭脂扣》时与关锦鹏结成好友的梅艳芳体贴,特意带了朋友到场,用尽手段助兴才终于让大家收拾了郁闷放开心情,《蓝宇》剧组的这场“庆功宴”十之八九将喝成金像奖历史上最压抑的一场苦酒。
《蓝宇》的大热倒灶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自然免不了会对这个结果颇有微词。
其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金像奖再怎么扩大格局放眼亚洲乃至世界,终归是属于香港影人自己的奖项。金像影帝桂冠作为最后的底线,无论如何不可能颁给连广东话都不会讲的外来者,最佳男主角的荣誉肯定不会被选用内地演员的《蓝宇》收入囊中。
而将最佳电影的奖项颁给《少林足球》也无可厚非, 毕竟在香港电影票房连年滑坡之后,《少年足球》却一举逆市狂收了六千万,差不多等于前两年票房冠军成绩加起来的总和。且不论片中令人惊叹的特技效果和励志意义,单凭这有如强心针一样的票房佳绩,当初创建本意就在于鼓励香港电影发展的金像奖,就有足够的理由把“最佳电影”的荣誉送给《少林足球》。
最大的争议还是在“最佳导演”这个奖项上。当周星驰先行上台领取“杰出青年导演”奖项时,包括星爷自己,大家都以为这回的“最佳导演”的小金人将会被关锦鹏拿下——这个“杰出青年导演”是一个以前从没出现过的奖项,而所有人都知道,星爷这回最在意的其实不是最佳男主角,而是最佳导演。
大家都以为,这是金像奖出于平衡考虑或者说是为了安抚周星驰所做出的动作。类似的举动在之前就有过先例,第五届金像奖上,郑则仕的《何必有我》未能入围最佳电影,评委干脆另设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评审团大奖”将之颁给郑则仕。所以当星爷在台上拿着“杰出青年导演”的小金人时,明显可以看出来他的言语表情没多少喜悦之情,却隐约透出很有些不甘的意思。
然而接下来的剧情却来了个大反转,原本信心满满的阿关最终却只能目送星爷登顶,其失落可想而知。事后朋友们或许会这样劝慰关锦鹏:大方一点啦!你又不像星仔被金像奖冷落这么多年才熬到今天。“最佳导演”那尊小金人,你又不是没尝过滋味,十几年前就已经拿过一个啦!
这当然是玩笑,关锦鹏当时的失意不是这样一句话便可随便抹去的。即便拿奖拿到梁朝伟那个地步,当他凭《2046》冲击自己的第二个戛纳影帝桂冠未果时,也还是无法免俗地被人看出了失落的神色。没有人会嫌奖项多了烫手。
好在半年之后的台湾金马奖给了关锦鹏安慰。他在金像奖上痛失的最佳导演,在金马奖上却几乎没有悬念地轻松拿了回来。而那届金马奖最大的悬念,则是《蓝宇》的两个男主角究竟哪位将最终登上金马影帝的宝座。
《蓝宇》的两个男主角胡军和刘烨在戏里是生死恋人,戏外则是同出自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师兄弟。师兄弟两个那段时间出席各种宣传活动及颁奖场合免不了同进同出,面对八卦公众的好奇目光,二人倒没有什么避嫌举动,行止间显然交情极好,谈及对方都是欣赏有加。做师兄的胡军大赞师弟有天分又勤奋,做师弟的刘烨总谦虚地说一切表现都亏得有师兄指点。胡师兄老爱把老婆挂在嘴边,刘师弟则随身携带女友一枚。
金马奖颁奖之前,胡师兄是呼声更高的那个,而刚二十出头的刘师弟其时资历尚浅,人前人后都表现得很谦虚,孰料最后却是刘师弟登顶,让胡师兄很是尴尬了几天。不过胡师兄向来大气,自然不可能因为这个跟小师弟产生什么心结。何况他的星途也没因为失掉这个影帝头衔受太多影响。
胡军身上纯爷们的气质不只受内地观众欢迎,在香港也很受欢迎,金像影帝的头衔虽然不能给他,却终究补偿了他一个“金紫荆奖”的最佳男主角。而之后几年里,如《无间道》、《金鸡》这样的典型港片系列,香港导演无论是打着商业片标签的刘伟强,还是向来以作品富有文艺气息著称的陈可辛,居然也都不忘拉胡军进剧组去打个酱油。
难得的是,出现在港片中的胡军最差表现也是中规中矩,而没有一般内地演员与香港电影气场不合的通病,遇上不错的角色机会,还能颇为出彩,就比如他在《金鸡2》中所饰那位盗亦有道的江洋大盗,戏里戏外都用男人味儿征服了女主角吴君如,合作之后发表感言如是:“胡军这种粗犷男子,港台实在少见,叫人心动不已。”
提到吴君如,就不能不提这年度一部引发话题无数的电影《爱君如梦》。“君如”两个字已经嵌在片名中,吴君如自然是电影的第一女主角。梅艳芳为自己做绿叶,跟刘德华跳舞谈情——对于吴君如来说,这样的待遇几乎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吴君如不是美女,大家都有共识,她自己也认了,彻底豁出去扮丑搞笑做谐星。虽然号称女版周星驰,可数数星爷的银幕女友,从张敏到朱茵,从巩俐到赵薇,从来都是最当红最漂亮的女明星,而跟吴君如在电影里门当户对的男朋友,通常却只能是吴孟达那种人才。
直到演过洪兴十三妹,拿下金像最佳女主角,人们似乎才发现,原来吴君如瘦下来之后也还蛮好看,虽然仍旧算不上大美女,但有影后级演技补足,也不是一定不能跟偶像派帅哥演对手戏的。
于是便有了《爱君如梦》。尽管这部戏质量有限,从提名开始就几乎被当年的金像奖所完全无视,但关键在于出品公司是刘德华做老板的天幕,男主角是刘德华本人,故事情节则是刘德华跟吴君如跳探戈谈恋爱——也难怪君如姐姐从此以后没有原则地死撑华仔没商量。
只是世事总无完美,刘德华好意用《爱君如梦》成全了吴君如的心愿,代价却是伤了另两人的心。
2002年年底,“极梦幻”演唱会,梅艳芳在红磡体育馆开唱,张国荣前去做表演嘉宾。这在他俩不是什么稀奇事,相识二十载,二人一路都是这么过来的,一人开秀,另一人只要有时间都会去做嘉宾,甚至都不用提前彩排,他们合作多年之后早有默契,只要递个眼神就知对方心意。
这次的合唱是他俩在舞台上的最后一次合作,也是张国荣最后一次公开演出。当时他已经饱受抑郁症困扰,而梅艳芳的身体也已经发出了健康警报。
然而公众当时还不知道这些,只知二人合作的一曲《芳华绝代》极之颠倒众生,全场沸腾,整晚气氛燃至最高点。所以大家多少有些不解,向来开朗爱笑的梅姐情绪怎么会与气氛脱节,一曲罢后没片刻便声音哽咽眼中含泪,说话也激动得失了分寸。
人人都知梅艳芳是义气大姐大,圈内朋友无数,人缘极好,这一晚她却脱口而出:“哥哥是我圈中唯一的好朋友。”唬得张国荣忙替她圆场“你有好多好朋友的”,等她明白过来自己话里有漏洞,顺着他的话往回找补了两句之后,却又坚持把张国荣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再上升了一个层次——最亲近的家人。
以梅姐的豪爽大气,却这样一句话打翻一船人,独独如此重视一个张国荣,实在是因为被原以为可信任的好朋友伤了心了。兜兜转转一大圈,到最后才发现,真正不求回报地对她好的,还是张哥哥。
2000年的时候,张国荣开过一次影响力很大的“热·情”巡回演唱会,造型以长发裙装的颠覆性形象示人。歌迷对之顶礼膜拜的同时,香港媒体却对之口诛笔伐,直说张国荣“扮女人”。
其实若真要扮女人,张国荣又何必为这次开唱刻意锻炼出一身肌肉,又把肤色晒得古铜,还特意留了明显的胡须;若这次演唱会创意真是像香港小报所说那么“Cheap”,爱惜羽毛的Jean Paul Gaultier(让·保罗·高提耶)又怎会破例首度担任亚洲歌手的演唱会造型设计师。事实上,因为这次被骂得太难听,高提耶一怒之下公告:给亚洲歌手设计演唱会造型这种事,再也没有第二回了。
因为这里没有懂得欣赏艺术的观众,他是对牛弹琴,掉价。高提耶只是被殃及的池鱼,反应已经如此激烈,可想而知张国荣本人当时所面临的压力。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香港媒体,再美好的事物都能被他们找出一点破绽然后扭曲放大到彻底面目全非的地步。
比如“热·情”演唱会上有一个环节,是张国荣穿着苏格兰裙坐在高脚凳上,用带点摇滚意味的粗犷声音演绎舒缓慢歌。这原是极有情调的一幕场景,偏偏狗仔队就能在无数剧照般唯美的照片中找出一张“走光”照来大做文章,逼得张国荣不得不“痛定思痛”,在后续场次里愣把裙给改成了裙裤。
梅艳芳接拍《爱君如梦》的时候,因为众所周知刘德华跟她关系好,而她跟张国荣关系好,于是担负起了征求哥哥许可的重任。
许可什么呢?许可华仔在《爱君如梦》里模仿哥哥在“热·情”演唱会上的造型。
当时的电影世道不景气,新片上市需要宣传噱头,没话题也要做几个话题出来,这都是圈内人心知肚明的常事。“热·情”演唱会的造型饱受争议,论眼球吸引度的确是个不错选择。张哥哥虽然一直为此很纠结,却毕竟因为是阿梅担纲的新戏,还是同意了。
他也知道这戏里有吴君如,而且要跟刘德华跳社交舞,却只道她仍是做喜剧角色,还跟她说:“搞笑都要认真跳嘅,做好D呀,衰妹(搞笑也要认真跳啊,做好一点啊,傻丫头)!”
直到电影成片出来,张、梅两个人才觉出不对味儿:首先,梅艳芳不是女主角,完全是片衬托吴君如的绿叶;其次,刘德华选择模仿的张国荣“热·情”演唱会造型,不是开场时的洁白天使,也不是尾声时的黑暗魔鬼,偏偏正是中场时那个最具争议的走光裙装造型。
无须你另有什么心眼,只要对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无人不知的走光新闻稍有耳闻,这模仿片段落在眼里,怎么看都会不由自主地觉得,将之视作片方宣称的所谓“致敬”似乎是牵强了些,最恰当的形容其实应该是一个英文词——Mock(为取笑而模仿)。
吴君如亲口承认过,电影首映当天,她一直悄悄看被邀请去捧场的哥哥脸色,只怕他生气。可实话说,大庭广众之下,媒体镜头之前,以张国荣的身份口碑,他当时就算再生气,能不给老友半分薄面就怒气上脸甚或拂袖而去吗?所以他只能硬生生把这只死猫吃进自己肚里,面上还得带着笑。
梅艳芳那句感动到失态的“圈内唯一的好朋友”便是由此而来——单就表面事实看来,张国荣明显是被她摆了一道,如果当初不是她开口请求,他多半不会点头许可,更不会勉强自己去捧这个首映的场。他实在有足够理由责怪她有份戏弄自己。
不过张国荣显然没有因此跟梅艳芳产生嫌隙,或者二人即便有过误会也早已冰释前嫌。否则他也不会把自己的最后一次公开表演留在了她的舞台上。别人不清楚,张哥哥却深知,别看阿梅人前一副大姐大模样,其实本性是个糊涂傻大姐,之前十之八九是被人欺瞒——她对朋友仗义惯了,又以为自己是第一女主角,更不知道那个模仿片段竟会跟她的理解天差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