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 沧海一声笑(1 / 1)

人们总爱在逢五逢十的时候搞得隆重一点以显纪念性,不是没有道理的。

金像奖的第十年,有太多可以说道的东西。

这一年,周星驰成了“赌圣”,张国荣做了“无脚鸟”,刘德华骑在狂飙的摩托上擦鼻血,巩俐跟张艺谋谈了场两千年的恋爱,梅艳芳的名字从爱新觉罗·显玙变成川岛芳子再变成金壁辉。片商们奔走相告:想拿奖找王家卫,想赚钱找王晶。黄霑、许冠杰、罗大佑总结陈词: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这是最好的一年,《赌圣》刷新票房纪录,《阿飞正传》横扫金像奖,刘镇伟、王家卫一对好朋友各自站上了商业片和文艺片的顶峰。

这是最坏的一年,巨额投资、明星云集的《阿飞正传》在圣诞档期正面对阵《赌神》、《赌圣》的跟风之作《赌侠》,孰料不到两周便惨淡下线。血本无归的出品人邓光荣一时急怒攻心,被紧急送进医院抢救。王家卫在领取金像最佳导演的奖座时致辞:“感谢邓光荣先生对《阿飞正传》义无反顾的支持。”

“义无反顾”这么重的词用出来,听的人却没一个觉得不合适。王家卫必须得这么感谢人家,他给邓光荣挖了好大一个坑,而且管挖不管埋。谁想得到,编得出《江湖龙虎斗》导得出《旺角卡门》的王大才子,能生生从一个警匪相恋的意念开始,最后却拍出了一个无脚鸟的故事?

劲歌热舞动感上位的张国荣,到了王家卫这里成日懒洋洋颓废到想死;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刘德华,到了王家卫这里窝窝囊囊爱在心头口难开。奔着当红偶像进影院的观众,只看到几人在那里说些不知所云的话做些莫名其妙的事,除了长得跟偶像一样,整个人身上完全找不出偶像的影子。只有刘德华身上还剩了点儿刘德华,就给王家卫从此打入冷宫,以至于十几年后当刘嘉玲大叹二人没有机会合作时,还要他很委屈地提醒:“你记不记得《阿飞正传》是有我的?”

奔着巨资大制作进影院的观众,也看不出来那些钱都花到哪里去了,说是有枪战戏,开了一枪还是两枪?说是有动作戏,打了10秒还是20秒?

所以即便《阿飞正传》的上映被操作成影坛一大盛事,可短短12天之后,进影院只为图个乐子的观众便用脚投票,旗帜鲜明地不买账,明星云集也没用。

几年之后,更加明星云集的《东邪西毒》也差不多是同一待遇。理由?一个字:闷。不信你再去看《东成西就》,明星还是那些明星,演员还是那些演员,不过就是把导演从王家卫换成了刘镇伟,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王家卫跟刘镇伟的区别,在这一年就已经很明显了:王家卫找张国荣拍《阿飞正传》,张国荣金像称帝;刘镇伟找周星驰拍《赌圣》,周星驰票房登顶。

可王家卫跟刘镇伟偏偏又是好朋友。王家卫之前做编剧一直郁郁不得志,邓光荣听说刘镇伟要请他进公司的第一反应是疯掉:“王家卫是被永佳和新艺城炒掉的编剧,你用他?”如果不是刘镇伟拍胸口保证:“大佬,你信我!”王家卫上位的机会也许还有得等。

《阿飞正传》那4000万投资其实是有去处的,总共拍了60万英尺的胶片,够普通三四部电影的长度了,问题是剪出来给你看的只有那90分钟。出名怕老鼠的刘德华在老鼠窝拍了好几天,一个镜头没用上;梁朝伟在香港人望而却步的九龙城寨苦熬了3个礼拜,只给你看他在小阁楼上的3分钟;直升机冒着坠毁的危险出动了8个架次拍张国荣在菲律宾跳桥自杀,最后观众看到的结局是他被人拿枪打死在火车上。

拿时间、金钱、人力、物力堆出来的镜头胶片都扔得这么大方,就更不要提《阿飞正传》在拍摄前后所废弃的那无数条只存在于构思中的桥段了。刘镇伟当时也有帮忙度桥(粤语:出主意),做财务主管出身的他看不得这么浪费,拿了一条去找刘德华拍《天长地久》,算是对《阿飞正传》的一个回应,也算是补偿一下被王家卫给涮了的华仔。时间、金钱都只花了王家卫的N分之一,最后两部片票房居然基本打了个平手。

比起王家卫,投资方更喜欢的肯定是刘镇伟。这人靠谱啊,这边可以陪着王家卫磨磨唧唧给《阿飞正传》度桥,那边也可以5小时做好整部《赌圣》的故事大纲和剧本分场。《赌圣》还没影子的时候,王家卫就在拍《阿飞正传》;等刘镇伟拍完《赌圣》4000万票房收进腰包,王家卫还在拍《阿飞正传》。

这两部怎么看怎么南辕北辙的电影,交集不止一个刘镇伟。《赌圣》的投资方一开始想找的男主角不是周星驰,而是梁朝伟。那时候的星仔还是无名小辈,而已经成名的伟仔当时可不是今天这么沉静忧郁的形象。那会儿,他在人们心目中是机灵跳脱的小鱼儿,又或嬉皮笑脸的韦小宝,不是没有无厘头潜质的。

其实这两位没入行之前已经是好朋友,伟仔有事没事爱去星仔家玩,星仔见伟仔哪件衣服穿得好看就给自己也弄一件。两个人自己拍短片,星仔做导演,伟仔当反派,最后被好人星仔无情打死。

两个人个头差不多,生日只差五天,长相说实话差距也不大,只是星仔吃了单眼皮的亏,而伟仔那双眼睛实在生得好,更俊点。

就俊这么一点,从入行开始伟仔便事事占先一帆风顺。星仔拉他陪自己去考无线艺员训练班,结果老套情节上演,他这个陪考的无心插柳考上了,星仔却被刷了下来,后来几经周折靠街坊的妹妹戚美珍热心帮忙,才好不容易把自己给弄进去。等进了TVB,两个人演同班同学,偏伟仔演的是九科全A的那个全优生;星仔演问题少年,伟仔是挽救问题少年的社会工作者……没几年伟仔已经跻身五虎将大红大紫,星仔却还在龙套界苦苦挣扎。

连这回拍《赌圣》,投资方首先看中的人选都是梁朝伟。如果不是刘镇伟慧眼识珠认定周星驰是可造之材,向投资方拍胸口保证拿吴君如配他卖座没问题,今天的事儿就难说了。要知道当初星仔在《霹雳先锋》里拿到金马提名金像的角色可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人物,弄不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花样年华》的周慕云和《喜剧之王》的尹天仇那两张脸会对换过来也不一定。

对换是不可能了,但他俩也偶尔互相穿越一下。梁朝伟后来拍了个《神龙赌圣之旗开得胜》,在里面跟吴君如说:“压力啊,你没看到空气里到处都是压力吗?”而他这年在《阿飞正传》的结尾那一段在小阁楼上梳头打扮被奉为经典的三分钟的戏,则在《国产零零柒》里被周星驰倾情COS了一回。

梁朝伟在小阁楼上梳头打扮的那三分钟,今天被奉为最为经典的神来之笔,当初剪接时放进这一段却纯属无奈之举。王家卫把梁朝伟忽悠去香港人望而却步的九龙城寨苦熬了三个礼拜,本意是把他的故事放到续集里出现,但合同上又白纸黑字写清楚《阿飞正传》中得有梁朝伟出场,于是王家卫打算将这个镜头放在结尾当做预告片,为续集作宣传。谁想到王家卫的师父、为《阿飞正传》做剪接的谭家明更直接地说:“不用了,作什么宣传,就当做真正的结尾。”

一语成谶。

起初,王家卫的想法是这样的:“《阿飞正传》一开始的构思非常有野心,是讲述二战后第一代香港人的故事。本来想做成二部曲,第一部发生在1960年,第二部发生在1966年。”在他的计划里,梁朝伟是第二部的男主角。

可问题是,一部《阿飞正传》就把整间公司给拍垮了,连老板都进了医院……

过了十年之后,王家卫又拍了一部《花样年华》,观众看来看去,终于有点醒过味儿来:也许大概可能,这就是那续集?是大家自己充分发挥想象力之后的续集的续集。续集十年前已经拍了,至少是已经拍了一部分了,可就是不给你看。

王家卫这风格,一般人消受不起。普通图钱的片商消受不起,普通图乐的观众也消受不起,演员在他**下倒是大多能脱胎换骨,可合作的过程却能让所有人都苦不堪言。他片中的男主角,最早是刘德华,后来是张国荣,再后来是一直坚持到今天的梁朝伟。

与其说梁朝伟跟他契合无伦,不如说是梁朝伟最能忍受他的折磨。另一个影帝级的Tony Leung梁家辉,拍戏露臀跳粪坑都没意见,可一部《东邪西毒》就把他给拍怕了。张国荣拍完《春光乍泄》,人家问他会不会继续跟王家卫合作,他笑:“有好剧本就拍啊。”

是人都知道王家卫拍戏没剧本啦……

张国荣这也是给拍怕了。当时,香港这边大家已经翘首以待几个月,红馆从圣诞前到元旦后的黄金档期都留给了他的复出演唱会,十几万张门票都已经卖出去了,那边他本尊却给困在地球另一端回不来,被王家卫今天一个想法明天一个尝试地折腾,完全看不到回香港的希望不说,还因为感染病毒差点把自己一条小命丢在阿根廷,等到演唱会在即他终于忍无可忍逃回香港,整个人已经瘦得脱了形。别的歌手都是为了演唱会瘦身减肥,他那次上台之前却得紧急增重。也难怪他后来半开玩笑半抱怨地说:“我跟王家卫真是八字不合。”

其实之前没唱歌的那几年里,张国荣是很能陪王家卫耗的。

《东邪西毒》里他之所以是贯穿始终的第一男主角,就是因为别人都很忙,总是来来去去待不久,只有他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工夫陪着王家卫在大漠里一耗就是一年多,到最后拍他的镜头自然最多。

拍《阿飞正传》的时候,张国荣就已经见识到了王家卫拖戏的本事。王家卫最早找他时,他还没退出歌坛,按常理琢磨着反正只是客串一下,离他开告别演唱会还有一个月,时间够用了,就答应了王家卫。谁知道等他33场演唱会开完,封麦离港远走加拿大,《阿飞正传》还没开机。

不过,某种意义上也要感谢王家卫这么能拖,才硬是把原已经在加拿大享受起退休生活的张国荣又给拖回了香港,接着从客串拖成男主角,在他已经意兴阑珊的时候,用一顶金像影帝的桂冠松动了他原本决绝的退出之意。

其实这年周星驰也凭《赌圣》提名影帝,输给《阿飞正传》张国荣不算冤,冤的是他居然要为这个奖再等十几年,等他终于凭《少林足球》拿下金像最佳男主角,那尊小金人已经成了安慰奖。

这方面周星驰应该跟成龙很有共同语言。观众是喜欢喜欢好喜欢,可评审却另有口味,大抵是嫌他“表情做作略嫌浮夸”——这是《大内密探零零发》里零零发痛失最佳男主角之后,罗家英教训他的话。星爷对此的回应是:“这只是世人对我的看法,你没有理由不识货啊!”

评审的口味,也的确难以捉摸。周星驰那样的不大看得上,张国荣这样的也不大看得上。除了《阿飞正传》这一年运气还不错,张国荣后来就再也没受到过金像奖的青睐,呼声越高,越是会倒在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理由上,要么说他是本色出演没有难度,比如《春光乍泄》;要么就干脆说他没有入围资格,比如《霸王别姬》。

直到他身后,一系列电影奖项才补偿似的颁给他,可就像李碧华感慨的那样:“当看到这样接踵而来的喜讯时,觉得有点惆怅——实在来晚了。因为,得享这份光荣的张国荣,他已不在。”

而凭《阿飞正传》加冕影帝这一年,张国荣也没能亲自到场得享这份光荣。他那会儿说退出就一本正经退到了加拿大,返港拍《阿飞正传》也完全是因为他退出之前就已经答应了王家卫,等拍完又回了加拿大。要他这回专门为金像奖飞回来,好像显得有点那什么,赢了像是内定,输了更没面子,所以他当时就没回香港,也就没能从刘晓庆手中亲自接过小金人,让邓光荣、王家卫帮他保管了几个月之后才真正拿到自己手里。

只是十几年后人人怀念他的时候,免不了个别人记性有些差,自行脑补时想象力又太丰富,比如在做过金像奖主席的文隽先生回忆里,张国荣当时就在颁奖礼场外开着车直绕圈,一遍一遍打电话问里面的人自己有没有拿奖……

金像奖的历届颁奖礼上,有过影帝没能亲临的场次,也有过影后没能到场的例子。可影帝影后双双不见踪影的场面却是难得一见,偏偏就发生在这一年。

说起来,这一回大概是跟奖项欠点缘分的刘嘉玲心中永远的痛。颁奖礼之前,人人都以为这回影后那尊小金人铁定归刘嘉玲了,她在《阿飞正传》里的表现实在好。包括同时入围最佳女主角的其他几位候选人都不觉得自己这回有什么机会,干脆都没到场。

刘嘉玲自己也信心满满,颁奖礼当日盛装到场意气风发。

当天最佳女主角的开奖嘉宾是周润发、林青霞,林青霞上台之前跟她说,假如看见她的名字会马上给她打眼色。信封拆到一半,林青霞果然看到一个“玲”字,于是赶紧向台下打个眼色。

谁想到,刘嘉玲已经准备站起身来,却听发哥一句:“《表姐,你好嘢》——郑裕玲!”生生又把她给按回了座位。

玲是“玲”了,却是另一个玲。可以想见刘嘉玲在那一刻的失落,当时她唯一的安慰,大概就是身边紧紧握住她手的梁朝伟。

那之前不久,他们第一次传出婚讯。

头一年,刘嘉玲出了意外,就是后来被传得众所周知的被绑架事件。出事之后,梁朝伟跟她说:“不如我们结婚吧,大家一起退出这个圈吧!”

十二年后,那次意外被《东周刊》以封面刊登女星裸照的形式再度曝光人前。最终因为犯了众怒,以《东周刊》停刊而告终。这件事令人们重新想起当年黑社会在香港影坛是如何猖獗,更令人们重新认识了刘嘉玲,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比我想象中更坚强。”

还是王家卫眼光最毒,拍《阿飞正传》第一次跟刘嘉玲合作时,他已经看出来:人家愈压她下去,她愈能走上来……

王家卫这一路走来,“坑”的人不少。巩俐说她拍《2046》时的郁闷:为一个镜头从天黑哭到天亮,到最后人都哭得虚脱了,结果片子剪出来一看,根本没这场戏。其实,这算什么呀,想想王祖贤,以为能跟着王家卫拍部严肃大片,结果《东邪西毒》里只有她半个侧面,倒是在《东成西就》中无厘头得相当出彩;再想想关淑怡,跟着王家卫在阿根廷拍了小半年,最后《春光乍泄》里连个影子都没有。

刘德华算是为王家卫打江山的人物, 不是他主演的《旺角卡门》票房良好,邓光荣也不敢交给王家卫四千万去拍《阿飞正传》,结果王家卫把邓光荣的公司给拍垮了不说,还把人给气进了医院,把刘德华给拍得让人记不起来这部戏里还有刘德华,自己倒是一举站上了文艺片的巅峰。

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话说回来,刘德华跟王家卫的确不是一个路数。拍《阿飞正传》的时候,刘德华就对王家卫说:“你其实不应该用这么多演员!应该用非演员,效果会更好。”

本来也是这个理,找那么多大明星去拍文艺片,票房还不够付片酬呢。

华仔这想法正常,就是太正常了。他整个人怎么看都太正常了,所以在王家卫那里只能窝窝囊囊打酱油。可一旦跳槽到杜琪峰、陈木胜这边,他立马就活了。《天若有情》里刘德华骑在飞驰的摩托上不停擦鼻血,身后的吴倩莲穿着洁白的婚纱裙角飞扬的一幕,当年不知道打动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

也就是在这一年,忠肝义胆情深似海的华弟成为刘德华最经典的银幕形象,连带着新人吴倩莲为观众心目中的美女定义丰富了一种清眉淡目的类型,而吴孟达这位日后周星驰片中的金牌配角也同时闪亮登场,在这一年凭《天若有情》与《赌圣》两部作品得到两个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最终结果则显示,还是“杯具”比“洗具”更容易得到小金人的青睐。

王家卫爱折腾演员,徐克爱折腾导演。没错他自己也是导演,可更爱挂监制的衔。都知道《倩女幽魂》是徐克的作品,可导演是程小东;都知道《新龙门客栈》是徐克的作品,可导演是李惠民;都知道《笑傲江湖》是徐克的作品,可导演光署名的就有四个,执行导演:徐克、程小东、李惠民,导演:胡金铨。另外还有许鞍华没给列进名单里。

说是有五个导演,其实就是两拨:一拨徐克的人,一拨胡金铨的人。

胡金铨当年拍武侠片跟张彻齐名,20世纪70年代就拿下了戛纳电影节的最高技术奖,是第一个在那里获得重量级奖项的华人大导演。前面说过《霸王别姬》的制片人徐枫,胡金铨拿奖那片子就是她主演的《侠女》。日后的武侠片里,大侠们雨中蓑衣独行,又或在树梢飘飘欲飞这类几成武侠定式的场面,最早都出自他的手笔。

徐克拍《笑傲江湖》的时候,记起这位当时已经半退休的武侠大师,于是恭恭敬敬上门把人请来执导。拍摄之初,胡金铨也颇具前辈风范,对爱提意见的徐克很是包容,以为这是艺术争鸣,年轻人敢说话,好事嘛。

可日子一久,胡金铨渐渐觉出有点不对了。他的意思是武侠片就是武侠片,怎么浪漫古朴怎么拍;徐克却野心勃勃想将之拍成一部借古喻今的政治寓言,怎么凌厉炫目怎么拍。究竟该怎么拍,咱们可以讨论,可眼下这戏怎么都在按徐克的意思拍呢,到底谁是导演啊?

等胡金铨醒过味儿来,已经被架空了。胡大导能耐再大也只是一个人,而《笑傲江湖》的班底基本来自徐克工作室。他的徒弟许鞍华知道这事后,拍马赶去片场想帮师父力挽狂澜,可惜为时已晚。眼看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人单力孤的师徒俩只能黯然退出。

徐克人称徐老怪,脾性古怪自是出名的,但这事办得的确不合适。甭管怎么说,胡金铨是德高望重的业内前辈,要么不请他,既然请他来了,你就得尊重老人家,这样生生半途逼退了他算什么呢?所以为这事徐克当时招了不少骂,胡金铨的义兄李翰祥甚至公开宣告:宁可饿死,也不跟徐克合作!

跟徐克合作的确不容易。黄霑这么公认的大才子,隔三差五提名音乐类奖项的金像奖常客,哪次交货不是又快又好一次搞定,偏偏给《笑傲江湖》写歌,六次交过去六次被徐克打回。好在黄霑禁得住**,为过关开始翻《中国音乐史》,看到“大乐必易”四个字,终于启发他灵光一闪,什么音乐最容易?“宫商角徵羽”啊。

这次交货时,黄霑在传真给徐克的谱上画了个不雅的手势——再不收货就翻脸了。

他俩终究没翻脸,徐克喜欢黄霑这第七版。人人都喜欢这第七版,而且个个都会唱。如果你以为自己只认识哆来咪发唆,不知道宫商角徵羽,没关系,“沧海一声笑”那句会哼吧?用那调子挨个字对上就是:羽徵角商宫。

再说已经在徐克工作室打了三年工的吴宇森,也是在这一年里,再也忍受不了徐克的控制欲,脱离了他的工作室自组公司,把梁朝伟、张学友、任达华一帮人拉到越南,拍了一部《喋血街头》。只是大概头一回完全自己做主,自我得有点用力过猛,没怎么顾及当时观众的口味,结果票房惨遭滑铁卢,评论也不过尔尔,于金像奖上只拿回一个最佳剪接的技术性奖项。

其实这部作品场面气魄比之往日港片格局颇有开拓,几个主角尤其是张学友的表现可圈可点,拿到今天看也是精品一部,可问题是跟吴宇森往日作品比起来,《喋血街头》有点“三观不正”。

《英雄本色》中的主角也有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时候,可整体调子是英雄主义的浪漫,义薄云天的豪情,给观众的感觉是**气回肠,而《喋血街头》却让人看得非常郁闷,友情是用来背叛的,朋友是用来出卖的,好人下场一个比一个惨,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却更加生不如死,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

吴宇森让观众郁闷的结果,就是倒过来观众让他更郁闷。十几年后再回头看,吴宇森依旧认为《喋血街头》倾注了自己最多的心血,也是他本人最满意和钟爱的一部作品。可电影上映当时得到的反馈却不尽如人意,甚至挨了不少板砖,千言万语用一句话总结中心思想就是:你这人怎么这么阴暗呢?

为了向大家证明自己本质上其实很幽默很阳光很有爱,第二年,吴宇森把一部原计划中的香港版《卡萨布兰卡》给生生拍成了贺岁喜剧,果然大获成功,不只令东方观众极为追捧,也让西方影人刮目相看,用好莱坞影评人的话说:“这种毫不造作的盗宝片,好莱坞现在是没法再拍得到了。”

这部好莱坞也无法再拍出的、毫不造作的盗宝片,就是《纵横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