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勇敢的农民革命家——毛福轩(1 / 1)

农运先驱故事 杨江华 2086 字 1个月前

忠诚勇敢的农民革命家——毛福轩

一个农民出身的同志,学习和工作那样努力,一直到担任党的省委委员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毛福轩同志为革命牺牲是光荣的。

——毛泽东

毛福轩(1897~1933),号恩梅,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人,贫苦农民。毛福轩,毛新梅,李耿侯,钟志申,庞叔侃,他们是第一届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最早的五位成员,人称“韶山五杰”。早年跟随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1930年2月被捕,狱中遭受酷刑,仍坚贞不屈,保守党的机密。5月18日英勇就义于南京雨花台,时年36岁。

铁窗不屈

“咚,咚……”冰冷的滴水声在牢房里响着,房间四周的墙壁上仿佛到处是深不见底的虫洞,不知还要有多少水汩汩地注入这个房间。水滴声阴森恐怖,黑暗里弥漫着阵阵腐烂的味道。他的嘴唇冻得发紫,蜷缩在几块破木板拼凑的**,仿佛一具尸体般一动不动。蓦地,他睁开眼睛,感到似乎水就要淹没他了,水气夹杂着腐烂味迎面而来。他无力躲避,狠心等着那一刻窒息的到来。

渐渐的,他的意识开始变得模糊。忽然原本黑暗的眼前亮了起来,仿佛漫漫长夜中的一缕阳光照进了他的心里:远处那房子不就是自己韶山冲的老屋吗,他的眼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熟悉的景象:儿时经常去玩耍的井台,小时一起长大后来被地主打死的伙伴……

脑海中的画面最后定格在一个人的脸上,他正在亲切地鼓励自己,要自己坚定意志,一定要彻底消灭一切压迫老百姓的反动派。噢,那是他从小最佩服的毛泽东,他的润之大哥。忽然仿佛有一股力量注入了他虚弱的身体,支持他挣扎着从水中坐了起来。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一阵阵咳嗽夹着血丝从喉咙中涌了出来,他趴在床板上仿佛一只大虾般佝偻着缩成一团。

这时,牢房的门打开了,一双锃亮的皮鞋踩着黑墨色的积水走到了他的面前。一个声音在他头顶响起:“怎么样啊,我应该叫你毛局长呢,还是叫你毛福轩啊?你骗得我们很苦啊我的大局长!”他浑身一震,费力地抬起头,乱草般的头发遮住了脸上讥讽的笑容:“你们还不算笨,不错,我就是毛福轩。”

苦难中踏上革命路

1910年,也就是清宣统二年的春天,湖南因上年发生严重水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加之外国洋行同当地官吏、地主、奸商相勾结,抢购粮食,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米价飞涨。到了四月份的时候,湘潭、衡州、醴陵、宁乡等县饥民,纷纷涌入长沙。这一天,长沙城南有一个卖水工人,因一天的收入买不到1升米,忧愤交集,全家投水自杀。13日,万余群众,涌向巡抚衙门,要求减价卖米,巡抚岑春榠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数十人,伤者无数。这就是著名的抢米风暴。

13岁的毛福轩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他明明知道发生这一切的原因,因为他的家里同样没有一粒存粮。可是他不知道的是究竟该怎样改变这一切。毛福轩常常在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生下来就能游手好闲花天酒地,而有的人日夜辛劳却连饱饭都吃不上?这个问题他想不出答案,饱经沧桑的父亲也只能叹息着摇头,为自己的儿子心痛和担忧。

原来,此前清政府为了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大量招兵买马。毛福轩的父亲就被骗招到江阴炮台,做过一段时间的炮兵。不久在一次战争中被炮声震聋了耳朵,被硝烟熏瞎了双眼,失去了利用价值的父亲旋即被踢出队伍,回到家乡辛苦度日。毛福轩从很小的时候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承重的生活压力狠狠地砸在他稚嫩的肩膀上,气都喘不过来。

到他结识了同村的毛泽东,他眼前的黑暗终于出现了一线曙光。对于毛泽东描绘的外面的世界,他感到好奇。而这位大哥所讲述的那些大道理,他在新鲜之余却产生了向往。他渴望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渴望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看到希望。从此,他变成了毛泽东家的常客,每当毛泽东回乡的时候他都要跑过去请教疑问。毛泽东也认为这位同乡小老弟的悟性很好,是可以培养的好苗子,他不厌其烦地细心为他解答疑问,同时逐步在毛福轩的心里埋下了一颗革命的火种,不断地生根发芽。

1919年的湖南省长是臭名昭著的张敬尧,他伙同他的三个兄弟:张敬舜、张敬禹、张敬汤,在湖南恣意施行暴政,烧杀抢掠,**妇女,搜刮民财,摧残教育,钳制舆论,为非作歹,无恶不作。湖南人民极为痛恨,时谚称:“堂堂呼张,尧舜禹汤,一二三四,虎豹豺狼,张毒不除,湖南无望。”普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三湘四水的湖南大地怨声载道,哀鸿遍野。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毛泽东率领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并取得了成功。毛福轩为团结起来的民众所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力量感到震惊,终于坚定了追随革命的想法。他经毛泽东的介绍来到了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半工半读,开始踏上通往革命之路的起点。

不断学习和成长

在湖南自修大学的毛福轩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学习机会,这让从小家境贫寒的他欣喜若狂。半工半读的他充分利用好时间,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同时,对于马克思主义等思想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他开始确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把现在的中国从水深火热的境况中解救出来。这时候,他已经在暗中帮助毛泽东做起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贴发传单、传送信件等等。由于他谨慎细心,警觉性很高,所以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渐渐地他已经成为毛泽东实际上的助手。

1923年,已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毛福轩随回乡休养的毛泽东返回韶山老家,开始着手组织湘潭地区的农民运动。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毛福轩积极地活动在家乡的每一个村庄乡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秘密组织了大批穷苦百姓暗中加入了尚未公开的农民协会。同时,为了普及革命知识,宣扬运动思想,他配合毛泽东在整个韶山地区建立了数十所农民夜校,大大带动了当地农民的运动热情。由于毛泽东经常往返于各地组织革命活动,所以韶山地区的农民革命运动实际上是毛福轩一手带动和发展起来的。

这年夏末,湖南地区又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许多奸商恶霸利用时机关仓屯米,哄抬物价,妄图大发不义之财。大量缺少田地、以打短工为生的穷苦百姓顿时苦不堪言。一家几口人整天劳作所得却换不来一顿饱饭,米价更是一天数涨。目睹此情此景的毛福轩顾不得自己暴露身份的危险,利用秘密农协会员召集起数千饥饿百姓,包围了多家大肆屯粮的无良奸商的仓库。派出代表谈判请求米商以平价将米售给百姓。吝啬成性的米商们哪里会管的上百姓的死活,断然拒绝。愤怒的百姓们顿时蜂拥而上,砸开这些奸商仓库的大门,将白花花的粮食抢了个干干净净。韶山地区百姓的粮食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

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韶山地区的农民革命运动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韶山地区建立一个党组织的条件也成熟了,同时像毛福轩这样的一批农民出身的农民革命家也成长了起来,足以应对以后复杂的革命形势。1925年6月,在毛泽东的组织下,韶山成立了第一个中共特别支部,由毛福轩担任第一任支部书记。

特殊身份的警官

1929年11月,江西金山县警察局来了位新当差的警察。这名叫毛恩灏的小伙子勤劳肯干,深得上司喜欢。不久因为工作出色连升两级,刚被提拔为巡长不久又升为一分局局长。

原来,这位局长就是化名的毛福轩,受党委派秘密潜伏在警察局内,负责暗中收集情报和掩护当地党委组织。刚刚从农民运动环境中走出来的毛福轩很快适应了这种潜伏生活,出色地完成了所有组织交付的任务。

同时,对于组织工作十分熟悉的他,利用自己公开的警察局局长身份,大量安插共产党员进入警察局的重要部门任职,让他们能在公开身份的掩护下更好地完成任务。

警察局的日常工作就是维持治安,经常有机会收缴到一些掌握在地痞流氓手中的枪支。毛福轩趁机“中饱私囊”,查扣下大部分枪支秘密交付给地下党组织,只上交少部分残枪坏枪给警察局,以骗取信任。

一天,毛福轩所在警局接到任务,“不惜一切代价抓住一名共党重犯”。毛福轩敏锐地察觉到可能有同志暴露了身份,他主动表示“亲自带队,誓拿共党要犯归案”。出发后他发现抓捕人员前往的方向很熟悉,居然是当地党委负责人的秘密藏身处。毛福轩顿时心乱如麻,焦急万分:如果这位同志被敌人抓获的话,那么对当地的地下工作将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该怎么办呢?他在心里暗暗祈祷希望那位同志外出不在家就好了。可是,他的侥幸很快破灭了,窗台上那盆作为暗号的太阳花显示着主人在家的讯号。没有时间了,他拔出枪来,大步抢在警员的前面,大喝一声:“警局抓捕要犯,闲人闪开。”街上行人纷纷躲开这里,一片混乱。在屋中的党委负责人听见毛福轩的这声大喊,知道这是在警告他有危险。他迅速从后门冲到街上,混在人群中成功逃离了。

机智的毛福轩在几年的潜伏生活中,数次在危急关头挽救陷入危险的同志,为支持当地地下革命活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血染秦淮

1933年,毛福轩所在的金山党委的上级组织被敌人破获。组织负责人吴国志以及数名组织成员被捕变节。利用叛徒提供的情报,敌人对整个江西的地下组织进行了大清洗。无数暴露身份的同志被捕被杀害,这其中就包括毛福轩。

开始敌人以为毛福轩只是一名普通的担负潜伏工作的情报人员,对他并不是很重视。但是后来经过叛徒的指认,敌人了解到了这居然是一名与毛泽东有亲密联系的共产党重要人物,这才把他押送到南京,关进了专门关押重犯的死牢,严刑拷打,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毛福轩在监狱中身受酷刑而心不改志。受刑之余不断地鼓励狱中的其他被捕同志,要他们牢记自己曾经在党旗下的誓言:努力革命,牺牲个人,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事实上,毛福轩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无论是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还是威逼利诱,他都面不改色,不屑一顾。

一次,变节的叛徒到监狱来劝降他。面对着叛徒那张丑恶的嘴脸,毛福轩忍无可忍,找机会将饭盆狠狠砸在叛徒的头上,顿时血流如注。敌人对他又怕又恨,终于在1933年5月18日凌晨,将毛福轩杀害在了南京雨花台。

1959年6月,回韶山探亲的毛泽东特意前往毛福轩的家,深情地缅怀起故人。领袖拉着毛福轩遗孀贺菊英的手,回忆起当年的并肩作战他感慨万千地说:“你不要难过,今天我们胜利了,毛福轩为革命牺牲是值得的,光荣的。”

毛福轩墓前的一副对联准确地赞扬了烈士短暂而光荣的一生:

心明日月,雨花台畔吊忠魂。

血染秦淮,千古英雄垂不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