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好“拔哥”——韦拔群(1 / 1)

农运先驱故事 杨江华 2189 字 1个月前

农民的好“拔哥”——韦拔群

这是一位好同志好干部,我过去搞运动的有些东西还是从他那学来的。

——毛泽东

韦拔群(1894~1932),曾用名韦秉吉、韦秉乾、韦萃。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人,壮族。韦拔群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毛泽东、彭湃、韦拔群)之一,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百色起义领导者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

壮族才俊

1894年的中国大地风起云涌。可是对于地处广西的东兰县武篆区东里屯来说,日子还是那样平平淡淡,生活沿着祖祖辈辈的轨迹周而复始,如白水一般寡味。如果非要找些不同的话,那就是土官们的心更狠了,需要上缴的捐税又多了,使原本就紧张的日子变得更加难熬了。

这一天是正月初一,村里的韦尔章家迎来了一件大喜事,他新添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儿子。新年第一天又逢长子出世,这是吉庆之兆啊。面对着村民真诚的祝福,韦尔章整整一天都笑得合不拢嘴。

由于这个孩子出生的日子这么吉庆,韦尔章就给他起名为秉吉,也就是后来的韦拔群。

拔群身体很好,在他六七岁时就已经比同龄的孩子高很多了。每天和别的孩子打打闹闹,上山下河,游泳、捞鱼、掏鸟窝、灌鼠洞。村后的那座石山是拔群最爱去的地方,叫银海洲。拔群听祖父说过这座山的故事。据说在很早以前,这山是一位大财主藏银子的地方,后来出现了一位英雄,带领着农民趁着黑夜发起了暴动。一把大火把财主藏起的银子都烧溶化了,流淌到山上,把整座山映得银光闪闪的,从此,这里就叫银海洲了。

拔群常常看着山陷入幻想,幻想自己是那位除暴安良的大英雄。村里的每个老人都知道这个喜欢听故事和发呆的小家伙,几乎都被他缠着讲过那些古老的故事。拔群最喜欢听的就是侠士劫富济贫、惩恶扬善的故事。他就用这些故事来理解眼前的生活,判断对错,希望自己能成为那样的英雄。

拔群的家里还算富足,他经常偷偷地把粮食分给身边那些穷苦的朋友。一次拔群的一个小伙伴的父亲上山打柴时腿摔断了,可是家里很困难没钱医治。拔群跑回家把祖父的钱匣子撬开,把钱拿出来周济小伙伴家。他觉得这也许就是英雄应该做的事吧,闻讯赶来的祖父被气得哭笑不得。

渐渐长大的拔群开始走出了乡村,来到宜山县城读中学。可是,他对学校迂腐的教育制度和腐败的教学风气非常反感。一次,监生要求学生列队到校长家磕头祝寿。拔群实在忍不住了,站在人群里大喊:“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搞这些老黄历?你愿意磕头你去啊,代表我们大家去啊!”学生们大声喝彩,纷纷起哄。

监生气得脸都白了,“大胆,你快过来跪下,不然我就开除你的学籍”。

没想到拔群对学校早起不满,毫无留恋地拔腿就离开了学校。视野已经开阔的拔群早有了打算,他回到家乡招募了百十名伙伴,举起义旗加入了讨伐袁世凯的军队中。可是,拔群的满腔热血在旧时军队的黑暗腐朽面前渐渐冷却了。屡经挫折心灰意冷的他带领着伙伴再次回到家乡,成立了东兰公民会,决心为家乡的父老做一些事。

东兰公民会越来越壮大,拔群带领着会员们与贪官劣绅土豪恶霸作斗争。一天拔群接到有会员报告说武篆区姓杜的土豪打死了欠租的农户,老百姓们都恨之入骨,可是杜家养了很多打手,大家是敢怒不敢言。拔群召集会员们经过讨论决定替百姓出气。

开完会的拔群在回家的桥上碰见一个满脸横肉的小子拦住了一位打猪草的姑娘,嬉皮笑脸地动手动脚,姑娘气得直哭。

拔群走过去一胳膊甩开那小子,“好狗不挡道!”

那小子顿时又叫又跳:“我是武篆杜八

,你小子活腻了吧?敢管老子的闲事,小心我叫人把你吊起来,像早上那穷鬼一样活活打死!”

拔群一听他就是杜家的人,上去就是一拳。杜八捂着鼻子杀猪似地开始嚎叫:“杀人啦,杀人啦……”

拔群推了推旁边吓呆的小姑娘,“快走吧,他以后不敢欺负你了。”说完一脚把杜八踹进河里。看着姑娘慌慌张张跑掉后,拔群立即回去召集会员,当天夜里就攻破了杜家大院,把杜家的财产分给了乡民。从此,东兰公民会名声大振。而拔群救下的那位姑娘,叫黄秀梅,她以后做了拔群的妻子。

如虎添翼

韦拔群不满于偏安一隅,想帮助更多的百姓,这就迫切需要正确的思想来武装和指导以后的道路。于是他和东兰公民会的另一位负责人陈伯民一起出走广州,进入了第三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开始系统地用共产主义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以前许多的困惑也找到了答案。期间,他还结识了共产党员彭湃、阮啸仙等人,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教训。这段经历,让他的思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开始向组织靠拢,力求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全天下的人民。

就在韦拔群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理论知识的时候,一出惨绝人寰的悲剧在东兰发生了。

2月的东兰尚春寒料峭,春天带来希望的同时,也给这片大地带来了绝望。盘踞在广西境内的桂系军阀派遣一个团的兵力来到东兰例行剿匪,没想到团长龚寿仪借机与当地豪绅勾结,利用他们对农民运动的敌视和仇恨,大肆搜刮民财,血腥镇压进步的农民运动。顿时,东兰县境内刮起血雨腥风,一个个农民协会被摧毁,一个个进步农民被杀害。更有甚者,敌人抱着对韦拔群的痛恨,一天之内就把他所在的东里屯以及周围十几个村落全部烧光。反对派一边烧杀抢掠一边叫嚣“血洗东兰”,“活抓韦匪拔群”。几天下来,韦拔群多年的经营成果被毁之一旦,被害的群众达700多人,就连拔群的妻儿都被抓到县城关押了起来。

韦拔群听到消息后顾不得震惊,立即赶回了东兰,找到了残余的农民武装。此时已是一片愁云惨雾,大家的士气都很低落。韦拔群鼓舞大家说:“血仇已经结下了,世世代代都无法消除掉。难道要让子孙们也像我们一样任人宰割吗?”

他一方面组织起打散的力量,一边利用国民党及军阀内部的矛盾向外界揭露了这次惨变的情况。同时向党组织提出援助申请,请求派遣工作组进驻东兰,了解惨案的同时帮助建立有统一思想指导的党组织。

由于应对措施及时有效,很快国民政府就派专员前来了解真相,并写了相对真实的调查报告。全国上下一片哗然,在舆论压力下国民政府不得不惩办相关人员,同时承认了东兰农民运动的合法性。这时,邓小平和张云逸等共产党员也来到了广西,发展党的组织和工农革命武装力量。

韦拔群积极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训练农民武装力量。同时利用自己是壮族人的身份优势,深入大山与瑶族兄弟拜把子,将心比心地换来瑶族同胞的支持。东兰的革命队伍更加壮大了,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1928年8月,韦拔群被中共广西特委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站在党旗下的他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自己的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同年10月,农民运动发展至右江地区,经过缜密的策划和筹备,韦拔群和邓小平等人一起发动了百色起义,并取得了胜利。同时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下辖3个纵队,韦拔群任纵队司令。从此,革命力量在广西有了根据地,韦拔群的名字也在广西境内广为传诵,被各族同胞亲切地称为“拔哥”。

击溃群贼

月光下的石山像它的名字一样银光闪闪,远处的小路上两个人并着肩,边走边谈话。

“拔群同志”,这是红

七军军长张云逸的声音,“即使我们在一起配合时间不长,但是你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次的任务虽然艰巨,但是我们都相信你能将斗争坚持到底!”

“请党和组织放心,我们一定能战斗到红七军回来的时候”,这个略显激动的声音是韦拔群的。

原来,红七军主力奉命即将离开右江根据地北上,而韦拔群则主动请缨留下来对付敌人的“围剿”行动。

这天,通向东兰县城的大路上走来了大批军队,这是桂系军阀的嫡系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指挥官是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的心腹爱将廖磊。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正在前进的队伍倒下一片,血肉横飞。原来,韦拔群早已命部队撤出了县城,在路上埋上地雷以逸待劳,恰好给刚到来的廖磊部队送上一份“大礼”。

廖磊出身嫡系,在他看来,消灭这些刁民组成的乌合之众不费吹灰之力。没想到刚来到东兰就吃了个大亏,气急败坏。他派遣手下四处通缉韦拔群,并张贴悬赏通告:“活捉韦匪拔群者,赏大洋七千。”韦拔群在各族同胞的掩护下,不停地在各处流动作战。知道了悬赏的消息后仰天大笑,说:“他写咱也写。”说着在一张纸上写上了:“拿下廖贼狗头者,赏铜板一个”。周围的乡亲们看见了纷纷大笑。之后他又叫一名战士拿着纸去张贴,告诉了他几句话。不久,就传来了廖磊的亲兵因为撕布告被炸死的消息。原来,韦拔群告诉那名战士在贴布告的墙下埋了地雷。从此,敌人在东兰的日子过得胆战心惊,这次围剿也不了了之了。

不久,“小诸葛”白崇禧亲自来到东兰指挥围剿,形势变得岌岌可危。白崇禧指挥敌人步步为营,层层紧逼。实行臭名昭著的坚壁清野战术,妄图断绝韦拔群所部补给,把他们从深山里逼出来。

但是韦拔群很快就想出了应对的办法。他利用广西多山多洞,且洞洞相连的地理优势,带领部队穿山越岭,神出鬼没地转战于山区之中。经常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敌人附近进行攻击,令敌人闻风丧胆,防不胜防。百姓们把其编成山歌在各处传唱,歌中唱到:“东兰有个韦拔哥,他是青龙下天河。石山岩内穿洞走,打得敌人钻鸡窝”。

英雄长眠

辛苦的反“围剿”斗争仍在继续,这时已是1932年的深秋,韦拔群为了和组织上派来的同志商量部队转移的具体事项,轻装简从地离开了藏身的山洞。来到了事先约好的赏茶洞一带,这里幽静而偏僻。这里有一位联络人,曾经做过韦拔群的警卫员,是他的本家,叫韦昂,会面的地点也定在他的家里。

会面结束后已是晚上,为了安全韦拔群就住在了韦昂家里。长期的劳累和饥饿早就掏走了韦拔群的健康,他病倒了。

“拔叔”,被烧得迷迷糊糊的韦拔群听出是曾经的警卫员韦昂的声音。“拔叔你没事吧?”韦昂边在韦拔群的身下铺着稻草边问,显得比平时殷勤多了。韦拔群没有想到别的,反而觉得自己生病麻烦人家了,就说:“别忙了,也去休息吧”。说完就昏昏欲睡了。

“是,是,我这就去睡。”韦昂赶紧答应着,已经丧心病狂的叛徒看着睡去的韦拔群,就像看着一堆白花花的大洋一样。他一狠心抽出手枪,对准韦拔群的头部连开三枪。就这样,英雄落难,韦拔群死在了可耻的叛徒手上。

韦拔群牺牲的消息传出后,当地百姓万分悲痛,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抢出了英雄的遗体埋了起来,还盖了座小庙。因为韦拔群生前爱吃柿子,百姓们还在庙旁种了柿子树。闻讯而来的乡亲都赶来祭奠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们的亲人。

多少年过去了,小庙香火不衰,也许有人不知情,不清楚这究竟供奉的是哪位神仙。但一定会有上香的老人告诉你:“这是山神,也是家神,不过我们更愿意叫它红神庙。因为他会世世代代看护我们穷苦人,保佑我们老小平安,风调雨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