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归于平静
朱敏
本学期我听了100多节课,无论是各学科的轮流试教课,还是平日推门所听的“家常课”,都不乏精彩之处;特别是22届策略研讨会上的10节示范研讨课,可谓精彩纷呈。这些课上,教师**澎湃,学生积极兴奋。欣喜之余,一丝担忧涌上心头,我们称赞的这些精彩课堂,似乎味道有些异样。
味道一:许多课上,学生没有自我学习,没有独立思考,直接进入小组讨论。众所周知,小组讨论是建立在自学基础之上的,小组讨论是解决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没有自我学习、自我思考的小组学习,讨论的问题,交流的话题,其实效性与价值究竟有多大?
味道二:许多课上,学生积极主动发言,无须举手站起来便可讲。于是,常有几个、十几个学生同时站立欲发言,来不及谦让则七嘴八舌都说,谦让者自觉坐下再等时机发言。学生此起彼伏地站立坐下,课堂上热闹得有些喧嚣。
味道三:课堂上(尤其语文课上),学生毋庸思考,不需准备便可妙语连珠、语出惊人。怀揣疑问,课下询问学生才发现,其课本上批注得密密麻麻,有个别学生的语文书上已被批注得“密不透风”,还有个别学生的语文书上粘贴有各式批注纸条,但均为《教材全解》所言,也有从网上或其他媒体所获信息,很少有学生自己的感悟、认识或观点。
味道四: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即刻指名来回答,不给学生思考时间;课堂上,教师的问题刚一提出,“唰”地一下小手林立,纷纷要求作答。试想,不用思考即可回答问题,不假思索便可对答如流,是否神奇得不可思议?倘若学生已达这样水平,这节课还有必要上吗?
味道五:每个班都有优秀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是课堂主角,甚至是课堂“明星”,他们确实能为课堂增色添彩,有时还会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语中的”之效果,然而我们的课堂是面向全体,还是面向精英?我们追求少数学生的“精彩展现”,还是每个学生的优质发展?
究竟什么是精彩课堂?“主体教育”的课堂应从师生两个维度来评价:
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境界,但是,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又会“精彩”得变味呢?我以为,我们有些教师对“精彩课堂”,对“发展学生主体性”的理解有些偏颇:
A.学生在课堂上不进行小组学习、不争先恐后地发言,就没有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课堂则不精彩;
B.课前让学生充分准备、充分预习,课上只需交流、展示,这样的课堂才叫高效,才叫精彩;
C.个别(少数)学生的语出惊人,既可代表全班最高水平,也即代表全班发展水平。
……
课堂精彩与否不仅要看外在表现形式,更要考量其内在实质。精彩不是热闹更不是喧嚣,精彩的课堂要看学生上课前后发生了多大变化。例如:朱鹏宇老师执教四年级音乐课《竖笛声声》,学生上课伊始,不知“竖笛”为何物,更不知如何吹奏。40分钟后,90%的学生能吹奏《竖笛曲》,而且吹奏的曲子优美动听,这就是精彩的课堂。
课堂精彩与否,还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真实地读、写、算、唱、画,是否提出自己的思考与问题,是否真实、自然地表达表现。
课堂精彩与否,还要看教师适时、恰当点拨指导得如何。
精彩的课堂学习是真切的,是生活化的,是自然而然的,抑或是平淡的。课堂学习生活不同于舞台话剧,预演过的、彩排后的课堂教学也许应该叫“课堂秀”,它华而不实,称不上精彩。
让课堂归于平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精彩课堂。
我的写绘我做主
李艳霞
刚入学的孩子们似乎天生都是小画家。无数次看见学生们课间趴在桌子上着迷地涂画,也无数次收到学生们塞到我手中的涂画作品。当和孩子们一起端详他们的画作时,孩子们兴奋不已;如果询问他们的作品,他们就会变得滔滔不绝,哪怕是平日里话语不多、不善言谈的孩子多次耳濡目染这样的情景,于是我的脑中有了一个这样的念头:能不能让看图写话练习融于孩子们自发的涂涂画画之中呢?
于是,我和组里的赵慧萍、范琳琳老师商议,共同设计了一张写绘纸,取名《我的作品我做主》。纸的左边留白让学生绘画用,右边是四线三格,让学生用学过的拼音写一句话来介绍作品。
这样的写绘纸一发到学生手中,他们很是欢迎,简直有些跃跃欲试了。学生们把它当成了绘画纸,在纸上快乐地信手涂鸦,然后在旁边很轻松有趣地写一句介绍画面的话。原来让学生为难甚至有些畏惧的写话练习,现在因为让学生们先画再写,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写绘纸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学生书写的能力渐渐提高了。
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学生识字量增加,于是,一年级语文教师共同商议后将写绘纸作了调整。我们将四线三格改为田字格,又在绘画部分加入了评价栏。写绘纸的头上增加了日期、作者,题目更名为“我手绘我心”。这样,我们的写绘纸让学生练习写的部分变得日趋正规了,学生拿到新的写绘纸时也更加认真地对待了。开头记得空两格,写字时一笔一画,小标点也要占格……写绘纸由原来的以画带写慢慢地变成了写写画画,学生们的兴趣越来越高。
一日,在办公室里,老师们相互看着各班学生的写绘作品,纷纷赞不绝口:“应该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们体验到被肯定、被欣赏的快乐!”于是赵慧萍老师当即决定:(1)完善写绘纸,让写绘纸更适合学生书写和展示;(2)选择优秀作品过塑,将学生作品布置在走廊两侧。
我们与印刷厂联系,将原本白色的写绘纸印成了淡淡的黄色、绿色和粉色。当我们崭新的写绘纸又一次亮相时,学生们双手捧着,小心地铺平,慢慢地边思考边写写画画……家长们也反馈信息说,孩子做写绘练习时选取生活中的趣事作为素材来写写画画,画自己觉得好玩的事,写自己想说的话,孩子很轻松,练习很主动。写绘纸真的是既锻炼孩子写话能力,又深受孩子喜欢啊!
还记得我在布置新版的写绘作品时,学生们围在我的身旁,他们兴奋地谈论、交流,被选中作品的学生那种自豪、愉悦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你看他画得多好!”“这是我们班李沛璠的作品!”“呀,快看施展的字写得多漂亮!”“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公园玩耍了……”听,还有人读起了别人的文章呢。写绘作品的展览变成了学生们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
之后,我们一年级语文老师在实践中,又对写绘页不断改进与完善,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集结成册,变成自己的第一本书;每个学生挑选自己最棒的一篇文章,全班合起来成为班级写绘代表作;择优挑选合成写绘精品,让学生换班交流展示等。
写绘让学生在愉快的自主参与中练习了写话的能力,将被动的看图写话变得主动、生动。写绘纸的设计和使用,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当教师所做的事情适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时,我们的教育往往更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温暖
李伟
七八岁的孩子,天真纯净得如一泓清泉,他们欢快流动的过程,就是体验人生、感悟自然的过程。这时候,有一丁点的风雨,都可能让这泓清泉泛起涟漪。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就是让孩子们学习用真情获得真情,用关爱赢得关爱的一组课文。其中23课《窗前的气球》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友爱。
得了传染病的科利亚在医院是多么的寂寞无聊,“谁都不能来看他,他也不能出去。”他的同学们想出了特殊的问候方式,在气球上画张笑脸飞到科利亚病房的窗前,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连惊喜。红气球带来的是教室里的朗朗读书声,是操场上的奔跑和欢笑,透过这个红气球,科利亚的心飞到了窗外,飞到了伙伴们的身边。传染病房把科利亚和伙伴们隔开了,但它无法隔开孩子们的心。这窗前的红气球,使得科利亚的心离开了“真没意思”的病床生活,回到了小伙伴身边,科利亚“高兴地笑了”。
孩子们的友谊是多么真挚呀!同学们读着这篇课文都被这“窗前的气球”深深打动。课堂上我问孩子们:“窗前的气球代表着什么?”一个同学说:“代表同学们对他的问候。”(课文之中的句子)。“同学们会怎样问候科利亚呢?”有的说:“祝你快乐。”有的说:“你快点好起来吧!”还有的说:“我们很想你。”……我接着问:“这个气球仅仅代表同学对科利亚的问候吗?”“还有同学们对他的关心。”“有同学们对他的友谊。”“有同学们对他的想念”……我把孩子们说的这些词语都写到了黑板上,说:“是呀,一个小小的气球都包含了同学们那么多的情感。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读出这个气球里所包含的情感。”此时学生读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那个五个字“窗前的气球”,而是给这五个字注入了深深的情感。
课文讲完了,我问孩子们:“你们还有没有其他的问候科利亚的方法。”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开了:“我可以扎一只风筝,在上面写上祝福的话,把风筝放到科利亚的窗前。”(他的灵感来源于课文《纸船和风筝》)我笑笑说:“好主意,那我们可以把课题改成《窗前的风筝》了。”“我给科利亚做一个卡片,上面写上‘祝你早日康复’,交给护士阿姨,让阿姨送给科利亚”,另一个孩子接着说。纤纤迫不及待地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对,对,这个办法最方便。”大家随声附和。
此时我突然看到教室里一个空座位,那是凡凡的,她得了腮腺炎,已经一个星期没来上课了,这不正是个教育孩子们的好时机吗?我说:“是啊,科利亚得到了同学们的问候,高兴地笑了。我们班也有一个得传染病的小朋友,正期待大家的关心和问候呢!就让我们用这个最方便的方法捎去我们的问候吧!”从来没有在课堂上打过电话的我,掏出了手机,拨通了凡凡妈妈的手机,凡凡的妈妈说,她和凡凡的爸爸都要上班,把孩子自己锁在家里了,我又问了她家里的电话。教室里安静极了,电话刚响了一声,就听到了凡凡的声音。我简单问候了几句,全班同学大声喊起来:“祝你早日康复!”我听出来了,凡凡的声音有点哽咽了,激动地说:“谢谢大家!”
过了两天,凡凡来上学了,她把日记本交给了我,我看到了一篇名为《温暖》的日记,凡凡在日记中写道:“……生病在家的我真无聊,当我听到电话铃声,马上跑过去接,我听到了李老师和同学们的声音,激动地哭了。更让我感动的是晚上我又接到好几个同学的电话,我感到了集体的温暖,真想赶紧回到学校,回到我们这个大家庭……”
一个问候电话,让孩子感到了班级的温暖;一个问候电话,增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友情;一个问候电话,让一个寂寞无聊的孩子得到了快乐;一个问候电话,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老师,那您就做太平洋吧!”
郭丽艳
真正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在最近的课堂上我做了两点尝试:第一点尝试:鼓励孩子们课堂上大胆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想说不必举手就站起来说,但要关注到别人,不能呼啦一下都站起来,要学会谦让。“我想谈一下我的看法……”“我给某某补充……”“我想读一下……”这些课堂文明用语会有利于课堂良好氛围的营造。第二点尝试:三年级孩子在课堂上谈对课文的理解时总会遇到“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的状况,心里明白,但不知如何表达。于是我教给孩子们表达观点的三个好方法:(1)当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可以读一读相关的句子,例如:“我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我想读给大家听一听”。这也给一些胆小的孩子降低了发言的难度,打开了发言的渠道。(2)结合相关词句谈出自己的理解。(3)结合生活实际谈看法。几节课的引导下来,孩子们渐渐进入了状态,课上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越来越积极踊跃了。
这不,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本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故事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围绕“为什么说陶罐是谦虚,宽容的,铁罐是傲慢无礼的?”这一个问题孩子们积极展开了讨论,学得甚是投入。课末,我问孩子们:“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们要像陶罐那样做个谦虚、对人宽容的人。”
“我们应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取长补短;而不能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我们不能像铁罐那样故意去挑衅别人,就算有人挑衅你,你也不和他计较。”
琪琪补充道:“就像一颗小石子,扔进脸盆里,会溅出水花来;而扔进大海里,就不会溅出水花来。”
多棒的孩子啊!理解得是那么深刻,表达得又是那么清晰!我问孩子们:“大家明白琪琪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我明白琪琪说的,我们都要去做大海,不要去做盆里的水,更不能做那颗小石子。”
“我们要像大海一样有宽广的胸怀。”
我调侃孩子们:“如果你们都做小石子变成了一座小山,扑通扔进我这宽广的大海里,那我这大海也会咆哮的呀!”
“老师,那您就做太平洋吧!”小蔚站起来,是那样恳切地望着我。我心中一震,竟不知应如何回答他。片刻,其他同学也热情附和道:“郭老师,那您就做太平洋吧!”
一天下来,我脑海里一直充盈着这句话,我能感受到孩子们是多么希望我们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生活环境啊!让他们可以随心所欲、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自由地游戏,自由地成长!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去圈住他们,束缚住他们。可周围的教育环境呢?太多的不可以,都冠上了“为了孩子好”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作为老师,应从内心尊重每个孩子,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我们去做孩子心目中的“太平洋”吧!
“小数”表演剧
魏艳红
每当夜深人静,伏案备课时,课堂上的精彩花絮就会不断地涌现在脑海中,我沉浸其中,体会着做教师的幸福与自豪。可是今天,我实在轻松不起来,因为明天就要学习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它是学生系统理解“小数意义”的关键,也是学习后面“小数的读写法”“小数的大小比较”及“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些内容的重要基础,是整个单元的精髓,不能忽视,可是用什么样的形式才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于心呢?我在苦苦思索着……
对,办法有了!上一节小数数位顺序表的表演课,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并作自我介绍,这样既让学生亲自参与了,又可以融入一些语文的元素进去,让这节课更加丰满有趣!主意已定,我信心十足。
第二天来了。
师:同学们,今天的第一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为了牢牢记住它,印象更深刻,这节我们来上一次有关“小数数位顺序”的表演课。(学生一听,来了精神,觉得新鲜刺激,都想跃跃欲试。)
经过精心的筹备,第一小组十人闪亮登场了。
生1:我是小数,我拥有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伸开双臂)
生2:我是小数里的整数部分,我拥有个位、十位、百位等等。(拍着肩膀)
生3:我是小数里的小数部分,我拥有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等等。(拍着肩膀)
生4:我是小数里的小数点,别看我小,没有我可不行。我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标志。(竖起大拇指)
生5:我是整数部分里的最低位(老小)——个位,计数单位是一。
生6:我是整数部分里的十位,计数单位是十。
生7:我是整数部分里的百位,计数单位是百,我们整数部分没有最高位。
生8:我是小数部分里的最高位(老大)——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生9:我是小数部分里的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生10:我是小数部分里的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我们小数部分没有最低位。
第一组表演完了,真是出乎大家的意料,组织是那么条理有序,语言是那么完整,他们把小数数位顺序表里各个数位之间的关系表述得清晰准确,使平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教学更加高效了。
第二组三人上场了。
生1:我是整数部分。
生2:我是小数部分。
生3:小数点就是我。
(齐):我们共同组成了小数。
生1:我是整数部分,我不仅拥有个位、十位、百位,我向左还有很多数位。所以我没有最高位,只有最低位——个位。
生2:我是小数部分,我除了拥有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外,我向右也还有很多数位。所以我没有最低位,只有最高位——十分位。
生3:我是小数点,我最了不起,是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分界标志。
……
我陶醉其中,欣赏着他们伟大的“杰作”!第二组的表演不仅吸取了第一组的优点,而且对他们的想法进行了整合,形式上更加简单化,更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
的确,学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宝藏,当我们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多为他们搭建参与的平台,知识上的难点就会迎刃而解,我们的数学课也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简单!
“就义”与“牺牲”
杨东霞
在带领学生做练习试卷时,遇到了“就义”一词,一个男同学举手说:“杨老师,我想问一下,‘就义’和‘牺牲’是不是一个意思?”
我略加思索,回答:“‘就义’和‘牺牲’都是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意思是相同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就义’用在刑场上,‘牺牲’却是用在战场上。”
片刻过后,该生又举手,我再次请他发言,他若有所思地问道:“杨老师,刘胡兰遭敌人杀害的情景,能不能说‘英勇牺牲’了?”我随口答道:“当然可以!”他紧接着反问:“那么,你刚才说‘牺牲’是用在战场上,刘胡兰的壮举是发生在刑场上,不是也可以用‘牺牲’吗?”
我开始感到有点不能自圆其说了,于是谦和地问道:“那你有什么看法呢?”
这位同学一本正经地说:“您刚才的讲法不妥当,应该说‘就义’一词一般用在刑场上,而‘牺牲’一般用在战场上。”
我恍然大悟,连声说道:“对,对,说话不能过于绝对,你改得很好!”
这个“小插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留下了许多思考。
我想到法国文学家阿纳托尔·法朗士(Anatole France)的话:“教学的全部艺术就是唤起年轻心灵天然好奇心的艺术,它的目的是为了让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教师的责任正是要不断满足并提升学生的好奇与探索欲。
我感觉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健全独立的人格以及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而学习中能认真倾听、寻根究底,并敢于质疑权威的人是最富有创造力的人。
无疑,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是自己的老师。这位学生敢于质疑老师,敢于纠正老师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实在难能可贵。从这件小事中,我欣喜地看到学生思想上闪烁的智慧与创造的火花。
“教室里切莫疾跑”(数学版)
方敏
我们学校场地小,学生多。为了安全,学校费了不少心思:开通文明活动小广播,设置文明活动检查员……但这些“手段”对于爱玩、爱疯跑的孩子们来说,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
这两天恰逢学《面积》,当孩子们已经明白了面积的含义时,我们谈到了“教室里切莫疾跑”的话题。
课堂上我提了两个问题,让孩子们算一算。
(1)我们教室的面积有多大?
(2)平均每个学生可享用的面积有多大?
因为有以前估长度的经验,孩子们大致估出了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7米,很轻松就算出了面积是56平方米;而班里56人,平均每个学生可享用的面积是1平方米。
孩子们只是简单地算出了数据,也许并没有想些什么。
我问孩子们:“每人可享用的面积约是1平方米,听到这个数据你想说什么?”
认识1平方米时,我给孩子们准备了一张1平方米的大纸,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1平方米是多大一片地方。顿时,他们的思维被打开,话匣子关不住了。
“一平方米就老师那张大黄纸那么大,太小了吧。”
“1平方米,有4个人拉起手来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大,太小了,再加上还有桌椅占地方,活动的地方实在太小了。”
“还没起跑,就有可能撞上其他同学了,不是他伤,就是我伤,要么大家都伤。”……
在这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教室里切莫疾跑”由原来学校的、老师的硬性规定,变成了孩子们自发要求:“那我们就约定:教室里切莫疾跑!”
交流让孩子们受到启发,他们的思维如脱缰的野马。
“校园里也不能疾跑。”
“小区里也不能疾跑。”
“公共场所都不能疾跑。”……
本来控制在“教室里”的话题自觉地延伸到了课外。尽管没有刻意布置作业,让孩子们课下去用数据研究“校园也不能疾跑”“小区里也不能疾跑”的问题,但他们还是自觉行动起来了。
课间操一结束,(1)班有两个男生忘记了我们的约定,又玩起了追跑的游戏。班里原来最闹腾的元元,很安静地走到他俩跟前,用很严肃的口吻教训他们:“老师让咱们用一节课的时间,又是算又是想,告诉我们不要疾跑,你们怎么还不懂啊?应该狠狠地罚一下你们!”瞧,这样的教育的确有效果啊!
第二天一早,又有孩子拿“小区里不能疾跑”说事。
“我们小区占地6公顷,去掉房子、绿地,可活动的场所只剩下2000平方米,小区里住着450户人家,大约1400多人,每人的活动场所仅1.4平方米,就这么大点的地方还被乱停乱放的车辆占去了不少,我们真的也不能疾跑。”
“我还对爸爸妈妈说,小区里开车一定要慢,小区里给汽车的空间也很小,开快了会撞到别人。”……
试想:当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穿上了严谨的数据说明的外衣,枯燥的“说教”变得更具说服力了,理儿清楚了,孩子们的行动就更到位了;当数学知识一旦与五彩缤纷的生活挂上了钩,孩子们自觉地带着生活经验走进数学课堂,更会主动地带着数学知识走进生活,孩子们的发展就变成水到渠成的事了,这也就是我们追求的开放性教学的一种境界了。
课时不够用怎么办
赵素梅
记得刘可钦校长向我校数学老师征求新课标修改意见稿时,我们组的老师提出“单元课时不够用,实践活动没有时间进行”的困惑。由于教学时间紧,实践活动内容又不考试,不知不觉被老师们忽略掉了。
主体教育的课堂,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性很高。可是一节课下来,总是完不成教学任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看来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无限的教学内容总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集体备课时我把这个问题抛出来,请大家一起来思考。心直口快的王老师说:“课堂又要开放,还想轻松完成教学任务,那是不可能的。”
“是呀!有时一节课只能探讨一道题,时间根本不够用。”李老师接着说出了困惑。
“其实知识点并不多,只是学生不会灵活运用,题目一变就不会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谈着,辩论中似乎有了点眉目,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应该从整体入手,抓住教材中知识的生长点,做好知识前后的沟通联系,给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这正切合系统论所说,系统整体大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机械相加。
仔细看我们的教材,就会发现许多内容会分得特别细,它们分散在不同年级、不同层面。这样把知识掰得过碎,破坏了数学的整体性,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一节课一个例题既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也不合主体开放高效课堂的要求。经过慎重思考,我们尝试了教材整合,即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单元前后的调整或单元内部的合并,这样一来单元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根据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正在学习小数初步认识,其中包括小数的意义、读写、比大小和小数简单的加减法。到四年级下册还有小数的加减法,不同之处是三年级只学习一位小数的加减,四年级学习两位小数加减和整数、一位小数与两位小数之间的加减,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性质之后进行,难点是在小数末尾填零后再进行运算。时隔一年,孩子们对小数的认识已经淡忘,到四年级还要重新拾起这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中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我们要进行整合的原因。当孩子预习了一位小数加减之后,在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就非常轻松。孩子们就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老师:如果是3-1.2怎么算?”这时有的孩子大胆地进行了猜想,“就把它想成30减12”,“那你们是把他们想成了30和12个什么啦?”“十分之一。”“对!”此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把3写成3.0,因为孩子们有生活经验,知道3.5元与3.50元大小相等,不用非得告诉学生这是小数的性质才能进行学习,我们感到教学在满足孩子的需求时是最高效的。
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多位数乘一位数”,共有7个例题,按照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积是两位数、积是三位数、因数中间有0、末尾有0多种情况来划分。如果一节课讲一个例题,按类型分得那么细,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是不利的,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许多负担,而且不便于发现规律和总结算法。表面看起来每个例题都有自己的知识重点,其实算理和算法都是一样的。
在认真思考后我尝试了调换顺序、内容整合的方法进行本单元的教学,在学习口算的第一课时,我把例五中0乘任何数都得0的乘法与口算和估算三个内容安排在了一起,本来需要三节课的内容在一节课完成。接下来的笔算中,我把前四个例题放到一起进行学习。这样老师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我们不但保证了教学质量,还大大节省了课时。
在教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做这样的整合和调动,都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认知的需要。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仅没有增加孩子的负担,反而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以前,我们一个学期下来新课讲完都感到很紧张,单元课时少不够用,实践活动的内容没时间进行;现在教材整合后能省下不少时间,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对教材进行较为合理的整合,挖掘教材内在的隐性联系,使教材结构有效地转化为教学结构,由此进一步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网络结构,成为我们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合并同类项”这个解题方法转化为一种做事的方法,内化成一种思想,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单元课时不够用,实践活动没有时间进行”这一问题也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快乐的English
杨波
“我家有orange,apple and banana,我可以拿这些水果。”
“我给大家提供一些漂亮的水果,火龙果和山竹,这可是很好吃很好吃的哦。”
“瞧你那馋样儿,口水都要出来了,哈哈哈……”
英语课堂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每个小组聚成一团,圆圆的小脑袋向前探着,为了我们的主题活动Fruits party(水果聚会)而热烈地讨论着。
他们是多么期待英语课的到来啊!第二天还没上课,孩子们纷纷涌到办公室来请我欣赏他们的杰作。看着面前一盘盘漂亮的水果拼盘,我感叹在活动中学习单词和句型,是一次多么愉快的课堂体验。
“这是我们小组集体的智慧结晶!不说英文吃不到哦!”课堂上学生们正在使用课堂中所学到的英文单词和句型愉快地交流!
在缺少语言环境时,想要每个孩子都学好英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我们认为小学阶段学习英语并不是机械地训练和重复,而是沉浸在恰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自然的方式获得语感。所以在英语课堂中,尽量多地使用活动来辅助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万圣节就要到了。可是书上笼统的讲解并不能让孩子全方位地理解万圣节这一节日来历,体验到节日的方式。我们设计万圣节鬼脸大搜集活动。每个孩子在家拍了自己的鬼脸照片拿到学校来。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表情逗乐了办公室的老师们,同照片一起拿过来的还有他们自己制作的南瓜灯、鬼脸面具……我们把这些照片贴在展板上,并附上了万圣节完整的来历以及国外的过节方式。当展板放在校园的时候,现场气氛十分轰动,孩子们围着展板热烈地评论着。
万圣节活动正式开始了:孩子们到各个班敲开门之后会说:Trick or treat !(不给糖果就捣蛋!)然后其他班的孩子们就会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小礼物赠送给对方,一块橡皮,一支铅笔,大家在互动中认识了彼此,加深了友谊,更深深地记住了万圣节这一西方传统节日。
制作圣诞大邮筒,大家齐上阵!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将要来到,每年孩子们都会很期待这个节日,因为在这一天我们会把教室变成充满节日气氛的圣诞主题,还会有圣诞小信使帮彼此送上最深的祝福。孩子们在节日来临前,用漂亮的信纸写好了一封封充满祝福的英文信,投进可爱的大邮筒里。在节日的当天,会看到戴着圣诞帽的小信使们手捧邮件在各个班级穿梭着,收到信的孩子们都会用“Merry Chirstmas!”这句话来表示谢意。小信使们个个忙碌并快乐着,孩子们收到信都会非常认真地打开阅读并回信,快乐之情溢于言表!
此外,birthday party、hello meeting、字母大比拼、英文歌曲演唱会等活动也在英语学习中穿插进行着,让孩子真正地在活动中用英文进行生活交际。
我们认为,在英语学习中,应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为每一种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获得与他们用这种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英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它不仅能作为教学活动的补充,更使教师有效地与学生们进行互动,孩子们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并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同时刺激孩子们对语言的内化与输出。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尝试着,把其他更丰富的内容融入英语活动中,真正地使英语学习在形式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抱球跑为什么跑不快
刘小勇
体育课上,学生跑步时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不会摆臂,手臂不是左右晃,就是抱胸前。提醒过多次,依然不见效。前几天看到一本书上提到了一个办法,感觉不错,就在我的课上尝试了一下。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一次抱球接力赛,好不好?”
“好,好!”同学们兴趣高涨。
讲好规则,分好组,第一轮比赛开始了。只见学生怀抱三个小足球,踉踉跄跄地跑了出去。为了不让球掉下去,跑步的同学明显(地)放不开手脚,速度受到很大影响。比赛结束,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开始议论:“抱着三个球,根本就跑不起来。”
“好,既然大家这么说,那就去掉一个球。”
第二轮开始了。比赛的同学明显比上一组跑得快多了。可尽管甩开了膀子,两只胳膊还是受到了约束,放不开。
“老师,要是不抱球,我们一定赢他们!”第二轮输掉的同学不服气地对我说。
我让同学们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对他们说:“同学们,抱球跑,发挥不出你们的最高水平。那好,第三轮我们不抱球了,看看谁跑得最快。”
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没了小足球的束缚,一个个似离弦之箭,最后两名同学几乎并排同时冲过终点线,大家欢呼起来。
在小结中,我问大家:“你们前两次的抱球跑,大家都觉得放不开、跑不快,跟第三次比,明显慢多了,这是怎么一回事,问题在哪儿呢?”
“手里抱着东西当然跑不快。”
“胳膊摆不起来,当然跑不快!”
……
“好了,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亲身体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手臂的摆动对跑步的重要性了,那么我们在今后的练习中一定要更加注意摆臂的姿势,从而来保证和提高我们的速度,好不好?”
“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有几位同学还在队伍里比划了起来。我知道,这会儿,同学们是真正上心了。
让学生在竞赛环境中体验身体动作的变化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比简单地说教会更有说服力。
一票难求
闫红闯
T台秀是我校五年级的传统美术活动。每年的5月,学生自己准备一件白色的T恤,用纺织颜料在T恤上画上喜爱的图案,然后在学校小桥上进行展示,我们称为T台秀。
T台秀结束后,我们决定把优秀的T恤在其他校区再展一次,让没有到现场表演的学生再欣赏一下。同时还发一些选票,借他们之手,选出孩子们喜欢的作品,作为评奖的依据,让老师们知道现阶段孩子们对T恤图案、样式的偏好,作为我们辅导下一届学生的参考。
T恤到分校之前,我是忐忑不安的。现代的孩子生活比以前富足多了,平时穿的衣服比我们绘制的T恤面料好、样式好,当然他们对服装的要求也很高。我们展示的这些衣服,是学生们第一次尝试使用纺织颜料,第一次在衣服上绘画,第一次设计图案……这么多的第一使得我们的T恤非常粗糙,图案位置不太合理,涂色不够均匀。我们展示的这些手绘T恤能满足孩子们的要求吗?他们感兴趣吗?展示会不会冷场?
出于这种考虑,我给每个班的孩子发了10张票,并且考虑让班主任鼓动一些孩子去投票。
当我们把展览布置好,刚好下课,学生们蜂拥而出,走到我们的T恤前,指指点点地说起来。看到有学生投票,他们纷纷给投票的学生建议,场面一时热闹起来。(如图1、图2)
我教四年级,有些学生知道我手里有一些票,纷纷找我来要。当我把一些票递到学生手里时,更多的手向我伸过来,我的面前一时拥挤起来,几乎把我都挤倒了……
图1
图2
图3
三年级的张老师带学生出来时,现场发选票时,不明真相的其他年级的孩子也把手伸过去,场面一度混乱起来。这真是一票难求啊!(图3)
来晓梅副校长看到此景,灵机一动,广播了一个通知:“同学们如果实在想投票,可以自己设计选票,投给自己心爱的T恤……”这才解决混乱的场面。
学生们纷纷自己设计选票投给心爱的T恤,装选票的信封都塞满了,撑爆了,选票散落在地上……
出人意料,太出人意料了!如果这些衣服真的挂到服装店里,他们可能看都不会看一眼,然而正是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衣服挂到了我们的校园里,却出现了这么火爆的场面。原因在哪里?值得我们思考。
思考一:内容和技术,我们应更多地关注什么?
多年来,在人们的印象中,美术课就是绘画课。难道我们美术课只是绘画吗?我们的美术课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画几幅画吗?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不喜欢美术课,而在美术课之外却拿起笔来画得不亦乐乎?学生们也说,我们喜欢美术,但不喜欢美术课,原因在哪里呢?
学生在美术课之外拿起笔来画,说明他们并不讨厌绘画,而只是不喜欢美术课上老师给选定的绘画内容。如在T恤展中,有一个T恤上画了个动漫形象,是个什么形象,我也说不清楚,因为我不太关注动画片(如图4)。这件作品老师评比,没有一人选中它,因为从绘画的精美程度到色彩的运用等一些专业的角度去考虑,它都不是一件完美的作品;而学生喜欢它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它得了228票,超过了第二名两倍还多。得票屈居第二的,从技术上很过硬(如图5),6个教师评委中有5个人都选中了它,学生们也很喜欢它,给了它86票,这说明技术好的学生也喜欢,只是它和内容比起来,只能排在第二的位置。
图4
图5
这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小学美术课上,老师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绘画技术的提高,更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并用相机提高学生的表现技术。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表现得更好,想必每个学生都不会拒绝的。
思考二:我们的美术课是干什么的?
美术是用来美化生活的。
很少有把美术课安排在早上第一二节这样的大好时光来上,许多人认为,美术课只是在学生学累了,活跃一下脑子的工具而已。从T恤绘制带来的轰动来看,学生对能直接美化生活的美术是喜欢的。我们的美术课和美术学科活动,应该选择一些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活动,如生活用品的装饰、生活用品的设计等,而不仅仅是绘画,若如此,学生可能会更喜欢美术课。
如果我们不再给学生的画上标上优、良、中、差,而是指导学生把画儿用一个精美的镜框小心地装裱起来挂在家里,是不是比用红笔圈在画纸上的痕迹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信心,调动起学生绘画的兴趣呢?
盐水蒸发的水蒸气咸吗
王保和
我和学生学习《盐和水的故事》单元中《水落盐出》一课时,探究到“小红军让盐水受热就又得到了盐,同时产生了水蒸气”的情景,一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由于正进行小组合作,担心他的发言会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右手做了个向下压的动作——“暂时放下手”的意思。
没想到那个学生看着我把脸扬了扬,举起的手迅速晃了晃,又向更高处挺了挺。没办法,我只好让他一吐为快:“老师,盐水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咸不咸?”我稍一愣,知道又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真想知道?”他冲着我用力地点点头。“好,先把这个问题记到你的《小科学家记录本》的‘问题银行’当中,课外时间去办公室,我给你准备实验材料,自己想办法解决。”“好!”我知道,他可能又会像其他多数学生一样,下课后只顾着玩,这个问题也就会到此为止。
出乎我意料的是,当天第二节课后,他居然来了,“老师,我来做实验。”虽然有点意外,我还是很高兴:“好啊,东西在墙边的那个木头实验箱里。”“你做吧,有问题可以随时问我。”
他边动手,嘴里边嘟囔着: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
“老师,”他突然叫我,“水蒸气怎么尝呢?”
“是啊,水蒸气是气体,摸不着,怎样才能尝到它的味道呢?”我也突然一愣,并飞速思考着,瞬间,我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但仍不动声色地看着正在思考的他。
“**、固体我们都可以放到嘴里尝一下,那么,气体如何尝呢?有啥办法能把‘气体’放到嘴里呢?”
我看着他。他看着眼前的实验材料,陷入了冥思苦想中。
几分钟过去了,看着一筹莫展的他,我进一步提示道:“要想知道从盐水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咸不咸,尝一尝水蒸气就知道了。但,水蒸气又没办法直接尝?水——不是有‘三态变化’吗?”
我把话语打住,盯着他看。
突然,他激动地说:“老师,我有办法了!”
“说说看。”
“我们不能直接尝水蒸气,但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只要尝一尝盐水蒸发时凝成的小水珠,也就是尝了盐水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不错,但如何让水蒸气变成小水珠呢?”我进一步追问道。
“这个好办,在上面盖个盖子,就像做饭时开水锅锅盖上会有小水珠一样”。
“OK,太棒了!你真聪明!”
“那就赶快动手吧!”
此时,我已无心再做自己的事情,在旁边津津有味地欣赏他的实验过程。
当他伸舌头在凝结着小水珠的玻璃片上舔了一下后,惊喜地喊道:“啊,太咸了,比老咸菜汤都咸!”
“这是你的结论?”我哈哈笑着问他,他点点头。“许多科学家的实验都会反复地做多次,要不——你也再做一次?”他看着我点(点)头说好。“不过,这次你不要用蒸发皿了,用个大点的烧杯,盐水的量小一点。”
当他第二次伸舌头舔过玻璃片上的小水珠时,一脸疑惑地看着我:“咦?没味,跟白开水一样。”
看着他满脸的迷茫,我说:“今天晚了,你回家吧,认真想一下两次实验哪些地方不同,为什么?明天告诉我你的想法。”
第二天见到我时,他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知道为什么了,蒸发皿低而浅,盐水沸腾时很容易溅到当作冷凝器的玻璃片上,所以第一次尝的水珠会咸,而烧杯很高,装的盐水又比较少,沸腾时就不会溅到玻璃片上,因此也就尝不到咸味。结论是盐水蒸发的水蒸气不咸!”听着他逻辑清晰的回答,我非常高兴:“把这个过程写下来吧,你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
后来,我把他的文章传给了《少年科技》杂志的编辑,编辑认为稿件不错,可以发表。我没有告诉他投稿的事,我在等待这篇科学小论文出现在杂志上的那一天,当他的姓名出现在作者一栏时,给他一个惊喜。
一个小小问题的追问、实验、探索,带给孩子的是对科学的执着。或许他的成功就将源于这个小小的问题,抓住这个问题不放,点燃他心中的梦想,是我要做的事情。
作文课上的“心理会诊室”
赵鑫
我和学生们从相知到相识已经六年了,进入六年级,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经过自己积累和阅读,似乎在作文方面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们似乎一下子有了自己的风格,更喜欢自然地说话,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一写作文就像董存瑞去托炸药包,全是豪言壮语;也不像一个老学究板起面孔去说教。那种不掩饰、不做作的姿态,是我最为欣赏的。读着他们的文章,我竟有些爱不释手。记得刘可钦校长在《教育其实很美》一书中写道:上好常态课就要求老师课上的语言和课下的语调一样亲切、自然。其实,写作文就和我们平时说话一样,但要稍高于现实中的口语,稍作一些“修辞”“装饰”,真情和文采兼备就是一等佳作了。
从最初的“规定动作”作文,我们常说的命题作文,到现在的“自选动作”作文,我们叫自命题作文,学生们逐渐变得爱写了。至于半命题作文,那可是学生们最爱的话题了。每当半命题作文题目出示后,孩子们总是说,这样的题目既能有个范围供参考,空白的地方又留出无限的遐思,这才是富有挑战的作文。比如:班有;又如:今天,你了吗?学生们写得五花八门。
今天的作文课,又要写一篇半命题作文:有时候,我也。学生们交上来的作文不乏视角独特者。其中一篇题为《有时候,我也很困惑》的文章映入我的眼帘:小作者困惑的是一同学习、一同坐校车的亲密朋友突然对自己置之不理,且不明原因,这让作者心生悲凉,渴望重拾友谊的她感到孤独无助。当这篇情真意切的文章被作者声情并茂地朗读过后,学生中甚至有了唏嘘声。我想:他们这样的年龄,注定是由少年烦恼组成的,这是他们不可逾越的成长阶段。也许今天的作文讲评课,要离写作方法的指导远些了,顺水推舟,我能做的是让学生们进入“择友观”“待友法”的探讨和交流。
果然,文章读完后,那个“抛弃朋友”的同学在座位上按捺不住了,她信步走上讲台,做了一番表白:“我这样做并不想伤害谁,只是认为以前我们两个太好了,没有一点距离,这样有的时候觉得喘不过气,所以需要给对方一个小小的空间透透气。”这是从哪儿学来的说辞,听着却有点像青春偶像剧的台词——现在的学生真不能小觑啊!接着,其他同学也纷纷支招:有的说这两位同学性子都太要强,太在乎自己,好朋友要学会互补,要懂得迁就对方,而不能一遇到问题就针尖对麦芒……刚才还“此情同谁诉”的作者这会儿听得那么专注,还不断地点点头。真没想到她们俩的友谊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好像今天我创造的“心理会诊室”有些晚了。真的,步入高年级的他们确实需要诸如此类的“会诊”,因为他们的学习习惯渐渐养成,对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也已经十分熟悉,由此就更加渴望来自学习之外的交流和指导了。
这节“少年友谊之烦恼”在轻松而又不乏真诚的作文讲评课上完成了。我有时还为《有时候,我也很困惑》的作者担忧,怕她一下子远离朋友的关注,有些怅然若失,谁知她没多久又交上了一位密友,看来,她的生命中注定不会让友谊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