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源,1945年生,天津宝坻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哲学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史哲学部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科评议组专家、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与教学工作。
著有《论实践结构》、《史前认识研究》等,主编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永恒的魅力》、《毛泽东方法论导论》、《哲学观的反思与重构》、《中国哲学五十年》等,合著有《认识发生论》、《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分析》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1977~1991)优秀科研成果奖。
本书选取了李景源发表于《哲学研究》1983年第3期的《马克思的主体—客体理论》和发表于《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的《认识·图式·客观性:关于理解和解释问题的探讨》(原名为《认识·图式·客观性》)两个文本。
《马克思的主体—客体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较早运用唯物史观探索马克思建构科学实践观思想逻辑的论文之一。作者认为主体和客体问题是贯穿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主线之一,它构成科学实践观的核心。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神秘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揭示了主体和客体的社会的历史的规定性,确立了主体和客体范畴在历史唯物论中的地位和作用,突破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思维传统,创立了以改造世界为宗旨的主客体相关性理论。作者认为,主客体关系首先是社会主体同进入社会实践领域的其他物质存在形式的关系,人类主体对客观外界的关系不仅包括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而且包括价值关系,三者的统一才构成人的完整的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关于人运用两个尺度改造对象的思想,全面地揭示了主客体关系的层次性,基于实践的物种尺度与人的内在尺度的统一是科学认识和价值追求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客观形式就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历史实践的过程及结果。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认识论的研究陷入困境,解释学、符号学向认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如解释是否是认识的能动特性、图式(包括知识、符号和文化)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图式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性等。在《认识·图式·客观性:关于理解和解释问题的探讨》中,作者认为,观念图式在再认性过程和探索未知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要全面揭示图式的功能必须突破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科学对图式的狭义理解。图式的构成应包括经验层面、理论层面和元理论层面三个层次,具有为人们提供实用合理性、知识合理性和信念合理性标准的功能。作者充分运用认知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史的文献资料,重点考察了观念图式在科学发现和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规律,揭示了认识的内在矛盾即观念图式的能动性与认识成果要求的客观性的关系,以及图式在认识和艺术创作中同化和顺应客体的过程规律。指出“预成图式和修正”的机制即从“创造先于参照”到“匹配战胜制作”的原理既适用于个体认识过程,也适用于人类艺术演进的历史过程,它们共同证明了人的认识是建构性与客观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