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耕,1956年生,安徽合肥人。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求是》、《唯物论研究》(日本)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为马克思辩护》、《杨耕集》等专著12部;主持、参与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等国家级教材6部。

杨耕提出,马克思在确认实践是人类世界本体的同时,又确认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本身存在的本体,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哲学是生存论的本体论,即实践本体论;提出马克思的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以现实的人及其发展为思维坐标,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建构原则,去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与世界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展现出一个新的理论空间——唯物主义世界观;提出“反对形而上学”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哲学的创立使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转换,即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世界的本体和人的生存的本体,从而终结了传统哲学,开创了现代哲学。

本书选取了杨耕发表于《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的《历史唯物主义:一种批判的世界观》(原名为《历史唯物主义:一个再思考》)和《为马克思辩护》中的《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一种新解读》,以及《“危机”中的重建》中的第7章《马克思的历史必然性观念及其特征》(原名为《历史必然性观念及其演变》)三个文本。

在《历史唯物主义:一种批判的世界观》中,作者提出,马克思的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现实的个人为思维坐标,以实践为出发点范畴和建构原则,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展现出一个自足而又完整、唯物而又辩证的世界图景: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真正批判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关注着人的生存的异化状况的消除,关注着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其基本原则是反对或拒斥形而上学,它从人的存在出发去解读存在的意义,从人的存在方式即实践出发去理解和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并使哲学的主题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由此,一条新的哲学发展道路开辟出来了。历史唯物主义参与、引导并强有力地推动着现代哲学的本体论转换,使西方哲学从知识论形态转向生存论形态,“这正是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理论变革的根本内容和当代意义之所在”。

在《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一种新解读》中,作者认为,作为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据和基础,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都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实践构成人类世界的真正的本体。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它构成了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构成了人的自我发展的根本途径,因而是人的生存的本体。实践既是人类世界的本体,同时又是人的生存本体。作者明确地指出:“马克思在确认实践是人类世界的本体的同时,又确认实践是人的生存的本体,两者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由于马克思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异化状态的消除,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哲学是生存论的本体论,即实践本体论。”

在《马克思的历史必然性观念及其特征》中,作者认为,马克思把历史必然性归结为物质实践过程,认为历史必然性不但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而且形成于人的活动之中。实践活动中的三种转换,即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互换以及物质和观念之间的转换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历史必然性。这是其一。其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历史运动的大概趋势,从根本上说,历史必然性就是经济必然性对人类历史行程的制约性,但又不能把历史必然性等同于经济必然性,历史必然性是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要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具有总体性。其三,历史必然性同样具有重复性,但历史必然性的重复性不等于历史事件的重复性。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性重复的只是同类历史事件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