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平,祖籍江苏省高邮市,1956年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现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苏州科技学院副院长。先后成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哲学教材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哲学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哲学组成员,全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江苏省哲学学会副会长,苏州市社科联副主席,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

主要著作有:《广义认识论原理》、《交往实践与主体际》、《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交往实践的哲学》、《时尚与冲突》等。主编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丛书》(7种)、《21世纪中国新发展哲学丛书》(8种)、《新全球化与苏南发展研究丛书》(7种)、《马克思主义出场学研究丛书》(8种)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50多篇,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7次。

个人的学术成长的轨迹大致可以根据理论旨趣的变化而分为三个时期,因而也形成了相应的三条学术复式线索。第一时期为1985~1990年,主要是着力研究中国现代化与发展哲学研究时期。这一时期和线索的着力点在于力图通过对当代“第一要务”即发展与现代化实践经验与问题的哲学反思,去重写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第二时期为1991~2000年,其主题主要是通过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并与当代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对话,从而去重新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第三时期或线索就是21世纪以来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出场学”研究。出场学首先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它主张人们在理解马克思文本的时候不应该停留在文本结构层面,而应当穿过文本去发现那些决定文本意义的历史语境,而将文本、理论仅仅看作是受历史语境、出场路径决定并深度依赖于斯的出场形态。“出场”不等于现存“在场”状态。我们不能将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出场的理论-文本形态奉为永恒的在场。在差异性历史和空间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不断重新出场,每一次重新出场都在重写新的形态。出场学以历史语境变迁为经纬,阐释理论形态的历史变化。因此,与时俱进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同时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

本书选取了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中的第4章《马克思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中,作者指出,交往实践即是指多元主体间为改造共同的中介客体而结成物质交往关系的物质活动。交往实践观,就是将交往实践作为理解世界历史即全球化的本性、基础和一以贯之的主线的哲学观念,其本质就是一种世界历史观。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的哲学路向,将之拓展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的思考的产物。其基本语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交往实践包含诸主体性或主体际(间)性。第二,交往实践是内含“主体—客体”、“主体—主体”双重关系的统一结构。第三,交往实践具有“主体—客体—主体”相关性模式。第四,交往实践的动态生成机制为双重建构、双重整合。第五,交往实践是一个系统。第六,交往实践具有历史性。交往实践具有三重结构:实体结构、意义结构、辩证结构。交往实践从实体结构到意义结构,然后在两者的统一中形成辩证结构,这是一个完整的统一,它在一切方面都构成了交往社会的基础。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的“大写的逻辑”,是普世性历史观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