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及其变化过程(1 / 1)

1982年9月,朝鲜劳动党中央总书记金日成访问中国。金日成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了解和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9月17日上午,邓小平前往钓鱼台国宾馆看望金日成,向他介绍了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二大的情况,并说:“十二大的作用与我们党的七大一样。七大把革命引向胜利,十二大将把建设引向胜利。”邓小平建议金日成去四川看一看,金日成高兴地答应了。邓小平陪同前往。9月18日,在去往四川的火车上,两位老朋友亲切交谈。邓小平说,十二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二十年翻两番。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①一路上,两位领导人交换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邓小平为什么把十二大作为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因为这次大会的确有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党的文献中的高频词,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时代的变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内涵也经历了一个演变、拓展与升华的过程,最早可以追溯到党的十二大。

1982年9月1日,党的十二大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些出席过多次党代会的老代表注意到,十二大会场布置上与以前有了重大变化,撤掉了会场背景墙上的领袖画像,改挂镰刀锤头组成的巨大党徽,但两侧的十面红旗仍然保留。这一布置使十二大成为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悬挂正式党徽的全国代表大会,也成为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党徽与十面红旗的搭配布置会场的全国代表大会。在此之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及代表会议都沿用了这一布置式样。

在开幕式上,作为大会执行主席的邓小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在谈到现代化建设时,他用十分坚定的语气说道: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②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崭新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困扰人们很久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然而,当时提出后,大家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新意和意义。第二天出版的《人民日报》没有相关字眼的报道,大会最后通过的决议也未提及。

党的十二大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人们对摆脱苏联模式影响,结合中国实际走自己的路的意识愈加强烈。到了1984年,当这个概念再一次进入人们视野时,引发了大家强烈的共鸣。

1984年6月30日上午,邓小平会见了前来参加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的日本委员会代表团。当外宾饶有兴致地问起“什么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时,邓小平高兴地进行了回答。他胸有成竹、娓娓道来,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说起,谈到国民党统治的状况,谈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革命成功,谈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建设,从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还围绕“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等问题自问自答,系统、详细地阐述了对这些问题的所思所想。他最后自信而从容地说:“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相信,这条道路是可行的,是走对了。”③

在会见现场的《瞭望》外事记者朱敏之,敏锐地觉察到邓小平的这次谈话不同一般,回到单位便向编辑部汇报。“朱敏之回来后对我说,小平同志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来没有这么详细过。她给我念她记录的内容,我越听越觉得重要,说赶快整理出来,争取公开发表,这个太重要了。”原副总编辑刘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这样说。

文稿形成后,邓小平表示只要核实内容无误,他自己就不看了,可以发表。8月20日,《瞭望》周刊第34期以《邓小平谈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题独家发表了这次会见时的部分谈话。文中还刊发了一个月前邓小平在海滨浴场游泳的大幅照片,照片中的邓小平精神矍铄,图文相互呼应,透露着浓浓的时代气息。发表时间的选择也颇有深意。曾参与策划的一位编辑后来说,8月22日是邓小平的80岁生日,提前两天发表,就是想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和祝愿。

由于是国内首次披露邓小平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述,出刊后反响强烈。一时间,相关文章和报道密集见诸各大报刊,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词开始被大量使用。1984年12月,邓小平第一本专题文集出版,书名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大利联合出版社出版《邓小平文选》时,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书名的副标题。《瞭望》的这篇报道后来经编辑整理,也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题收入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成为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刚刚提出的时候,侧重的是“有中国特色”对“社会主义”的一种丰富和发展。1983年7月,《邓小平文选》出版。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通知,强调学习《邓小平文选》能帮助我们“认识十二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保证”,表明这时更注重从发展道路的维度来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报告沿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并在这一主体概念的基础上,衍生系列相关提法,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等,很显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的内涵得以充实和拓展。

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五大,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都突出这一主题,大会的政治报告标题中都有这个概念。

党的十三大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党的十四大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党的十五大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自党的十六大开始,原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中“有”字不再保留,首次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更为简洁、有力的概念。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成为党的文献中的核心词,此后党代会报告标题也都突出这一概念的统领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党的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发展为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于一体的核心概念,指引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