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为何没有带上重武器(1 / 1)

1947年7月29日,刘伯承、邓小平收到了一封标着3个“A”字的电报。他们明白,3个“A”字是当时中央约定的表示最紧急和极秘密的电报等级。这是毛泽东亲自给他们拟写的电报。这封电报为什么这么紧急而又绝密呢?这要从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说起。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4个纵队12万人,在山东省的临濮集至张秋镇150公里的地段上,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挺进鲁西南,发起鲁西南战役并取得最终胜利,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当时,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经过近一个月的连续作战,已经极度疲劳而且伤亡较重,亟须休整补充。战役结束后,刘伯承、邓小平即报告中央军委:“战果不小,但损耗甚大。伤亡约一万三千人,炮弹消耗殆尽,新兵没有。”

他们希望能在内线继续作战一个时期,等时机更为有利时再向大别山挺进。原以为中央会批准他们的计划,没想到毛泽东亲自起草了这份标有3个“A”的加急绝密电报,“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已面告陈赓),如陈、谢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宗南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将增加”②。3个“A”字深深地印在了刘伯承、邓小平的脑海中。看完电报立即将之烧掉,两人简单商量了一下后,马上复电中央:完全服从中央决定,半个月后行动。实际上不到半月,在收到3“A”电报后的第9天,也就是1947年8月7日的黄昏,刘邓大军便在100多里宽的广阔地面上,悄悄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样一个战略局面的出现,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运筹帷幄的智慧结晶。

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经过浴血奋战,极大挫败了国民党短期内消灭共产党军队的企图,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大量有生力量,战争形势悄然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1947年1月,中共中央就开始考虑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大军)向中原出击,转至外线作战。是年3月,国民党放弃全面进攻的军事战略布局,改以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为重点,实行被称为“双矛攻势”的重点进攻,鲁西南、豫皖苏直至大别山区成为国民党军事防御体系的软肋,这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执行进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最大的困难是没有炮弹和重武器,他们希望部队能够得到休整和补充。但革命形势瞬息万变,出现了不利于野战军的情况。一是蒋介石决定暂缓向山东方向进攻,连续抽调重兵,连同原来的17个旅共30个旅,组成5个集团分五路向位于黄河和陇海路之间的刘邓大军扑来。与此同时,国民党军对陕北的进攻有增无减。二是黄河水情异常严重,国民党军决堤放水的企图日渐显露,情况十分危急。

考虑到这些情况,8月7日夜,正当蒋介石在开封指挥国民党军队分路向鲁西南合击时,刘邓大军放弃休整,主力较计划日期提前一个星期出动,成功跳出敌人包围圈,兵分三路,迅速向大别山进军。中央军委、毛泽东十分赞同刘伯承、邓小平的决定,于8月9日、10日连续复电刘邓,指出:“决心完全正确”,“在情况紧急不及请示时,一切由你们机断处理”③。由此可见,刘邓大军并未获得充分的休整,其重武器和弹药补充也未能及时进行。为了解放事业的发展,他们坚决服从党中央领导,根据革命形势变化灵活调整作战方针,虽未能有效补充重武器,但适应了革命形势的变化,把握住了大局,掌握了主动。

在挺进大别山的征途上,刘伯承、邓小平率领野战军进入被称为“第二个草地”的黄泛区。自然环境的恶劣导致行军艰难,部队将士含泪抛弃重武器。黄泛区是黄河改道造成的灾区,1938年蒋介石为阻挡日军南下,以水代兵,在郑州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造成方圆几百里的黄泛区。泥水浅则及膝,深则及脐,没有道路,没有人烟,连日降雨更使得这一地区泥泞难行。在过黄泛区时,辎重队、炮兵等重装部队行军艰难,速度缓慢。刘伯承、邓小平看到了部队的困难,命令彻底轻装。他们看到重型榴弹炮通过黄泛区确实困难,就命令炮兵指挥员将其隐藏或炸毁,炮手们抱着这些用生命换来的重武器痛哭流涕,久久不能释怀。

刘邓大军通过黄泛区后,没有休息,急行军直奔沙河。由于豫皖苏军区部队预先和人民群众搭好了浮桥,刘伯承和邓小平率中路部队顺利渡过了沙河,天亮时到达河南省沈丘县贾寨。刘邓大军在此仅休息一天就又出动了。刘邓率指挥部在平舆县杨埠渡过洪河,又继续行军,到达汝河北岸黄柳营附近。刘伯承和邓小平所在的中路第六纵队抢占了柳营、柿树园及河对岸的大雷岗村,并架起了摇摇晃晃的浮桥。8月25日,刘邓大军全部通过汝河,并接着于8月27日凌晨徒涉淮河。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一路上先后跨越黄泛区、沙河、洪河、汝河、淮河等重重障碍。长途奔袭,自然环境的艰难极大限制了刘邓大军,部队在行军过程中不得不舍弃或销毁重武器,轻装简行,以减弱自然环境的影响,加快行军速度。

刘邓大军渡过沙河后,蒋介石如梦方醒,感到刘邓大军不是溃不成军地“向南流窜”,而是有目的地跃进大别山,威胁自己的战略后方。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刘邓大军不得已舍弃重武器,以赢得时间摆脱国民党军队的追击,最后结果也证明了这一行为的正确性。至此,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部千里奔袭,先敌胜利进入了大别山。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到1947年年底,战争已经主要的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进行了。国民党军队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变为全面防御,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中所处的战略防御地位。这一伟大胜利,标志着战争形势的根本改变,标志着中国革命新**的到来。而在此过程中,刘邓大军根据革命形势变化,考虑到环境因素限制和国民党围追堵截的实际情况,作出舍弃重武器的决策,要求部队轻装简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野战军的整体战力。但从全局来看,舍弃重武器是一项具有战略高度的决策,有效保证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