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礼——添丁之喜,敬人生
诞生,是一个新生命开始进入世界的一件大喜事,也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第一礼。沉浸在喜悦中的父母,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和祝福。不得不说,千百年来,中国人在这份爱意中,创造出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绚丽多彩的诞生礼俗。
报喜
古人把孩子的诞生称为“添喜”。这么一件大喜事,主家往往会在第一时间,以各种方式向邻里亲友通报喜讯,所以称之为“报喜”。今天的报喜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微信、电话等,与亲朋好友分享这份喜悦,那么古人呢?他们的报喜方式都有哪些?
其实,古代报喜、庆贺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早在先秦时期,《礼记·内则》记载:“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shuì)于门右。”这是一种通过在主家门外张挂不同标识,以向邻里通报生男还是生女的报喜方式。“弧”,指的是弓。而“帨”,是古代女子所用的佩巾,类似于一种手帕。古时,如果生的是男孩,主家就在门的左边,挂一张木弓,作为喜得贵子的标识,古人称之为“悬弧之庆”。为什么生男要挂“弧”?《礼记·射义》释为:“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古人有生男孩的第三天要举行射礼的习俗。用桑木制成的弓,蓬梗制成的箭六支,分别射向天、地、东西南北四方。寄寓男孩子长大后,能骑马擅射,要有志于天地四方的抱负。甚至孔子也说过:“士使之射,不能则辞以疾,县(悬)弧之义也。”男子本悬弧,不会射箭,岂不枉为男子,枉为士?如果生的是女孩,则在门的右边挂一条佩巾,希望长大后能慈惠温良。
如果是国君和贵族家有孩子诞生,庆贺的方式相对就比较复杂。《礼记·内则》记载:“凡接子择日。冢子则大牢,庶人特豚,士特豕,大夫少牢,国君世子大牢。其非冢子,则皆降一等。”大意是,若天子的太子出生,在奉告天子时,要用太牢(牛、羊、猪)这样的重礼来迎接太子。若大夫家有孩子诞生,则用少牢(羊、猪)来庆贺。而士的家里,用一头猪。至于庶人的长子出生,就用一头小猪来庆贺即可。
后世人们报喜、庆贺的方式,更是具有特色。女婿到岳家去报喜,如果生的是男孩,就用红纸包一支毛笔,生女孩则附上花手帕一条。还有送煮熟并染红的鸡蛋来报喜的,生男单数,生女双数。今天的湘西新晃地区仍有“提鸡报喜”的古代习俗。在生孩子的当天,夫家就要备上两斤酒、两斤肉、两斤糖、一只鸡,由女婿提上到岳家去报喜。如果提的是公鸡,便是生了男孩,提的是母鸡则表示生了女孩。如果提的是双鸡,那就更高兴了,因为意味着生的是双胞胎。
《诗经·小雅》中有这样的描写:“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褐(ti),载弄之瓦。”这里所谓“璋”,指的是美玉。这里的“瓦”,千万别误以为是瓦片,指的是一种古代的纺织工具陶纺轮。诗歌的意思是,如果生了男孩,就让他坐在**,给他穿上衣裳,拿贵重的玉器给他玩耍。希望长大后,衣着辉煌,成家立业有座位。如果生的是女孩,就让她坐在筵席上,给她裹上襁褓,拿陶纺轮给她玩耍,愿长大后,既能心灵手巧纺麻织布,又能操持酒食勤于家务。之后,古人把庆贺生男孩称作“弄璋之喜”,庆贺生女孩称作“弄瓦之喜”。这种庆贺方式也算是一种最早的幼儿启蒙教育了吧。
通过报喜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性别角色的认同感是非常明显的。男女教育上也存在差异,但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对新生儿那份深厚的祝福、殷切的期望,从未有过改变。
洗三朝
婴儿出生到第三天,邻里亲友来道喜,庆贺小儿的诞生。主家设宴款待,最重要的是要举行一个为小儿洗身的仪式,古称“洗三朝”,又称“洗三”“洗礼”,为小儿清洗污秽,有祝福身体健康之意。据史料记载,三日洗儿的习俗,在唐朝就已经非常盛行了。从宫廷到民间,非常流行。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皇太子李亨的儿子李豫出生,在第三日的洗礼上,唐玄宗高兴得亲自前来,赐皇孙金盆来洗浴。
洗三礼俗,汉族与少数民族地区也各不相同。比如,清朝时期,北方满族人的洗三,非常有特点。洗三的时候,都是由家里的婆婆或产婆来给小儿洗礼,最有意思的是洗礼祝辞,老太太边洗边祈福:“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脸蛋,做知县;洗脏沟,做知州。”洗完之后,还要用姜片和艾蒿,擦擦小儿的脑门和身体各个关节,希望小儿身体健健康康。再用一块新布蘸清水,轻轻擦拭一下小儿的牙床,如果小儿大哭,家人就更高兴,代表“响盆”的意思。最后,还得用一根大葱,象征性地打一下小儿,边打还得边诵:“一打聪明(取谐音),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打完孩子后,由父亲把葱倒挂在房上。仪式结束后,亲朋好友一起道贺祝福。有的地方专门用面条来招待亲友们,有祝福孩子健康长寿之意。
满月
出生一个月后,对小儿来说意义重大,意味着小儿可以外出去见见世面了,同时产妇也可以出月子了。
这一天,主家要举办一定规模的酒宴,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庆贺,古人称之为“做满月”,又称“弥月”。富贵人家就更为正式,通常发帖邀请亲朋好友来喝满月酒。
满月礼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给小儿剃胎发,也有待到百日才给孩子剃的。虽说是满月或百日剃发,可大家还是会看看黄历,择个吉日。有些地方的习俗,忌讳三十日剃胎发,否则小孩会早夭。有些地方忌丁火日初五剃胎发,据说小孩以后会长得黑。这么说来,难道包青天包拯就是这天剃的胎发?这些习俗一定程度上充满了迷信色彩。
古人给小儿剃胎发,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用剪刀咔咔铰几下就可以了。古礼要求,剃胎发一般由新生儿的外婆家来主持,请全福之人(父母、配偶、子女全有之人)抱着小儿,坐在行礼处的中央,由专门的剃头师傅为新生儿剃去胎发。
至于发型呢,男女也有区别。据《礼记·内则》记述:“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髻,男角(jiǎo)女羁(jī),否则男左女右,是日也,妻以子见于父。”孩子出生三个月后,选个好日子,为小儿剪去胎发。按规矩,胎毛不能全剃掉,要留一点。男孩儿留下天灵盖儿两旁的胎发,称为“角”。女孩儿头顶一前一后的胎发不剃,称为“羁”。后世的发型,有的在小儿的额头留“聪明发”,其他地方都铰掉,或脑后蓄一铜钱大的头发,称“撑根发”或“孝顺毛”。剃下来的胎发,不能随便处置。“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铰下来的那部分胎发,要留一些,珍藏好,以示对父母的尊敬、孝敬的意思。有的用红绸布缝好挂在床头,有的用胎发制作成毛笔,以此作为纪念。
剃完胎发,小儿的父母都要盛装打扮,最后由父亲给孩子命名。
另外,主家那天要设宴款待,还要向邻居分送喜饼和其他食物。同时,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也会赠送贺礼。传统习俗中,送孩子衣物居多,比如鞋、帽、袜、衣等,上面还装饰上寿星、狗头、虎头等图样。最有特点的就是虎头帽、虎头鞋,外形像虎头,中间绣一“王”字,取虎为百兽之王。一是为孩子壮胆;二是祝福小儿长得“虎头虎脑”,结结实实,健健康康。
百日
孩子出生一百天,称之为“百日”,又称“百晔”“百岁”。“百”,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有寓意的数字,有“圆满”“百禄”“百福”“百寿”之意。
宴请方式与“满月酒”差不多,亲朋好友也会送糕点、果品,还有送礼金,用红封装上,外边写上“弥敬”二字。生男孩写上“弄璋”;给女孩儿家祝贺,则写上“弄瓦”或“代玲”。
在古代,还有给孩子穿百家衣、戴百家锁的习俗。
什么是“百家衣”?百家衣可不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在古代,衣服的所有布料,都是主家在挨家挨户报喜的时候,同时向各家讨要来的布片,回家后把这些不同的布片拼合起来,缝制成新衣。给新生儿穿上,一直要穿到周岁,此衣因此得名“百家衣”。各家赠送的都是最明丽的颜色,所以百家衣看起来色彩斑斓,非常喜庆。“百家衣”不仅是新生儿父母与邻里亲友之间和睦关系的体现,更凝聚了大家对孩子深深的祝福。
“百家锁”,又称“百岁锁”“长命锁”。最初的百家锁跟百家衣差不多,为了孩子的健康,也是新生儿父母挨家挨户乞讨,大概每户一文碎银得来,然后打造出一把锁的形状,给新生儿佩戴上,这是集百家的祝福,期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后世的百家锁,大多由主家的某位亲友赠送,内涵就更为丰富。有金银也有宝玉,锁上刻着“长命百岁”“富贵之命”“福寿双全”“五子登科”之类的吉祥文字,也有做成如意头形状的,上面刻有莲花、金鱼、桃花、寿桃、蝙蝠等吉祥图案,把对孩子最美好的祝福都刻在了这把长命锁上,以福佑孩子健康成长。
今天,新生儿的百日宴也是热闹非凡。方式上现代融合传统,既有办喜宴也有办西式派对的,有时候孩子也有佩戴长命锁的习惯,只是百日这天还会增加一项,那就是给孩子拍张百日照片,以作留念。
抓周
抓周,又称试周、试儿,是孩子满周岁时举行的最普遍的仪俗。最早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宋代就已经非常普遍了。
抓周仪式是在孩子满周岁这天举行,家长先要在**或桌上摆放各种物品,如笔、墨、纸、砚、印章、账册、算盘、钱币、首饰、花朵、胭脂、食品等,如果是女孩,还要摆一些女工绣线、针、勺子、剪刀等。抓周的时候,任由孩子自己抓取,先抓到何物,后抓到何物,大人们都非常在意。因为要以此来预测孩子未来的志趣,以及将来从事的职业。比如,孩子抓到毛笔,便推测孩子以后可能爱读书,既然爱读书,也许会金榜题名,走上仕途这条道。如果抓到算盘,也许孩子以后会经商。如果是女孩儿,抓到勺子,以后定是个料理家务的能手。孩子抓取的是好物,家长自然开心。《红楼梦》里贾宝玉抓周,好物件一样不拿,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气得宝玉父亲贾政跳脚说宝玉将来必为酒色之徒。
当然,这种用各种物品来算孩子的未来的方式,也只是迷信罢了,之所以充满仪式感,也同样寄托了家人对孩子的一种美好的祝愿吧!
命名
“名以正体”,名是一个人用来标志、正名分的符号。《礼记·檀弓上》曰:“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人的一生,幼儿时有小名,等到了行冠礼之时就取字,等到了五十岁以后就用“伯、仲”等字相称呼。
小孩的小名,古时一般都是由家里的祖父,或父亲给取。小名,就是孩子的乳名,是婴儿哺乳期所取的名。一般小名都比较随便,仅用于父母兄弟姐妹,偶有亲戚和熟人好友称呼。外人不能叫,晚辈就更不能叫了。大名,也叫正名、学名、族名。一般是儿童入塾时,启蒙老师给取的名,俗称“书名”。在应试、取士的时候,都要用这个名字,并且终身不能改。
如果某人行了成人礼,肯定就有了“字”,从此以后在社会上,别人不能直呼其名,而应该以“字”相称,“名”只能自称或家人称呼。这与今天直呼其名正好相反。至于其他各种名号,在古代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有的,现代人就更不用说,基本上已经消失了。
在古代,取名字也有一定的避讳。《礼记·内则》说:“凡名子,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凡是给人取名,不用日月山川、国名,更不能用身体的隐疾来取名。给孩子取名字,古人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来命名;另一种则是按家谱、族谱中的辈分次序来取名。
古人用五行看新生儿的生辰八字,分析孩子五行的旺衰,缺啥名字里就补啥。或采用“五行相生”的顺序,取金、木、水、火、土偏旁的字,来作为名。如果父亲取土字旁的名,那么儿子就取金字旁的名,孙子就取水字旁的名,按土生金、金生水这种五行相生的顺序,古人认为这样显得有序。
古时传统取名,还有按着自己家谱记载的辈分,再结合五行相生来取名的。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按照“姓+家族辈分+名”这种形式,使用辈分里的字来取。目的是便于在同族中排行辈,以字定辈分。而辈分是同宗族谱里面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是约定俗成不能改的。比如,在同族同一辈分中的字为“吉”,那么同族同辈里的堂兄弟姐妹的名字中,也都嵌一个“吉”字在里面。那么到了下一代,同辈分的字是“高”,则所有平辈里的孩子的名字里,都要加进去一个“高”字。这样一来,论“字”排辈,长幼有序,一目了然。
当然,同宗族谱每一代辈分的字,都是有深刻寓意的。数千年来,古人一直都是父亲命名,长辈取字。每一个名字都包含着对后代的勉励、告诫和深深的祝福之意。但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变化,今天我们给孩子取名字,大多都不再遵守祖辈留下的传统,想取什么名字就取什么名字了。
家教之道
我国传统教育很重视育儿和家教。孔子教育孔鲤时的“庭训”,便是家教的代名词。《礼记·学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代的家长对这一点是非常明白的。《礼记·学记》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有序,国有学。”古时孩子的求学,有四种之多,家里叫塾,乡办的叫庠,教专门技艺的叫序,国家办的叫学馆。一般人家的孩子只能进私塾、义塾学习。贵族家的子弟可以在自己家塾学习,专门请老师来家里教。孩子的学习基本上分两个阶段,“小学”和“大学”。
小学,其实就包括家教在内,内容都教些什么呢?《礼记·内则》曰: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擎(pán)革,女擎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袴,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
从文中可以看出,古代的家教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教育。孩子在幼儿时期,开始能吃饭的时候,家长便开始教孩子怎么用右手拿筷。开始学说话的时候,要教男孩说“唯”,教女孩说“俞”(“唯”和“俞”是两种恭敬有礼的应答之声),并且给男孩佩戴用皮革制成的小囊,给女孩佩戴用丝织成的小囊。等孩子到了六岁,教他们识数和识别方向。七岁时,男孩和女孩就不能同席而坐,也不能同席吃饭。八岁时,开始教他们礼让,要让孩子知道,不管是出门还是进门,或者就席而坐的时候,必须让长者在先,自己在后。九岁时,教他们怎么计算日期。十岁的时候,男孩要外出求学,住宿在外,学习写字和记事。着装方面,不穿帛(丝织品)制成的衣服,在外遵循以前在家学习的谦让之礼,礼貌对待他人。每天要向老师请教初级的礼仪,从中学习、领悟简单的信用和诚实。十三岁,要开始学习礼乐,诵读诗书,学习《勺》舞。到了成童时,要学习《象》舞,以及练习射箭和驾车。二十岁举行冠礼。
总的来说,“小学”阶段,教育注重德艺行仪居多,到了“大学”,学习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甚至涉及军事,比如射、御就是射箭和驾车的学习。今天的家长也许会感叹,小小年纪还要学这种危险的技艺。实际上,这是古时孩子成童时,必须学习的技能,比如射箭是军事训练,学习要达标有五个规范:一要“白矢”,就是射箭要透靶,从后面要看到箭头穿过,这个规则练的是重力。二要“参连”,先射一箭,再紧跟着连射三箭,都要射中,练的是速度。三要“剡(yǎn)注”,就是要让箭能穿过物体,重在锋利。四要“襄尺”,尊者与卑者同时射,不能并肩而立。卑者须稍后站,表示尊卑有礼。五要“井仪”,射四箭,都要射中并呈“井”字形状,练的是准确。至于学习驾车就更难了,也有五个规范。第一个,“鸣凤鸾”,也就是说驾车时要使车铃和“鸾”,声音优美和谐,不能叮叮当当乱响一通。第二,“逐水曲”,要沿着弯曲的水沟边驾车,不可以让车轮掉进水沟里面。第三,“过君表”。驾车要通过一道模拟的辕门,要准确不偏,不得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第四,“舞交衢”,衢是道路交叉口,驾车经过衢时,行车旋转要掌握技巧,不小心有可能冲出道路,“翻了车”。第五,就是最需要技术的高级别训练,“逐禽右”。驾车追赶动物,要让动物往左边跑,这样有利于在车上射箭。不得不说,这比我们今天去驾校学习开车难多了。
总的来说,对于孩子从小的教育,古人讲究教授加示范。幼童时期,先培养生活的基本自理能力,以及起居训练,言语理解,恪守礼义,尊老敬长。同时,古代的家长也跟今天的家长一样,很在乎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会想尽一切办法选择好的邻居和好的校区,比如“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古人还注重家长言教与身教的结合,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比如《曾子烹彘》的典故,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信守承诺。曾子的夫人要到集市去赶集,孩子哭闹着要一起去,没办法,她开玩笑说:“你乖乖待在家里,等母亲回来,给你杀猪吃肉。”孩子一听,信以为真,自然很高兴,便乖乖地在家里等着。等曾子夫人从集市回到家,看见曾子正在捉猪来杀,她急忙劝阻道:“我只不过是跟孩子随便这么一说,哄哄他罢了。”曾子说:“这可不行,孩子年龄小,没有判断的能力,不知道你在开玩笑。孩子从小都会从父母身上学习一言一行。现在欺骗他,就是在教育他以后也可以随便这么去欺骗别人。”于是曾子真的把猪给杀了。
古人的教育方式,并不是一味强调子女只读书识字,而忽视对其道德伦理的培养,尤其是传统家教,以孩子的人格教育为先,注重行为规范。强调在家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尊敬长辈。教子克勤克俭、吃苦耐劳。诫子为人处世方正廉洁、容忍克制、谦卑有礼等,这些家教内容,都是我们今天的家长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