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饮酒礼——以醴礼宾,观民风(1 / 1)

礼仪中国 海英 3925 字 15天前

在古代,人们为了调剂人际关系,经常在个人、党族甚至乡社之间举行各式各样、规模有大有小的宴请活动。其中,乡饮酒礼就是我国历史上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它最早起于周代,起初只是乡人之间以酒为乐的一种小聚餐。后来这种形式慢慢发展到,不论从规模、宾客人数还是仪规程序,都要比普通的节日举行的家宴复杂得多,甚至还被纳入到了国家礼制体系“五礼”之嘉礼当中。

为什么古人会如此重视一场乡饮酒的举行呢?其实,乡饮酒礼不只是古人为了聚聚餐、喝喝酒那么简单。《周礼·地官·党正》有云:“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举办乡饮酒礼,主要是为了宣扬尊贤敬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汉书·礼乐志》也认为,“乡饮之礼废,则长幼之序乱,而争斗之狱蕃”。乡饮酒礼的作用,恰恰满足了统治阶级与社会的需要,通过举办乡饮酒礼,可以教化乡民在外能别长幼、明尊卑、敬贤者,回到家里更能孝顺自己的父母,善事自己的兄长。与其说乡饮酒礼是宴饮,不如称它是为了体现尊卑贵贱、长幼身份、等级差异而进行礼教教化的一种政治礼仪活动。

乡饮酒礼的形式

“乡饮酒礼”的“乡”,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据《周礼》所述,“乡”是周代的一级行政单位,下面的基层行政区依次为州、党、族、闾、比。周代礼制规定,天子所居住的都城,外围一百里之内,称为郊,郊分六乡。乡的行政长官,称乡大夫,一乡大约有一万二千五百家;一乡分五个州,二千五百家为一州,州的行政长官,称为州长;一州分五党,五百家为一党,党的行政长官,称为党正;一党分五族,百家为一族,其长称族师;一族辖四闾,其长称闾胥;一闾分五比,其长称比长;一比为五家。诸侯国比天子都城要小,都城外百里之郊,只分三乡,其他的行政区划单位结构相同。不过乡的大小规模,历朝各代都有变化,且行政划分也有差异。

在古代,上至国家,下至地方的乡、州、党,都会以固定的时间、形式,举行乡饮酒礼来燕飨乡民,以达到教化的目的。据《周礼·地官·乡大夫》和《仪礼·乡饮酒礼》所述,从周代开始,举办乡饮酒礼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举荐贤者。

周代各诸侯之国都有乡学,相当于今天的公立学校,是乡一级的学校,周代称为“庠(xiáng)”,学制三年。而乡大夫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主管乡里的政教、禁令等各事务,同时每隔三年,乡大夫就在庠内,对本乡的士人,也就是读书人进行大考,从中择优选拔出德行才能优异者,举荐给诸侯、国君或天子任用。一旦贤士被选拔出来后,临行前为了表达对人才的尊敬和重视,乡大夫要以主人的身份,在乡学设宴,以宾之礼来款待这些优秀的贤士,同时还要请来本乡德高望重之人,其实就是退休的官员,还有善良的乡民来陪饮,以示尚贤,这叫做“乡饮酒”。

第二类,以射取士。

每年春秋两季,乡下属的各州,在学校“序”内,举行射礼。射礼是古代六艺之一,古人认为,乡射之礼训练,可以陶冶人性。射箭跟为人处世的道理是相通的,能体现一个人的德行高低。比如,射箭时,“进退周还必中礼”(《礼记·射义》),身体的进退旋转,都需认准目标,身姿立稳,内心沉着,而后方可发射。如果没有射中目标,也不要去埋怨胜过自己的人,而是要从自身找原因。所以,射礼的核心,就是对手之间往往讲究谦和、礼让,“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踱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侑》)。孔子说,君子有所争,就如比赛射箭那样,赛前相互作揖,然后登堂,射箭之后下堂,相互作揖。不论输赢,彼此对饮,赢了的人说:“承让!”,而输了的人说:“领教!”乡射之礼讲究的就是这种谦和、礼让的风范,通过这种竞技的形式,来立德立君子,追求体魄与心性的和谐统一。也正因为这种君子精神,我国古代的传统射礼还传到了朝鲜、日本,称之为“弓道”。古人在举行射礼之前,由当地的乡党主持,举行酒宴以飨乡邻,以树德行,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这也叫做“乡饮酒”。

第三类,以正序齿。

州下面的党,每年要例行宴请一次本地德高望重的人,以示尊贤。《周礼·地官·党正》曰:“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主要是借举办乡饮酒,向乡民宣扬忠孝礼教,以扭转社会上酗酒无度的风气,同时对维护乡党团结、稳定社会秩序有积极促进作用,这种宴请也属“乡饮酒”。

第四类,年终蜡(zhà)祭。

在周代,历年十二月举行蜡祭,以祭祀百物之神,算是一种丰收的祭祀典礼,同时也为来年的收成祈福。到了汉代,改为腊,并定于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祭,是年终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这时官吏和当地百姓都纵情宴饮。宴席上,会根据来宾的年龄长幼排列座位次序,“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同时,酒礼规定,不同的年龄,菜肴数目也不同,如“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礼记·乡饮酒义》)。凡六十岁以上的人,可以坐着吃。五十岁的人需站着,好随时听候堂上老者的差遣,也是为了表达对长辈的尊重。六十岁的人,布菜肴三盘,七十岁四盘,八十岁五盘,九十岁六盘,以示对年老者的奉养,也以此来教化乡民尊长养老。这种宴请也属于“乡饮酒”。

上述几类,只是乡饮酒礼的其中一部分形式,都有固定的严格的仪式和礼节。秦汉以后,乡饮酒礼长期为历代士大夫所尊用,直到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清政府决定将各地乡饮酒礼的费用拨充军饷,乡饮酒礼才被下令废止,前后沿袭约三千年之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注12)

乡饮酒的仪程

举办乡饮酒礼,一般由地方官员主持。与平常的宴请不同,有严格的固定仪式。首先,对参礼嘉宾,请谁来,不请谁来,都有一定的选择。不是谁有钱就能来,主要是乡里德高望重者优先。还有宴请的菜单、种类、器皿的陈设、座次安排、进出次序、摆宴方式,谁站在什么位置,该说什么话,行什么礼,一系列的仪程规矩,都有着严格的选择和规定。可以说比我们今人宴客要讲究得多。

乡饮酒礼主要包括“谋宾”“戒宾”“陈设”“迎宾”“献宾”“乐宾”“宴饮”“送宾”“拜谢”等二十四个程序,整个仪式庄严隆重,有礼有节。

谋宾

举行酒礼前,乡大夫和乡里德高望重者,先要一起商量,选出参加本次酒礼的宾客名单,古礼称之为“谋宾”。

那谁是正宾呢?毋庸置疑,一定得是乡学中成绩最优异的那位贤士,也是本次参礼中最尊者。其次,还得有一位次宾,古人称为“介”,主要负责在宴饮上辅助正宾,通常也是从年轻的贤士中选出。再次,选出三人为众宾。最后,从本乡属吏中,选择一名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乡大夫的助手,称为“馔”(zūn通“遵”)。

戒宾

人员名单一经选定,作为主人,也就是乡大夫,需亲自前往宾的家中,邀请其出席,以示对招才集贤的重视,这一仪节称作“戒宾”。邀请完正宾,接下来,以同样的礼节去通知介。

陈设

酒礼举行的当天,要提前准备好仪式上要用的器具。

首先,放置好酒器。在户室与东厢房中间的位置,放置酒和玄酒各一壶,东侧放酒,西侧放玄酒。酒壶上各放一把勺。在两个酒壶的南边,放置一个盛酒器,即能(fěi,一种竹器)。玄酒即水,古礼强调在酒樽的西侧放一壶玄酒,是为了追念往古,以示不敢忘本。饮酒前,从玄酒壶中舀出三勺注入酒壶,以稀释酒。

其次,设置盥洗处。在阵阶东南处,即堂下东边的位置放置“洗”。类似于今天的洗脸盆,用来盛接洗爵洗手的水。在“洗”的东边,放置用来盥洗时所用的水。

最后,席位设置。宾与主的坐席都陈设在堂上。主宾的席位,因身份最尊,要设在堂的西北,面南而坐。介,也就是副宾,仅次于主宾,席位则设在堂的西南,面东而坐。而主人,席位则设在堂的东南,面西而坐。主人的助手,馔的席位,设在堂的东北,也面西而坐。

这种不同的方位布置,对古人而言,往往都有不同的寓意。乡饮酒礼中,对宾与主的席位安排,又有何用意呢?

据《礼记·乡饮酒义》中释义,古人认为天地四方都有气象。西南方,主生天地间的凝重之气,而到了西北方,会变得最为强盛。所以此气为天地道义之气,作为道德高尚的正宾,平时用义来待人,又是本次仪式的主角,理应受最高礼遇,所以,正宾之坐席,设在西北方。介之坐席,设在西南,以辅助宾。东北方,主生天地间温和敦厚之气,到了东南方就更为强盛,这是天地仁爱之气,作为主人,以仁厚之心待人,所以,主人之席,设在东南。馔之席,设在东北,以辅助主人。其他三位众宾的席位,也设置在堂上,紧挨着正宾的西边。如此安排,宾客与主人,各安其所,道义与仁爱交相呼应,这正是乡饮酒礼的意义所在。

迎宾

首先,介和众宾,要先到正宾家的门外聚齐,随后与正宾一同前往乡学参加乡饮酒。主人则需“以礼礼宾之”。

主人拜迎。主人迎候于乡学(庠)门前。宾客到,主人要拜迎,先向宾行再拜之礼,宾还礼答拜。再向介行一拜之礼,介还礼答拜。最后向众宾行拱手之礼,众宾还礼答拜。

宾主入门。主人揖请宾入门,宾谦辞礼让。主人先从门右侧而入,为宾做引领。入门后,在门内右侧,面西而立礼请宾入门。宾(正宾)向后面的介,行长揖后,从门左而入,立于门内左侧,面东而立。接着,介向众宾长揖后入门,众宾也都跟随而入,按尊卑立于门的左侧,以站在最北端者为尊,也就是正宾所站之位。

宾主升阶。主、宾先互行三揖礼后,以主东宾西的行进方位,往堂前走去,先行升阶上堂,而介和众宾须立而不动,在大门内原地等待。当主与宾行至庭院三分之二处时,还需彼此再次互行三揖礼,以示谦让礼敬。最后,主人行至东阶处,宾行至西阶处,准备升阶上堂。登阶前,主与宾又再次互行揖礼后,主人先登东阶而上,宾升自西阶跟随。主人登上堂,在堂的前梁下,需面朝北,行再拜之礼,而宾在西侧相同之处,也需行答拜还礼。

礼毕,主、宾依次入席。

献宾

“献宾”是整个乡饮酒礼的核心环节,与平时的饮酒行礼不同,整个仪式烦琐复杂,宾主之间需依照古礼要求,相互行“献”“酢”“酬”三个敬酒礼节,合称“一献之礼”。其间,“拜至,拜洗,拜受,拜送”,主、宾彼此尊重、谦让、恭敬,无不体现着君子交接之道。具体仪式如下:

第一项,主人献宾。

首先,主人从能中取出酒爵,降阶,也就是从东阶下来,走到庭中“洗”的位置,行洗爵之仪,也就是洗手、洗爵。其实,酒爵在宾到来之前,就已经清洗干净了,但作为仪式的一部分,仍要再次清洗,以示对宾客的洁净之礼,这也是行洗爵礼的意义所在。而作为宾,见到主人要为自己下堂去洗爵,也要起身,从西阶下堂,向主人行礼,陪主人一起下堂来,以示主人亲自为自己洗爵,有不敢当之意。此时,主人要对宾辞谢。宾主之间反复谦让推辞三次后,主人去“洗”处洗爵,宾则退回到堂下西序的位置,面东而立,等候着主人。当主人洗好爵后,向一直站在西序等待的宾,行拱手礼,以示宾先登阶上堂,回到席位。礼毕,双方登阶上堂,入席。

放好爵后,主人还需再次下堂洗手,仪式礼节与洗爵相同。

洗手、洗爵完毕,主人先斟酒献给宾,宾拜谢后接过爵,入席。然后,宾先行祭食礼:一位有司将准备好的菜肴,即干肉、肉酱和祭肺端出来,摆在宾的席前。宾坐在席上,左手持爵,右手拿干肉、肉酱尝一口,以示祭祀,表示接受了主人的款待。然后再拿起祭肺,用右手扯下肺的下端,尝一小口以“ (jì)肺”,再把它放回食案,以示接受了主人所献的牲肉。祭食后,宾要擦干净手,再行祭酒礼:祭酒时,宾要起身,移坐到席位的西端坐下,行“啐(cuì)酒”之礼,也就是先浅尝一口酒后,放下爵,再次拜谢主人,并“告旨”,称赞酒的味道,美味甘甜。

此时,主人需走到阵阶(东阶)上,还礼答拜。接着,宾持爵起身,走到西阶之上,面朝北而坐,行“卒(zú)爵”之礼,将爵中剩下的酒饮尽。喝完爵中酒,宾再次拜谢主人,主人在阵阶上还礼答拜。

这一整个仪节,是主人向宾敬酒之礼,称为“献”。

第二项,宾酢主人。

宾饮尽主人献的酒后,需斟酒回敬给主人,主人把酒饮尽。与主人献宾仪式相同,只是主宾双方互换,这一仪节换成宾洗爵、洗手、敬酒,而主人行祭食、祭酒之礼,但主人祭酒后,拜谢宾,不必称赞酒的美味。这一仪节,为宾献酒回敬主人,所以称为“酢”。

第三项,主人酬宾。

所谓酬,是指先自饮,以劝人饮酒。主人把宾献的酒饮尽后,为了再劝宾多饮,主人再自酌自饮一杯,以示忠信之道。具体仪式为:

主人取解(zhi),不再持爵,以示对宾有更新示敬之意。与献宾环节一样,主人降阶走到“洗”处清洗解,因为这次主人洗解,是准备自饮酒,所以宾不需要辞谢劝阻,只需站在西序处,面朝东而立即可,不用降阶下堂。等主人洗毕,宾主双方拱手谦让,主人升阶上堂。

主人先在自己的解中倒上酒,面朝北坐于阵阶上,先向宾辞拜,请宾饮酒,宾在西阶拜谢。之后,主人回到自己的席位,行祭食祭酒礼,礼毕,主人把解中酒饮尽。

接着,主人再次下阶洗解。宾主谦让礼仪与上相同。洗完解后,主人为宾注酒,宾要在西阶上拜谢主人,而主人手持解稍后退,向宾行回拜礼。然后,主人把注酒后的解,放在荐席之西,宾走过来,坐下取主人注酒的解,同时,主人回到阵阶上行拜送礼。宾取解后,不饮酒,而是把它放在荐席之东,然后回到自己的席位上。

以上整个仪节,是主、宾两人共同配合完成的一套饮酒礼组合,分为“献”“酢”“酬”三个饮酒环节,古人将之合称为“一献之礼”。在宴饮中,常用此礼相互敬酒。

第一个环节“献”:主人亲自酌酒,献给宾,宾拜谢后,将爵中的酒喝完,称之为“献”。

第二个环节“酢”:宾饮完,也要斟上一杯酒,回敬给主人,主人拜谢后,将酒饮完,称作“酢”。

第三个环节“酬”:主人饮完宾回敬的酒后,再自酌自饮一杯,然后另酌酒一杯,再献宾,称作“酬”。但最后,宾接过主人酬的酒,却“酬酒不饮”(《礼记·乡饮酒义》)。为何不饮?会不会失礼呢?郑玄注:“酬酒不举,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如果这个时候把酒都喝下,恐有贪酒之嫌,所以在“酬”这一环节,宾接过酒解而不喝,属礼貌之举。

献主与宾行“一献之礼”之后,接着下堂,揖请站立在大介门左侧等待的介,其间的仪节与请宾时一样,也是三揖三让后,双方登阶升堂。因为介的身份较低,所以,主人与介的献酒的礼数,要比宾低。

介与宾的不同之处,其一,主人向介“献”酒,这一环节的仪节有差异。主人降阶为介洗爵时,与宾不同,介“不拜洗”,即最后不必向主人行拜谢之礼。其二,在祭礼过程中,介跟宾一样,也要行祭礼。不同之处是,介“不(jì)肺、不啐酒、不告旨”(《仪礼·乡饮酒礼》)。什么意思?就是介行祭礼时,不尝肺、不尝酒、也不必向主人赞美酒的味道,只需用右手取俎上的干肉和肉酱而祭就可以了。其他的仪节与宾相同。

献众宾

主人与介互揖礼后,走下阵阶,来到大门内,面朝西南,礼请站在门内西侧等待的众宾。因众宾人数多,主人不能一一拜之,所以主人以三拜之礼行之,而众宾则以一拜之礼答拜。

主人走到中庭的时候,向众宾拱手行礼,先登堂,在西楹坐下,取爵。然后下堂洗爵,再上堂斟酒,在西阶上献给众宾。

此时,众宾中年龄最长者,代表其他两位众宾,登堂受爵,主人拜送。随后,众宾之长坐下祭祀,然后站起来把爵中酒饮尽,之后也不用拜谢主人,把空杯交给主人就可以了,然后回到原位。因为众宾低于宾和介,所以在接受主人献酒时,“不拜受爵,坐祭立饮”。

即主人献酒时,众宾不拜,直接受爵。坐下祭礼,祭礼后站着饮爵中酒,饮而也不相酢、酬。饮尽爵中酒后,交还给主人。主人拿着空爵,从阵阶下,把爵放入筐内。

乐宾

以酒醴宾之后,还需奏乐,以烘托整个仪式的气氛。

首先,乐工四人入场。两人鼓瑟,两人歌唱。乐工的席位设在西阶的东边,靠近堂南侧的地方,四人席位以东边的位置为尊。演奏的乐曲也有固定曲目,乐工以《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章为歌。唱完之后,主人向乐工献酒,乐工之长作为代表拜受酒爵,但不必起身。接着,乐工也要行祭食、祭酒之礼。然后吹笙,曲目为《南陈》《白华》《华黍》。歌乐和器乐合奏《周南·关雎》《采蘋》等。这些曲目大都出自《诗经》,歌词都优雅不俗,且意义深远,以此为演奏曲目,自然有它的用意!以首奏曲目《鹿鸣》为例。诗歌内容共三章,每章首句分别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qín)”。鹿发现了美食,不忘其同类,于是发出“呦呦”的叫声,呼唤它的同类一起来吃。有美食,不忘同伴一起来享用。郑玄说:“鹿鸣,君与臣下及四方之宾燕,讲道修政之乐歌也。”以《鹿鸣》为歌,正好与乡饮酒义相契合。所以,后世类似的宴请活动又称为“鹿鸣宴”。

据史料记载,直到清末,有些地方官在每次的乡试中,仍举行“鹿鸣宴”来宴请考官和举人。

旅酬

所谓旅酬,就是依次自饮,以劝人饮酒。这一阶段,在优雅的乐曲中,尊者可以酬卑者,自上而下地劝酒。宾先酬主人,主人酬介,介再酬众宾,众宾依年龄长幼依次相酬,这一环节古时称为“旅酬”。这一环节较为简单,大家相互拜,不再洗酒杯,也不祭食祭酒,而且都是站着饮酒。

无算爵、无算乐

旅酬之后,宾主之间饮酒,就不计次数了,称为“无算爵”。歌声乐曲也会不断,称为“无算乐”。

乡饮酒礼的基本礼仪,就是“一献”,即宾客刚到的时候,主人献一次酒。然后接着就是“三酬”,即主人酬宾一次,旅酬一次,无算爵又酬一次。之后,所有赴会的嘉宾,可以自由饮酒,同时,堂上堂下也奏乐不止,“以乐侑食”的欢乐场面,就如《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描写的那样,“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筵豆有楚,殽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宾客们刚上筵席时,相互问候。器具摆设得也很规整,菜肴陈列得如此整齐。酒也味醇甜美。饮酒的人无不欢喜。钟鼓奏乐,响彻厅堂,举杯祝酒。不过,乡饮酒礼的后半段,虽饮酒无算爵,可以一醉方休,但这个“醉”,指的是“卒其度量,不至于乱”(《说文解字》),古人很懂得节制。在乡饮酒礼上,无论一献之礼,还是旅酬,饮酒有上限,不强人饮酒,不饮酒过度,更不可因酗酒而失仪失态。

宾出

乡饮酒礼结束时,乐队奏《陔》之曲。同时,主人送宾客至门外,行再拜之礼,宾辞别离去,主人拜送到此为止。当然,次日宾要身穿礼服,进行回拜之礼,以谢主人昨天的款待。

整个乡饮酒礼的仪规,主要包括一献之礼、旅酬、无算爵、无算乐,参礼者从入门登阶、下堂洗涤,到拜爵拜送,祭食祭酒,从坐着行祭,到站着喝酒,整个过程张弛有度,有礼有节,无不体现了古人尊卑分明、谦恭有礼、长幼有别的礼仪风尚。而且,众人虽酬酒欢乐,但是所重在礼,不在酒,礼乐有序,更没有混乱的场面。这就说明,古人如此重视乡饮酒是有道理的。整个仪节,不用写宣传标语,也不用上门说教,便足以让乡民得以受到良好的教化,从而主动地端正自身,懂长幼之别,尊老爱幼,恭敬谦让,彬彬有礼,起到了宣扬孝顺悌爱、敬老养老的社会风气,以至于再转化为政治上的忠君爱国。正如《礼记·乡饮酒义》有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谦让,恭敬有序!其实,在今天我国某些地方,每到过年过节也有诸如“百家宴”“千人宴”这样的宴请活动,大多有“聚宗亲,睦乡邻,祈丰年,保平安”的美好寓意,从中或多或少也能看到古代乡饮酒礼的传统文化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