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礼——谦卑儒雅,规范多
中国人对待吃,那可是世界闻名的。《礼记·礼运》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食”是头等大事。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自古至今,从治国到养生,我国大部分的文化内容,都是围绕着“吃”而形成展开的。中国人不仅讲究吃,还讲究吃的艺术,有时候面对一桌筵席,不仅吃得要有滋味,还要吃得有兴致、有水平、有修养,正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进餐原本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但有时候却是一个人全部品质、修养的镜子,它能够把这个人的内涵深度折射得一览无余。所以,最早从周公制礼开始,古人对饮食就有许多礼仪规矩,比如从进餐仪节、饮食器具,到待宾程序、座次排序,甚至特定用语,都有严格的礼制规矩。
饮食器具
现代人的厨房里,锅碗盘瓢、杯碟刀叉筷等,可谓是中西合璧,各式各样。我国古代的饮食器具,更是名目繁多,不胜枚举。据史料记载,算下来也有成百上千种。下面就取几种有代表性的,简单介绍一下。
先说说食器。
食器,即吃饭时使用的器具。古人常用来盛饭、盛食物的用具,叫觑(yǎn)。它一次可以盛放较多的食物。还有一种,是用竹或苇编制的,叫箪,《论语·雍也》里那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描写的是颜回简陋清淡的生活。这里说的箪,也常用于盛饭,只不过贫困百姓用的居多。
吃饭的时候,人们用一种较小的食器,叫簋(guǐ)或簧(fǔ),把食物从甑里盛到簋或簧里吃,相当于我们今天把米饭从饭锅盛到碗里。其中,簋为圆形,簋为方形,功能像今天用的小碗和大碗。还有一种食器,叫豆,形状类似于今天的高脚盘,最初仅用于祭祀,后来在日常也可使用。豆专门用来放肉酱、调味品、腌菜之类的食物。此外,还有盛稀的、湿的食品的笼,盛酒水用的盂,以及盛放一般食物的盆等。
食物做好后,从厨房端出来,各种食器也都会放在案上,然后再摆上席。案,是一种有四个矮脚的托盘,形状有长方形也有圆形,在前面“坐容”一节里面也提到过。《后汉书·梁鸿传》载:“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说的就是这种案,既轻巧还实用。吃饭前,孟光举着这种小案,给自己丈夫梁鸿献食。“举案齐眉”就是由此而来的,以示夫妇相敬相爱。
古人吃肉时,吃法和现在不一样。那时的肉,一般都是一大块放在鼎里先煮熟。要吃肉的时候,就用一种叫匕的器具,把肉从鼎里取出,然后放置在俎(zǔ)上,用刀将肉切割下来吃。什么是匕?是一种长柄的汤勺,兼有切割和挑取食物的功能,古时用棘木、桑木或青铜制作而成。在周代,还根据用途细分出了饭匕、挑匕、牲匕、蔬匕等。而夹食物的器具,叫箸或筷,这和我们今天的叫法差不多。何为俎?俎的形状就像今天两端有足支地的一块长方形砧板。《史记·项羽本纪》中樊哙那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时吃肉的情景。
根据主人身份、地位以及经济条件的不同,其食器使用的材质也不同。贵族的食器多用青铜制成,包括使用的箸,也就是今天说的筷子,一般用金、银或象牙等制成,而平民的箸则多用竹制成,差别比较大。
其次,说一说炊具。
古人常用的炊具,有鼎、镬(huò)、鬲(lì)、甑(zèng)、顱等。我们择其中几种,作为常识,简单了解一下。
鼎:最初的鼎就是用来煮肉的。当时人们吃肉食,并不像后世那样先在厨房切成小块,然后再端出来。那时候非常简单,把整个牲解成几大块放进鼎里,鼎下面烧大火煮就行了。今天在我国个别地区仍有这样的习俗,每到过年也会宰杀羊或猪,解成几大块。然后在室外支上一口大锅,把肉放进去,下面烧大火煮。古代一般的鼎都比较大,有一个圆圆的肚子,鼎口两侧有两耳,可能是为了人们穿木杠方便抬起吧。鼎的底部有三足,放置的时候很稳当,“三足鼎立”之说,也就是从这里来的。
后来的鼎慢慢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炊具演变为祭祀的礼器。不仅用于宴会场合,还常用于统治阶层的祭祀仪式中,作为礼器代表具有“别上下,明贵贱”的政治功能。注111在整个夏商周三代,列鼎制度是有严格区分的,比如天子可以用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上面讲到的簋,如果与鼎一起使用时,一般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五鼎配四簋,三鼎配二簋。贵族们“钟鸣鼎食”的这种盛况,与贫苦百姓“箪食瓢饮”的清贫简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鼎,在奴隶社会时期,是作为一种礼器的象征,到了封建社会,又回归到了最初作为炊具的功能。今天,鼎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常见,一般只在祭祖仪式,或在佛堂里,才能见到鼎的身影。
镬:形状、功能与鼎一样,只是没有三足而已,也是用来烧煮食物的。据资料记载,历史上有些残暴的帝王,竟将它用于烹刑,把活人投入镬中烹煮,极为残忍。
鬲:是煮粥用的。形状、功能与鼎相似,有三足,但足是空心的,与圆圆的腹部相通。不仅放置稳当,还可以在下面生火煮粥,而且足中的水可以提升加热的速度。
甑:是蒸饭用的。类似于今天的笼屉,盆状,平底,底部有孔以通气,很像现在的算子。米放在甑中,甑放在鬲上,鬲中放水,就可以蒸米饭了。上下两套,就组成赢。
瓻: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蒸锅。其实就是甑与鬲的一套组合,间隔着一个算子,算上有通气孔,在鬲底部加火,即可蒸食。顧主要流行于商至战国,这一器皿的发明,可谓是开了后代各式各样蒸笼蒸屉的先河。
古代的饮食器具,与今天有很大的区别。无论是器具的名称、功能、还是材质都不一样。主人身份不同,器具材质也不同,贵族们多用青铜,而贫困平民以陶器为主,有着明显的等级差异。
最后说说酒器。
我国古代的酒器,包括爵、觥(gōng)、尊、杯、壶、解(zhì)、爨(léi)等。
爵:是古代饮酒器的通称。盛行于商、周两代,造型有三只高足,前面的爵口有槽形,叫“流”,后面造型像尾状,形象就像一只昂首翘尾的雀。爵在西周是最早的青铜礼器,只有地位较高的人才会用到,《礼记·礼器》中有讲到,古代礼器也有“以小为贵”的礼制讲究,比如“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小小的爵,在当时作为礼器,是一种尊贵的象征。
觥:是一种用兕(si)牛角雕刻成的酒具,在周代就有使用。一端刻上龙头形状或其他兽头,底部没有足,在《三礼图》中解释为“觥大七升,以兕角为之”。也因为其稀少而变得珍贵,“觥筹交错”一词就有形容宴饮盛况的意思。
尊:商周时期用的比较多,以青铜制作而成,造型高足、收颈腹鼓,有方口,也有圆口。主要用于盛酒,相当于今天说的酒坛,古人常在祭祀、宾客之礼上,用尊置酒,以待酌者。
杯:从古至今,杯一直在沿用,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杯的形状有许多种,有方有圆,有花纹有鸟兽,有陶杯铜杯瓷杯,也有金银玉玛瑙等。杯在古代可以用来饮酒,也可以盛羹。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句话:“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刘邦对项羽说的这句“经典名言”,你我曾拜为兄弟,我父亲就是你父亲,你若硬要烹了他老人家,别忘了也分我一杯汤羹!可见在古代,一杯也能多用。
饮食方式
分餐制
两周时期,古人实行的是分餐制。 一开始,因为古代没有桌子,大家都坐在筵席上,筵长在下,席短铺在上,进食制的时候,食物直接放在筵席之间的位置上。到了战国时期,案开始兴起,一些官僚富族人家吃饭的时候,每个人的筵席边上会加上一张低矮的食案,把食物和酒馔直接摆放在上面,人各一份,凭案而食,各吃各的,互不干扰。这种把酒菜放在案上,比直接放在筵席上,既便捷又卫生。不过,那时的食案也只是提供给家里的尊长使用,其他一般家庭成员也不能加案。
合食制
到了隋唐五代,随着高足坐具的传入,筵席(或坐榻)逐食
渐改为高腿坐具。席地而坐的就餐习俗,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制
革。古人觉得分餐制已经不适应高足坐的生活方式,直到八仙桌的出现,围桌合食就餐就成了习俗。此后,席地而坐的“分餐制”,转而变成了高凳或高椅大桌的“合食制”。人们围坐吃饭,相互交流起来更方便,气氛也比较热闹。有些富人家里,把所有的菜品改由专人提前在厨房切好、摆好盘,再用托盘端上桌,进而实行合食。
饮食时间
我们现在的生活,一日三餐是就餐标准。那么,古人一天要吃几顿饭呢?
先秦时期古人的饮食,一日两餐是标准餐。上午一顿,下午一顿。如果遇到灾荒之年,贫困人家也许就一顿,也许食不果腹,好几天吃不上饭的也有。第一餐,在上午九点左右吃,叫朝食,又叫饕(yōng)。当太阳行至东南角的时候,属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吃。第二顿饭,下午四点左右,也就是在申时吃,叫铺(bū)食,又叫飧(sūn)。
一日两餐制到了汉代开始有了一些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也不再匮乏,人们的活动量也增多,到了中午还是会容易饿,于是在那些王侯士大夫家里,偶尔在中午时段,加餐一顿小点心也是常事,但不算正餐。对于贫苦百姓来说,饿归饿,仍旧保持着一日两餐的习惯。到了唐代,一日三餐便开始成为常态。宋代普通百姓也是一日三餐,甚至到了晚上,有些人还会像今人一样,再加一顿宵夜,也是有可能的。到了明代,许多地方也都一直保持着一日三餐。不过到了清代,除了汉人,满族人仍然保持一日两餐的习惯。就连宫里的皇帝,每天的进膳也是一天只吃两餐。早上六七点钟属早餐时间,下午一两点钟属晚餐时间。不过,皇帝到了晚上六七点钟,还会吃些小吃,称为“晚点”。皇帝的晚点不算正餐,吃得也比较简单。
荐食之礼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古人为了让人们“知自别于禽兽”,摆脱和远离动物的吃相,首先在食礼上,就制定了许多规矩礼仪,比如食物的材料、食器的摆设、端菜执物的姿势,甚至菜肴的摆放位置,都有严格的规定。
手持食器
菜肴做好,端上席间时,手持食器,首先要注意个人卫持生。古礼规定:“洗盥、执食饮者,勿气。有问焉,则辟食呼而对。”(《礼记·少仪》)当手里端拿着食物的时候,要屏住呼吸,不能对着食物和宾客大口喘气。中途如果有人问话,需要回答,一定要侧转头,朝向宾客的口、耳之间的位置说话。其次,“凡齐,执之以右,居之以左”。凡是用调料调制的羹类菜肴,端菜时要用右手拿住器皿,同时用左手托捧,以保持平稳,避免汤汁外溢、洒溅出来。
进食卫生
进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注重饮食与卫生、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古人还形成了一套非常进步的饮食观。比如《论语·乡党》中,孔子就曾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要求。春秋时期,要求食物制作得精细是很难的,而孔子平时对饮食并不讲究,并且提倡君子食无求饱,吃够就行,不要过量,不要吃撑了。但是孔子要求在祭祀祖先、祭祀宗庙的时候,所用的食物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用料和加工方面都要特别讲究洁净、精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到达尽“仁”尽“礼”的意愿,其文如下: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yì)而镯(ai),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以上说的是祭祀时所用的食物要求,但孔子所主张的十多个“不食”,大部分依旧是今天的人们应该遵循的饮食基本原则。第一,腐败变质、味道变得难闻的食物不要吃,如“食殪(yì)而 (ài)”,饭放置久了而变质变味,鱼腐烂为“馁”,肉腐为“败”,这些对人体危害极大,有的甚至危及生命。第二,“失饪(rèn),不食”,烹调不当,没煮熟的食物不吃。第三,不干净的食物不吃,如“沽酒市脯不食”,街上买来的一些散装食品和饮料,有的可能不洁净,不
能随便吃。第四,“肉虽多,不使胜食气”,饮食要以五谷为主,肉类不宜过多吃,也就是我们现在常提倡的多吃菜少吃肉,强调要少食,反对贪食。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这么多不符合饮食卫生标准而“不食”的主张,是难能可贵的。另外,他还提到了喝酒的问题。孔子曾说“不为酒困”,喝酒可以不在意酒量,但不能喝到烂醉的程度。因为有不少人喝酒没有节制,以至于醉酒误事。另外,古人也提倡“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进食应该像一年四季的温度那样,食物应像春天那样以温为主,调制的羹汤应像夏天那样以热为主,酱类食物应像秋天那样以凉为主,而饮料应像冬天那样以寒为主。一年四季中调制出的食物,春天应多食一些酸味,夏天应多食一些苦味,秋天应多食一些辛味,冬天应多食一些咸味。“民以食为天”,古人对食物的理解与感受,可见一斑!
荐食顺序
两周时期,人们虽然吃的食物很简单,也没几样菜肴器皿,但上菜是有要求和顺序的,装有酱的豆,先进献。其次,进献放有鱼肉的俎。然后,进献盛有黍稷的簋。再上序盛有羹汤的钏。最后进献酒。仔细归纳一下,整体上菜顺序为:酱(菜、肉)→鱼、肉→黍稷(黍:黄米;稷:小米)→羹汤→酒。后世的传统上菜顺序,基本上是按照菜的口味,由重到轻的顺序进献。一般先咸再淡,先浓后薄。没有汤汁儿的先上,有汤的后上,辛辣的菜,在宴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再端上桌。因为辣味可以刺激宾客的味觉,起到开胃的作用。同样,带有酸甜口味的菜,在饮酒到七八分的时候上。因为酒过三巡,脾胃疲劳,酸甜味道对胃能起到缓解作用。当然,上菜太快或太慢,都会被认为是对客人的不敬。
食物摆放
食礼要求,摆放菜肴的器皿要规整、有序。食案上的食物,如果杂乱错放,没个次序,首先对食物不敬,其次对食客也不敬,面对乱糟糟的食物,哪还有什么好心情吃饭呢?所以,摆放菜肴的位置很考究。第一,要以尊长、贵宾的坐席为标准摆放。另外,还要考虑到食客能否方便拿取。《礼记·曲礼上》载:“凡进食之礼,左殽(yáo,同肴)右胾(zì),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xī)酱处内,葱谍(xiè)处末,酒、浆处右。以脯(fǔ)、修(xiū)置者,左朐(qú)右末。”
整体菜肴的摆放方式为:
为了食客进食,左右手方便拿取,经常会把没带骨的烧肉(用豆盛放)、羹汤、醯酱等,放在食客右手边。而带骨的大块儿熟肉(用俎盛放)、生鱼片、葱、饭等这些次食,放在左手边。细切的鱼肉和烤肉放在外侧。肉酱和醋酱放在内侧。葱放在末端。酒浆放在右边。另外,如果有脯、俗之类的干肉,放在客人的最右边,还得把它们弯曲的部分朝左。
对于食物“左右”的放置,据说与阴阳有关。古人认为,骨为阳,置于左,而肉食为阴,则需置右。饭燥为阳,置于左,羹汤湿为阴,故置于右。不过,对于这种说法,我觉得不用深入探究,稍作了解即可。
食礼对献鱼有讲究。向宾客献鱼的时候,古礼有“干鱼献头,濡鱼献尾”的说法。进献干鱼时,鱼头要朝向宾客一方。如果进献的是鲜鱼,则鱼尾朝宾客。有何用意呢?在古代,烹饪鱼的做法,大体分为干鱼(熏、腌鱼)和濡鱼(鲜鱼)两类。干鱼的鱼骨,一般都是向后倾斜的,在制作过程中,鱼肉的纹理已经被破坏掉了,鱼肉会紧贴在鱼骨上。如果鱼头朝后,客人夹取时不容易把鱼肉从鱼骨上剔除下来。所以,反过来,鱼头对着客人,逆向取鱼肉则容易得多。
至于鲜鱼,也有不同的摆法。古人认为,不同的季节,鱼的肉质也会有差异。冬天阳气下沉,鱼肉会向内收,所以冬季里的鱼,腹部的肉质最肥最嫩。而夏季,阳气上升,鱼肉则会向外张,所以夏季的鱼,背上的肉最为肥美。故《礼记·少仪》说:“羞濡鱼者进尾,冬右腼,夏右鳍。”冬季献鲜鱼时,要把鱼肚朝向客人的右边放置;夏季的鲜鱼,要把鱼脊对着客人的右边放置,以便于客人品尝夹取。
古人还习惯把鲜鱼的鱼肉做成脍,也就是现在的生鱼片。古人吃生鱼片,需要用酱来搭配。所以进献生鱼片时,一定要同时进献上芥酱。古礼对生鱼片的蘸料,有“脍,春用葱,秋用芥”(《礼记·内则》)的讲究,春季吃生鱼片,蘸料用葱。秋季吃生鱼片,用芥酱。相比现代人的吃法,古人更为考究!
另外,对整只鸡鸭的进献,古有“鸡不献头,鸭不献掌”的说法,把鸡鸭身上最肥嫩、最好吃的部位,朝向客人,以方便取食。
菜肴数量
《周礼·公食大夫礼》中说,周天子的一顿便宴,还不是盛宴,就有以下规定:“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数而大夫宴请时,“八豆八簋六钏九俎”。可以看出,古代上层人士点菜的数量,也都有严格的等级、身份差异。同时,所享用的食物也有不同的规定。《礼记·礼器》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刚才也了解过了,是专门放肉酱、调味品、腌菜之类的食物。古代天子盛馔吃饭时,要设二十六豆。诸侯设十六豆。卿大夫八豆,下大夫六豆。至于普通百姓,没有这么多讲究,随意即可!
今人宴请宾朋好友,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禁忌。比如“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菜不摆三”,说的是席面上不能只摆三盘菜。如果请朋友吃饭,桌上只摆三盘菜,看起来显得小气了些,应该多准备几道菜,其实,这都是现代人好面子产生的禁忌。另一方面,“三”有“散”的谐音,有离别、不欢而散的寓意,中国人不喜欢这样的寓意,甚至发音也较为避讳。除了“三”这个数字,还有“四”“十八”,都不太受欢迎。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甚至于吃个饭点个菜,也都会有所顾忌。至于有人说的“席不成六”,就更奇特!说的是吃饭如果用的是圆桌的话,最好不要坐六个人。因为整个造型,从上往下看,很像一只乌龟的形状,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太过牵强,因为每次吃饭,谁又能保证不是六个人呢?所以类似于“席不成六”的规矩,全是今天某些人故弄玄虚的说法,大家根本不用在意。
其实,古人的饮食观有许多合理之处,很值得今人借鉴。孔子云:“君子谋道不谋食。”提倡“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有时请客吃饭,应因人而异,不一定菜肴越多越好。清代学者袁枚算是一位美食家,主张“戒目餐”,即饭菜不可太丰富,“多盘叠碗……一百之中,所做好菜,不过四五味耳”。他曾经亲身经历过饭菜过于丰富,反倒让人倒胃口的宴请。他说:“余尝过一商家,上菜三撤席,点心十六道,共算食品,将至四十余种。主人自觉欣欣得意,而余散席还家,仍煮粥充饥。”(《随园食单》)所以,请客吃饭,应破除一味追求奢靡之风,提倡多寡随意,丰俭由人。
食前祭礼
何为祭食?人们为谁而祭?怎么祭?
郑玄注:“礼,饮食必祭,示有所先。”贾公彦疏:“凡祭,皆祭先造食者。”古人饮食之前,一定要行祭食礼,其实就是祭祀食物的发明者伏羲、神农氏,感恩祖先,以示不忘本之意。祭礼方法,如《礼记·曲礼上》中说:“祭食,祭所先进,殽之序,遍祭之。”如果是祭酒,很简单,取少许浇在地上即可。如果是祭食,首先要从
第一道进献上来的豆中(盛放的是鱼肉),拿取少许,放在席前俎、豆或筑的旁边。然后,依次把所有的食物都祭一遍。在《论语·乡党》中就提到过孔子每次吃饭前,即使吃的是粗茶淡饭,也一定要先祭,再进食,而且态度非常虔诚。
祭食是有顺序的。如果是陪长者,或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吃饭,则要让尊长先祭。宾主之间,客先祭,主人后祭。客人先行祭礼,也是出于一种礼貌,对主人准备如此丰盛的饭菜,以及热情的款待,表示感谢。对宾客的恭敬祭食,主人需要行礼辞让,以示自己准备的只是粗茶淡饭,不值得祭。
进餐之礼
古食之礼,大都是周制饮食礼仪的延续。 即使是普通的进餐,虽不像朝宴那般等级高、排场大、仪规多,但每个人的吃相举止、礼仪规矩一样都少不得。不论吃的是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人们很少会出现举止粗鲁的行为,《礼记》里详述了就餐礼仪的具体仪规:
摄古时候,不论是家宴还是宴会,饭前很注重仪容仪表。衽入席前,都需整饬衣襟,更不能袒裘带剑上席。而且,古人的洁净意识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饭前要洗手、洗爵,饭漱后要“覆手”“虚口”(《礼记·玉藻》)。什么是“覆手”?这就像今天吃饭,用餐巾擦拭嘴角一样,需一手掌心朝下做遮掩,一手擦拭嘴以洁净。那什么是“虚口”呢?古人有饭后漱口的习惯,但不是用茶水,而是用酒来漱口,据说可以保持口腔清洁。
入座有序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饭店就餐,入座都是有顺序讲究的。
其一,上座必让长者。对于这一礼节,可谓是东西南北古今通用,都应该等长者、尊者依次入座后,晚辈们再按指定位置入座,不可争抢或者随意入座。大人还未入座时,孩子们更不要先入座。若现场有老人行动不便,晚辈应该主动搀扶老人入座。其二,揖让有礼。《礼记·曲礼上》中说:“客若降等,执食兴辞。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如果与尊长一起就餐,晚辈要礼请尊长先上座,自己再入座。如果双方是宾、主关系,主人需揖让客人先上座,宾客对主人指定的尊位,也会推辞一番。如果宾客的身份低于主人,宾客应该先起立谦让,表示不敢当此席位,而此时作为尊者的主人,也要起身劝说宾客,不要客气,然后客人方可落座。这样你来我往的情景,今天也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其实主人和宾客的心里都明白,这只是故作谦恭,因为每个人对自己应该坐在什么位置,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只有这样,才不会失了分寸。
这样的礼节在今天仍旧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我们外出参加宴会,无论是什么规格,都会涉及座次的安排。参加宴会的来宾,通常都是按照礼仪惯例来排列的。如果来宾较多,会在每个席位上放置来宾的名签,按名字就座,不可争抢座位。如果没有名签,懂得座次礼仪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是主人座,哪个是贵宾座,哪个是普通客人座。如果你是普通客人,却不懂谦让,随意地选择在居中的位置坐下,甚至坐在了主人的位置,那么别人轻则觉得你不懂规矩,重则认为你对他人有意见,故意而为之。所以,我们不论在哪里就餐,要事先了解席间的座次排法,一定要依礼而坐。
慎莫先尝
《礼记·少仪》载:“燕侍食于君子,则先饭而后己。毋放饭,毋流歃(chuò)。小饭而亟之,数瞧(jiào )毋为口容。”晚辈与长辈一起用餐,如果自己吃饱了,尊长还没结束用餐,晚辈不可先放下筷子,要等到尊长吃完饭后,自己才能放下筷子。吃饭时,不能将饭粒掉在桌上,更不能将菜肴中的汤汁洒在桌上。饭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细嚼慢咽,等前一口饭咽下后,才能再将另一口饭放入口中。绝不能将几口饭同时塞入口中,鼓着两腮吃东西,这样的“吃相”极不文雅。进餐之前,一般在场的晚辈或客人,都应该等在座的尊长或主人最先举筷,先尝第一口菜肴之后,方可起筷进餐。
当食不叹
吃饭的时候,不能出现唉声叹气的声音。尤其是作为客人,叹气那是对主人的不敬。相反,如果吃饭的时候,主人叹气,那就是对客人有不欢迎之嫌了。
食不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般进食时,不是不能说话,而是尽量少说话。因为如果与他人一起进餐,不说话那是不现语实的,而且不与在座的人有任何交流,也是不礼貌的。只是我们说话时,声音要柔和,避免唾沫四溅,忌讳大笑或唱歌,这样容易呛着,还有可能使食物误入气管或鼻腔内,特别是鱼刺、骨头之类的硬物,卡在喉咙或气管,都是十分危险的。为了避免含食语,进食时每次小口,需要说话时,可以先咽下口中食物,再做出回应。
进食礼规
进“毋抟(tuán)饭”:最初,古人吃米饭,不用箸而用手抓取。如果与他人共食,不要用手把饭捏成大团来吃。在古代,用手捏一次谓之一饭。一饭谓之一口,但与今天吃一口的概念,完全不同,古人的一饭团需要分三次吃下。就像郑玄所注:“取饭作抟,则易得多,是欲贪争饱,非谦也。”从食器中取饭时,如果用手把饭捏成大团来吃,不顾及别人也在享用,完全属于贪食、不懂谦让的行为。
“毋放饭”:与他人共食,在抓取饭的时候,如果有饭粒粘在手上,就不要再放回到公用食器中去,这样做很不卫生。
“毋扬饭”:刚蒸好的饭很热,有时候还冒着热气儿。这个时候,就要稍等片刻,不要急着用手去扇饭的热气,以免有贪吃之嫌。
“毋絮羹”:食用羹时,不要自己在汤羹里,重新再加调味料,此举有嫌弃食物不美味的意思,对主人有失敬意。
“毋固获”:不要专拣自己喜欢的那道食物吃,要考虑到其他人也要享用。在今天的餐桌上,有些人也有这样的习惯,总是把受欢迎的菜或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儿地往自己碗里夹,一点都不考虑其他人,实属自私的一种表现。
“毋刺齿”:吃饭时当众剔牙,实属形象不雅。孔颖达疏:“口容止不得刺弄之,为其不敬。”更是对周围的人不尊敬。今天也需如此守礼,如果实在需要当众剔牙,我们应该一手剔牙,一手在口的上方作个遮掩。其实最礼貌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洗手间处理。
“毋流歡(chuò)”:喝汤喝粥的时候,小心一点,不要大口大口喝得满嘴流淌,更不要发出声音。
“毋嘿(tà)羹”:食用羹的时候,不要过快。因为羹里有菜,要把菜嚼一嚼,再咽下去。孔颖达疏:“人若不嚼菜,含而饮吞之,其欲速而多又有声,不敬,伤廉也。”
“毋咤(zhà)食”:进食的时候,不要啧啧出声,或者发出砸吧嘴的声音,这都是不懂规矩的行为。进食要适量,最好小口小口地吃,轻闭嘴唇,细嚼慢咽。那种饭菜塞在嘴里、鼓着腮帮子的吃相,确实不雅观。同时,咳嗽或打喷嚏,都要以手掩住嘴,把头偏向身体后方,不能对着餐桌或左右两边的人打喷嚏。
“毋啮(niè)骨”:吃带骨的肉食,不要像动物那样,拿起骨棒啃咬。郑玄注:“为有声响,不敬。”古时的餐具有刀叉,可以先把肉剔下来,切小再吃。
“毋嗫(chuài)炙”:炙,烤肉。吃大块烤肉或烤肉串时,不能一口吃下。应该先尝一小口,然后放到俎上,用刀切成小块儿再吃。
“毋反鱼肉”:与他人共食时,已经咬过的食物,就不要再放回公用食器中,那样会让其他人没法吃。
“濡肉齿决”:对于比较柔软的烧肉或炖肉,是可以拿起来用牙直接咬着吃的,但如果是一块干肉,因为肉质较硬,吃起来比较费劲儿,就不要用牙咬着吃了,应该先用手撕开,或用刀匕先把肉切开来吃。
“毋歡(chuò)醯(hǎi)”:醯,是一种肉酱,跟我们今天的肉酱差不多,得用别的菜蘸着吃,不可以像喝汤那样吃。
“共食不饱”:与他人共用一个食器吃饭时,要懂文明谦让,不可只顾自己吃饱。
“共饭不泽手”:与他人共食,双手要干净,不能在抓取饭的时候,临时去搓手就食,这是十分失礼的。
“毋投与狗骨”:自己吃剩下的肉骨头,切勿投给狗吃。尤其是去别人家里做客,这是一种嫌弃食物的动作。
“凡尝远食,必顺近食”:如果想要品尝离自己远一些的食物时,不要直奔那道菜去,而应该先从近处的菜吃起。
“食必尽”:吃饱后,若要结束就餐,自己碗里的食物,尽量要吃干净,忌讳碗里还留有饭食,造成浪费。还有一点,吃完饭后,千万不要把碗倒扣起来。因为碗倒扣的形状,就像一个坟墓,对主人家里不祥,是极为失礼之举。
饮酒温克
饮俗话说“无酒不成席”,酒文化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饮酒倡导温克,教人不做“三爵不识”,非常崇尚酒德。酒过三巡,仍无节制,就叫失态。饮酒讲究规矩:敬酒时,右手持杯,左手扶杯底。别人敬酒时,要停箸举杯,微点头以示敬意。与人碰杯时,要让自己的酒杯举起的高度低于对方的杯沿,尤其是对长者、贵宾。《礼记·曲礼上》曰:“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饮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在长辈面前饮酒,要微微侧转身体,再饮酒。
宾客之礼
第一,听从安排。入席就座,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在什么席位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听从主人的安排,即客随主便。
第二,兴辞之礼。吃饭之际,宾主都会起身,相互说一些谦辞敬语。虽说都是客套话,但也情真意切。《礼记·曲礼上》曰:“客若降等,执食兴辞。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客人的地位如果低于主人,就要先起身,对主人的热情款待和亲自作陪,要表达感谢。当然,主人也会站起来表示谦让推辞。当遇到主人为自己夹菜,客人应微微欠身或起立,行拜谢礼,然后再进食,不能泰然处之,理所当然地接受。
第三,食不求饱。《礼记·玉藻》云:“凡侑食,不尽食。”在古代,一般懂礼的客人都知道,一道菜再好吃,也不能把菜全部吃完,都习惯剩一点菜在盘里,以示对主人的敬意。如果把菜都吃光,则有贪吃之嫌,更有暗示主人再添加之意。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种习惯容易造成浪费,不可取。相反,如果菜肴不好吃,或不合自己的口味,客人出于礼貌,多少也要夹取一些,不能一口不吃。如果遇到主人为自己夹菜,但正好又是你不喜欢吃的,也不要当场拒绝,应该有礼貌地先接受下来,并表示感谢,然后象征性地吃上几口。如果实在吃不完也没关系,把不吃的菜放在餐盘边上就可以了,这不算失礼。
第四,主动撤食。吃完饭,客人要主动帮主人收拾餐具。如果遇到主人劝阻,客人也就不必执意帮忙了,可以坐回到席位上。如果是自己的家人或关系很熟悉的朋友之间,那么撤餐具的事宜,一般由在座的年轻人来做。
侍食之礼
作为宴饮活动的东道主,主人不仅要准备美味佳肴,以供客人享用,最重要的是要陪客进餐。期间,作为陪侍者,也有很多细微仪节需要注意。
第一,以净待客。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特别讲究“净”,即干净洁净的意思。举行正式宴会时,主人家里通常要保持进食的环境卫生,清洗酒宴所要用到的各种器具。酒礼上,主人向来宾敬酒前,即使盛酒的爵在客人未到之前已经洗干净了,当着宾客的面,仍要再洗手洗爵一次。
第二,恭谨周祥。进餐前,主人都要有一个简单的祝辞,说一番诸如“略备薄酒(宴),赏光赴宴,不胜荣幸,各位请用”之类的话语。一般要求简短,说话不能太冗长,不能让来宾面对一桌子菜,迟迟不能起筷,这是极不礼貌的。再者,主人若不先举筷,客人是不会先动筷的,所以,主人应多替客人考虑。
第三,主动劝食。传统进餐礼节中,客人往往出于礼貌,都不会像在自己家里那样吃饭,多少会克制饮食,那么作为主人一方,要主动劝食或主动为客人添饭加菜。但是,主人不可对客人行“强让”之礼。一桌菜,各种口味,客人各有所好,劝食礼节点到为止,主人宜听从客便,不必强让。同时,主人陪同客人吃饭,不能先放下筷子先吃完,这一举动有催促快吃之嫌,对那些没有吃饱的客人来说,也会匆匆放下筷子不再吃了。所以,一定要等客人吃完,主人方可停下用餐。
古人对饮食的讲究,从器皿菜肴、饮食流程到礼仪规矩,不论粗茶淡饭,还是美味珍馐,无一不体现着古人的优雅气质和极高的文明素养,以及对食物极大的敬畏之心。古食之礼,虽与今天不太相同,但里面有一部分传统习俗并不过时,对后世饮食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更需我们今人去芜存精,继承和借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