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礼——谦恭庄敬,讲分寸(1 / 1)

礼仪中国 海英 4480 字 15天前

自古以来,中国人很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礼尚往来,对至亲故旧、家族邻里,无不以礼相待。尤其是贵族之间,士大夫与各等级之间的相互拜访,最为典范。虽说士是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阶层,在贵族阶层的序列中属最低的一个等级,但成员众多,社交也最活跃。大部分的日常行为礼仪规范,也都以士大夫高贵而又谦逊的道德品质,来推己及人。其中,拜见礼被广泛应用于贵族各个阶层,尤其是士人的社会活动当中。

拜客投刺

拜访,又称拜见、拜谒、造访。在古代,一般用于下对上、幼对长、卑对尊的请见。

今天,人们第一次见面时,如有继续交往的意愿,互相递上自己的名片或“互扫”一下微信,就进入到了对方的朋友圈。这种交际方式,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成为拜客的礼节之一了。

在古代,平民百姓之间串亲访友,没有过多的礼节,事先也没必要提前通知对方,多为随时拜访。但若是初次登门拜访某尊长,又没有第三方作介绍,这种情况下,是不能贸然去别人家登门求见的。即便是今天,也属不恰当的行为,因为这样会打乱受访者的时间安排。那怎么办呢?古时又不能像今人一样,打个电话,提前预约。于是就发明了一种拜客投“刺”的方式,流行于社交圈。

“刺”,又称“名刺”“寸褚”,是一种用木片削制而成的简牍,上面书写着自己的名字、籍贯,甚至有人还加上自己的官爵。类似于今天的名片。盛唐时期,传入日本。直至今天,日本人仍把使用频繁的名片称为“名刺”。

如何“投刺”呢?第一次到别人家里去拜访,拜访者(士阶层以上的往来者)通常会向受访者家里,先投刺表明身份,目的是让被求见者对自己事先有一个基本了解,得到受访者允见,方可登门拜访。

名刺的种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先秦时期,以文人雅士使用名刺居多。到了东汉,因为纸的发明,木制“名刺”便有了“名纸”“名帖”“名片”了,而且多以红色为主。唐宋时期,官僚士大夫之间使用较为广泛,造型也变得小巧精致,携带起来更为便捷。到了明清时期,望门投刺蔚然成风,无论是朝官之间,还是平民百姓,下属拜见上司,门生拜见老师,都可以投以名刺。清中后期,“名刺”改称为“拜帖”“飞帖”,内容更为具体,正面有自己的“官职、姓名”,反面还写着自己的字、籍贯、年龄甚至出身,比现代名片的内容复杂得多。

挚见礼

古人把初次拜见时馈赠的礼节,称作“挚见礼”。“挚”,就是所带的礼物,又作“贽”。

初次去拜见别人,如果两手空空就登门拜访,是有失礼节的。士人求见,常“不以挚,不敢见”。这并不是古人有多么看重钱财,执“挚”来访,只是一种以示厚意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古代的文人雅士,更不喜以钱财来衡量情谊,多以德行相交。不像今天,送礼大多奢靡精贵,古代的挚见礼,不太在意礼物的贵贱,看重的是所赠礼物本身所赋予的精神品行。早在西周、春秋时期,什么阶层送什么礼,都是约定俗成、需要共同遵守的,不能出现任何差错。《礼记·曲礼下》有云:“凡挚,天子图(chàng),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庶人之挚匹……野外军中无挚,以缨、拾、矢可也。妇人之挚,棋、榛、脯、修、枣、栗。”人们相互拜见,依照礼制,天子可赐予香酒,诸侯以玉为挚,卿相送羊羔,大夫以大雁为挚,士人以野鸡为挚。平民则送野鸭,军队原本没什么可作礼物的,送帽带、臂套、箭矢就行,而工商业者以鸡为挚。至于为什么有的送羊羔,有的送野鸭,各有各的寓意。

挚见礼有固定的仪节程序。宾主之间,授与不受,有“三辞三请”的仪规。拜访者与受访者相见互拜后,拜访者要把携带的礼恭敬地奉给主人,以示敬意。而主人一般不能立即就收下,而是要依礼向宾客推辞拒收礼物三次,以示礼貌。第一次推辞,古礼称为“礼辞”又称“初辞”。第二次推辞,称为“固辞”,又称“中辞”。第三次推辞,称“终辞”。同样,主人“三辞”拒收,而宾客仍要三次恳请主人收下。就这样,宾主双方在“你来我往”如此反复三次推请之下,最后主人才可以收下礼物。

不过,主人也不都是每次都得行“三辞”礼,而是根据与宾客之间的关系亲疏,有选择地接受礼物。如果主人与宾客的交情一般,在受挚时,主人需依礼推辞三次后,方可接受礼物。而双方交情较深,主人在对方第二次固请时,就可以收下。但如果宾客是主人的尊长,依照古礼,在尊长第一次授挚时,就得马上恭敬地收下礼物,不能推辞。推辞的话,就是对长辈的不恭敬了。相反,对于前来拜访的来宾,主人出于某种原因,不能接见,既然不见,就不能接受宾客送来的礼。

接受与否,反正要三辞三请,你来我往一下。这种场面,就跟我们小时候,过年收到红包,父母总是叮嘱我们,不能马上收下,一定要先推让,其实是一个道理。即便“三辞三请”反复推请,但双方都会恭敬、诚恳地按仪程走一遍,不仅是对宾客的尊敬,也恰恰体现了古人辞让的美德。

最后,“受挚”还须“还挚”。主人收下了客人送来的挚,改日还须携带相等的挚,去客人家里回访。也许有人会问,有机会请他吃个饭,喝个茶,不就行啦,为何还得特意定个日子,登门回访?若是按现代的想法行之,非“礼”也!古人认为,别人送来礼,若不还礼,就会有贪财之嫌。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阳货的人,是孔子在政治上非常鄙视和反对的“乱臣贼子”,孔子不愿与其交往,不愿去他手下做官。可阳货呢,非要登门拜访,还送了孔子一头猪作为拜访礼,逼得孔子来见自己。这一招,让十分尊崇礼制的孔子十分纠结。

明知道这是阳货的计策,可没办法呀,虽然不待见阳货,可别人送你东西了,“来而不往,非礼也”。如果有来无往,就是失礼!于是,孔子抖了个机灵,挑了一个阳货不在家的时间去回拜,既做到了不失礼,又避免了和阳货见面。

可见,还挚回拜也是挚见礼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过,也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当主人的身份、地位高于拜访者时,如晚辈拜见长辈,臣下拜见君上,位高者在接受挚后,可以不回挚。这并不是对低者的轻视,相反,只有这样,才表示尊长接受了晚辈或臣下。【注91但如果发生在两国之间,如别国的使者来访,虽与本国的国君地位有悬殊,但君受挚后,一定要派礼宾人员给来访国回挚,以示对他国的尊重。另外一种情况,也可以不回挚。比如,相亲时男方家为了确定关系,给女方家送来纳彩,如果女方接受了挚,就代表答应了这么亲事,可以不用还挚。

士相见礼

古代相见礼,在诸侯、公、卿、大夫、士阶层之间的交际礼节当中,历代都有一套严明的礼仪规矩。尤其是士相见礼最具典型。

第一类,士与士相见礼。

士与同为士的前辈相见,要以“雉”为礼。

为何以“雉”为礼?郑玄解释道:“取其耿介,交有时,别有伦。”“雉”,是一种禽鸟,也就是野鸡。雉鸡如果被活捉了,宁断颈而死,也不愿被圈养。雉鸡身上的这种特质,就像士的品性,宁死不屈,高洁有义。所以,雉是古代士人精神的象征。

士相见,要用死雉为礼。《礼记·士相见礼》有云:“冬用雉,夏用据(jū)。”冬天就送死雉,虽死但不腐烂。据,就是雉,只不过是经过风干处理,不易腐臭,所以,在夏天送据。

士相见礼的过程如下:

为了便于理解,我把拜访者称为宾,受访者称为主人。首先,宾登门求见,携雉到达门外,对主人行拜礼后,说明来意。大概意思为,一直想要来拜访您,一直没有机会前来。今天有缘,特意带着礼物,来拜访您。而此时,作为主人,行回拜礼后,要请辞礼物,表示对宾带着挚屈尊前来,还带着这样的大礼,不敢当。请宾先回去,改日去宾家再登门拜访。宾再固请,主人再固辞,一番“你来我往”谦让说辞之后,主人出大门,把宾迎接进门。

进门时,主人行再拜礼,宾也以相同之礼为答拜。之后,主人揖礼请宾入门。宾从门左(西边)入,主人从门右(东边)入。

士与士相见,在庭中授挚。当宾主双方入门后,走至庭中,宾行再拜之礼,然后双手捧上雉,但是要把雉头朝向左边,献给主人。为何雉头向左呢?贾公彦注疏为:左,为首为阳,头也为阳,“君子居则贵左”,寓意虽死犹尚左,象征士人精神,以示对主人的敬意。所以要把雉鸡的头朝向左进献给主人。最后,主人行再拜之礼,接受雉。

礼毕,宾主双方才进屋交谈。

不过,主人要择日到宾家登门拜访,算是对上次宾前来府上求见的回拜。而带的礼物,就是此前宾送来的雉。主人去宾家拜见,仪程如上,就不再复述了。

第二类,士与大夫相见礼。

士见大夫,也以“雉”为礼。士见大夫,因双方的身份有尊卑之别,彼此相见的仪程,跟士相见礼会有一些差异。

第一,当士携雉到达门外时,与士人之间相见要出门迎接不同,作为主人的大夫,则可以不出门,只需降阶到庭,在庭中迎接就可以,不算失礼。

第二,士进门后,在庭中献挚。首先,士向大夫行再拜叩首礼,而大夫行一拜之礼作答。接着,士对大夫授挚的方式,跟士人之间直接双手相授不同,士不亲自献雉给大夫,而是把雉放在地上,由别人转授。这种方式,古代叫作“奠挚”礼,一般用在臣拜君、幼见长、卑见尊之间,表示自己地位卑下,不敢直接相递给长上的意思。

第三,与士相见礼不同,大夫对士的雉是“终辞其雉”。什么意思呢?士在献雉的过程中,大夫只需要“辞雉”两次,表示不敢接受,就可以了,而士也需“固请”两次。但是最后,大夫依然不受雉。至于为什么不接受雉,不是瞧不起比他地位低的士送的礼物,只是依礼而行。正因为双方地位有悬殊,大夫如果接受了士献的雉,依礼是要回礼还雉的。但毕竟大夫不能自降身份,到士家里去回拜吧,所以,面对士献过来的雉,大夫只能“终辞其雉”。

第三类,大夫与大夫相见礼。

大夫与大夫的相见礼,因为身份对等,所以仪程与士人之间的相见礼差不多,只是所用的挚不同而已。

古时大夫阶层,有上大夫与下大夫之分。国有三卿、五大夫,上为三卿,下为五大夫。下大夫之间的相见礼,以“雁”为挚。后因雁难求,也可以用“鹅”代之。

为何以“雁”为大夫之礼呢?郑玄注:“雁取知时,飞翔有行列也。”

贾公彦疏:“以其木落南翔,冰泮北徂,随阳南北,义取大夫能从君政教而施之。义取大夫能依其位次,尊卑有序也。”大雁来去有时,飞行时能自觉成行成列,象征大夫之职责,也能如大雁般自律,来侍奉君上。

大夫之间献雁的方式很特别。先要用一根绳子,把雁的双足系上,还要给雁打扮一番,身上裹上布,这样看起来,就显得更为庄重。其他仪程与士相见礼相同,宾也需要把雁的头部朝向左献给主人。因身份对等,主人受挚后,需回访还挚。

而上大夫相见,则以“羊”为挚。以羊为礼物有何用意呢?郑玄注:“羔取其从帅,群而不党。”意思是羔羊成群,却不结党。行动上都会服从领头羊,象征上大夫事君时,定当如此。要正直,不可结党营私。献羊时,宾也要把羊用布裹上,四足两两相系。授羊时,羊的头部也朝向左方。主人受挚后,需回访还挚。

第四类,天子与诸侯相见礼。

天子与诸侯相见之礼,规格高,仪式庄重。天子与诸侯相见,多以美酒为挚,天子可赐邕(chàng),是一种香酒,用黑黍和香草酿制而成。而诸侯之间的拜见,大都以“玉”为挚。

玉器分为六种,以区分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的不同等级,王,手执镇珪,一种上圆下方的长方形瑞玉,有天子镇抚天下之圭。公,以桓圭为挚,这是一种长条形玉器,上端有一个三角和栋梁的形状,象征邦国中坚。而侯,则以信圭为挚,造型像一个人形,象征慎行保身之意。伯,以躬圭为挚,像一个人的四体之形,象征忠信谨敬以事上。子,以谷璧为挚,是一个正中有孔的平圆形玉器,上面有谷形作装饰,象征以谷奉宗庙养万民。男,以蒲璧为挚,上面有蒲草的形状,因为蒲可以作成席,可以居席为安,象征安民之意。

其他阶层,如庶人之间,也会有礼尚往来。古礼规定,庶人以鹜(wù)为礼,就是鸭子。送鸭,取鸭不飞迁,象征百姓安土重迁之意。妇人送礼,则用棋果、榛子或肉干、干肉、枣、栗子等干果类,这可能是原始风俗习惯的一种沿袭吧。因为氏族制末期,男女分工,男子负责狩猎,女子则负责采集野生果实,并料理家务。后来贵族男子,就以禽兽为“挚”,而妇女以干果与干肉为“挚”。【注10

古礼要求“无挚不成礼”,人们重视的是礼节的“礼”,而非礼物的礼。今天,馈赠也是常有之事,古代馈赠文化当中优良的部分,也应得到很好的继承。但这不一定非要反映在送礼上,更不提倡礼物的贵重奢华。拜亲访友,带一点礼物,最主要的是情感的维系,这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古代送礼有个忌讳,我觉得放在今天也挺适用,《礼记·曲礼》提到:“赐人者不曰‘来取’,与人者不问其所欲。”送给别人东西的时候,不要对别人说“来拿”。把自己的东西给予他人的时候,不要问大家想要什么。馈赠,需量力而行,不可勉强行之,更不可强行予人,只有这样的送礼,方为合“礼”。

交谈之礼

宾主相见,除了行礼、寒暄、问候之外,主要还是为了相互间的交流。俗语说得好,“话不投机半句多”,好的交流可以融洽感情,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反之,东聊西扯,耽误主人的时间不说,弄不好还会成为不受欢迎的客人。

尤其是拜见性质的交流,因为大多是下对上、幼对长、卑对尊,所以在谈话内容上就要有一定的考究,大都以德行道艺、进言或阐明某种观点为话题。同时,谈话者的言行举止、交流态度,也会影响到谈话的质量高低。为此,古人对谈话的言行举止,甚至于姿态表情、视线高低,都有具体的规范和要求。

其一,视线有度。

士与卿大夫交流时,需“始视面”(《礼记·曲礼上》)。即说话前,要把视线落在对方的脸上,先观其颜,看看是否可以开始讲话了。同样,臣下与君上说话,虽说也需视面,但视线范围就不一样了,只需落在君上的衣领之处,这是古人敬君的常礼。发表完观点后,需“中视抱”。也就是将视线下移至卿大夫的胸部位置,待“容其思之”,给对方一个思考的时间,以示尊敬。最后,自己的想法与卿谈完后,需“卒视面,察其纳己言否”(《十三经注疏》)。再次将视线回到对方的脸上,观其颜,看看是否赞同自己刚才的观点。

当然,与长辈说话也应如此。比如,双方是站着交流,在倾听长辈说话时,视线应落在尊长的脚面上,以示恭听。如果双方是坐着的,晚辈的视线则要落在尊长的膝盖处,以示尊敬。有时,为了对长者表示敬意,眼神要专注于师长。“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向)长者所视。”(《礼记·曲礼上》)跟随长者,即使在长者身后,也要始终看着长者所视的方向。

其二,姿势端正。

在交流过程中,应该要礼貌地等上级、尊长先安坐后,下级、晚辈方可入座。不论谈话时间长短,身体都需端正庄重,神色要恭敬,不要挪来移去,来回变换姿势,更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以免对方误认为你不太想听。如果看到对方在交流了一段时间后,有打哈欠、伸懒腰或向他人询问时间等行为,这都表明对方想结束这次对话了,作为宾客理应告辞。

其三,话题合“礼”。

古代的社交场合,属士人之间的拜见最为频繁。面对不同的交流对象,话题上的选择也会不同。《仪礼·士相见礼》记述了士与他人谈话的礼仪规范。

“与君言,言使臣。”古礼要求,士与君主交谈,内容应该多涉及一些国家事务,多讨论如何任用臣属。“与大夫言,言事君。”士若要与卿大夫交谈,多谈一些如何侍奉君主的话题。“与老者言,言使弟子。”士与年老的长辈交谈,应该多谈一些教育弟子的内容。“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与年轻人交谈时,要多谈一些如何孝顺父亲、敬重兄长之类的内容。“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一般人交谈,话题多涉及如何以忠实诚信、慈爱安详来为人处世。“与居官者言,言忠信。”与士以下的官吏交谈,需多谈忠诚、守信、奉公的话题。

对于私人性拜访,就没有这么多的仪规束缚了。相互间的话题就会随意、宽泛一些。不过,宾客不要过于侃侃而谈,分寸感很重要。主人还没提新的话题,最好不要主动切换到新话题上来,做到“主人不问,客不先举”,也是为了不让主人觉得总是跟着你的话题走。

总之,谈话时要懂得分清场合,分清对象。古礼有云:“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朝言不及犬马。”(《礼记·曲礼下》),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要分清楚。在官场,应该多谈官场之事。在府中,就谈府中之事。在库中,多谈库中之事。在朝堂上,就多谈朝堂之事,不说和公务无关的事情。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现代职场中,比如我们上班时间,就多做多谈和工作有关的事,忌讳私事公事不分,扎堆闲聊,东拉西扯,家长里短。《礼记·少仪》有曰:“不窥秘,不旁狎,不道旧故,不戏色。”在与旁人谈话中,既不要总是窥探对方的隐私,也不能相互取笑逗闹,总是絮叨以往的旧事,神情要庄重、严肃,不能对别人有嬉笑侮慢的神态。尤其是不要乱说话,勿轻言,勿轻诺,没有见到的事情不妄加判断,“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弟子规》)。总之,言为心声,说话的基本之道:一是诚信,二是慎言。

其四,应对有礼。

说的是,问要依礼,答也要依礼,需“必慎唯诺”。这里的“唯”与“诺”,是古语的象声词,都为应答之声。“诺”,一般是地位或辈分高的人,对下级或小辈的应答声。而“唯”,是地位或辈分低的人,对上级或辈分高的人的应答声。相比之下,“唯”声的敬重语气,要比“诺”多一些。所以,当尊长问话或呼唤自己名字时,小辈回答要及时,要使用“唯”来做应答。

跟不同身份的人说话,要注意不同礼节。与长辈交谈,声音不能太大,否则会让长辈心里觉得你有吼长者之嫌。但又不能声音过低,让长辈听起来费劲。对晚辈说话则要平易近人。

《礼记·少仪》曰:“言语之美,穆穆皇皇”,与人交谈,贵在态度恭敬,谦虚而温和,明尺度懂尊重。

为客之举

初次登门拜访,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做客之道?我们可以学学林黛玉,《红楼梦》里有一段描写黛玉进贾府吃第一顿饭时的情景。大家吃完饭后,丫鬟们奉上了茶,黛玉没有立马把茶喝下去,而是端着茶杯仔细观察了一下,只见有人又捧了漱盂来,黛玉这才明白

了,这第一道茶水是饭后用来漱口的,漱完口才奉上第二道喝的茶。黛玉这一观察,实属聪明之举,不然就惹人笑话了。贾府礼仪繁多,黛玉不鲁莽行事,谨慎留心,时时在意,这正是做客之道。

第一,入门问讳。

去尊长家登门拜访,言谈举止都要有所约束,不可以像在自己家里那么随便。“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各家有各家的生活习惯。对于初次拜访者,最好事前做一点功课,了解一下受访者的习惯与爱好,以免失礼。

第二,客随主便。

到别人家里去,与主人关系再熟络,客也不能“喧宾夺主”,来个自来熟,毕竟不是在自己家里,比如,未经主人礼让,不要擅自进入主人的卧室、书房。不要随意碰触家里的工艺品,或主人的书、信件之类的物品。更不要在主人桌上乱翻、在**乱躺。更不能轻易向主人提要求,以免主人为难。如果有宴饮,对坐席的选择,自己不能把握,最好的办法就是听从主人的安排。但也不能过于拘谨,过分克制,应该与主人有互动。如果太过于克制,对主人的热情无动于衷,那也是失礼的。落落大方,有礼有节,懂克制,有分寸,才是受欢迎的客人。

第三,“不度民械、不訾(zǐ)器。”

在别人家里,不能当着主人的面,随意猜测主人家里有多少钱财,有多少贵重物品。对主人的爱好,诸如收藏的字画等,不乱做不好的评价。

第四,“将上堂,声必扬。”

这是古人登堂之礼。如果准备上堂,要先发声,示意有人来,给他人一个提醒,以免突然进入而惊扰到他人。这就好比,不敲门就直接推门而入,这种习惯很可能会引起屋内的人不高兴。在今天的职场,尤其是进入领导办公室,需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即便门敞开着,也要在门边停留一下,轻轻敲敲门,或者知会一声,以示提醒,再进入。

第五,“将入户,视必下。”

这是古人入室之礼,孔颖达疏:“虽闻言而入亦不得举目而视,恐睹人之私,故必下。”因为户内就是室,属私人居所。作为客人,一般不能轻易进入主人家的室内。即使得到允许,进入时视线也需低垂一些。不能一进去就东张西望,四处环顾,毕竟室内是较为隐私的地方。

第六,“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古人入室,要把鞋脱在室门外。其中年龄最长者,鞋可以脱在室内。因此,作为客人,如果看到“户外有二屦”,也就是室门外如果有两双鞋,则可以断定,室内一定有三人。既然有三人,在室外还听不见里面说话的声音,必有密谋之事,最好先不要进入。若有事非进不可,要打招呼让主人知道你来了,否则不可贸然直入。

第七,“户开亦开,户阖亦阖。”

从户门进入室内时,不要回头探看。脱好鞋,放置好,再恭敬入室。如果门原先是敞开着的,那就仍然给人家开着。门原先是关上的,进去后则仍然给人家把门关上。关门的时候小心谨慎些,慢慢地关上,以免碰到从后面突然进来的其他人。

辞别礼节

古人的辞别礼节,仍旧适用于今日,是为客之行为准则。

一般礼节性拜访,作为客人一方,要注意时间,不宜过久,双方尽兴即可,以免打扰到主人。

首先,懂得适时告辞。

什么时候告辞才是最合适的呢?一般拜访的时间不宜过久。如果后续还有宴请的话,饭后,客人不应立即告辞,应该继续与主人再喝喝茶,叙会儿话,之后再起身告辞。交流过程中,如果看到主人打哈欠、伸懒腰了,意味着有疲倦之意,客人应告辞离开。如果主人想要结束谈话,而客人又没有察觉到,怎么办呢?古人会用一些暗示的方式,催客人离开。比如,最典型的就是“端茶送客”。古人一般都十分文雅有礼,提醒客人该离开了,一般不直接说出来,以免双方都尴尬。主人会端起茶杯喝口茶,这时,客人就心领神会了。

其次,辞行要果断。

常有客人,嘴里说着要告辞了,身体却总是不动,弄得主人也不好起身,只好继续相陪。如果客人决定要告辞了,就要先起身,对主人要表示感谢,同时用邀请主人下次去家里做客之类的话语作叙别。若有其他客人也在场,也应一并道别。话别时间要简短,不可太冗长。最后,客出,主人送于门外,再相互拜别。

从拜见礼的仪程来看,的确有些程序与今人的生活有些格格不入。但古人那种谦恭待人、友好和善的思想风貌,是今人应该承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