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拜礼——跪拜轻重,礼不同
跪拜礼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礼节,后传入日本和高丽,在今天仍旧还在使用。
今天一说到跪拜,有的人自然会联想到“屈辱”“卑贱”,人格的不对等,是封建糟粕,自然,不可能有人对别人轻易下跪。记得几年前,主持人董卿在采访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时,面对坐在轮椅上96岁高龄的许老,为了保持平视和仰视的角度与许老说话,穿着高跟鞋的董卿,竟三次跪下,被网友称赞为“最美跪姿”。所以,对于传统的跪拜礼,我们先不急于全盘否定,我们可以先静下来,对先祖行跪拜礼之初的意义做一个还原。
九拜之礼
跪拜礼,在古代又称“拜”礼,从古人席地而坐开始,跪拜礼就成为向他人致敬的一种礼节。跪拜姿势,也是从跪坐演变而来的。
跪拜要点
先秦时期的“拜”,并不是今天我们所理解的“下跪叩头”。《容礼》载:“跪以微磬之容,揄右而下,进左而起,手有抑扬,各尊其纪。”对于席地而坐的那个时代,行跪拜礼,动作便捷,既显得恭敬,又不卑不亢。
跪拜礼的动作,是跪坐与拜的结合。正所谓,不跪不成拜,凡拜必跪。
第一种,席地而坐时,向对方行跪拜礼,动作要点如下:
双膝跪地,臀部放于脚踝之上。上身挺直,双手放于膝上。如果要向对方致敬,不用站起来,上身直起,臀部离开脚后跟,然后上身下俯,引手至地,完成跪拜。
第二种,站立时向对方行跪拜礼,需具体结合“立、跪、拜、兴”这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四个分解动作要领如下:
先“立”。身体直立,保持立容姿势,双手拱合,男子左手叠于右手背上,女子反之。掌心向内,与心口相平,或举手加额。
再“跪”。跪地时,先屈右腿,后屈左腿,双腿并齐,不能双腿同时屈跪。跪下后,上半身保持直立,臀部落于脚后跟上,保持跪坐姿势。
然后“拜”。跪后,引手拜叩。具体动作是先拱手,后俯身。手至地,头缓缓随手往下,或引头至手背,或引头触地面,形成手在膝前、头在手前的姿势。至于额头最后停留在什么地方,要视具体情形而定。
最后“兴”。拜后,直起上半身。同时,手随齐眉,后恢复成坐容,最后视礼敬轻重,或再行叩拜,或起身。起身时,先起左腿,再起右腿,然后恢复立容(注:跪时,先屈右腿;兴时,先起左腿)。
九拜之仪
《周礼·春官·大祝》载:“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吉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古人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身份,又把跪拜礼细分为九种不同的拜姿。不过,前人对“九拜”之仪颇有异解,说法也各异,在这里简单作个了解。
第一种,稽首。
“稽首”是九拜中级别最高的大礼,也是吉事场合里最恭敬、最隆重的跪拜礼。
关于稽首礼动作,在诸多古籍文献中,学者说法稍有差异。在这里选择几种列出,以备大家参考。
说法之一,认为拜稽首,头和手都要触地。
《礼记·玉藻》载:“君赐,稽首,据掌致诸地。”据郑玄注释:“据掌,以左手覆按右手也。”在《周礼·大祝》篇中也有解释:“稽首为敬之极,故为首至地。”郑玄注释:“稽首,拜头至地也。”按以上说法,稽首礼的整个动作如下:先跪,再拱手,然后头俯于胸前的手上。之后缓缓而下,手伏地面,头也伏于地面(手的前面),最后需停留片刻,然后起身。
说法之二,稽首时,跪而拱手至地,只有手触地,头至手背即可,不触地。但此种说法,后人颇有异议,称此拜为拜手稽首。
不管哪种姿势,稽首礼是最恭敬的拜礼,所以有时候,古人拜一次稽首,还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敬意,还会拜两次,就是把稽首动作,连做两次,古时称之为“再拜稽首”。《礼记·郊特牲》曰:“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拜有顺服之意,如果稽首而拜,就更有顺服恭敬的含义在里面了。所以,一开始,臣拜君之礼,或君王祭拜天地,常用稽首礼。后来,子拜父、生拜师,拜天、拜神、拜祖先、拜宗庙、拜墓等,都可以行稽首或再拜稽首礼。
第二种,顿首。
所谓“顿”,古人解释为短暂的意思,也就是说,头至地后,不停留,即刻起来,动作迅速。所以,顿首跟稽首的动作基本相同,唯一不同之处就是,拜稽首时,头缓缓至地,而不用力,且头到了地面后,还须停留约三四秒后再起。而顿首,头触地后,即刻起来,时间很短,也有急迫叩头的意思在里面,所以才称之为顿首。
顿首,通常给我们的印象,都是在一些事情比较紧急,或向他人求饶、谢罪等情况下使用。其实,顿首在古代使用的范围比较广,常用于地位相近、平辈之间的互拜。还可用于下对上、幼对长的拜迎、拜送、拜望、拜别。比如,古人写信的时候,为了向对方表达敬意,又不能像见面时那样行跪拜礼,所以在开篇常常会写上“某某顿首”,在结尾会写“某某顿首再拜”,以示话别。
第三种,空首。
郑玄说:“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空首,又称拜手或一拜。“空”,即不触地的意思。行礼时,两膝跪地,拱手至地,头部至手,但不触地。
空首礼为男子所行之礼,在拜礼中属于较轻的一种礼节。常作为君对臣、上对下、长对幼的答拜礼。比如,臣子向君王行稽首,作为君王则可以用空首来答拜。所以,以上三种拜礼,稽首、顿首、空首,在古代人际交往中,属正拜之礼。
第四种,振拜。
振拜,是丧事中最隆重的跪拜之礼,是对逝者表达哀悼之情的礼节。
行礼时,双膝跪地,不仅要跪拜、顿首,而且拜后还要“踊”,什么是踊呢?就是那种边哭边捶胸顿足的动作,叫“踊”,哭得极度哀痛,所以才称之为振拜。我们在今天的影视剧中常见到这种踊哭的形象。振拜属凶事之拜。
第五种,吉拜。
古代丧拜礼。行礼时,先行空首礼,而后缓行顿首礼。是服齐衰丧服者所行的拜礼。《礼记·杂记下》载:“非三年之丧以吉拜。”属丧拜中之轻者。
第六种,凶拜。
古代丧拜礼。行礼者须先稽颡(sǎng),后空首,稽颡也是古代的跪拜礼,动作与顿首相通。头触地时,表情须庄重肃穆且悲痛。凶拜是25个月内居丧期间答拜宾客的礼节。凶拜拱手时,男子右手在上,女子左手在上。
第七种,奇拜。
说法较多,今从郑玄说,奇拜为一拜,是君答拜臣之礼。指行拜礼一次的意思。
第八种,褒拜。
褒拜,指拜两次的意思。
其实,奇拜和褒拜,指的是行礼者拜的次数,而不是两种单独的跪拜形式。古时,为了凸显拜者的礼敬程度,不仅看额头是否触地,还会在跪拜的次数上体现出来。
第九种,肃拜。
肃拜,是“九拜”中礼节最轻的拜礼,也是女子专属拜礼。肃拜时,双膝跪地而拱手(右手在外),头微俯。古代妇人以肃拜为正礼,在婚礼、祭祀、祝贺等场合使用,即使拜谢君主赏赐,妇人也只用肃拜礼。
肃拜与肃揖不同,肃揖也是古代妇人拜礼。行礼时,是站立而拜。双手相拱,头微俯即可。双手举到什么高度,视对方年龄身份而定。正因为动作简单,不需要跪地,对于身披甲胄的军人来说,行礼时极为方便,所以肃揖也成为了军中拜礼。
女子肃拜礼
肃拜与手拜也有差异。手拜也是古代妇人的跪拜礼。行礼时,双膝跪地,两手先触地,然后拱手,同时低头至手。古时妇人以手拜为丧拜,以肃拜为正拜。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九拜之仪”,综合了前人学者的诸多解释,取其中最为精详的说法,根据它们的跪拜特征,简单归纳如下:
稽首:跪而拱手,头和手低至于地。
顿首:跪而拱手,头和手低叩于地。
空首:跪而拱手,手至地,头至手。
振动:悲痛时行之。
吉拜:丧拜之轻礼。先空首,后顿首。
凶拜:丧拜礼。先顿首,后空首。
奇拜:为一拜之礼。多用于君王拜臣下。
褒拜:两次或两次以上之拜礼。比如拜神或拜尸,用褒拜。
肃拜:跪而拱手,手不至地,头至手。
其他跪拜礼
避席而拜
何谓“避席”?原本是坐着的,见到尊长,起身离开自己的坐席,站立在一旁,给来者行跪拜礼,这种避席而拜的礼节,比在原席上行跪拜礼,要显得更加郑重。它不是坐而顺势的行礼,而是为了向对方致敬,特意起立离席,以站立的姿势单独完成跪拜的动作。“避席而拜”是一种向对方表达特别敬重之情的形式,甚至比顿首、稽首更为敬重。
抢拜
就是半跪半屈的姿势。行礼时,右膝跪地,左脚屈。双手拱手,或左手放于左膝上,右手下垂,这也是古代军中的跪礼。今天西安秦始皇兵马俑遗址展厅里,就有一尊屈左膝、跪右膝、上身直立、身披铠甲的跪射俑,姿势就是抢跪。
叩首礼
常见于下对上、卑对尊、少对长,是清代的常用礼。行首 礼时,肃立,然后跪于地。上身挺直,臀部贴在脚后跟上。双手在身前两侧齐按地,然后头部前额叩于地,礼毕起立。如果是身着朝服,得先用两手“啪啪”两下,先左后右,把朝服的马蹄袖头放下,再下跪请安。
叩首时,有一跪三叩、二跪六叩、三跪九叩等。比如官员之间行叩首礼,次数多少要根据官阶高低而定。官阶相近,可以行两叩或一叩。如果官阶相差较大,低者向高者可行三叩,也就是三拜以上的礼。比如,在清代,大臣觐见皇帝,需行三跪九叩之礼。当年,英国外交官马戛尔尼勋爵代表英国来到北京,面见乾隆皇帝。而清朝的官员要求他在行礼时,须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大礼。对于马戛尔尼来说,怎能受如此羞辱,愤而不跪。既然如此,乾隆皇帝也拒而不见。双方僵持不下,差点酿成外交事故。最后,经过多次的交涉,各自都做出让步,乾隆同意马戛尔尼只需要行单膝下跪礼。
跪拜的演变
对于跪拜礼越了解,就越有疑惑。古人为什么一见面就拜,拜的是什么?为何如此之久地一直拜?最初表达礼敬之情的跪拜礼,为何演变成了宣扬尊卑贵贱,带有屈辱、卑贱色彩的工具?
其实最早两周战国时期的跪拜,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叩头示卑,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那个时代,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一律席地而坐,就连君臣之间也是如此。臣用跪拜礼向君示敬,君也一样用顿首来回礼,相互间毫无尊卑贵贱之分,只是礼敬之意。
到了汉代初年,社会各阶级也不太稳定,朝廷上也没有太多的礼法规章。当初跟随刘邦一起打天下的混混们,个个摇身一变,成了王侯将相,可仍旧是暴发户心态,言行举止随性粗鲁,不懂礼,也不讲礼。经常在朝会上,站没站相,不讲秩序,跟逛菜市场没什么两样,乱哄哄一团。尤其是酒宴,酗酒失态是常事。喝醉了,拔剑吼叫,乱砍皇宫里的柱子。坐在一旁的刘邦,看到群臣混乱不堪的场面,既厌恶,又无奈无助。于是,叔孙通制定了一系列的朝仪礼规。要求文武官员每次上朝,要严格按照官职大小排列。议事前要说一套规矩的辞令。平日里那些挥戈舞戟的大将军们,一个个也要趴在地上,然后仰脖抬眉,往上看着,向刘邦行礼。如果谁不讲礼仪,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从此,群臣们学会了面见天子时,“皆伏抑首”,再也看不到“醉或妄呼,拔剑击柱”的粗鲁行为了,乐得刘邦连声感叹:“吾今日乃知皇帝之贵也!”
叔孙通为汉制仪,着实让刘邦好生风光了一番,让他终于体会到了做皇帝之贵,不过,群臣们这一跪,跪没了君臣之间的亲密,反而拉开了距离。有学者认为,从叔孙通为汉制仪之后,再也看不到两周战国时期,那种君与臣相见相互跪拜致敬、促膝而谈的画面了。跪拜礼,已然开始失去原有的意义,只剩下臣服和尊卑。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到了东汉年间,人们的生活方式慢慢地发生着改变。尤其是桌椅床凳这些高足家具的普及,彻底改变了商周以来跪坐的姿势。人们从席地而坐,改成了垂足高坐。在日常生活中行跪拜礼时,动作不再那么方便。慢慢地,人们除了跪拜天地君师,日常的迎来送往采用站立式揖拜礼居多。偶尔跪在地上,向别人行拜礼,反倒显得极其隆重,同时尊卑贵贱的色彩明显加重。各朝各代的权贵们,更加重视跪拜礼的形式。为了体现自己身份上的威严感,把最初的跪拜次数,从最初的一拜逐渐变成三拜、四拜、五拜三叩,最后演变成清代的三拜九叩。礼敬次数越多,尊卑贵贱越明显。至辛亥革命后,才正式宣布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礼。
今天,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跪拜礼已经退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只是在家庭祭祖、婚礼、葬礼这些特殊场合上使用。如此看来,今天的我们,只有在最悲伤或者最快乐的时候,才会想起祖辈的跪拜礼!
见面礼——作揖拱手,礼节多
在今天,大大小小的会议场合,随时都能看到,我们国人不再主动去握对方的手行握手礼了,而是先握自己的手,行拱手礼打招呼。在这样一个交际面广、节奏又很快的时代,除了不符合时代发展,被人们淘汰的“跪拜礼”之外,传统的揖礼、拱手礼、合十礼,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相比握手礼,揖礼拱手不仅中正端庄,操作起来也简单,不烦琐。其二,相比西式见面礼,比如拥抱、握手、亲吻礼,少了身体接触,没有了亲近感。但是,通过相互间保持距离来表达对对方的敬意,一直是我们中国人最喜欢的传统表达方式。再者,相互间没有身体接触,这样也就避免了一些交叉感染,从卫生角度来看,也非常适合现代人对卫生的讲究。另外,传统见面礼施展起来,主动性强,还不需要对方的配合,随时随地都可以向对方行礼,对于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来说,更为便捷。不过,现代人对于传统见面礼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比如,双手具体怎么握,怎么举,哪种是揖礼,哪种算拱手,仍有人搞不清楚,行礼没有个标准。
揖礼
其实,先祖们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用揖礼向他人致敬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揖礼之所以在古代也很受欢迎,正是因为它的便捷。相比拱手礼、合十礼来说,揖礼表达的礼貌程度要重一些,但又比跪拜礼的礼敬程度轻很多。古代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普通百姓的婚嫁、宴请等场合,人们相互致谢、祝贺,辞别、告别时,甚至于向他人道歉、提问、回答时,都是先行个揖礼,再说话。可以说,除了最高礼节的跪拜礼,其次就是揖礼了,几乎融入到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今天,过年过节、典礼庆贺,仍有人在使用揖礼。
揖礼要点
第一,何为揖?
用陆游《老学庵笔记》中一句话概括就是:“古所谓揖,但举手而已。”揖礼就是拱手往前。郑玄解释得更仔细:“推手曰揖。凡拱其手使前曰揖。”就是揖礼。
第二,揖礼动作要领。
揖礼时,先肃立,拱手合抱,齐于心。左手掌心贴于右手背(女子相反),手心向内。左右手拇指横向相对,其余四指并拢。双手高度推手至额或向前平推,或推手向下。身体也需随双手的移动,向下微俯低头,眼看自己鞋头,稍留片刻后,缓缓地以手随身起,拱手齐胸,礼毕,垂手或袖手,恢复立容。
明代学者方孝孺在《幼仪杂箴·揖》中,对行礼人的身姿、手位、视线,都作了详尽的规范:“张拱而前,肃以纾敬。上手宜徐,视瞻必定。勿游以傲,勿佻以轻。远耻辱于人,动必以正。”揖礼时,表情要庄重。拱手往上时,速度要缓慢。同时,视线要平稳,不可左顾右盼,轻佻散漫。整个形体稳重端正,不能摇来晃去。为了便于记忆,把(男子)揖礼的动作要点总结如下:
身体肃立,足闲二寸
抱臂如鼓,拱手齐心
两手相叠,左手在外
掌心向内,拇指横对
表情庄静,视瞻平正
揖礼种类
因为古人非常讲究辈分高低,所以揖礼举手,自然会有所区别。据《周礼·秋官·司仪》载,按拱手高低,揖礼又大致分为“天揖”“时揖”“土揖”“长揖”“旅揖”“旁三揖”。下面对每一种揖礼的特点,作个详尽的介绍。
第一种,天揖。
“天揖”,按照字面意思便知道,拱手一定是往上的。郑玄注释得好:“推手小举之为天揖。”具体动作是:先要拱手于胸前,男子左手覆于右手上,右手心朝内(女子相反)。然后推手举至额,自上而下曲身低首,手至膝稍作停留,起身袖手,恢复立容。
天揖多用于正式场合,比如祭祀、冠礼、婚礼等,面对尊长可行此礼,也用于君王对诸侯和本家同姓诸侯的礼节。
第二种,时揖。
时揖,郑玄注释说:“推手平之为时揖。”平,就是双手平推向前。时揖的动作,拱手从胸前往外平推即可,身体微磬,保持几秒钟后再起身,同时袖手,恢复立容。
时揖多用于平辈之间,也用于君对臣的行礼,恭敬程度比天揖稍差一点。
第三种,土揖。
土揖,郑玄注释为“凡推手小下之为土揖”,小下,也就是拱手微微向下推,比时揖那种平移的位置,稍低一下。行礼时,拱手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然后缓缓起身,同时袖手,恢复立容。土揖,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的回礼。
第四种,长揖。
长揖,又称为“帝揖”,是一种很特别的揖礼,是揖礼中最为敬重的一种。一般面对尊长、位高者行揖礼,或者不方便行跪拜礼时,古人便用长揖来代替,属于站立致敬中最为恭敬的一种。
行长揖礼时,拱手高举过头,并做一个自上而下的大幅度动作,以加深敬重程度。同时,曲身低手,手过膝。稍作停留,手随身起,恢复立容。
第五种,旅揖。
郑玄《注》:“旅,众也。大夫爵同者众揖之。”旅揖指官爵相同的人相互揖礼。在古代多为士大夫之间常用。
第六种,旁三揖。
对于“旁三揖”的意思,前人有异解,兹只取其中一种。旁三揖,就是面对众人拱手三次揖礼。古人行揖礼时,跟跪拜礼一样,也会用次数多少来区别礼数轻重。据资料记载,在清代的官场,知州、知县、直隶州州同、州判等这样级别的官员,在拜见总督、巡抚的时候,要行跪拜礼。告退的时候,就不用再行跪拜礼了,而是行三揖礼,也就是作揖三次。文官之间,五、六、七品官拜见一品大学士,就行三揖礼。
同样,为了便于记忆,以上几种揖礼的行礼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天揖:拱手至额,自上而下。时揖:拱手齐心,平伸前移。土揖:拱手前伸,推手小下。长揖:拱手过头,自上而下。旅揖:爵位相同者,相互揖礼。旁三揖: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由此看出,古人讲究礼数很周到仔细,即便行个礼,作个揖,也要区分对象,辨个亲疏内外。就拿“天揖”“时揖”“土揖”这三种揖礼来说吧,《周礼·秋官·司仪》中记载:“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指君王在城门外迎接诸侯时,采用的是揖礼。不可能行跪拜礼,毕竟身份是君,长揖也不用。君王分别对没有亲戚关系的庶姓诸侯,行土揖。对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行时揖。对本家同姓的人,行天揖。另外,在行揖礼过程中,推手的高度也有高、平、低之分。拱手胸前,或举至额前,或高过头顶,或向下过至膝,这里面的敬重程度是有差异的。
拱手礼
拱手礼对大家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人做错动作,看来还是没有学到重点。
拱手礼起源很早,又称捧手礼,可追溯到商代,是古人站立时,或行走过程中,向他人拱手致意的一种行礼方式。相比上一节说到的跪拜礼,拱手礼简单得多,在古代主要用于春节拜年、婚礼、生日、庆功、亲朋好友之间的恭喜祝贺。在今天的社交场合,拱手礼仍属常用礼。
行拱手礼时,身体立而磬折,双手在胸前叠合抱拱,手型如拱,立而不俯。或一手虚握,另一只手覆盖其上,与胸齐平。然后,两手自上而下,或由内向外拱手致敬。其中,有三个动作细节需要注意:
其一,前后移动的方向。拱手分两种方式:一种是拱手向外,古时称揖。另一种是拱手向内引至于胸,古时称为厌。我们现在拱手,大都采用“揖”。
其二,左右手的位置。两手拱合时,左右手的位置男女是有差别的,在今天也是如此。拱手礼有吉凶之分。遇吉事,如祭祀、婚嫁、笄冠礼、燕飨、日常交际问候等属吉事。拱手行礼时,男子左手在外,以左示人,是一种敬意和尊重的表达。而女子则反之,右手在外。遇凶事,如家中有亲人去世的话,此人正处于凶事,拱手行礼时,要与吉事方向相反,男子行礼时右手在外,而女子则左手在外。位置弄反了,会被视为对他人的大不敬。
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是因为古人认为左为阳,右为阴。男为阳,尚左,女为阴,尚右。所以,今人行拱手礼时,万不可弄错左右手的位置。
其三,上下合拱的高度。行礼时,身份不同,拱手的高度也不同,敬重程度也有差异。第一种举手加额,行礼者两手相拱,举手与额齐平,常用于对尊长的致敬。第二种拱手胸前,双手相拱,与胸齐平,位置不高于额头,不低于胸,属平辈之间的敬拜高度。
叉手礼
说到叉手,一部国内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就把今人原本不熟悉的古礼带入了时尚圈,火爆了一把,据说有不少年轻的粉丝们,争相模仿。叉手礼,最早从西域传入,西晋开始慢慢进入中原,在唐、五代、辽、宋、金、元时期最为流行,尤其在唐宋时期,盛行一时。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不分男女老少,都以叉手相互打招呼,就像我们今天的握手一样普遍。其实,要想了解这种行礼动作,我们还可以从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中,见到叉手礼的真容。
叉手礼,乍一看跟拱手礼差不多,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拱手礼是双手合抱,一只手贴于另一只手的手背上。而叉手礼,则是两手交握,左手握住右手的大拇指,小指指向右手腕。右手拇指向上,其余四指或舒或握。行礼时,端立不跪,头和手同时微微颔首致意。叉手与其他行礼不同,拱手或揖礼行完礼后,双手直接垂下,恢复立容,就算结束了,但叉手礼不同,手并不放下,而是继续保持这个动作,往回收到胸前,约两三寸的位置,正所谓“叉手不离方寸”,就是这个意思。
行叉手礼时,宋人有个习惯,就是边行礼边发出“喏(rě)”声,与我们今人边握手边说“你好”差不多意思,有打招呼的成分,古时称之为“唱喏”之礼。类似于这种边行礼边应声的方式,早在战国时期,还出现过用“嗨”来做应答声的,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是不是很熟悉这个声音?不知是古人有超前意识,还是今人在模仿先祖呢!秦汉时期用“诺”“唯”“允”来应,再到清代的“噫(zhē)”声,都是边行礼边应答,但不是打招呼,而是下级对上级、家仆对主人的一种应诺后的应答声,意思为“是”“遵命”“遵旨”,与宋人的唱喏之礼,是有一定区别的。
叉手礼,大多数用于下对上、幼对长的日常礼节。在许多场合被广泛使用,比如日常的打招呼,站立或下跪时的回话,都适合行叉手礼。行礼时,根据受礼者的身份不同,姿势会稍有变化。如果平辈之间只是想打个招呼,行个叉手礼,身体微微颔首致意就可以了。如果遇到身份高的人,行叉手礼时,身体则要磬折,以示敬意。若是遇到地位很高的人,那就得跪下,再行叉手礼了。
抱拳礼
说到抱拳礼,今天常有人与拱手礼相混淆。抱拳礼,在古代常用于习武之人。抱拳礼最早起源于军队。军人一般用右手拿兵器,行礼时只好用左手覆盖在握有武器的右手背上。之后,这种敬礼方式慢慢地也流行到了民间,春秋至两晋时期最为盛行。直至唐宋,随着叉手礼的流行,抱拳和揖礼开始慢慢变弱。到了明代,随着民间习武风气的盛行,抱拳礼才成为习武之人使用的一种专用致敬礼节,一直延续至今。
行抱拳礼是有门道有讲究的。比武时,往往两人都会面对面站好,各自向对方先行一个抱拳礼。行礼前,需左脚先上前一步,右脚跟上与左脚并步,然后双手拱为“左掌右拳”的形状。即右手握实拳,拳面外向,拳眼斜对着胸窝。左手成掌,包盖在右拳上,右拳的拳顶要正好在左掌心中指的下端。左手拇指弯曲,紧贴在右手虎口处,其余四指伸直,与下颌平齐。同时,两肘稍抬起,屈臂成圆,环抱在胸前或偏上一点。目视对方,然后两手向前推举出,以示敬意。
关于左右手放置的顺序,在武术界有几种说法。说法一,比武时,若左手拢着右手,表示让对方先打进来。若右手拢着左手,表示自己要先打出去。说法二,若是左掌右拳,意思只是切磋而已。若右掌左拳的话,有可能就是一决生死之意。说法三,从道家来讲,以左手为敬,故左边为大。左手为善,右手为恶。左手盖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
鞠躬礼
“鞠躬”,意为弯身。最早的出处是在我国的商代。那个时期,人们用祭品祭祀神灵时,其中有祭天仪式的“鞠祭”,就是把祭品牛、羊、猪等不切成块,而是将整只卷成圆的鞠形,直接摆到俎(zǔ)上奉祭,这种造型就是最早代表恭敬与虔诚的“鞠躬”。
鞠躬礼采用的是站立式致敬的一种礼节。行礼时,需两脚并拢,然后拱手弯腰,俯身向下,停留2~3秒,即可起身,恢复立容。
鞠躬礼跟揖礼一样,在向对方表达敬重程度方面,主要在于弯腰的深浅,程度越深,敬意也越深。腰身下俯15度~30度,古时称为“微磬”,适用于平辈之间,或尊长对晚辈的回礼。腰身下俯40度~60度,称为“磬折”,适用于对尊长的致敬。腰身俯折90度,称为“矩折”,适用于祭祀、婚礼等场合或向身份地位极高者的致敬。
鞠躬礼动作简单,但要求跟揖礼一样严格。行礼过程中,不并腿,或者随随便便弯一下腰,随意敷衍地点点头,甚至嘴里嚼着东西,都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另外,鞠躬时,绝不可摘冠。这与民国时期开始流行的西式脱帽鞠躬不一样。冠戴在头上,不可随意摘下,行礼前须先正冠,再向他人鞠躬。
鞠躬礼在古代适用的场合非常多,比如婚丧嫁娶、上下长幼、亲朋好友,相互都可以行鞠躬礼。甚至在朝仪、庆贺典仪这样的大场合也可以使用。据史料记载,在明朝举行庆贺大典,百官向皇帝祝贺时,都要先行跪拜礼,起立后,插笏(上朝手里拿的板)于腰间,然后三鞠躬,舞蹈,并三呼“万岁”。行礼就行礼,为何还舞上了呢?其实,群臣拜见天子,拜而舞,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还要跳上一段舞蹈。只是行礼前,扬臂举足,掀袍作势的一种稍微夸张的动作。从今天的影视剧中,也可以看到天子上殿群臣参拜而舞的场面,只不过与古人相比,过于夸张了些!
鞠躬礼是唯一无须推手、弯曲膝盖的敬礼方式,便捷又不失敬意,这也是经历数千年可以延续至今的原因。在今天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仍以我国传统的鞠躬方式为主要致敬礼节。在日常生活中,晚辈对尊长,可以行鞠躬礼表达敬意。在服务行业,工作人员对宾客表示欢迎,可以鞠躬问候。在舞台上,表演者或领奖者对观众表示感谢时,也常用到鞠躬礼。可以说,鞠躬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示敬动作,正如诸葛亮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谦卑、恭敬,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做事,到死为止的一种精神品质的表达。
打躬礼
打躬,又称打恭,类似于长揖礼。
行礼时,身体需要深深地弯下腰来作揖。打躬与长揖,都是揖礼中的重礼,但二者又有区别。长揖,虽然要躬身,但弯身下去的深度小,且动作主要表现在作揖时手臂自上而下的动作幅度大小上,来表现对对方的敬意。而“打躬”的侧重点,则是上身弯以深鞠躬为主。
正因为打躬有作揖动作,而且上身深度躬身,不仅是对对方表达深深的敬意或谢意时所行的礼节,还常常用作道歉、谢罪时所行之礼。
仕女万福
前一章提到了古代妇人的肃拜礼,万福礼就是肃拜礼的另一种变形,也是古代妇人的常用拜礼。
古代女子一直用肃拜作为常礼,到了唐代的武则天时期,妇人的行礼有了变化,一律立而不跪,只需两手手指合拢相扣,左手在下,右手覆在左手上,松松地握拳重叠,轻轻搭于胸前,或放于左腰侧即可。致敬时,左腿前置,右腿后支,庄重而缓慢地微微俯首约30度。同时,双手上下移动几下,并屈一下膝盖,略微作鞠躬,这种拜仪,在当时称为“女人拜”。又因行礼时,会略提一下衣襟,再弯腿曲身,故又称“敛袄拜”。有时妇人边行礼,还会附上一句“万福”,由此“女人拜”又有了新的名称,叫“道万福”“万福礼”“福拜礼”等。妇人拜一拜,便被称为“福一福”,拜几拜称为“福几福”。
执手礼
执手,又称“奉手”,就是双手握住对方的一只手,相当于今天的握手礼。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这种姿势,《诗经·郑风·遵大路》有云:“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魏(chǒu)兮,不建(zǎn)好兮。”意思是,拉着情人的手,恳求情人不要断了这份情。我们的传统性格,一向比西方人内敛,行礼的方式也都是以恭敬为主,情感不太轻易表露于外,但唯有“执手礼”,是通过接触对方的身体表达情意的。在《诗经·那风·击鼓》中也有这样的表达方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丈夫要去打仗了,别离时,妻子伤心地握着丈夫的手,表达“与子偕老”之情。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中的那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一对相爱中的男女,面对分别是如此的不舍,竟情不自禁地相互执手对泣。所以,我们今人也不要小看了古人在情感上大胆的表达。两个相爱之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之情,或者好友之间,情到深处,相见或分别之际自然而然地执手相对,与西式握手礼相比,我国传统的执手方式向对方表达的情感要丰富许多。
颔首礼
颔首,就是今天的点头致意。在古代,一般用于交情较浅的人之间。另外,如果距离较远,不方便行礼,往往不得已而用颔首致意。
颔首礼在今天的日常生活当中属常用之礼。如在某些公共场合,遇到长辈、领导、朋友,不方便上前握手致意时,只要轻轻颔首致意就行。或在办公室的走廊里遇见领导、同事,不必握手致敬,行点头礼即可,这样既不失礼,又可以避免尴尬。
请安礼
请安礼,源于辽金,主要是下人对主人所行之礼。后来到了清朝,慢慢就变成了满族人下对上、幼对长的请安礼节。
请安礼动作有大小、男女之分。
请小安时,动作简单,只要垂手站立,低头唱喏,问安即可。请大安礼,又称“打千儿”。行礼者需单腿下跪,先向前迈左脚,左手扶膝盖。右腿半跪,右手沿膝下垂。左右腿的间距不可过大,保持左腿向前迈的自然间距,不可向后蹬腿。头颈与上身略微向前倾,双肩平展。行礼时,口中说诸如“阿玛安”“额娘安”“××给××请安”等问候语,礼毕,恢复立容。这是男子请安动作。而女子请安时,双腿平行站立,两手扶左膝,躬腰略微半蹲,附上“请××大安”等问候语。
到了清朝中后期,请安礼基本上成了贵族家庭里的家规。比如已婚女子早晚向公婆请安,小辈要对长辈三天请一次小安,五天请一次大安。就连皇帝对自己的额娘,也得这么做。
见面礼节
了解了纷繁复杂的拜礼,也知道了行礼的各种姿势,按古人的要求,这还不够。如果不懂拜礼的规矩,就很容易失分寸,造成失礼。古人彼此相见时,何人先拜、何人后拜以及如何答拜,都各有不同的先后顺序,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
谁先行礼?
通常,幼者、晚辈、地位低者,先行礼。比如,孩子见老人,学生见师长,不能让长者先拜,孩子、学生得先给长者拜,长者一般来说也要回礼。再如拜谒某人,作为客人要先拜主人,之后主人再回拜。如果年龄相近,地位相当,相见时应各自不论先后,主动先致敬行礼。
如何答拜?
在古代,一般情况下,不管对方地位多低,凡是受了对方的拜礼,必须礼尚往来,抱以答拜。当然,双方地位悬殊较大,位高者可以用较轻于低者的拜礼来答拜。成年男女之间也是如此。一般,女子要先拜,男子答拜后,女子再一拜,称为“侠拜”。若男子拜一拜,女子则要拜两拜。只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不作答拜。比如在吊唁场合,或士见国君时。《礼记》中载,当国君面对本国的士行拜礼时,可以不必答拜,但如果是其他国家来的士,国君应该答拜。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受礼者可以不答拜,如《礼记·曲礼》中说到的,大夫、士人与君王相见,要向君行再拜稽首之礼,以示敬畏之心。但如果是国君亲自来迎接,并主动向大夫和士行拜礼,那么大夫和士不应作答拜,而是要用后退的方式避礼,表示不敢当。看似退避,实则在向国君表达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