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人的服饰,他们穿什么款式?喜欢什么颜色?喜欢戴什么饰品?今天的我们,对此仍旧充满了好奇。
古礼说:“礼仪之始,在于正衣冠。”(《礼记·冠义》)学习礼仪首先得从端正容貌和服饰开始。早在商周时期,我国的冠服制度就已经很完善了。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周王宫廷就设立了“司服”“内司服”这样的官职,专门掌管王室的衣冠服饰。正因为古人对衣冠制度非常推崇,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有云:“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这便是“华夏”之称的由来,由此中华民族更有了“礼仪之邦”“衣冠之国”的美誉。到了唐朝,衣冠礼制更是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甚至高丽、日本等诸多东亚国家派大批留学生前来我国专门学习。直至今日,我们仍旧可以从日本的传统服饰当中,领略到我国大唐时期衣冠服饰的魅力。
我国古代的衣冠服饰,大体可以分为冠冕和衣服两大类,具体包括头衣、上衣、下裳、足衣。
头衣
头衣,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帽子,在古代还有一种说法,称为“元服”或“首服”。这是因为古代的成年男子到了一定年龄要行冠礼。
在第一次加冠时,嘉宾会送上这样一句祝辞:“令月吉日始加元服。”郑玄注:“元,首也。”就是头的意思,所以“头衣”又可以称作“元服”或“首服”。
头衣,是古代贵族服饰礼制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据《仪礼·士冠礼》载,人从一出生开始,便要蓄发。因为在古人的意识里,头为元阳之府,是身体中最重要的部位。等到了十四五岁,女子要把头发梳成发髻,并戴上簪固定好。贵族家男子到了二十“弱冠”之年,要行冠礼,头上要加冠,而庶民男子,头上也需要着巾。
所以,首服或元服,从总体形制上,大体分为冠、冕、弁、帻等。
第一类,冠。
冠在古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贵族共用的首服。平时戴的冠用玄黑色(黑中带红),如有丧服则用缟素(白色)。
戴冠是古代贵族士以上阶层男子礼仪上的要求,对于下层的平民男子,不是不能戴,要戴也只能戴帻(zé)。所以,古代贵族成年男子,在公开场合都要戴冠,以示成年和贵族的身份,若当冠不冠,会被视作一种“非礼”的行为。孔子的学生子路,在一场卫国内乱中,不幸被敌人用戈刺中,系冠的缨也被砍断,头上的冠歪了,也快掉下来了。子路临死前,也要结缨正冠,“君子死,冠不免”!
古人戴冠礼制很严格,尤其在朝中,人臣见君主时,首要的礼节就是“敛衽”“正衣冠”。作为朝堂之上的人君呢,也需如此。说到戴冠,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汉武帝刘彻。这个人的性格,跟他的曾祖父刘邦很相似,平时不太注意礼节,尤其是对那些他瞧不上眼的人,有时候会“随心所欲”乱来一通。比如,他对靠裙带关系得以起家的大将军卫青就经常不讲礼,有时候上个厕所,也故意召见卫青前来面见。刘彻还瞧不上丞相公孙弘,觉得此人貌似忠厚,实则为人圆滑,太过奸诈,与他见面,刘彻经常不戴冠,根本不把他当回事儿。不过有一人除外,那就是耿直忠诚、清廉无私的汲黯,刘彻那一定是要正冠相见的,不敢随便。有一天,汲黯有事前来晋见,刘彻正好衣衫不整,悠闲地坐在那儿,也没戴冠,突然看见汲黯远远地朝他走过来了,便匆忙躲到帷帐中,赶紧正衣戴冠。(《汉书·汲黯传》)从此,“不冠不见黯”便成了形容皇帝礼敬大臣的用语,也是君臣相见应有的交往之礼。可见不戴冠是件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在古代只有四种人不戴冠,那就是小孩、罪犯、异族人和平民,其他人在平日里都要戴冠,除非在官场上被革了职、削了位,否则不要无故摘冠。
古人如何戴冠?
首先,束发横笄。戴冠前,得先把头发束起来扎好,在头顶上盘成髻,在发髻上戴上冠。然后,用一根笄簪,从冠的左右两侧横插过冠和发髻,固定住冠帽。
顺便说一说笄簪。到底哪种是笄?哪种是簪?其实,两者实为同物异名。先秦时期叫笄,汉代以后叫簪。在周代,女性固定发髻用笄,男子戴冠也用笄,所以,为了区别开来,就把用来固定冠冕的叫衡(横)笄,而只是单纯固定头发的叫发笄。
最后,再系缨正冠。除了用笄簪来固定冠帽外,其实在冠的两侧,还各有一根丝绳,可以拉到戴冠者的下颌处系住,把头上的冠固定住。古人把这两根丝绳叫缨,正是子路临死前为了不让冠掉下来所系的冠缨。也有另一种样式,在冠的两侧有一根绳,用它兜住下颌,两头系在冠圈两侧,这样的丝绳叫纮(hóng)。
先秦时期,冠帽在形制上,大体是一致的。只是士以上阶层,不同身份、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所戴的冠会有所差别。之后汉朝大一统,冠的形制开始不断花样翻新,制作也更有考究。统治者们戴的冠,形制上都是前梁高耸,向后倾斜,中空如桥。梁又分一梁、三梁、五梁这几种,上面还用各种金玉来装饰,以此来表示爵位的等级。到了魏晋时期,男子则流行戴小冠,并且不论等级高低,上下通行。帝王有时也戴白纱帽。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通天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术氏冠等。
进贤冠
它是古代儒生所戴之冠,在我国服饰史上影响深远。从汉代到唐宋,一直在文职人员的礼服中居于重要地位。东汉时期的进贤冠,衬以介帻,并在介帻后部,还延伸出上翘的冠耳。原来的冠体,成为它的一个部件,名“展箭(yǒng)”。
形制为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有五梁至一梁,以分等级。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博士以下至小吏私学弟子皆一梁(梁就是冠上的横脊),以俪为筒,裹于梁及梁柱,后来是文官所戴的冠。
第二类,冕。
《礼记·玉藻》载:“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外。”意思是天子所戴的冕上,前后各自垂挂着玉珠十二串,身着龙衮服祭祀于庙。身着玄衣戴冕,在国都东门外行祭日礼,由此可见冕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属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重大祭祀典礼时所戴的等级最高的礼冠,需要与冕服、赤舄、佩绶、玉圭等配套穿,而且只在祭祀等大典上穿戴,平时穿别的冠服。今天许多古装影视剧中,常见到皇帝头戴冕冠,身着衮服,坐在朝堂上听政,明显是不符合礼制的,是一个错误的穿戴。
冕的样式,包括每一个装饰,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具体包括蜒(yán)、缨、纽、纮(hóng)、填、旒等。
蜒——就是冕最上面的那块黑色、长方形的木板。长一尺六寸,宽八寸, 形状前圆后方,寓意天圆地方。涎板上用两层不同颜色的布包裹着,最上面的那层是玄色,下面那层是德(xūn)色。
颜色的用意,《周礼·染人》中解释为:“玄缥者,天地之色。”古人把天的色彩视为玄,为至高无上之色。所以,古人在祭祀时所穿的祭服颜色,常用玄色,有象征天地的意思。
艇的下面连着冠。戴的时候,征要以“前低后高”的方式固定在冠上,目的只有一个,提醒戴冕者不论地位有多高,身为君王要有敬德、谦卑之心,这样才能把一个国家治理好。
缨——在冠的两侧,各有一个小圆孔,叫作“纽”。戴冕时,用一根长长的玉笄,从纽的一侧横穿,用来固定冕。在玉笄的一端,系着一根丝带,带子从下颌绕过,最后系在玉笄的另一端,这根带子称作“缨”。
纮——艇下面的冠圈,叫作冠“武”。在其下沿的两侧,靠近耳朵的位置,两边还各有一根下垂齐耳的丝带,称作“纮”。
填(tiàn)——在聃的下端,镶有一枚玉珠,称作“填”,俗名“充耳”,“充耳不闻”的充耳,也是用来警醒戴冕者,不要乱听杂声,不可轻信奸佞之言。
旒——艇的前后两端分别有一组缨,穿挂着一串串不同颜色的小圆玉珠,称作“旒”。旒的数量,会因身份不同而有差异。根据礼制,古时天子的冕前后的玉珠最多挂十二旒(串)。诸侯的冕,前后各九旒,侯、伯、上大夫这一层等级,前后各七旒。而下大夫,前后各五旒。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有疑问,设计这样的十二珠串挂在冕前,不会遮挡视线吗?走起路来多不方便啊!据说这也是一种有警示的设计,时刻提醒戴冕者,面对某些事情的时候,要学会有所忽略,“视而不见”便由此而来。
冕在上古时期,并不只有天子才专有,一般贵族都有冕。比如天子服大裘冕,一品官员服鳖(bì)冕,二品服毳(cuì)冕,三品服希冕,四品服玄冕,五品服平冕。这六种形制,在功能上是有区别的。
大裘冕:用于帝王祀天。
衮冕:用于帝王祀祖。
鳖冕:用于帝王和百官祭祀先王,行飨射典礼。
毳冕:用于帝王和百官祭祀山川。
希冕:用于帝王和百官祭祀社稷。
玄冕:用于帝王和百官参加小型的祭祀活动所用。
汉代之后,只有皇帝才戴冕有旒,于是“冕旒”也就成了皇帝的代称。这种冕制,一直延续到明代。后来的清代,没有冕冠,只有衮服。
衣裳
在古代,衣裳是分开的。上衣称“衣”,下衣称“裳”(古时读“cháng”),与我们今天说的衣裳概念不一样。
古时的衣裳有两种款式:一种是上衣与下裳不相连;另一种是衣与裳连体,称为“深衣”,就像我们今天的连衣裙。商周时期的衣服款式,通常是上衣与下裳分开。直到春秋时期,深衣才出现,上衣下裳被连接在了一起,下裳的长度甚至一直垂到脚踝。
衣
指的是上衣。一般上衣会用两条腰带束系。一条是布,用来将衣服的腰部收紧;另一条是皮革,缚在布腰带之外,主要用来系挂各种常用物件。衣包括襦、亵衣、袍、裘衣等。
襦(rú),是一种短上衣,有长短之分。短款齐腰的,称为“腰襦”,也有长至膝盖的,称为“褂”。一般人或仆人,平时都穿短款的腰襦。
亵(xiè)衣,相当于今天的贴身内衣。诗经《无衣》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大概意思是,谁说没有战衣?我们与君同穿战袍。谁说没有战衣?我们与君同穿衣衫。其中“与子同泽”的“泽”,指的就是贴身穿的亵衣。
袍,是一种长袍。有用来御寒的,也有战袍。据史料记载,到战国时期长袍才流行,成为男子的传统服饰。至汉以后,袍便成了朝服。
裘衣,就是皮衣,一般只有贵族才能穿得起的一种冬衣。在冬季穿上,既时尚、暖和又轻便,价值千金,深得贵族们的喜爱。裘皮,主要以狐裘和豹裘最为珍贵,其次属鹿裘、羊裘等。最贵的是狐白裘,算得上是奢侈品中的“香奈尔”,不是一般人能穿的。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名句。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什么昂贵奢侈的千金狐裘,统统都拿去换美酒喝,这世上啊,只有美酒才能解万古忧愁!在李白眼里,这些穿在身上的奢侈品,根本不敌一壶美酒。可在其他人眼里,裘皮可是相当珍贵的。
在古代,只有君王以及贵族们可以穿狐裘,并且分等级高低。《白虎通·衣裳篇》中说:“天子狐白,诸侯狐黄,大夫狐苍,士羔裘。”天子穿白裘,其他按身份高低选择不同颜色,至于一般庶民就更不可能穿,即使家里有也不能逾越等级制度。
虽说裘衣金贵,但古人一般不提倡孩子穿。《礼记·曲礼上》中提到:“童子不衣裘裳”,古人认为,未成年人不宜穿皮毛的裘衣。孩子一般都体热,而裘衣穿上身太热,会有损孩子的阳气,对身体不好,而且也不方便行动。所以,古人提倡平时给孩子穿缁布衣、襦袴就可以了,让他们穿暖吃好教育好就行了。这种做法与我们今天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受凉,将孩子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方式相比,是不是要健康得多。古人的这种育儿观念是值得推崇的!
裳
《说文》曰:“裙,下裳也。”裳,为下衣,也就是裙子。先秦时期,有裳无裤,男女都穿裙。
裳,款式通常是一种紧包着下身的围裳,是用布片连缀而成。人在活动时,容易暴露在外,所以就在腰的两侧,各用一块布条来遮掩。
袴(kù),又作“绔”。是一种无腰无裆的裤子,也是古人的贴身装,形状类似于今天小孩子穿的开裆裤。穿的时候直接将两个裤筒套在腿上,再把左右两边的绳子系在腰上。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没有裆就不怕走光吗?别忘了,刚才我们也说过,为防走光,外面都会再穿上一种叫“曲裾”的裙子,能严严实实地遮挡住。再者,古人都很文明,在公众场合一般很少有人会去做诸如箕踞而坐,或松带撩裙这种失礼的动作。“袴”虽然款式奇特,但它是有钱人的服饰。据考古资料佐证,早在商周时期的贵族阶层,就已经流行这种不连裆的“袴”了。材质也非常考究,多以丝织、生绢为主,穿上后细软舒服。“纨绔”,指的是用细绢做成的裤子。贵族穿着的上好的用丝纨制成的绔,也就此引申为了今天我们常说的“纨绔子弟”的公子哥儿形象。
裤(kūn),是一种有裆的裤,与今天的裤子很像。又叫犊鼻裤,是用一块布缠遮住腰和大腿间,形状如犊鼻。今天日本相扑选手比赛时腰间所缠“兜裆布”,接近于我国唐朝时的这种裤,日语里仍写作“裤”(fundoshi),尤其是渔民,仍然可以见到类似的“六尺裤”(一般在250厘米以上)。
深衣
衣与裳相连,称之为深衣。但与袍又不一样,《礼记·深衣》孔颖达疏:“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
深衣是把分开的上衣和下裳缝合在一起,并且下摆不开衩,人穿上后整个衣服向后包住,把身体都藏起来,所以得名,深衣。
深衣在春秋战国时期十分流行。从贵族到文人士大夫,都有穿深衣的习惯,并且一直流行到了魏晋时期,文官、武士、妇女都可以穿。深衣的款式,不仅穿着舒适,而且适合所有活动的需求。既可以在家穿,又可以在正式场合穿。可以作文服穿,也可以作武服穿;可以在担任摈相时穿,也可以在治理军队时穿,仅次于朝服和祭服。即便是庶人,也可以把深衣当礼服穿。
冕服
冕服起于商代。据《周礼》记载,只有在举行祭祀之礼、参加大型仪式等重要场合,天子、诸侯、公卿大夫才会穿冕服。
平时上朝,君臣都不穿冕服,也不戴冕冠,大家只穿皮弁服。
冕服有两个最大的特点:其一,颜色。上衣玄色,也就是天青色,比黑色浅,像天空深远的颜色,所以取玄代表着天。下裳缥色,代表着地。其二,礼服绣有十二种独特章纹。为何为“十二”种?“十二”这个数字有着独特的含义。在古代,比如有十二生肖、十二地支等,十二是最大的数。天子身着有最高等级标志的十二章纹冕服,去祭祀天地神灵,有顺应天地之意。
冕服上绣有十二章纹,分别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fǔ)、蔽(fú)。日月星,如三光之耀,取其能照耀光明之意。山,一说取其山神能云雨,或说能镇定,取其能安静四方之意。龙,变化而取神之义。华虫,就是雉鸡,有五彩羽毛,取其文采之意。火,取其明亮之意。宗彝,取其勇猛、智慧、孝养之意。藻,即水草,有花纹,取其洁净之意。粉米,形状如白米,取其能养人之意。黼,为黑白纹斧形,取其割断、遇事果断之意。蔽,为青黑色“亞”形,取其背恶向善、君臣互助之意。
清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特点是盘领、右衽、黄色。龙一般为九条,前后身各三条,左右肩各一条,襟里一条,这样正背面各显五条龙,意味着“九五之尊”。礼服下摆的位置,还绣了水浪山石图案,称为“水脚”,有一统山河之意。
足衣
足衣,主要有鞋和藏(wā,同“袜”)。古代的鞋有屦(jù)、舄(xì)、履、屐等。
屦
是用麻、葛粗布、皮、丝制成的单底鞋。
屦分两种,一种是草屦,用草编制而成,故称为草鞋,常为穷人所穿。另一种是葛屣(xǐ),是一种用葛藤编成的,一般在夏天穿。相对于草鞋,葛屣要贵重一些。另外还有丝屦,就属于奢侈品了,基本上为贵族所穿。
舄
舄,是一种用麻、葛粗布、皮制成的厚底鞋。《释名·释衣服》曰:“複(fù)其下曰舄,舄,腊也。行礼久立地,或泥湿,故複其末下,使乾腊也。”“複”,指鞋底。其实就是在单底的屦下面,再加一块木板,作为厚底。穿着它就可以在泥地里行走,不怕沾湿,还隔湿气。鞋底上层用皮或帛制成。舄在古代是一种高级鞋,一般在参加祭祀、朝会、典礼场合时穿。
古代的舄在颜色上有三个等级。上等为赤色舄,一般为天子所穿,常用来搭配冕服。中、下等有白舄和黑舄,为日常所穿。
履
一般用皮、丝绸等制作而成,为单底鞋。一般只有公侯显贵才有能力穿,整体造型追求华丽。
屐出现于战国时期。用木头制作而成,底的前后有两齿,下雨天在泥泞地里行走很方便。屐,比舄更为轻便,更适合走路。魏晋南北朝时期,木屐开始盛行。不过人们在主要场合,比如访友、宴会等,还是得穿履,不穿屐。一般休闲场合,着屐又轻便还好穿。今天日本人脚上穿的木屐,就有着我国古代屐的影子。
韆
藏(袜)的作用,有些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袜子。不过比今天的袜子要厚实得多,贵族的鞭大都是皮制的,而庶民一般是粗布或无韆可穿。从造型上,我们可以从日本人着木屐时穿的袜子窥知一二。
穿戴礼仪
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出门办事,待人处事,都要像接待贵宾那样恭敬有礼,要像祭祀那样认真。这句话自然也包括对妆容仪表的要求。从古至今,穿衣戴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修养。古人对穿戴有一套规范和标准,大家也都会自觉地遵守。比如,秦汉时期,男子都有佩带刀剑的风气。尤其是贵族,每次出门,刀、剑、胾(fú)、冠,一样也不能少,佩戴也有严格的规定,“剑之在左,青龙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裁之在前,朱鸟之象也。冠之在首,玄武之象也。四者,人之盛饰”(刘昭注引《春秋繁露》)。“拔”,蔽膝也,形状像围裙,系在腰间,垂于腹前,既能遮大腿、膝盖,也能起到装饰的作用。在那样一个尚武之风十分流行、阳刚之美又是审美主旋律的时代,也不失对妆容仪表细节上的追求,这足以说明古人对衣冠服饰的重视。
第一,穿戴“三紧”。
宋代大儒朱熹,就曾提出过穿衣要注意细节,“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阙落”,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正,鞋袜不正,“身体放肆,不端严”,这个样子会“为人所轻贱”。所以,穿衣戴帽要“三紧”,即头紧、腰紧、脚紧。
首先,头紧。古人都有蓄长发的习惯,平时要把头发梳好,用簪子把发髻和冠绑好扎紧,不可凌乱松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给的。一个人要行孝,从小就必须珍惜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自己的头发,更要好好爱护好。其次,腰紧。古人穿衣,不论上衣下裳还是连体深衣,在腰间都会束上腰带,并且系紧。忌讳松松垮垮,或随意解带敞衣。最后,脚紧,指穿鞋的时候一定要把鞋带系紧,避免拖沓着鞋走路。
总之,穿戴不仅要讲究款式得体,妆容合礼,更不要忽略细节,把帽带、腰带、鞋带都扎紧了,整个人的状态才会更显精神。古礼今用,比如在夏天有的男士不太注意细节,忽视周围的环境,当众撩上衣,坦胸露肚,甚至赤膊上身。这种既不得体、也不尊重他人的举动,应尽量避免。
第二,束发右衽。
说到“束发”,在我们的印象中,我国远古先民一直就是“蓄发不剪,披搭于肩”的形象,其实不然,据古籍资料记载,从很早开始,原始先民就已经掌握了束发的技艺,并且对各种发式也有了审美的好恶。
在古代,中原与蛮夷(古人称周边少数民族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不但风俗有差异,穿衣打扮也不同。我国古代华夏汉民族,发型服饰一直保持“束发右衽”的形象。汉人以束发梳髻最为普遍,披头散发始终被视作不守礼法的行为。穿衣需“右衽”,即左边的衣襟一律要向右,掩住右边衣襟,形成一个“y”形状。而当时周边的夷人,却习惯“披发左衽”。这种形象对于十分重视礼仪的汉民族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也很鄙视。只有尚未开化、落后之地,才会有这种形象,所以,也常把“披发左衽”拿来代指那些不讲文明的野蛮之邦。其实,之所以形成“左衽”与“右衽”的习惯,许多学者也有各自的看法。其中有人觉得,这应该与各自的生活方式有关。比如,中原的汉民族一直以农耕为主,衣襟右衽,劳作的时候方便一些,而夷人大多为游牧民族,衣襟左衽,骑马射箭的时候更为方便。
第三,履袜之礼。
在古代,人们不管是着履还是穿屐,日常起居登堂入室,须脱鞋再进入。有时候参加宴饮,还须脱下袜子再入席。尤其在朝堂,人臣见君王,除了不能带刀剑上殿,履袜之礼也十分严格。搞不好有可能还会招来杀生之祸。春秋时期晋国大臣师旷因为一时疏忽,上堂忘了脱鞋,气得晋平公大声吼道:“哪有人臣不脱履而上堂的?”还好,师旷算运气不错,历史上还有人因为不脱袜,差点被砍了脚。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载,卫国有一个叫诸师声子的人,受邀参加卫侯举行的宴会。入室脱了鞋,但入席的时候,竟忘了脱袜。卫侯与各位群臣酣饮畅聊之际,突然看到诸师穿着袜子,卫侯勃然大怒,骂道:“我要砍了你的脚”,诸师赶紧解释,因为自己的脚有疾患,脱了袜子怕失敬。可卫侯就是不原谅。一看这个紧张的场面,诸师便乘机赶紧逃了出去,否则真能因一双袜子,而丢了一双脚。
之所以产生这种习俗,与古人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有关。脱鞋脱袜,原本是为了保持地面、筵席的清洁,久而久之也就成为向他人的示敬之礼。直到唐代,随着室内家具高桌高椅的普及,人们的坐姿发生了改变,履袜之礼也就很少见了。不过,在今天的日本和朝鲜半岛,仍旧保持着我国古代入室脱鞋进入的习惯。
既然脱鞋有示敬的成分,那么古人在脱鞋的动作上,也有讲究。
其一,脱鞋有规矩。《礼记·曲礼》曰:“侍坐于长者,屦(jù)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陪坐在长者身边的晚辈,一定要把自己的鞋子脱在阶下,不可以穿着鞋上堂入室。只有极少数地位高或年龄最长的那个人,可以把鞋脱在室内的席侧,其余的人则都要把鞋脱在户外。然后把鞋摆放整齐,放置在门外台阶一侧,切莫放在台阶的正中央,以免妨碍后来者上堂入室。其二,穿鞋讲顺序。从室内退出时,不可以直接穿鞋就走,而是要先跪下,坐着拿取自己的鞋,然后“隐辟而后屦,坐左纳右,坐右纳左”(《礼记·玉藻》),避开中间位置,走到一侧穿鞋,以免阻碍他人进出。穿右鞋时跪左腿,穿左鞋时则跪右腿,身体始终保持端正,不可撅臀、趴背。
其三,穿鞋懂避让。《礼记·曲礼上》规定:“就屦,跪而举之,屏于侧。乡(向)长者而屦;跪而迁屦,俯而纳屦。”刚才也说了,古人穿鞋都会尽量后退到一旁穿,因为这样才不会妨碍其他人出入堂阶。尤其是作为晚辈,要侧跪于尊长前取鞋,然后移到一旁,正对着尊长,单跪俯身穿鞋。
今天我们进入室内的礼节,其实与古礼相差无别,要注意细节,多替主人着想。比如,去别人家里做客,在被主人迎进门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须脱鞋示敬。如果主人一再示意不用脱鞋,那么客随主便,一切随主人安排就可以了。如果问也不问,就直接穿着自己的鞋走进去,弄脏地板或踩脏地毯不说,尤其是高跟鞋,搞不好有可能会划到地板。等到拜访结束,告别出门,需要注意穿鞋的姿态。不要撅着臀,挡在门廊的中间,尤其是穿有鞋带的、不太容易入脚的鞋,最好走到一侧,采用蹲姿或坐在凳上,快速把鞋穿好,不要让其他人站在门廊那儿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