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把这份作业传到美国后,女儿大为兴奋,竟说要再还原为中国朝代纪年,“我要用中国文化镇老师和同学一下!”因为她还要解释什么是中国纪年,以及为什么中国传统“记男不记女”,所有这些,都要画在一张大纸板上,为此,女儿几乎一夜没合眼。
第二天,同学们的作业摆在班里,互相观摩,惊叹声此起彼伏。老师走到这个女生身边,拿起这份特殊的作业说:“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份!”然后,开始结结巴巴地念那些拗口的中国名字……女生这个乐呀!
在这个例子里,激励自己是为了赢得更高的荣誉。而孩子一旦把荣誉看得比睡觉还重要,那就一定不会让得到的荣誉轻易失去,一定会继续不断地激励自己,用更多的努力来保留住获得的荣誉。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为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榜样
想让孩子养成自我激励的习惯,父母先要做到这一点。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遇到了什么困难,并且是怎样激励自己勇敢走下去的。这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2.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跌倒了自己爬起来
面对困难才需要激励。因此,当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要鼓励他凭自己的力量爬起来。当生活中养成了不怕困难的习惯,在学习中也会坚持到底。
3.通过总结回顾,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潜力
可以和孩子多交流,逐步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告诉孩子你的心里有颗世上独一一无二的钻石,你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把心里的钻石打磨出来,让它放射出光彩!这可以成为孩子不断激励自己的动力。
4.以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和孩子遇到的挫折
无论自己和孩子遇到什么挫折,作为父母都必须用乐观的态度来对待。相信自己和孩子都能最终闯过重重难关,迎来成功。这样能够让孩子有勇气面对任何挫折,始终相信自己。
5.在家中设立自我激励奖
可以适当采用奖励的形式,在孩子激励自己战胜困难后给予奖励。还可以为孩子做一张“天才奋斗图”,显示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取得的一切成绩。这份图表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激励自己。
6.当孩子克服了困难,全家应隆重庆祝
当孩子激励自己克服了困难,全家可以隆重庆祝一次。父母的这种态度可以让孩子在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父母的支持,为了克服困难付出全部的努力。如此,即使最终失败,他也没有遗憾,并且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让下次做得更好。
习惯50
培养孩子善于抓住一节课重点的好习惯
一节课上,老师很少像记流水账一样平铺直叙,大多数时候有铺垫,有引申,通过种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加强印象。对学生而言,一节课就像是跟着老师做一次旅行,头脑要不断思考新的问题,眼睛要不断注意新的景色。如果不能从老师的讲述中辨别出什么是重点,以及它和其他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听课可以说就是失败的,必然会渐渐遗忘。
学习的重点在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是把知识装进自己的脑子里,运用是把脑子里的知识拿出来使用。而课堂上听到的是什么?仅仅是老师的话?就算你能把老师讲的话全背下来,也不代表你能独立把题目做对。区别在于,你需要用自己的脑子来主动思考,而不是像复印机一样复述。老师的话只是帮助你掌握知识的桥梁,桥本身只是工具,并不是目的。老师的授课水平有高有低,就像桥有好有坏一样,这点我们无法选择。我们唯一能够努力的地方在于,不管什么样的桥,我们都要走过去,成功地到达对岸,把知识装进自己的大脑。所以说课堂学习的重点不在于老师讲什么、怎么讲,而在于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掌握知识,意味着你必须在课堂学习中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激活,始终保持在一种活跃的状态。老师每讲出一个知识点,你就要把它归类,放进自己大脑中的知识库里。以便在你的知识结构网络中,找到它的位置。然后,你要把它和其他知识连起来,检查相互间的联系是否清晰、稳定,如果有疑问,你就必须举手向老师请教。这看起来十分复杂,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新知识和旧知识比较,先确定它属于哪一个类别,再从同一类知识里寻找因果关系和先后顺序。这样,我们在学到一个知识点的同时,也能了解它是按照什么样的逻辑顺序,从哪里发展演变而来,它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它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也就是说,课堂学习,不能仅仅满足于抓住知识点,还必须把新的知识点和旧知识连成片,形成网状结构。你得到的不该是一粒珍珠,而应该是一小片渔网。
一般而言,老师讲的都要听。但有时老师为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讲不同层次的内容,这时学生就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听,即抓住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内容。武汉三中饶翠同学说:“课堂教学进度一般以中等学生的理解能力为主,顾及差生的能力所及。这样一来,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会产生‘吃不饱’之感。那么,听课方式大可不必‘专心致志’。主要听课内容为:规律性的知识以及老师给的教学方法、解题思路等,作为我们听课的核心内容。而对于那些常规的、纯属老师‘炒剩饭’的部分,则无须一板一眼地听,这时,可以看一些与课堂有关的书籍,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当然,这需要对自己的实力有正确的估计,切不可眼高手低,顾此失彼。”
听课为什么要有选择?因为你需要时间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你听课是为了从老师的嘴里得到网络的线头,而老师讲课的节奏总是有张有弛,知识点不会太密集,总会多举些例子来解释、阐发。这时,你就可以拿出一张纸,试着画一下各知识点的相互关系,只用三五分钟就够了,相当于把新旧知识一起温习了一遍。而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总是记得特别牢固,听课效率就在无形中大大提高了。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老师讲的时候似乎什么都听明白了,可到了做题的时候还是缺乏自信。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这些知识不是自己总结出来的,和已有的旧知识联结得不够紧密,很容易脱环。这点老师帮不了你,你只能自己帮自己,从现在开始,借助老师的讲解,在课堂上自学。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让孩子画知识结构图
家长可以让孩子把自己学过的知识画出一幅知识结构图,由此可以明白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自己来总结,就能让这幅图留在自己的大脑中,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立刻回想起来。
2.让孩子自己总结各知识点之间的异同
家长可以让孩子比较各知识点之间的异同,并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来。这可以帮助孩子清晰地区分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而这些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则,总会记得格外清楚。
3.让孩子自己归纳每个知识点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家长可以让孩子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标明它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这实际上就是在总结十分实用的规律,帮助自己轻松地应对考试,准确地识别出试题中的各种陷阱。
4.陪孩子自学新知识
如果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可以陪他自学新知识,抓住概念、相互关系和适用范围这几个点,让孩子自己归纳总结。孩子会发现学习十分容易,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极大地增加自信,相信单凭自己也能学好。
5.自己总结的才属于自己
家长可以给孩子讲清楚,跟着别人学知识,知识就是别人的,只有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才是自己的。背别人的结论既辛苦,效果又不好,而自己总结出来的结论不用专门去背,也能记得很牢。
习惯51
培养孩子记笔记的好习惯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要求眼、耳、口、心、手全体参加。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把要学的知识学到手,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要想记住一样新东西、新课文、新内容,阅读10遍,不如书写一遍。因为记笔记时,你是眼、心、手都在动,绝不分心,记忆中的印象自然深刻。学得深,记得住,不易忘。尤其是做课堂笔记,记的内容是老师的口语讲解或者板书的重点,而老师的口语讲解是即讲即消失,不会停留在空气中,但际若能抓住精彩处记在笔记上,则这精彩的重点之处就永远不会再跑掉,成了你自己的东西。板书也是一样,老师总是即写即擦,顶多也只能保留45分钟。要知道老师每节课的板书都是经过课前精心设计的,甚至是其毕生教学之精华,若讲完之后擦掉了,同学们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
王刚的父亲是个自学成才的内外科名医,而父亲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勤做笔记。在父亲的书房里,至今还整齐地排放着几十本学习笔记。在父亲的整个求学与行医过程中,那些笔记甚至强过了大部头的各种医书。因为那都是浩瀚书海中的重点与精华,且又都是经过了父亲的眼与心一笔一画精心整理并记录下来的。需要之时,便可随手取来,为其所用。在我过去的同学中,不少人也有如此的习惯。除了记课堂笔记,还做读书笔记,有的甚至抄书。例如抄写书中的警句格言、精彩句段、黑体公式、定义,还有的每天抄写两条成语或成语故事。当然,苦学不如巧学,我们不提倡用抄书的笨办法,但有时的“笨”却又正好是一种扎实。因为所谓聪明,就是勤用我们的眼耳口心手,加上一日日一月月的积累。长此以往,形成习惯,人人便可由笨变聪明,成为学有所成的真正人才了。
攀枝花市华山中学的一位同学名叫石舸,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成为该校优等生中的佼佼者。石舸同学在回母校与同学们讨论其学习方法与心得体会时,最强调的一点就是自己从小养成的记笔记的习惯。并且,他还将自己从初中到高中6年来12个学期中所做的全部学习笔记赠送给母校,使同学们从中受到了学习中必须养成记笔记的习惯的启发。有位同学随手翻开了石舸同学一本语文课笔记本,正好是有关古代精典短文《陋室铭》的学习笔记。石舸同学的笔记是这样记的,也很精短:
今天,语文老师高度评价这一课,并讲解了他的两点感悟。
感语一:小而精深,千古不朽,全文81字。
感悟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精彩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老师对此文的精彩板书: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此语乃本文中点睛之笔,道出了作者崇简、崇德,不图虚名,不求豪奢,淡泊名利,注重德行的生活情趣和高尚人品。
这位同学看了这篇笔记深受启发,决心从此重视记笔记,并养成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石舸同学介绍,他后来将这篇笔记充实,发挥,写成一篇随笔,发表在了山东一家报纸的《文学鉴赏》专栏上。
记住,刀越磨越快,笔越写越灵。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定会让你终身受益。
他们是这样看笔记的。
2002年高考内蒙古自治区理科第一名徐鸿说:
记笔记是我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我也从中得益不少。
2002年高考湖南理科第一名肖吉吉说:
我很重视记笔记,并且从小就养成了这一习惯。可以说,我平时的学习和高考前的复习很多都是借助于我丰富的笔记的。
2002年高考贵州理科“姐妹状元”双胞胎,姐姐张晓冬说:
“我的笔记常被班上同学借阅,我不仅重视记笔记,而且形成了习惯,所以我记得也十分认真。”
妹妹张晓楠说:“我的记性不如姐姐好,记笔记的习惯也是受到姐姐启发、影响形成的,但这个好习惯的确帮了我从初中到高中学习上的大忙。”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让孩子勤用手中的笔
在贪玩的学生时期,想玩是孩子的天性,当家长的不必管得太严。但贪玩常常导致忘性大。作为家长,须随时提醒孩子,把重要的东西用笔记的形式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也省得玩耍时老是牵挂着要做的事和怕被忘记的学习内容。
2.孩子好的方法应自觉使其形成习惯
每个孩子都会有各自的优点,例如记笔记。发现孩子的优点发现并帮助其形成习惯,是家长的义务与责任。这就需要家长常常提醒与督促。好的方法用一次虽有一定意义,但若能长期使用,则意义更大。
3.课外阅读好作品,让孩子用笔记重点,然后给父母看
父母工作都忙,很少有时间再去阅读一些想读的文章,可以让孩子去读,如每周一篇,可以是课本上的阅读课文,也可以是报刊上的优秀短文,然后让孩子作阅读笔记。
习惯52
培养孩子细心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作业是学生对头脑中知识的检测,任何错误都意味着自己的漏洞和不足。而及时检查,能够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最大限度减少错误,从而提高学习的信心。
粗心,是学习上最大的敌人,会给人带来终身的遗憾。原本能够做得很好,取得优异绩的事,由于租心,且又缺少细心检查,结果不该发生的错跌发生了,使自己的努力功亏一篑,甚至后悔终身。做计划、写文章、完成作业,都会有由于笔误,由于考虑不周,由于粗心大意造成原本不错或不该错的结果错了,甚至有的同学或因习惯,或因性格,生就粗枝大叶.做起事来急于求成,又总是太相信自己,做完后没有细心检查的习惯,结果作业时经常出现本不该错而错的地方。正因为这些错误是因粗心大意,因为没检查造成的,并不是因为自己不会、不懂,因此就不往心里去。于是,养成了自己无所谓、不重视的坏习惯,一到考试时,便吃了大亏。
常言说吃一堑长一智,可有的人却满不在乎,事过境迁,也就忘之乎也,关键时刻,再犯同样的错误,吃同样的亏,终至后悔莫及。所以,作为学生,必须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反对粗心大意,从平时作业做起,形成习惯后,高考时就绝不会因粗心大意,只求快而不求细,只想到做而不进行细心检查,留下终身悔恨了。
2001年7月20日晚10时55分,贵州省贵阳市一名叫曾文蓉的贵州师大附中应届高考女生家里的电话突然急促地响起来:叮……电话铃声刚响过一遍,曾文蓉便从沙发上一下蹦起,将话筒抓在手中,激动而兴奋地应答:“喂,是袁老师吗?您好,袁老师,是,我是曾文蓉。哦,高考分数已经出来了,好好,我马上记下来。”这时,坐在沙发两端静候佳音的文蓉的父母赶紧将笔和纸递给女儿。“袁老师,您说吧。”“哦,总分是625分,语文是……”曾文蓉非常惊讶!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袁老师,我的总分是625吗?这么说,我的北大梦破灭了!……”曾文蓉激动得竟没有记下袁老师继续告诉她的各科分数,因为她不相信自己只能考出这么多分。在一旁的父母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应当说,625分已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高分了,并且已够好多所重点大学录取线。但曾文蓉却认为是太大的失败。因为,多年来,她一直是贵师附中的尖子生,她的梦,就是进北大!她的爸爸妈妈也一直这样认为,然而他们失败了。是什么原因呢,看看文蓉自己和父母的总结吧。曾文蓉在一篇文章里写道:考下来自己估分感觉还蛮不错,一家人都比较东观,爸爸妈妈对我都很有信心。所以在这种心态下发榜时心情就好似瞬间跌落到低谷。一家人都受到了重创。当时我在客厅里低低地哭,妈妈看着我说:“你要是想哭就回到房间好好哭一场吧!”听到妈妈这样一说,我再也忍不住了,一头冲回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哭起来。然而,哭过之后还得面对现实。当时有一所名牌大学愿意录取我,但我不想放弃进北大校园,我想再考一次!但,这会给爸爸妈妈增加很大的压力和负担,不过,妈妈首先支持我先放弃今年的大学,再读一年,明年再考。爸爸也同意了,但爸爸提出必须要好好分析,找准原因,对症下药,以取得明年对北大的冲击成功。于是我们坐下来检讨失败。
首先,妈妈认为失利的一个原因是文蓉在考试那几天正在生病,另一个原因是复习时忽略了语文科;爸爸总结是她的心态比较浮躁,没有真正静下来,对自己太轻信,忘了做完题细心检查,致使平时能答对的,也失误了,丢了分。文蓉说:“我认为,妈妈的总结只是客观原因,爸爸的总结才是主观要害。我自己知道,由于我的粗心,又由于没有细心检查,造成的损失太大了。因为在考试前我做一些模拟试题只在草稿上算一下,填个答案在试卷上就行了,没有养成细心检查的习惯。高考时也这样,结果吃了大亏。我决心复读一年.并在巩固原有成绩的基础上从复读第一节课起,我就养成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的习惯。”结果,她成功了,在2002年的高考中,曾文蓉以709分的成绩成为贵州省理科第一名,进入了北大,圆了她的北大梦。
记住,粗心是学习的敌人,细心检查作业,可将错误纠正在产生后果之前,否则,功亏一篑,后悔莫及。
他们是如此看细心检查作业的:
2002年高考吉林理科第一名李响说:“我从来不会因为疏忽大意出错丢分,因为我有一个每次作业和每次考试都要认真细致检查全部作业的习惯。并且,从逐题检查中,进一步巩固了已掌握的知识,又是一次很好的复习。”
2002年高考浙江理科第一名孙思思说:“大家都说女生心细,我就是个不犯粗心错误的女生。我从来都重视细心检查我所做的每一篇作业,尤其是试卷题。”
2002年高考黑龙江平房区理科第一名辛颖说:“我其实是个生活上粗心的女孩,但对待学习却正相反,我可以从我每次的作业和考卷中,找出哪怕一个标点符号的微小错误,并将其纠正。”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别让孩子成马大哈
有的家长,可能自己有些风风火火,做事讲快而忽略细节,然而,学习知识却是跟做文章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因此,必须重视和培养孩子在求学之路上的细心与认真,做事一丝不苟,做完认真检查,防患于未然。
2.别让孩子将低劣作业交出去
如今,全社会都在反对质量低劣的产品,家长们,请将孩子的每一次作业都视为他们的一次知识产品吧,出手前,务必让他们细心检查,别将有问题的“产品”交给老师们。
细心方能成大业。鼓励孩子应该多学学成功者,学习科学家,让孩子们看到凡是成功者或科学家没有一个是粗枝大叶的马大哈。父母要时刻提醒孩子,促使孩子从小细心、认真做好每一项功课,让孩子的学业与将来的事业真正成功。
习惯53
培养孩子及时查漏补缺的好习惯
有漏洞不去弥补,漏洞就会越来越多。学习的难点不在于听课,而在于查漏补缺。每个学生都听同样的课,都有同样的问题和遗漏,谁弥补得越多越快,谁的成绩就会越好。
为文、行事、做作业,一般都是按自己思路一气完成,作文尤其这样。然而,人的思路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完善的,初步完成的作业,尤其作文,就更是需要查漏补缺,使其完善。因此,写作者对自己的作品,往往有初稿、二稿、三稿,甚至数易其稿,方为定稿,只有定稿,才会被作为一件产品,投递出去。作家舒乙在《梦和泪》这篇作品中,对著名作家谢冰心老人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这就是可爱的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永远充满朝气,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无所畏惧……”这里的“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便是我们为文、行事、做作业时的一种重要境界,要做到这一点,每次对所做作业的查漏补缺是少不了的。
2002年暑假后开学不久,北京市某重点中学高二四班的语文课上,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正在对班上潘朔同学的暑期作文《夏游金刀峡》进行讨论,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评价下,潘朔同学应邀对这篇作文的写作过程进行了介绍。她说,这篇作文的初稿,只有600多字,只是简单地对位于重庆北碚区的这一著名旅游景点作了简单的介绍,既不生动,也不感人。但有了起码的方位、距离和主要景点,如自生桥、深水潭、梭板瀑布等。写完初稿一检查,发觉自己游金刀峡时所记载、收集的一些重要资料和数据都没有用进去,使文章看起来非常平淡。于是她写二稿时便补写了“是北碚这一著名旅游风景区于1998年5月新开辟出的一处地缝陆峡的奇景与妙景。它集原始的地缝深谷、秀美山泉、多姿飞瀑、幽深洞穴、茂林修竹、碧绿苔藓和宝石般澄澈明净的绿潭与百变万千姿态各异的峡壁钟乳石为一体,成为重庆市旅游探险、回归自然、寻找天然野趣的一个绝妙所在”。这就把金刀峡的具体开发时间和旅游资源特征集中介绍了出来,应该说,潘朔同学运用查漏补缺的好习惯,使文章具体了,确切了。后来,她又补写了金刀峡所在的皮家山属《红岩》小说中双枪老太婆华蓥山游击队出没的地方,是华蓥山的西南麓,海拔高度是825米。补充了“堪称集山、林、瀑、泉、洞、峡、潭于一体,以峡奇、山险、水清、瀑多、潭碧、洞幽吸引着万千游人”。这样补写后,这篇文章本可以交卷了,而且文笔不错,写得很美。可正待她抄写好准备交给老师前,忽然检查到还少了点什么。她终于想起在山上的篝火晚会上,当地老农讲了一段金刀峡的传说故事,经过她组织裁剪后,最后又补写进了这么一段:“当年隋末大乱,华蓥山亦战事连连。忽一日,义军大败,一首领被隋军紧追于皮家山上,眼看将被隋军大将军追上,他便于战马之上将手中金刀望空一抛,欲轻身再逃。岂料宝刀抛出,金光四射,不仅耀花了追将之眼,且宝刀落处,硬生生将大地劈开,成为首尾不见尽头的地缝深谷,遂将追兵隔在对面,从此便在这皮家山上,留下了这一道陆上大峡。人们便依此传说,称其为金刀峡。”
经过潘朔同学及时查漏补缺、三易其稿的这篇作文,经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之后,以班集体的名义推荐给了《重庆晚报》的旅游专刊版,被编辑看中,作为游记散文发表了出来。
记住,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不仅是作家冰心的追求,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追求。
他们是这样查漏补缺的:
2002年高考陕西理科第一名史方舟说:“回顾高三一年的学习生活,有几条建议给同学们,而第一条就是戒骄戒躁。查漏补缺的复习工作和对每次作业的补充修改,的确很枯燥,但如果没耐心,粗枝大叶,或自满自得,或自暴自弃,看似影响不大,实则极可能招致失败的命运,无功而返。”
2002年高考新疆理科第一名郭慧勤说:“我从初中起,就在家长的督促下对每次作业都必须检查,看看有没有错漏,必须确定无错漏或检查出错漏改补后才能交出去。这种习惯的养成,对我每次作业的质量和考试得高分都很重要。”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从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养成细心的习惯
无论是在家里或是在学校,表达问题都应准确、明白,不可将丢三落四的习惯带到学习中。作为家长,应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注意纠正其马虎、粗心的不良习惯,从小事上培养孩子细心、用心的好习惯,把事情做到最好,像冰心老人那样,永远追求完满与美好。
2.不可让孩子太自信
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是每个父母的责任,但凡事都必须把好一个度,真理再向前迈进一步就是谬误。自信心是人人都应该有的,但太自信,就会变得轻狂,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作为学生,就不会对自己的作业作认真仔细的查漏补缺,学习上不能高标准、严要求,这对一生的行事、做人、干事业也是不利的。家长应该注意协助孩子、督促孩子从生活与学习中培养并形成其谦虚和对自己的高要求。诚如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所言:“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
习惯54
培养孩子随时自测的好习惯
立志做一个明明白白的人,方知道自己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失败在哪里,成功在哪里。自己完成的功课,自己作出的计划,自己做的作业,或是一日、一周、一段时间里,对已做过的事进行冷静、客观的自我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任何人都能够从自测中找出自己的优劣之处,成败之处,以利下一步将事情做得更好,更完满。
《论语》首编《学而》篇中,有“曾子曰:‘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之语,证明自我检测、反省,是自古圣人之举。圣人之所为圣人者,乃自测、自律之楷模也,我们作为学生,正是增长知识、树立和培养自己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应当把随时自我检测作为一种自我要求,从中发现自己的对错、优劣,以便下一步有针对性地明白自己该巩固、发扬什么,改进、弥补什么。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指出的:“遇事要敢于问个为什么,错了也没关系,不要怕错,有错马上就改。可怕的倒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要对自己提得出问题,那就必须进行自我检测。成功学告诉我们:世界上大部分失败都来自人的两个无知,一是不知道自己缺什么,二是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如果我们养成随时作自我检测的习惯,这个问题就会被非常好地解决。张干玉在《21工程》中有一段话非常耐人寻味:“如果鸡蛋立下大志去碰石头,结果完蛋。所以有志者男一成功条件是识时务,这才可能成俊杰。”如果每一个高考生都把志愿填为北大、清华,那么,太多的人必定成为失败者了。所以,自我检测自己的实际能力与条件,定下一个经过努力便能实现的目标,这便是明智之举。
王芳所教的班有一位学生,在学习中便有一个良好的自测习惯。每当一个单元学完,她首先根据单元检测的要求,进行一次自我选题,自我测试。自测以后,她便清楚地明白了自己本单元已掌握的和未掌握的新知识。明白了这一点,她的单元复习就有了针对性,结果,其学习成绩一直在全班处于第一位。例如在对说明文单元的自测中,她就根据单元提示,重点考察自己是否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掌握了说明文的顺序和方法以及对照和比较的阅读方法。通过自测,她知道了自己对说明顺序中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程序顺序都掌握得比较好,但对最适合于说明事物内在联系的说明顺序即逻辑顺序的运用,自己还非常差。知道了自己本单元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她再次认真复习,自学了本单元中运用逻辑顺序法进行说明的课文《古代的服装及其他》,进一步弄清了逻辑顺序在运用于写作说明文中的灵活性。如说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既可先说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再顺理成章地把由此原因所带来的结果摆出来,也可以先说出结果,给人一个悬念,让人总想知道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在哪里,再一一将其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找出来。
记住,学习中养成对自己的自我检测好习惯,会使自己随时清楚明白自己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可以针对性地学习,事半而功倍。
他们是这样看自测的:
.
2002年高考江西理科第一名黄逾轩说:“随时进行自测,会使自己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到最需要的方面上,不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2002年高考广东双科状元陈健说:“学习也应该有的放矢,避免盲目。自测,才能找准自己现阶段最要紧的是把功夫用在哪方面。”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让孩子了解自己
随时对孩子提出一些问题,看孩子是否能正确解答。若解答正确,证明孩子对应该掌握的东西已经掌握,回答错误,说明对应该明白的东西还没搞懂。如此,有助于孩子学有重点。
2.父母应了解自己的孩子
作家长的对孩子关心,应体现在方方面面,除生活以外,还应多了解孩子在学习上具体有哪些收获,课本要求掌握的和已经掌握的知识.知识扎实程度如何?哪些还应掌握而没掌握,并就自己对孩子这些:h-面的了解提出问题,帮助孩子学会并养成自测的好习惯。
3.在孩子面前不做自大自傲者
父母自身,不应只要求孩子而不要求自己,对于孩子,不仅应爱护.还应会教育。正如高尔基所说:“爱护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
习惯55
培养孩子课后复-7的好习惯
每天课后,用半个小时进行复习,效果要胜过做两个小时的习题。写作业是为了检查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果缺少了复习这个环节,对知识的掌握必然会大打折扣,作业中的错题会更多,学生的自信心也会下降。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使原本已学过的知识被遗忘。早在1885年,德国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就通过实验发现,刚记住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一天后还能记住33%,两天后留下的就只有28%了。所有的人,学习的知识都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于是,人们从古至今便以一学再学来刺激记忆,巩固记忆,让自己所学的东西不致被很快遗忘,或者被遗忘太多,甚至永不忘记,这就是初学之后的再次学习、重复学习,即复习。民谚日:“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说的就是只知获得新的,却不会巩固已有的,结果最终是徒劳而无功。
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由新变旧的知识进行巩固,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这个复习的过程,不仅仅让人只是被动而简单地巩固记忆,还能从再学习中,经二次,甚至三次、多次的反复学习,获得第一次、第二次即前面的复习中未曾学到或者未理解、理解不深的新知识。这便是“温故而知新”。温,就是复习,故,就是已经学过的。温习旧的而获得新的知识。一些记性好的同学,就是因为能常常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复习,做到“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从而形成了惊人的记忆力。所以,许多学生对所学知识记不住,并不是脑子笨,而是不善于复习,或复习功夫不深。
我们所学习过的教材,哪一册不是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复习。每个单元的单元小结是复习,半期考试和期末考试前又有大量的集中复习,更不用说高考前的大复习了。所有的考试和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其实都是在复习。
上海某重点中学的师生们对复习进行了一系列的总结,得出的宝贵经验对于学习中的复习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一是复习的要求:
1.课后应及时把老师讲的和黑板上所写的知识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看看能想起多少,忘了多少。然后翻开笔记,查找漏缺。
2.看教材时应边看边思考,深思重点、难点,分析疑点,深化理解。
3.阅读必要的参考书,充实课堂所学的内容。
4.整理与充实笔记,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类,使知识深化、简化、条理化,并按规律去加强记忆。
5.加强练习。练习一般应在复习后进行,也可边复习边练习。在复习过程中加强练习,能提高复习效果。
二是复习要注意的问题:
1.及时复习。当天学的知识,要当天复习好,决不能拖拉,做到不欠“账”。否则,内容生疏了,知识结构散了,就要花更多的时间重新学习。要明白,修复总比重建倒塌了的房子省事得多。
2.要紧紧围绕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定律复习。思考它们是怎么形成与推导出来的?能应用到哪些方面?它们需要什么条件?有无其他说明或证明方法?它与哪些知识有联系?通过追根溯源,牢固掌握知识。
3.要反复复习。学完一课复习一次,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复习一次,学完一阶段系统总结一遍,期末再重点复习一次,通过这种步步为营的复习.形成的知识联系就不会消退。
4.复习要有自己的思路。通过一课、一节、一章的复习,把自己的想法、思路写成小结,列出表来,或者用提纲摘要的方法把前后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
5.复习中遇到问题,不要急于看书或问别人,要先想后看或先看后问。这对于集中注意力、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好处。每次复习时要先把上次的内容回忆一下,这样做不仅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引起对学过知识的回想,而且对记忆的连续性、牢固性有很好的效果。
6.复习中要适当做一些题。要围绕复习的中心来选题、做题。在解题前,要先回忆一下过去做过的有关习题的解题思路,在这基础上再做题。做题的目的是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做综合题能加深对知识的完整化和系统化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李彤是该校的优秀生,非常重视课后复习。每一节新课下来,她绝不先做作业,而是先回忆一遍老师所讲的内容,看看自己记住了哪些,理解了哪些,掌握了哪些。然后打开书和笔记,针对性地学一遍,直到把问题都搞懂了,把书上的东西都变成自己的知识,才合上课本和笔记,认真做作业,做完以后,再打开课本与笔记对照检查。因此她作业成绩平时一直十分好。每天晚上,李彤都要把当天所学新知识系统复习一遍,每天早上早读时,她又总是先用10分钟时间重点复习头一天的内容。这已成为她学习的自然习惯,就像每天必须吃三餐饭一样。所以,每当面临考试时,她一点不急,因为所学的知识都在她脑子里。
记住,好书不厌百回读,重复学习,会让你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新知识。
他们是这样看复习的。
2002年高考山东理科第一名于凡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复习与预习几乎是同等重要的,两者缺一不可。不预习不能进步,不复习不能巩固。对于理科综合,主要是分开复习,各个击破。物理复习中重要的是掌握基本定律和对物理情景的分析。而化学的复习则多翻看课本,对于推断能力要求得比较强。生物复习则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同时通过报纸、杂志补充了许多前沿的内容。”
2002年高考江苏理科第一名张璇说:“我的复习是十分有计划性的,怎样复习,哪天用多少时间复习哪门科目,什么部分,都有细化。根据我的经验,每天可以安排两门,每门以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复习为好。”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I.别总检查孩子学了多少新的
家长们总希望自己孩子掌握的新知识越多越好,喜欢一个劲赶着孩子往前跑。这使孩子两眼只盯住前方,而忽视了是否把学习过的东西记住、巩固、学牢、掌握。
2.多让孩子将已学的知识讲述出来
要了解孩子每天学了些什么,本周学了些什么,本单元学了些什么。并有意无意间提些已学习过的相关内容,看看孩子是否能够正确回答出来。若答不好,则应让孩子及时复习,不然,时间一长,就丢光了,也就等于白学了,考试时成绩自然好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