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孩子多动的心理学意义(1 / 1)

在上一节我们谈到注意力缺陷或者多动症的原因,可能有遗传、生物、环境的因素。这一节我想就养育的成因和父母们做一些探索,希望可以给家长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孩子多动,如果把它当成一个症状来看,就要符合D**-5诊断标准所列的至少6个症状,持续半年以上,在至少两个情境当中都发生才能给孩子诊断为多动症,否则就不能。

我在日常所接触的家庭中看到的是,父母常常在孩子没有持续半年、没有6个症状行为出现的情况下,认为自己孩子得了多动症。所以我就想从养育的角度来看看其中的原因。

也许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很多孩子多动是为了寻求父母的关注。

孩子需要这个关注,希望从爸爸妈妈,特别是从妈妈那里获得更多的爱和陪伴以及关注。在此列举几种情况。

情况一:多子女的家庭中,每一个孩子都想从父母那里获得最多的重视和关注。当父母养育多个孩子,不能给每一个孩子所认为的重视和关注时,有的孩子,特别是性格外向的孩子,往往会用各种各样的多动、多说、多闹等表现来引发父母对他的关注。

情况二:代养人带养。有的孩子不是生活在多子女家庭,而是父母常常因为工作忙、任务多、生活压力大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养育,或者把孩子放到代养人那里养育,久而久之,孩子为了寻求父母对他的关注,就常常用多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目的是想从父母那里获得更多的关注。

情况三:父母常把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做比较。有些父母总认为其他的孩子会比自己的孩子更听话、更聪明、更努力、更懂事等。所以,当父母看到其他孩子的时候,就会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话,这样孩子就认为自己不好,不如其他小朋友那样可以得到父母的认可和关注。父母说多了,有时就强化了孩子不好的行为,孩子就越发用多动引发父母对他的关注。

所以,从上述情况看,这些孩子的确有多动的表现,但是他们远没有达到多动症的诊断标准。有时候,孩子不但在家里寻求关注,在学校里也寻求老师的关注。只是当一个孩子在学校想寻求老师对他更多的关注的时候,往往是孩子在家里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的替代补偿效应,所以,他在家得不到,就希望在学校引发老师对他的关注。如果老师对一个孩子的多动行为特别强化的话,这个孩子就会越来越多动。我们在此也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孩子的积极行为,少强化孩子的多动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慢慢感受到老师对他积极行为的重视、欣赏和认可,从而会大大减轻孩子的多动行为。

每一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是好动的、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每个孩子也都希望被父母和老师看见、重视。所以我们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在好奇中成长,在探索中发展。这才符合孩子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