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如何看待医院给出的自闭症诊断(1 / 1)

这一节我再给大家举一个黑泽明的例子。

黑泽明是日本非常著名的电影导演。大家如果看过他的电影,就知道他拍过《姿三四郎》和《罗生门》这样伟大的作品。很多人知道这个大导演,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在他上小学的时候,学习是非常吃力的。在最初的两年里面,他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进度,上课的时候只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自娱自乐。后来,老师就把他的桌椅移到教室的墙边,远离了其他的同学,并且经常冷嘲热讽说黑泽明这个孩子可能不理解问题,认为他的理解能力出现了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黑泽明的压力是很大的。

所以,我们想想,如果一个孩子小的时候,就被认为是学习吃力的、跟不上的,理解能力差的,甚至他很愚钝、很笨,这对孩子是怎样的打击?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不能设身处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和真实原因,反而认定孩子有问题,去找精神科医生、自闭症专家给孩子检查,直到获得自闭症诊断,这对孩子的影响该有多大啊!

每一个生命都经历从生命胚胎形成到出生,再到一个月、三个月、一周岁、一岁半、三周岁、学龄前、上学这样的成长历程。这些都属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每时每刻、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如果父母足够细致和细心的话,会观察孩子每个成长的细节和变化,有的妈妈甚至会给孩子坚持做成长日记,直到孩子上幼儿园。我也遇到过一些妈妈,当孩子出现所谓自闭症症状时就开始惊慌失措了,她们会不由自主去找医生,然后把目标放到去求证孩子是不是患有自闭症上,一旦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就把孩子治疗和康复的责任交给医生或者老师,而忽略了探寻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原因。特别是那些从小就不是妈妈亲自哺育抚育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就更加值得父母注意。

我们之所以坚持父母在孩子出问题的时候,先回到家庭养育上进行回顾和检查,看看孩子的哪些症状属于养育导致的,哪些是非养育因素导致的,是因为我们试图让父母通过这些评估和回顾,消除紧张和焦虑,放松压力和心情,解除不必要的担心和疑惑。而有的时候,我们从医生或者医院那里得到的结论,也许只是一个医生的个人观点,或许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或者这个观点是主观的。我们要了解精神类疾病的诊断很多时候是靠医生的经验,这就会有主观判断的误差。心理学家大卫·罗森汉恩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派8个人假装精神病人,而实际上他们是记者、作家和心理医生,去精神病院看病,说自己听到脑子里有砰砰的声音。结果8人中7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另一个人被诊断为躁狂抑郁症。他们都被要求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虽然他们没有任何症状,但医生都坚定地相信他们确实有精神病。所以,诊断中的误诊率也会提示我们,对于孩子的自闭症诊断,如果单单依靠现在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些时候会错失很多孩子成长轨迹中的非症状因素,而这些非常有可能是孩子形成现在症状的重要的因素。

所以,我们希望家长能够站在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带着医生和医院的检测结果和诊断做参考,把孩子在发展成长轨迹的非症状因素,逐一梳理,形成链条,再有针对性地一个一个做出评估,这样才有可能降低或者排除孩子“被自闭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