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清代文字狱的始作俑者(1 / 1)

多尔衮 赵凯著 2104 字 15天前

在军事上多尔衮所向披靡,杀人如麻;在政治上,推行圈地、投充、逃人和剃发令等恶政, 残暴压榨汉人; 在文化上,他还开创了清代“文字狱”之风。文字狱,历朝历代均有之。只是有清一代,次数之多、株连之广、处罚之重,超过以往。清代文字狱,是从多尔衮起头的。迫害者是多尔衮,那么谁是第一个被迫害者? 是个诗人,是个和尚,名叫函可。

函可,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早年寓居南京、北京两都。作为名门之后,他年轻时多才、好义、豪爽,原为江南名士,与天下名流巨儒切磋论交,“声名倾动一时,海内名人以不获交韩长公騋为耻”。其父病逝北京后, 家道零落,深感世事无常,遂发遁入空门之念。他二十九岁时忧时伤世,经高人点拨,别母抛妻,赴江西庐山,拜空隐老人道独为师,皈依佛门,落发舟中,法名函可,法号剩人。“剩人”的意思是希望躲避世俗世界。其后,在广州城东黄华塘创“不是庵”,为静修之所,又名“黄华寺”。

函可虽已出家,然家事国事常系于心。顺治二年(1645)春,函可自广州来南京,印刷藏经。此时正值南明弘光政权灭亡,函可亲历清军暴行,目睹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看到杀身成仁的明代遗臣,便将此重大事件记录为《再变记》。

清兵占领南京后,管控很严,禁止任何人随意出入,函可无奈找洪承畴帮忙。洪承畴考取明朝进士时,函可的父亲正是洪承畴的恩师,基于这层关系,洪承畴给了函可一块通行令牌。

洪承畴降清后,皇太极虽把他收录入镶黄旗汉军中,恩礼有加,但并未放松对他的防范,使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清廷也没有给洪承畴任何官职,只是经常向他咨询一些军政要务。比如,多尔衮在接到吴三桂的求援信,知道北京已经被李自成占领后, 就请教洪承畴应该怎么办。多尔衮在这一点上知人善任,非常务实,懂得对付明军的事情唯有明军的老帅知己知彼。多尔衮虽然在心里轻蔑洪承畴这位手下败将,但他也敬重这位自从上战场以来遇到的最厉害的对手。洪承畴的建议和范文程是英雄所见略同,请以义军之师对待中原百姓,方可入主中原,多尔衮采纳了这个建议。不过,洪承畴策划绕过山海关,越长城抵达北京的计策,多尔衮没有采纳, 他决心乘机踏破长期阻挡八旗铁骑的“天下第一关”。

清军入京后,多尔衮对洪承畴仍然十分器重,以其仕明时的原职衔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宰相。

多铎攻占南京,多尔衮强推“剃头令”, 激起江南人民的拼死反抗。危难之中,多尔衮急忙派洪承畴取代多铎,任命他为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敕赐便宜行事,但“禁止机密”之事须与平南大将军贝勒勒克德浑参酌施行,这表明他还是不能对洪承畴完全信任。

函可带着四个徒弟,拿着洪承畴给的令牌,以为应该面子很大,畅通无阻。但是,在他出城时,仍然受到了清兵的仔细盘查。如果是在不重要的小地方,守城门的兵丁是汉人的话,洪承畴的令牌绝对好使。南京是明朝故都,南明国都,京畿重地,是非之地,清廷不放心让汉卒守城门,万一对反清人士给予通融呢? 在旗人兵卒眼里,洪承畴算老几,不过是手下败将而已。旗人兵卒忠于职守,认真搜查,《再变记》书稿露了馅,而且还搜出了弘光帝给阮大铖的书信。清兵对函可严刑逼供,要他说出背后的主谋和同党,“疑有徒党,拷掠至数百,万楚交下,夹木再折,血淋没趾,无二语。绝而复苏者再”。

函可虽然是文士,但在大是大非面前,遇硬则强,铁骨铮铮,始终咬定是自己一人所为。清军以谋反大罪,把函可用铁链绕项脖三圈,押解到北京,意图打击给他令牌的洪承畴。

涉及洪承畴,吏部甚至建议将洪承畴革职查办,多尔衮却容许洪承畴说明情况。洪承畴如实写明自己与函可的父亲有师生之谊,函可是颇有文名的诗僧。洪承畴谨小慎微,及早留了个心眼儿: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微妙,因此,函可向他求助时,洪承畴并没有面见他,而是让属下问明何事,之后,洪承畴只开了个通行令牌。

多尔衮此时还需要倚仗洪承畴,以他的名声帮助清廷招抚江南各地官员,争取兵不血刃地统一江山。同时,多尔衮相信洪承畴所言俱是真,八九不离十。多尔衮对洪承畴的偏袒爱护,救了函可,多尔衮觉得如果杀掉这个有反骨的和尚,洪承畴会下不来台。

洪承畴忐忑不安,倘若摄政王动怒,自己掉脑袋也是有可能的,那样,还不如当年不降清了。但他也心存一丝希望,觉得大清需要他,多尔衮或许不会赶尽杀绝。

多尔衮想得更多:“如果杀了洪承畴,那将影响恶劣,别的汉官就不敢投降了。如果宽容赦免洪承畴,会影响其他一大片汉官,觉得归顺我大清还是挺好的。”

对于函可,虽然开恩,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判决将他及徒弟等四人发配到东北苦寒之地,流戍盛京, “奉旨焚修慈恩寺”,面佛思过。函可是身陷清朝文字狱的第一人。史上的那些“文字狱”案,受牵连的人员无数,唯独函可案是清代“文字狱”中“无人受牵连”的个案。

函可所著《再变记》当时便被销毁,所有书稿内容从没有得以流传,书中到底记录了多少明朝军民的悲壮故事和清兵的残酷杀戮,后人便无从知晓了。

函可到沈阳后,与后来流放来此地的文士们结成“冰天诗社”。这是沈阳历史上的第一个文学社团。函可的诗文和品行极高, 使他获得了百姓极大的崇敬。每当他开坛讲法,听者如云。函可在辽东度过了十二个春秋,虽思念故国,却无法回归故里, 含悲饮恨, 于虚岁四十九岁圆寂。

在清代文字狱史上,函可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文字之祸,自函可始! 函可身后,文网高扬,在康、雍、乾三朝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每一个士人都是在自觉不自觉地交付自己的人格、思想和自由之后,才可能苟活于世。与他们比起来,早行的函可幸运得多。

函可殁后一百多年,清廷大兴文字狱,函可所著《千山诗集》被列入禁书目录,查缴焚毁, 他住过的寺庙及骨灰所葬之塔, 被尽行拆毁; 连《盛京通志》中所载函可事迹也被逐一删除。这位清朝“文字狱”罪的第一个罹难者,再次遭受“文字狱”的迫害。

后来,摄政王多尔衮在洪承畴回京后,对其慰劳备至,宠信有加,一连数日召见垂询各省应兴应革之事,所有建议,无不采纳。洪承畴固然拦不住剃发令,但他也向清廷建议,主张汉化,统治集团也须“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倡导儒家学说,逐渐消弭满汉之间的界限和裂痕。洪承畴参与清朝中央佐理机务,招抚江南,镇压屠杀了许多江南抗清义军,斩杀了拥护明王室的义士,但他也以个人力量最大限度地维护江南百姓。在劝降郑芝龙、得以顺利进军福建时,他被誉为“开清第一功”。洪承畴遭到抗清人士的一致唾骂。抗清人士谴责他无耻变节,连他的母亲和亲弟弟洪承畯也面责他不忠。当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和孙可望归依南明永历政权,在云、贵、川出现了抗清新**,清廷派遣花甲之年的洪承畴前去救火,设伏击败孙可望,驱逐了李定国。之后,他上疏建议留吴三桂军驻守云南。随后,他以老迈回京,卒于府宅。

有人说,清朝文字狱在顺治四年(1647)缉拿函可之前还有序篇:顺治二年(1645) ,在清王朝举行的第一次乡试中, 有河南中举者, 将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写成了“王叔父”,主考官欧阳蒸、吕云藻因此被革职,交刑部议罪。

多尔衮开创的清代文字狱,被其后的当权者认真贯彻,一代代继承沿用。

顺治皇帝给人留下了“柔弱”的印象。其实,顺治狠起来比谁都不差,就像清算多尔衮,说翻脸就翻脸,想掘墓就掘墓、想鞭尸就鞭尸;他还亲手点燃了“文字狱”的导火索,引爆了文化浩劫。为了抵制文人的影响力,顺治下达了所有书籍必须由“词臣造订、礼臣校阅”的规定,否则,将禁止出版。顺治的本意是想恐吓警告那些文人,让他们安分守己。可此时偏偏又发生了“黄毓祺檄文案”: 黄毓祺是江阴人,抗清义士,作了一篇**澎湃的《伐清檄文》, 宣言“必不可扶之弱植” “必不可胜之雄师”“特击乎顺逆之人心,与盛衰之士气”等。永历政权正是利用这篇檄文招募了一大批有志之士, 简直可比唐朝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黄毓祺四处奔走,联络抗清人士,屡败屡战,逃至泰州一寺庙,遭朋友出卖,被捕入狱,不肯屈服,死于南京狱中。清廷在对他“鞭尸”后,又“诛灭九族”。黄毓祺有妻徐氏、赵氏, 共生四子三女, 先是其子黄大湛、黄大淳、黄大洪“兄弟争死”,接着黄大湛妻周氏,宁死不当亡国奴,以自刎、投水、吞金、绝食等方式抗争,最后自缢身亡。这也是清朝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场“文字狱”。

清朝定鼎北京之初,主要精力用于夺取江山,待到四海平定,便开始在思想上控制民心,于是“文字狱”连连发生,严酷得惨无人道。

最为著名、牵连最广的文字狱是“《明史》案”。浙江湖州富户庄廷鑨,双目皆盲,出钱购买了明人朱国祯一部未完成的《明史》,然后延揽名士,增润删节,补写崇祯朝和南明史实,其父庄允诚于顺治十七年冬(1660)将书刻成,即行刊书《明史辑略》。顺治十八年(1661)为归安知县吴之荣告发,这时庄廷鑨、庄允诚已死,被掘墓刨棺,枭首碎骨,尸体被悬吊在杭州城北关城墙上,示众三个月,庄廷鑨弟庄廷钺被杀。所有列名参校、刻印买卖者均因此获罪,重辟七十余人,凌迟十八人,与《明史》有关的所有人员,无一例外地被处以极刑,连读者都无一幸免,下狱者达两千人,震动全国。然而,这并不是《明史》案的终结,康熙元年(1661) 、康熙二年(1662) 又接连发生过有人因私藏《明史》而被株连九族的事件。直到康熙三年(1663) , 《明史》案才逐渐销声匿迹。

雍正八年(1730)发生的“清风不识字”案流传最广。翰林院庶吉士徐骏,是康熙朝刑部尚书徐乾学之子,也是顾炎武之甥孙。雍正八年,徐骏在奏章里将“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将其革职。后又有人揭发他的诗集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来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等句, 被认为是存心诽谤大清朝。雍正以大不敬罪,判徐骏斩立决。

清代的“文字狱”, 在规模和影响上,在惩处方式和受害者数量上,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从精神思想上对人民进行麻痹、腐蚀,甚至毒害。在清朝中叶以后,“文字狱”的爆发,使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几乎陷于停滞,其重创难以弥补。纵观清朝“文字狱”史,“文字狱”在顺治朝兴起,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于鼎盛。追根溯源,以“文字狱”迫害文人,真正始作俑者正是摄政王多尔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