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元年(1644)四月四日,范文程上疏“定国策” 。
四月九日,虽然小皇上顺治有名无权,但摄政王多尔衮仍然安排皇上小侄儿表演了正儿的宫廷戏:在笃恭殿,顺治帝拜多尔衮为大将军,亲赐大将军敕印,令他带领多铎、阿济格等八旗将领,统率满、蒙、汉官兵十余万,祭师出征。
多尔衮谕告将士:“曩者三次往征明朝,俱俘虏而行。今者大举,不似先番,蒙天眷佑,要当定国安民,以希大业。”摄政王的意思,咱们这次攻击明朝,不是以往那种抓人抢东西的打法了。有些下级官兵心里犯指咕,不让杀人了,不让抢东西了,那这种仗还有啥劲儿?
四月十四日,大军抵达西辽河畔,意外地遇到了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派来的信使:宁远军副将杨珅和游击将军郭云龙。吴三桂可是专门派人来找清军的。多尔衮从信使这里知晓,北京已经被李自成攻破了,崇祯皇帝已经吊死了,大明朝没有了。多尔衮惊诧地睁大了眼睛,虽然知道明朝不堪一击了,但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我们女真人打不动的北京城,农民军怎么一打就打开了呢? 难道农民军的战斗力比我们八旗还厉害?”他骤然倒抽一口凉气, “农民军不同于明朝官军,不好对付呀,我们能打过他们吗? 应该可以,关键是得付出多大的伤亡代价?”同时,他心中不免遗憾,“大明朝不是我们大清给最终打败的, 是我们摧毁了大明朝的主力军,才让李自成他们捡了个大便宜。还有,那么大的大明朝,就这么说完就完,说没有就没有, 说死就咽气了?”多尔衮这时候竟然有点留恋老对手大明朝。他的真实心理是, 他不想跟李自成农民军打,而是想跟明朝官军打,因为他熟悉明朝官军,对方一打就散,清军有必胜的心理优势,但他不熟悉农民军,害怕陌生的力量。
多尔衮有点畏惧李自成,却不怕曾经的手下败将吴三桂。
吴三桂的信使说明了来意,大明朝山海关平西伯请求清军帮忙,请求一起打击李自成的农民军。
多尔衮一听, 眼睛亮了,这太好了! 但是, 摄政睿亲王立刻就想:“会不会有诈,吴三桂和李自成是不是已经勾结好了, 要合伙害我? 我是那么好骗的吗? 拿我当小孩儿了吧?”
多尔衮告诉信使:“回去对平西伯说,他先归降我大清,我才会帮他打李自成,就这一个条件吧。如若不降,一切免谈,去吧!”
吴三桂的信使飞身上马,一溜烟儿远去了。
多尔衮下令: “大军停止前进,驻营观望。”同时,他派遣快马火速飞驰辽南,去盖州汤泉召请正在养病的范文程,请他速来军中,共商大计。
多尔衮心里有了期待:“大明朝已经不存在了,山海关的吴三桂手中还有数万官兵,这是一股不可小觑、无法忽视的力量,如果吴三桂真能投降我大清,那可真是太好了。”接着, 他细一想, “崇祯皇帝已经死了,吴三桂效忠的主子已经没了,那么多人马,吃啥喝啥,归顺我大清的确是吴三桂的一条生路,难道他也会拥兵自立吗? 那样,我和李自成,谁都不会容他,都要剿灭他。但愿他会认清时务,来我这里入伙。如果如此,那真是天助我也。”
多尔衮期盼吴三桂投降,不是一时的心血**,而是大清国的梦想。皇太极活着的时候,就让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写信劝降他。皇太极也曾亲自写了两封信,言辞恳切,向吴三桂许下了优厚的条件,特意提及他舅舅祖大寿和表兄弟祖可法在大清这里过得都挺好的,盼望他们亲戚团圆一处。
那时候,吴三桂不在山海关。他负责守卫宁远城。他明白:“锦州丢失了,宁远也长不了,早晚是大清的。”至于他本人,何去何从,他犹豫不定,投降大清,官职待遇肯定差不了,但背负汉奸的千古骂名,他不情愿。再者,他的家眷都在北京,被崇祯皇帝当作人质给看管了起来,他若投降大清,全家人就会被灭门。因此,他在危境中无奈坚守着,等待天意安排,走一步,看一步。祖大寿把吴三桂的回信,呈给皇太极。皇太极迫切诚恳地再次致信吴三桂:“尔遣使遗尔舅祖总兵书, 朕已洞悉。将军之心,犹豫未决。朕恐将军失此机会,殊可惜耳。”吴三桂虽然没有降清,但和大清书信往来,已经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因为他和大多数将官一样,都看出来了:“大明朝保不住了,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就要灭亡了,神仙来了都救不了大明朝的命。天意如此,大明朝气数尽了。”
这时候,崇祯皇帝也怕吴三桂三心二意,被大清拉拢过去,于是召吴三桂进京述职,面陈防虏之策。同时,他下诏调吴三桂的家属移居京师,住到他父亲吴襄家里,并且给他父亲加官晋爵,授予京营提督的虚衔。实际上,崇祯皇帝是把吴三桂全家当作人质了。其中,吴三桂最喜欢的小妾陈圆圆,也被扣留在京城,不允许吴三桂带在身边。
明崇祯十六年(1643)春,清军第五次绕道长城入塞劫掠中原,吴三桂奉命驰援京师,却行军迟缓,到达时清军已退。无可奈何的崇祯皇帝还是假装很高兴,只能继续器重吴三桂。为感谢他来京勤王,崇祯帝在武英殿宴请吴三桂,赐其尚方宝剑。吴三桂懂得自己目前在大明朝廷的分量:我是支撑天下江山的一根柱石。他很自豪,但也感受到了巨大的、难以承受的压力。
多尔衮当上辅政亲王半个月,就派遣同为辅政亲王的济尔哈朗领兵直扑宁远。这一次,清军学乖了,知道宁远城上的红衣大炮厉害,便不攻打宁远,而是绕过去,把宁远身后的前、中、后三座哨所小城**平了,切断吴三桂和山海关之间的联络通道。虽然宁远城坚固,但吴三桂也害怕,与大明朝之间被斩断交通的宁远, 就形同之前的锦州。他甚至想:“松锦大战,打了两年,大明朝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为了一座必然要丢失的锦州,那么做真是太不值得了。如果当初放弃锦州,怎么会损兵十万,连折大将? 其实,放弃了锦州,大明朝还是大明朝。别说锦州,就是现在放弃宁远,依然有山海关可以固守,大清是大清,大明是大明,大清在关外,大明完全回归关内,不是也挺好嘛。”吴三桂当时就盼着崇祯皇帝想明白这些,一纸调令,让他放弃宁远。他会立马撤兵,争取安全地带着宁远守军撤到山海关,为大明保全一点有生力量,这可是大明朝最精锐的家底。他盼得眼睛发热,有时忍不住暗骂崇祯皇帝啥都不懂,更骂皇帝身边的那些大臣一个个都是白痴、睁眼瞎,看不出宁远将是第二个锦州,山海关外这两座孤城,难道要耗尽大明朝的全部气血,直到油干灯灭才好吗? 他同样知道,皇帝身边的大臣们不是看不到这一点,而是深宫中的皇帝不了解前线实情,空有抱负,乱吼乱叫瞎指挥,大臣们谁也不敢说出放弃一城、以求大局安稳的想法。那样做一定会惹怒皇上而掉脑袋,甚至满门被抄斩。
吴三桂胆战心惊,煎熬到转过年来。
李自成的农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挥师东进,兵分三路,连下诸城,兵锋直指京城。崇祯皇帝感到大明江山危在旦夕,于是“诏征天下兵勤王”。皇帝身边的大臣们终于想开了,集体上疏,主张撤回宁远守军,让他们赶紧入关,快来保卫京城。崇祯皇帝不是傻子,和宁远小城相比,护御驾、保京城,更重要。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五日,崇祯皇帝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他火速领兵入关勤王。盼星星,盼月亮,吴三桂终于盼来了自己想要的调令。“撤啊,快走吧! ”吴三桂奉诏勤王,丢弃宁远。他没忘记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下令将觉华岛上的军粮全数运往山海(关)卫。
努尔哈赤攻打宁远时,打不过袁崇焕。幸好天冻大海,后金骑兵踏海冰冲上觉华岛,烧了军粮,屠杀军民一万五千多人。皇太极时代,松锦大战,潮落出天桥,大海让路,阿济格率领骑兵从露出来的海底石路冲上笔架山岛,劫夺了明军的粮草,让洪承畴一败涂地,无奈投降。现在,宁远的粮草还是要放在觉华岛上,毕竟天冻海冰的事,百年难得一遇。那一回,就是上天帮助努尔哈赤,让女真铁骑如履平地。这一次,吴三桂派出重兵,精心保护粮草,这可是将士们的性命。吴三桂仓促撤兵,数十万百姓跟随,在宁远城周边游击的大清兵力不足,不敢贸然攻击,只好远远观望宁远军民有序远去。
三月,春风不至,塞外萧瑟,天寒地冻。明军饥病交加,苦不堪言。人马经过欢喜岭,将士和百姓们站在岭上回望,想念被自己抛弃的世代生活的家园,忍不住号啕痛哭。吴三桂看着眼前凄凉的一幕,咬紧牙关,铁了心肠,掉转马头,向山海关跋涉。
吴三桂也是睿智狡猾之人,接到明朝的诏命后,他一边思考着时局的变化,一边想起了自己的老上级袁崇焕督师,就是因为尽心尽责,率军勤王,被皇上千刀万剐,被百姓食肉。他害怕自己忠心勤王也会落得跟袁崇焕一样的下场,但为人臣子不勤王也不对。就这样,他患得患失地率领军民西进,借勤王之机逃离宁远。进京勤王,到底是去,还是不去?犹豫中的吴三桂,行动缓慢。由宁远至山海关,二百多里的路程,如果挑选精兵铁骑,日夜兼程,一天便可赶到,吴三桂却把自己的军队裹挟在百姓中间,以保护百姓的名义,磨磨蹭蹭,整整走了十一天。根本谈不上火速勤王。
三月十六日,吴三桂抵达山海关,接到探报:“清兵不费一刀一枪进入宁远城,城内留下的百姓归顺了大清国,按照满洲风俗剃发留辫。”拼命经营多年的宁远,白白送给了女真人,吴三桂如鲠在喉。
吴三桂查点山海关的实际兵力,加上自己带来的,全部归自己统领。
吴三桂为了做足样子,没有耽搁时间,第二天一大早,便率领三万步骑奔赴北京。他留下亲信将领和五千精兵,镇守山海卫城,一再叮嘱他们要严密关注清军的动向。倘若清军来攻,一定要高挂免战牌,以炮火阻敌,等他回来。这时候,在他心中,山海关比北京还重要。北京是皇上的,山海关是他的了。
从宁远撤退到山海关,吴三桂虽然行军缓慢,但意志坚定,必须向前走;去北京的路上,吴三桂也没有急行军去救崇祯皇帝,而是心怀犹豫,担心到北京与农民军干仗,自己会吃亏。他舍不得把自己的人马打丢了,有这些人马,他才是大将军,才是平西伯。
十九日下午,吴三桂才走到永平城。大军刚驻营,探马来报:李自成大军于十七日晚抵达北京城下。
吴三桂大为震惊,自己还去不去京城? 是去北京拼死救崇祯皇帝,还是退回山海关再图他计? 他清醒地知道一点:“只要自己手中握有大军,就能跟崇祯皇帝、李自成和大清摄政王三方讲条件。”
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明万历四十年(1612)生于辽西,和多尔衮同年出生,吴三桂比多尔衮大三四个月。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是锦州总兵,出身于将门世家,自幼习武,善于骑射。吴三桂的生母不详,吴襄娶了祖大寿的妹妹为续弦。祖氏为世居辽西的望族,祖、吴两家的联姻,使吴襄、吴三桂父子找到了坚强的靠山,也使祖氏家族的势力更加壮大。吴三桂在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等的教诲和影响下,既学文,又学武。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不到二十岁的吴三桂夺得武举人,从此跟随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大凌河之战,总兵吴襄率马步军四万,前往大凌河城救援祖大寿,但吴襄临阵逃脱,被削职。袁崇焕擅自斩杀毛文龙,引发部将孔有德等人兵变造反,吴襄随祖大弼平叛,恢复了总兵职务。吴三桂也在当年任游击,时年二十岁。吴三桂二十三岁任参将,二十六岁时任副总兵,二十七岁时任总兵,一路升迁,少年得志,成为声震朝野的辽东名将。松锦大战后,吴三桂镇守宁远,看护国门,阻挡清军洪流。吴三桂尽职尽责,守护了宁远两年。吴三桂在东面绊住了清军,京城西北方的官军却没有拦住李自成的农民军。
二十日,吴三桂出于为人臣子之责,继续领兵向西,试探着缓慢朝京城进发。二十二日,吴三桂到达玉田(属今河北省唐山市)一带,探马急报: “京师陷落,帝后殉国。”吴三桂大惊失色,立马传令: “大军向后转,撤回山海关,急速前进,越快越好!”
明朝突然灭亡,使吴三桂一下子失重了,没有了倚靠,自己只拥有山海关和数万兵马,挤在海边一隅,仿佛正在向大海滑落。他想过,自己独立为王,肯定不行,地盘不够周旋,无法维持军民生计,而且在山海关这样的锁钥重地,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大清,都不会允许自己成为第三方存在,只有倒向一边这一条路可走。虽然故主崇祯皇帝被李自成逼死,吴三桂对李自成有一些成见,但如果一定要选择,吴三桂还是倾向李自成这边,毕竟都是汉人,和大清这些年有着血海深仇。况且,自己的家眷都在京城,在李自成手里攥着,吴三桂更倾向于入李自成的伙。有一点,吴三桂是自信的,自己手中握有数十万军民,李自成也好,大清国也好,都是看得见的,都不会不当回事,一定会重视他。这样,自己不论最终倒向哪一边,都可以要个好价钱。
吴三桂在盼着李自成派人来找自己谈。这时的吴三桂,对农民军和清军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农民军和清军相当于一架天平,吴三桂放在哪边,哪边就得利。山海关是兵家必争之地,吴三桂统率约四万人的关宁铁骑,战斗力颇强。如果吴三桂归降农民军,便可阻止清军入关,从而巩固大顺政权;如果归降大清,清军便可逾越雄关,**,攻击北京。
李自成很重视吴三桂,命令降将唐通率部携带大量金银财物,利用旧日同僚关系,前来召抚吴三桂。吴三桂同意归降大顺军。李自成召吴三桂入京城朝见。吴三桂率一部赴京。四月初五,吴三桂行至永平西沙河驿,见到了从北京城逃出的家人,哭诉家里的情况,得知父亲吴襄遭农民军逼捐银资并被拷打,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大顺军的二号人物、权将军刘宗敏抢夺霸占。他深感奇耻大辱, “冲冠一怒为红颜”,发誓不灭李自成,不杀权将军, 此仇此恨难灭:“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 何面目见人。”吴三桂顿改初衷,掉转马头,回归山海关。
吴三桂降而复叛, 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大顺军侵犯了他的家庭利益。
吴三桂自知打不过李自成,于是把一直关注西边京城的头脸扭过来,转向东边,多年来拼命死战的大敌清朝,此刻成了吴三桂想要乞求援助的大树。皇太极活着时,大清就在不断地诱降吴三桂。吴三桂觉得投降野蛮的女真人不好听,就不愿意说投降,而是修书一封,说借兵。
战争双方,谍报探马频繁,吴三桂早已经知道清军向蒙古方向出征了,于是派遣信使半路截住, 递上求援书信。多尔衮看罢书信,哈哈大笑:“崇祯皇帝死了, 吴三桂求我了,约我一起攻打李自成。借兵可以,必须先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