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松锦大战,鏖战三年(1 / 1)

多尔衮 赵凯著 8180 字 15天前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时, 爆发了明朝誓要一举**平后金的萨尔浒之战,但后金以少胜多,从此奠定了辽东态势。

皇太极建立大清国后,崇德五年(1640) 六月至崇德七年(1642) 四月,明、清进行了决定命运的松锦大战, 明朝几乎动用了北方的主要力量,想一战解决问题,结果又是清军以少胜多,奠定了辽西大局。山海关外,除了宁远孤城,尽归大清,为两年后大清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

多尔衮是松锦大战中清军的两位主帅之一。

皇太极执政后,先是按照惯例,与明朝在宁远、锦州一线展开战斗,结果重蹈努尔哈赤的老路,两败俱伤。后来,皇太极四次派重兵绕道越过长城,深入中原腹地,虽然战果辉煌,抢掠无数,但没有得到大明朝一寸土地,把战利品消耗完,感觉征战明朝形同无功而返,大明还是大明,只要人家有土地江山,一切都会慢慢恢复生息。原因就在于明军占有宁锦防线,凭借坚城利炮,阻挡了八旗铁骑的马蹄拓宽疆界, 只要拔除锦州、宁远,就能突破山海关,那时候,北京就是大清的。

皇太极不甘心固守现状,为了开疆拓土,一圆帝王国家大梦,决心要啃硬骨头。夹在锦州和山海关之间的, 是宁远, 锦州是最前哨,最为要害,必先破之。

如何攻破锦州,就成了大清朝廷武将和文臣重点考量的紧迫问题。都察院汉官参政祖可法是上一次大凌河之战的明朝降将,他更为知己知彼,为求功誉,联合同僚上疏,首议进取大计, 列为“三著”:一为直捣北京,此刺心之著(着)也;二为直抵山海关门,此断喉之著(着)也;三为先得宁、锦门户,此剪重枝、伐美树之著(着)也。皇太极细加斟酌,接受了第三策。但是,作为多年征战的皇帝,他预料得更务实:攻城,是八旗铁骑的弱项,应该像攻拔大凌河城一样,采取长期围城的策略,困死、饿死对手。

皇太极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攻取宁锦之策。

这些天,多尔衮的脑袋里一直没有闲着,皇上有攻夺宁远、锦州的想法,作为将帅,就应该替皇上想想如何安排战术。他向皇上建言:“锦州,是明廷在辽西的宁锦防线前哨阵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特别重要。锦州后面依次是松山、杏山、塔山三个小城,连通重镇宁远。锦州不破,我军休想前进一步;反之,锦州一破,松山、杏山、塔山三城随之而下,宁远则成为孤城,难以自存,整个防线将不攻自溃。”这些,谁都能想得出,关键是多尔衮最后的建言献策:“义州, 位于锦州与广宁之间, 大凌河畔,地势开阔,土质肥沃,可垦荒屯田,筑城驻军,逼迫锦州,作为长期进攻的前哨基地。”

“好!”

皇太极大喊一声,兴奋地拍案而起:“睿亲王此计,甚合朕意,英雄所见略同。”

八旗将士习惯于奔袭远征,快马流星,不擅长停驻坚守,每次围城,后方粮草都难于持久供应。多尔衮的“垦荒屯田,筑城驻军”之策,让清朝军队有了长期打消耗战的能力,这是战术的重大变革。

初春三月,皇太极雷厉风行,任命多铎为左翼主帅,济尔哈朗为右翼主帅,率领军民,奔赴前线。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前期打基础的活计,皇太极没有派多尔衮出马,等待围城开战时,再用多尔衮。现在,多尔衮已经成为皇太极的左膀右臂。

锦州往北,走九十里,就是义州,大清筑城驻军,垦荒屯田,建设进军锦州的前哨基地,打造攻城的云梯和炮车,时不时派出骑兵袭击锦州,扰乱明朝军心。

锦州城守将是多尔衮的老对手,明军前锋总兵祖大寿,自大凌河兵败诈降复还锦州后,他决绝地与清军兵锋相见。他凭借坚城利炮,致使清军屡攻不克。皇太极仁至义尽,多次修书祖大寿,联络感情,嘘寒问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他能够信守诺言,献城归顺。但是,祖大寿一个字也不回,拒绝清廷引诱招降: “奴酋,你这是妄想!”

芳菲四月,皇太极亲临义州, 视察筑城屯田情形,又奔驰到锦州城下,派人以响箭缚信,射上城头,致书祖大寿:“问候将军,近来可好? 朕巡视广宁,特此前来,十分想念,专程看望,有什么要求, 可以提出来。”祖大寿非常气愤,怒而撕碎书信。他悄悄趴在城墙垛口,暗中偷窥,因为上次诈降的事,有点不光彩,羞于面对皇太极。他拿不准远处马上的人是不是皇太极。按说,一般人不敢冒充皇帝穿黄袍。管他是真是假,给他一炮,万一真是,真打中了,重演袁崇焕打伤努尔哈赤的好戏,那可就为大明朝死伤的汉人军民报仇啦!

轰!

硝烟飘散,再看,远处那伙女真人已经没影儿了。

其实,皇太极明知道祖大寿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但依然公开亮相,一是假意问候,真实目的是刺激他,也等于羞辱他是撒谎的伪君子;二是乘机察看锦州的地势和明军态势,准备实施围城不攻、打击援兵、断其粮饷的战法。这一次,皇太极下了狠心,一定要将锦州围困到城内粮草断绝,军民人食人的地步。不投降,决不撤围, 城内军民就等着全都饿死吧,宁可接收一座死城, 也不能让明朝军民再活着站在这个地方。“我看你祖大寿会不会二次投降,这一回围住你,再也不能容你出尔反尔,决不让你再翻出我的手掌心。走着瞧!”

围城开始了。

锦州城外,四面八方,比城头炮箭射程稍远些的,都是清军营帐。八旗将士,跳下马来,挖掘壕沟, 长期驻扎,切断锦州与外界的联系,不许进,不许出。清军规定,围城官兵,轮班换防,三个月为期限。

义州筑城屯田和围困锦州的工作已经全面铺开,皇太极怕有意外,只有多尔衮去那里,他才放心。重要人物必须最后出场,农历六月十五日,多尔衮率豪格等将士,快马加鞭,前往义州和锦州,替换济尔哈朗带领的第一批屯田围城人马。

漫山遍野的麦子黄澄澄,十分喜人。多尔衮下令, 把锦州城西的麦子,火速收割,不给明朝军民留下一粒。清军是兵民一体, 上马挥舞战刀,下马手握镰刀。城内明军一看清军提前抢收麦子,急忙出城来阻止拼抢。他们害怕出城,不敢与清军野战,但没有麦子就要被饿死,不得不壮着胆子来争来抢。明军对战清军,掩护百姓收割。想法很好,但遇到清军,明军抵挡不住,带着百姓逃回城内。城头的明军,眼睁睁看着清军在两天之内就把能看见的麦子都收割走了。

搂草打兔子,多尔衮一边抢粮食,一边顺手把锦州城西的十几座明军哨所相继攻克,切断了锦州与松山卫城的联系,点起狼烟都看不见了,让锦州彻底沦为孤城, 孤单、孤独、孤零零,可怜而无助。七月,月黑风高,祖大寿挑选五百勇士,组成敢死队,以无比的英雄气概,悄悄出锦州城,夜袭清军兵营,冒险得了手,但最终还是被击退,死伤过半,败退回城内。

蓟辽总督洪承畴,派兵来援锦州。多尔衮不给援军喘息时机,立马率兵攻击,一场小胜缴获战马七十匹。明军又冒险派了一千将士,再次出城挑战,再次被多尔衮所部击败。多尔衮所部斩杀数百,俘战马百余匹。虽然战果不大,但对明守军造成的心理压力巨大。明军再也不敢贸然迎战,无法完成支援锦州的任务。

祖大寿被困在城中,唯有节省粮草,别无他法,一心期待朝廷大军来援。

这三个月里,正酷暑时节,锦州军民饥渴,围城的清军也难熬。

九月金秋,天高云淡,清军将士们盼来了济尔哈朗。交接过后,多尔衮等回沈阳休整。

十二月,多尔衮再度领兵围困锦州,多次袭扰松山等地,伏击明朝援兵,阵斩四百余人。

又值严冬酷寒,滴水成冰,皮肤冻裂,多尔衮和将士们一起吃苦。

崇德六年(1641)二月,多尔衮眺望锦州城外,满目荒凉, 就算锦州城内饥饿的军民出城来,也是一无粮草可取,二是虚弱得没有多少战斗力。出于体谅将士之虑, 他下令围城兵营后移, 离锦州三十里外驻扎。他料定明军已经吓破胆,不敢轻易出城。又命令各牛录各旗,抽派将校统一带队,让部分士兵轮换回家休假,往返限期为十五天,以慰将士想家之念,换洗衣裳,吃饱喝足,恢复精力,以利再战。

三月,春风复苏,多尔衮率部回沈阳休整。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刚到辽河边,他就接到了皇太极的圣旨,对多尔衮等人一顿劈头盖脸训斥。原来,有人向皇太极告密:多尔衮擅自撤围锦州,移营远驻,纵容部分将士偷偷回家,放松围城大计。皇太极怒不可遏,从来没有想到一向听话懂事的多尔衮会如此妄为,违反军令,松懈斗志,影响围城效果,必须从重处罚,便勒令多尔衮及所率将官,不许入城,不准回家,驻扎在辽河舍利塔旁,听候治罪。皇太极特遣满族内大臣和汉人大学士范文程等,询问诸将,查明事实真相。多尔衮等人据实回奏,说明情由。

无论什么理由,不听话就是最大的罪过。皇太极异常恼怒,谕训多尔衮:“朕待你与诸子弟不同,良马任你乘,美服任你穿??之所以如此加恩于你,是因为你勤劳国政,不违抗朕的命令。而今你违抗朕命,擅自屯兵远居,遣兵回家,朕怎么可以信赖你、依靠你?”皇太极的这番肺腑之言,公开了他对多尔衮的厚爱, 常常是最疼爱的人的背叛, 最令人痛心,当时大清皇帝就是如此心情。

皇太极又责问儿子豪格:“肃亲王,你明知睿亲王失职,为何缄口不言?”又责问阿巴泰、杜度、硕讬等王公贝勒: “你们为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也说好,非也说好, 如宾客路人相待。且不说你们是八旗的子弟,就连新归服的蒙古,都知道为国出力,你们不忧国竭忠,反而漠不相关,皇天列祖岂不鉴之?”

皇太极震怒未消,谕令严查,将首先建议士卒回家之人举报出来,即行拿送,不可轻饶。多尔衮是主帅,必然首当其冲,要受到重责惩罚。

其实,事情并非像告密者说得那么严重,说什么明兵可以自由出城、运粮采樵等。锦州城内的明军仍在被围困之中,运输断绝。多尔衮两次遣兵回家,既是让人疲马乏的将士得到休整,也有出于粮草不济的务实考量。长期围城,两军同时消耗,锦州城内的明军绝援,城外清军的后勤保障也非易事。多尔衮没犯什么大错,是“密折”夸大其辞,惹怒了皇太极。多尔衮等人如实回奏,皇太极认为是狡辩,更加发怒,令各位将帅自定其罪。

谁都清楚,违反军令:当斩!

危急关头,多尔衮作为主帅没有逃避责任,而是敢作敢当,一切过错全揽到自己头上,严肃悲壮地说:“我既掌兵权, 又先令兵回家, 违命之罪甚重,应死。”豪格也是大英雄、真好汉,上前一步,对审案大臣说: “睿亲王是王,我也是王,既然与叔父睿亲王共掌兵权,彼既失计,我也随之,应死。”不愧为努尔哈赤的后代。在他们的带动下,八旗将领,个个敢作敢为,三十余人皆请罪,或当死、当革职、当贬黜为民、当罚银。

一场灭顶灾难即将降临!

多尔衮寝食难安,思虑皇太极是不了解前线实情,才动此雷霆之怒,而且他还有信心,稍后皇太极知晓实情,会宽容轻罚众人,毕竟他们是拥护皇太极的核心力量。

果然,法不责众,真正责罚时,相比于各位将领自定之罪,各人得到了从轻惩处。皇太极有大智慧,稍后一想,自己接到密报时,处置得太急躁了,多尔衮不是不通事理的人,不会轻易让历时一年的屯田围城成果半途而废,即便移营休假,困城依然,那么,受牵涉的众将,如果都斩了,一是不忍心,二是真都杀了,上哪儿去找领兵打仗的人? 自己苦心培养十多年的将帅,几乎一半都在里面了,而且自己的长子豪格也在其中。皇太极是明君,虽然不好对自己的急躁公开道歉,但决定宽恕诸将,严责轻罚。一点不惩罚是不可能的,军令如山嘛。皇太极下诏定罪:“多尔衮由亲王降为郡王,罚银万两,拨出部下二牛录;豪格也降为郡王,罚银八千两,拨出一牛录。其他三十余员将官,俱罚银数量不等。”

多尔衮虽然为了挣面子冒险请死,但也曾担心自己会不会真被斩首,皇帝杀人可是轻而易举的。虽然多尔衮算准了皇太极不会开杀戒,但直到圣裁降临,他方才不由得打了个哆逻,好险哪! 小命保住了,但颜面上还是栽了。这一次,对多尔衮的心理是严重的撞击,他一直以为自己春风得意,一帆风顺,没想到在小河沟里落了水,好在船没翻。

多尔衮心知,大清国上上下下,自己没有全都交好, 既有朋友,也有对手,自己遭受责罚,有同情的,更有很多拍手称快解恨的,最多的人是漠不关心,在看热闹。自己成了皇上跟前的红人,自然也就要受到众人的嫉妒,这些人就盼着他倒霉呢。多尔衮毕竟是个大人物,大才俊,胆识高超,身处逆境,并不颓唐。他抖擞精神,振作起来,暗暗准备,等待重返前线,以战功来恢复自己的名誉和地位。

锦州前线,风云突变。

协助明军防守锦州外城的蒙古部兵马密约降清,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等将士迅速赶到城下接应。明军守将祖大寿带兵阻拦蒙古部兵马叛逃,被清军击败,退回内城。蒙古所部六千二百一十一人降清,清军实力大增,一举夺取了锦州外城,一场胜利,让清军士气大振。祖大寿唉声叹气,顿足捶胸,再次向朝廷奏报求援:“锦城米仅供月余, 而豆则未及一月,倘狡虏声警再殷,宁锦气脉中断,则松、杏、锦三城势已岌岌,朝不逾夕矣。”

形势越来越严峻,明军加紧了反围攻作战,大小战斗此起彼伏。皇太极为巩固长期围困成果,努力坚持下去,遂采取进一步措施,命令前线部队在锦州四面设八营,收紧包围圈,绕营帐挖深壕,在两营帐之间,再挖长壕,便于隐蔽和兵力调动,昼夜常设巡逻哨兵,时刻盯牢明军的一举一动。

大明崇祯皇帝非常着急,感觉手下的文臣武将都不急,都是废物。他怒命兵部尚书陈新甲,立即调动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总兵,步骑十三万,迅速出兵,会师宁远,统归洪承畴指挥,以解锦州之围。

明清双方都认识到:这是关键一战,大明朝认为锦州城决不能丢失,辽东战事,再无可退;而大清国原本设想的就是围锦州,打援敌,没有想到明朝会派来这么多军队,十三万。皇太极接到奏报,不禁心惊,这一战,决不能输,于是倾全国之兵,誓与明军一决雌雄。

清军本意是想取锦州一城,明朝是想以解围锦州作为决战,彻底剿灭辽东清军。

洪承畴在宁远誓师后,吸取当初萨尔浒之战失败的教训,不敢分散兵力,而是慎重进军,扎实缓进。在松山城北岗,济尔哈朗迎战洪承畴率领的六万明军。虽然清军将士以一当十,奈何明军人太多,杀不尽、杀不动,明军伤亡多,清军损失也不少,首战失利。洪承畴挑大拇指,赞吴三桂为首功,说:“吴三桂英略独擅, 两年来,以廉勇振饬辽兵, 战气备尝,此番斩获功多。”其后,明清双方战事频繁, “清人兵马,死伤甚多” ,清军接连失利,几至溃败,待明军日益疲乏,攻势慢慢失去锐气后,才稳定住局势。

洪承畴不敢贸然进军,只好驻扎下来,窥探清军态势,向朝廷奏报:“大敌在前,兵凶战危,解围救锦,时刻难缓,死者方埋,伤者未起。半月之内,即再督决战,用纾锦州之急。”兵部尚书陈新甲以兵马太多、粮饷艰难为由,主张速战速决,催促洪承畴快点进军。崇祯皇帝深居深宫内院,手无缚鸡之力,却有一腔热血, 诏令洪承畴“刻期进兵”,不得容缓,又按照惯例,派来太监做钦差督促决战。

前线告急,多尔衮与豪格,以戴罪之身,奉命率军急驰锦州。危难之际,皇太极对多尔衮寄予厚望,出征时,并马送行五里路。多尔衮和豪格跪请皇太极还都回宫,请皇太极放心,定当拼死战胜之。

多尔衮所部替换了疲惫不堪的济尔哈朗部众,在西边松山城下迎挡洪承畴,东边照样围困锦州。洪承畴小心谨慎的扎实缓进策略,等来了多尔衮这些精锐之师,为自己的进击增加了难度。

熬过三伏天,多尔衮苦苦支撑,没有让洪承畴和祖大寿会合。多尔衮登高瞭望,发现明军又来了许多援兵,越来越多,旌旗枪缨,漫山遍野。他大惊失色,之后镇定下来,部署迎战,并且立马派人飞报皇太极:“明军援锦,来兵甚多。”皇太极派兵增援多尔衮,遣使前往传谕探视。来去四天,使者日夜兼程,就从前线返回了沈阳,一路跑上金殿,结结巴巴地喘息着汇报:“皇上,大事不好。敌兵实众, 欲遣济尔哈朗领兵前去,合营拒敌,方能生效。”

皇太极明白:睿亲王但凡能独力支撑,是不会轻易求援的,一定是遇到了明军的极大压力。明军主帅洪承畴的大名,皇太极早就听说过。

洪承畴,福建人,进士出身,儒生领兵,镇压陕西农民军,擒获闯王高迎祥,连败李自成部,军功累累,一路擢升为总督,威名震动华夏。

洪承畴占领松山与锦州之间的乳峰山,东距锦州仅五六里。环山结营,掘壕竖栅,步兵和骑兵协同,防御甚严。明军安营扎寨,架设大炮,居高临下,围城的清军,看到明军气势逼人,无不“大骇”。多尔衮比所有将士更清醒地关注着明军态势,别人害怕,他不能怕,他要镇静,以稳定军心。然而,他立在马上,手搭额前,极力想看清明军的情形,不禁倒吸一口闷热的凉气,由衷赞叹,明军不都是草包,洪承畴果然名不虚传,真是俊杰。多尔衮明白,洪承畴这样结牢大寨,步步为营,以炮箭对付八旗劲旅,能让自己这方面的骑兵优势,难以发挥。多尔衮还明白:洪承畴与祖大寿,只隔五六里路,自己必须带领将士们牢牢地钉在这里,决不能后退半步,倘若他们双方接上头,合兵一处,大清将士一年半的苦心屯兵围城之功,将毁于一旦。

祖大寿乘来援大军压境,指挥饥饿的部众,打开城门,冲杀出来,想冲出清军的包围圈,与援军会合。这样,他们就能活命,有粮吃了。清军围城三重,明军冲过了两重,明朝援军也奋力冲杀,想接应城里出来的明军。多尔衮亲率清军拼死抵挡,纵死不退,混战在一起,双方都是殊死相搏,最终还是明军的野性不足,斗志稍逊,没有坚持到最后。其实,清军也快要撑不住了,只不过多尔衮不能退,身边将士死伤多少都不计,战死是死,要是退了也得死。

多尔衮杀红了眼!

洪承畴站在山顶的帅旗下嘶哑地呼喊。

两支明军到底没有会合,城里的回城,营里的回营,多尔衮成功了,战袍溅满血污,累得手臂控制不住地抖动,下了战马后依然浑身哆逻。

此战,清军惨胜一场,固山和牛录等将官被斩杀了二十余人。明军宣府总兵杨国柱阵亡,副总兵李辅明代行其职。

第二日再战,多尔衮不再被动固守,而是以攻为守,率领八旗将士向明朝援军连续发起攻击,怎奈寡不敌众,前后受敌,连连失利。多尔衮深刻地感受到了明军的强大压力,只好按兵不动,以静待动,以逸待劳。明清两军,形势转换,进攻的清军变成了防守,牢牢阻挡在锦州城与明援军之间。

多年以后,回忆松锦之战,多尔衮还心有余悸,说:“当时洪军于南山向北放炮,祖大寿从城头向南放炮, 我兵存身无地,神器(指红衣大炮)实为凶险。”如此局势,对多尔衮来说,是真正严峻的考验,生死就在一瞬间。他的脑中飞速旋转:是如实奏报请求援兵,还是等待观望,顺其自然? 强大的明军就在面前,到底能撑多久? 豪格也眼睛血红,焦急地询问: “怎么办?”如果再次请求援兵,会不会被朝廷众人耻笑,八旗劲旅所向无敌,一贯都是打得别人求援,从来没有如此狼狈过。形势不容许多尔衮耽搁时间乱琢磨,聪明过人的他,当机立断,放下自己的面子,以大清国的兴亡成败为重, 遣使告急:“敌兵重重, 力难抵御,请求派济尔哈朗率兵前来助战,两翼大军,合兵一处,方有胜算。”

皇太极自己派遣的钦差奏报,建议济尔哈朗再出征,多尔衮的信使奏请派济尔哈朗救援,皇太极深知,这一次关系到大清的生死存亡,不仅应该派济尔哈朗,也要他自己亲自上战场,光是留在家里听奏报,那不是他的性格,那也不是好皇帝。他决定亲自去督战,鼓舞士气。前线危急,他是马上皇帝,久经阵仗,不到军前,心里总是不放心。

皇太极紧急征调大清所有丁壮,上前线,前后投入的总兵力(包括蒙古兵)约在十三万以上(一说二十四万,这数字很玄虚,把后勤民夫算上,也没有这么多), 总之,仿佛在数量上略多于明军。有一点是肯定的,大清是举全国之力,对抗明军。而明军在宁锦前线的, 只是部分兵力,大明朝太大了,在南方还养着那么多军队,但都贪生怕死。

农历八月十四日,皇太极心急如焚,等不得征兵集结,抱病率领三千精锐先行,“上行急,鼻衄不止”,昼夜急驰,于十九日抵达松山附近的戚家堡。

多尔衮听闻皇帝来了,急忙拜见。一见皇太极,多尔衮吓傻了眼,以为皇太极负伤了,血染龙袍。原来,皇太极正在流鼻血,止不住。史料上记载,皇太极是患鼻衄。应该说,战况吃紧,急火攻心,加大了皇太极的流血量,而战马狂奔,一路颠簸,让皇太极的症状加重。在别人看来,皇上应该歇息,不然流血就流死了。多尔衮劝皇太极休养,但是,皇太极看着连续苦战的多尔衮和豪格,战袍脏污,颜面瘦削,眼红充血,不禁心疼。对皇太极来说,江山社稷为大,个人安危事小,顾不得了。他安抚多尔衮等人几句,然后急于查看两军阵势。

清军将士看到皇帝来了,全都欢欣鼓舞,斗志倍增。皇太极与将士同甘共苦,同生共死,令清军士气为之一振。

皇太极传谕,自己要领兵向前,合围松山和杏山。多尔衮和豪格急忙劝阻,建议皇太极不要参加战斗,驻营于松山、杏山之间就好:“蒙皇上天威,臣等岂敢畏敌,但恐以臣等为怯,若不奏闻,于理不当。今皇上亲至,臣等勇气益增,皆不以敌为意,惟以冲击为事,一心为国,故不敢不以所知实奏。汉兵果众,当同臣等先至兵,围困锦州。况先番上阵,颇有中伤,今如再战,恐力不及。今皇上令屯营高桥截路,倘敌兵为我所迫,约锦州、松山内外夹攻,舍死冲战,万一有失,如之奈何。皇上即欲发兵来援,亦必待胜负决后,方可赶至。以臣愚见,皇上若肯驻松、杏之间,臣等大有益矣。”

多尔衮要的是援兵,而不是皇太极本人。只要兵多将广,多尔衮完全可以胜任帅职,带领将士打赢这场决战。皇帝亲临两军阵前,人身安全极为重要。因此,多尔衮建议皇太极把行宫营帐驻扎在松山和杏山之间,观战即可。即使皇太极要上阵,也要等到胜负决定之后。多尔衮的话,既表明了对皇太极的赤胆忠心,又可以让皇太极放心:有我在,我有信心战胜敌人,皇上您看好就行了。

皇太极非常喜欢多尔衮这种智勇双全的大将气度,点头赞许:“好好好。”由于重病在身, 皇太极不便参战,就欣然采纳了多尔衮的建议,遂驻营于山坡上,不给多尔衮和豪格等将士添乱,让他们能够放手去和敌人拼杀。

皇太极乃将帅出身,岂能安心休息。不久,他便带领亲兵卫队登上山顶,眺望明军营寨,观看良久,看到明军大部分集中在前面逼迫清军,后队空虚。兵法讲究避实击虚,清军骑兵快如旋风,可以抓住时机,打击明军后方,敌人阵脚必乱。此时的皇太极,老奸巨滑,比多尔衮更成熟。他一到,就点穴般看穿了明军的虚实,这可是一针见血的夺命招数。明军一心向前,试图碾压清军,清军不断收缩,明军向前,后方空当加大,顾头不顾尾。

战机诡谲,稍纵即逝,根据谍报,皇太极当机立断, 命令阿济格率部突袭塔山。

这一天,洪承畴指挥明军向清军发动进攻,多尔衮沉着应战,经过激烈拼杀,互有伤亡,依旧胜负未分。可是,一支清军马队悄悄绕过明军营寨,从山阴如疾风刮过,来到渤海边,正值大潮低落,海岸和海中的笔架山岛之间,露出一条石路, 名为“天桥”。石路两边,浪花涌雪, 真是奇观。八旗将士顾不上欣赏天地美景,阿济格大吼一声,带头纵马上天桥,众将士跟随他向笔架山岛冲锋。笔架山岛,宛如一块大玉石,两头高,中间凹,形如笔架,因而名之。

笔架山岛很小,岛上明军很少,基本没有战斗力。但是,这小岛上,有重要的宝贝:十二堆粮草。古代战争,讲究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就是打后勤。三国时期,著名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就是因为偷袭了袁绍大军设在乌巢的粮草。一旦没粮吃了,将士哪还能有力气拼命?老汗王在世时,攻打宁远城,没有得手,却趁着大海结冰冻住海浪之机,派遣骑兵,突袭觉华岛,屠杀了守岛军民一万五千多人,烧毁了明军设在岛上的粮仓。

这一次,皇太极此生经历的最大决战——松锦之战,也是胜在劫了明军的粮草。努尔哈赤父子征战一生,都喜欢读《三国演义》,从中学到了最常规实用的战术。

阿济格夺取粮草后,立刻按照皇太极的命令,留下少数士卒看守战利品,然后撤军,回到海岸上,开始挖沟断路,让前方松山和杏山的明军与后方宁远之间的交通断绝。从海边到山里,一连三道大壕沟,深八尺,宽丈余,人马俱不得过,把狭长的辽西走廊彻底切断。宁远守军想给前线明军紧急运送粮草,一辆辆马车也过不去这三道大壕深沟。

没有了粮草的洪承畴,只剩下失败一条路可走。

多尔衮听闻阿济格的战报,不由得真心实意敬佩皇太极,伸手一指,就拯救了濒危的战局。多尔衮自责不已:“与洪承畴老贼苦战久矣,怎么就没有想到派遣轻骑偷袭明军后方?”相比皇太极,多尔衮承认自己还是毛嫩。

我们重新理顺一下时间表,皇太极在八月十九日来到前线,二十日,就指使阿济格劫了明军粮草。明朝援军从七月下旬来到锦州城前,近一个月的奋战,没有解锦州之围,没有给城里送进去一粒粮食。现在,十三万大军自己也没粮吃了。洪承畴跳海的心都有,咋回事儿呢? “因为明军野战不如清军,所以我才步步为营,逼迫清军,正在顶牛,不分胜负之际,突然自己这边被劫了粮草。等回到朝廷,皇上非治我的罪不可,项上人头也许不保。我个人生死事小,国家安危事大,老天爷啊,您这不仅仅是灭我洪承畴,更是要灭亡大明朝啊!”

洪承畴不甘心认输,趁着各营中尚有两三日之粮,要决一死战,再拼一把,再搏一回,第二天早上,众将士吃饱了,跟清军玩命大干一场。

八月二十一日,洪承畴以誓死的心情指挥大军,倾巢出动,步兵、骑兵与车营,向清军展开全面进攻。皇太极自然明白,这是洪承畴拼血本再赌一把,打赢了,局面就能挽回;输了,就要逃跑啦。他告诉多尔衮:“今天,只要我们坚持住,顶住,打平手,就是赢。”多尔衮把皇太极妙计劫夺明军粮草的消息通令全军,明军坚持不了多久,这两天就见分晓啦。

可怜双方将士,个人之间,前世无怨,今世无仇,为了民族,为了国家,拼死搏杀,血浸沃土如泥浆,死伤满地,遭受人踩马踏。

洪承畴如雷公发怒,明军如雷霆怒吼。但是,清军风雨不动安如山。

一座救不了的锦州城,自己毁灭不算,还要消耗明朝的元气。

杀气腾腾冲九霄,阻挡不了日升月落,白天黑夜正常替换。入夜,明军收拢营寨,靠近松山城重新结营。皇太极登高瞭望,叮嘱多尔衮:“洪承畴有遁逃之兆,都警醒着点,别松劲,夜里也不能放松,要睁着一只眼睛睡觉。”

洪承畴这边,和众位总兵官一碰头,全都厮杀得嗓子喊哑了,一个个精疲力竭,蔫头耷脑,充血的目光一对视,都流露出哀怨神色,完了,不是我们不卖力,不是我们不拼命,是大明气数尽了。可是,这话谁也不敢公开说。“因饷乏, 议回宁远就食。”明军决定明日一早分成两路突围南逃。大同总兵王朴有心眼,会算计:“等明天一起退兵, 有那么容易退吗? 不如我带上自己的人马,今晚先溜了吧。一乘夜黑,二乘清军没回过神来,没想到我会走这么快,让洪督师带着那七位总兵明天撤,给我断后吧。”

王总兵一回本营,便秘密招呼本部人马,麻溜快跑。有一支兵马不听洪承畴合兵决战突围的命令,就开了坏头,触发连锁反应,有人跑了,谁也不想落后,各路将帅也立马行动起来,企图逃出包围圈,结果变成了各自为战,力量分散了。“各帅争驰, 马步自相蹂践” ,黑夜中,明兵“且战且闯,各兵散乱,黑夜难认”。

多尔衮谨遵皇太极的命令,率兵马迎在大路上,奋勇截杀,只杀得明军尸横遍野,大部分明军逃到海边,前有波涛,后有清军,被逼无奈,纷纷下海,会游泳的极少,不会游泳的太多,在江河里会凫水的,也凫不了大海,尸蔽水面,不可计数。前一天,阿济格率领清军突袭到海边时,是落潮时分,让骑兵冲上海岛。现在,明军将士来到海边,恰逢天降大潮,神灵们都站在女真人这边。传说,明军“赴水死者三分之二”,得脱者仅二百人。一个晚上,明军死亡近五万多人,清军哪里能杀得了这么多,都是大海在帮大清国的忙,躺着的大海也“站起来”报名参加到清军行列。

总兵吴三桂、王朴等人逃入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等奔入塔山。洪承畴本来还想做个好榜样, 待天明集体突围,人多力量大, 因此行动迟了。等他坐不住了,在亲卫队的簇拥下,想突围时,已经晚了,不成了,一看归路已断,将士入海,洪承畴临危不慌,命令身边将士,退回松山城内,暂时活命,也比投海强。

天亮后,清点残余兵马,站在洪承畴身边的是曹变蛟和王廷臣两位总兵以及巡抚邱民仰。这些患难将士,只好生死与共,困守松山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大明朝廷再也无力组织援军来救援了。

皇太极一点也不给洪承畴喘息时机,迅速指挥清军移营到松山近前,在离松山城三四里的炮火射程之外,继续围困明军。

当夜,总兵曹变蛟抱定必死之心,带头组织敢死队突围,悄悄出城,直扑清军正黄旗大营。疲乏至极的清军将士,虽然预料到明军会突袭,仍然有些猝不及防,被打得措手不及,众多清军横尸于明军刀下。明军死士们如入无人之境,看准最显眼的一片营帐冲杀过去。这里正是皇太极的中军御帐,明军箭射后金大纛,亲兵护卫们作为保护皇太极的最后一道防线,拼死抵挡,凭据御营营门拼命放箭,射伤了曹变蛟。吓得皇太极在护卫的簇拥下,后退躲避。此时,清军已从混乱中反应过来,多尔衮等人从四面八方冲过来。曹变蛟因失血过多,拼杀过度,几近昏厥,眼见势孤力穷,突围无望,只得下令退回松山。皇太极转危为安。他十分震怒,一众将领皆被处分。

退回城内,曹变蛟喘息平定后,认为清军必会松懈,以为明军不会第二次突围,于是再次派出新的敢死队,结果还是被清军赶回城中。反正留在城里也是死,那就再拼命一把,冲一冲也许还能杀出去,活几个。有人摇头,别费劲了,曹变蛟不认输,今夜不能突围,以后更没机会了。一夜之间,曹变蛟先后五次疯狂突围,多尔衮整整一晚上没合眼,歇斯底里地拼命阻截。

天亮了,明军斗志皆无,完全是一副等死的样子,清军也累瘫了,横七竖八地躺倒在地,和死人在一起,枕着尸体大腿睡着了,分不清哪个是活的,哪个是死的。多尔衮不能睡,他战袍上的血黑了,两只眼睛中的血是红的,此刻,他就是自己的“名字”,熊,黑身子,红眼睛,他蜕化成一只凶狠的动物。多尔衮陪着皇太极视察战场,看着死伤的双方将士,皇太极悲从中来,戎马半生,征战数十年,这样的场景,他也没经历过,比当年萨尔浒大战有过之而无不及,真乃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时候,他特别想见到崇祯皇帝,与他握手言和。多尔衮此刻置身于硝烟血泊中,想的是多年以后,我要像皇帝八哥一样!

至此,松锦决战,胜负已分。皇太极来到前线后,短短五天时间,明军被歼达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人,损失战马七千四百四十四匹,骆驼六十六只,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副, 失落各种兵器、火炮、装备不可计数。多尔衮恭维道:“这都是有赖皇上神机妙算, 洪福齐天! 皇上派阿济格偷袭明军后路得手,是战胜明军的关键,臣弟对皇上心悦诚服。本来阵前吃紧,危机重重,可是,皇上一到,云开雾散,天晴气朗。”多尔衮刚看到皇太极来时,鼻血流满衣襟, 还在想:“我求的是大队援军,不是一个病皇上。”现在看来,最大的援军就是皇上本人啊!

洪承畴困于松山,悔恨颓唐, 可叹自己一世英名,葬送在此时此地:“关键是,我完了,大明朝也完了。”

祖大寿依旧坚守锦州,饿得形销骨立,提着战刀,挥舞不动,没有力气:“可叹大明朝十几万军队,都救不了我,落得如此下场,还不如不来了。”好像是他拖累了十几万将士似的。皇太极又送来了招降书信,祖大寿愤怒地将它撕得粉碎,他根本不想看:“我与奴酋,于国于家,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宁饿死,不投降。”

清军围城依旧,坚持就是胜利,不仅仅围锦州,还多了一个松山,不能让已经落网的大人物洪承畴再跑掉了。他的实职是蓟辽总督,同时顶着太子太保和兵部尚书衔。他注定是瓮中之鳖,就看能挺到啥时候了。虽然洪承畴和祖大寿都是手下败将,但多尔衮内心中对他们怀有几丝敬佩,期待城破之后,与他们好好聊一聊。

九月十二日,盛京使节飞奔来到,神色恐慌, 向皇太极跪报:“关雎宫宸妃有疾。”

啊!

皇太极顿时惊慌,慌忙站起,对左右说: “朕即刻回京。”

多尔衮陪同皇太极返程,既是护驾,也是皇太极心疼多尔衮,叫他回去休整。

兄弟君臣,一路无话,皇太极只是策马狂奔,多尔衮紧紧跟随,身边人劝皇太极保重龙体,慢一点,歇一歇。皇太极不理,多尔衮悄悄阻止旁人,不要再劝,免得皇上动怒,只是跟随皇上就好了。

多尔衮深知皇太极此时的心情, 因为他知道皇太极最爱的就是宸妃。

后金天聪八年(1634)秋,后金大汗皇太极新纳了一位福晋,乃蒙古科尔沁部公主海兰珠。她乃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的十九世孙女。这新娘海兰珠也不是外人,是亲上加亲。皇太极的中宫大福晋是这新娘的姑姑哲哲, 侧福晋是这新娘的妹妹布木布泰。一姑, 二侄女, 共事一夫。

大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四月,后金政权还未正式建立,为了加强建州女真与蒙古科尔沁部的联盟关系,十五岁的哲哲远嫁给二十二岁的皇太极。皇太极率领部下从赫图阿拉城出发,奔驰三百余里,到达辉发部(今吉林省辉南县境) 扈尔奇山城, 杀牛宰羊,举行了隆重的迎亲仪式。

后金天命十年(1625) ,大福晋哲哲为皇太极生下次女。同年二月,大福晋哲哲的亲侄女布木布泰十二岁了,由哥哥乌克善护送到盛京,嫁给了皇太极,为其侧福晋。

后金天聪八年(1634) ,大福晋哲哲的另一个侄女、侧福晋布木布泰的亲姐姐海兰珠,又是被乌克善送到盛京,送给了皇太极。

海兰珠来到皇太极身边时,已经二十五岁,不是小姑娘了。在此之前,海兰珠是否婚配,无可考证。

海兰珠虽然已过怀春妙龄,但韵味动人,比少女更懂得爱惜男人。皇太极共有十五位妃子,却最喜爱海兰珠。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海兰珠比布木布泰大四岁,比布木布泰晚嫁皇太极九年,却后来居上,超越了先嫁过来的亲妹妹,宠冠后宫。

后金天聪十年(1636) 五月, 天聪汗皇太极登基,改称大清皇帝,册封五大福晋,先是封哲哲为正宫皇后,然后是封海兰珠为宸妃,居四妃之首。她妹妹布木布泰被封为庄妃。一姑二侄女,科尔沁的女子把持了大清开国之际的后宫。

宸妃海兰珠所居东宫,赐名为“关雎宫” ,取名自《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宸妃之“宸”字,乃北极星所在,借指帝王所居,引申为王位和帝王的代称;也指代天宫,天帝所居。从海兰珠的封号和宫室的名称,可见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偏爱,他把最好的名和字都给她了。

三年后,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第八子。爱屋及乌, 皇太极为此子大举庆贺,大赦天下。但乐极生悲,这个孩子半岁多就病死了。

松锦大战正在紧要的收尾阶段,皇太极放下战事,为了宸妃,匆忙起驾回宫。

十七日夜,皇太极刚刚驻跸,盛京使节又到,呈报: “宸妃病笃。”皇太极一听爱妃病情加重,便无心休息,即刻拔营,以疲惫之身再上战马,恨不得插上双翼飞回自己的爱妃身边。十八日凌晨,还在途中的皇太极接到第三次奏报: “宸妃已薨。”犹如五雷轰顶, 皇太极在马鞍上差点栽下来。他飞马入盛京,冲进大清门,直扑关雎宫,三十二岁的海兰珠,香消玉殒,皇太极抚尸恸哭。

美人气绝,英雄心碎。皇太极既爱江山,也爱美人。因悲痛过度,皇太极几度昏迷过去, 令皇后宫妃和诸王大臣惶惶不安。多尔衮劝告:“皇上自保圣躬,勿为情牵,珍重自爱。”皇太极也自责说: “太祖崩时,未尝有此,天之生朕,岂为一妇人哉。”

隆重的葬礼过后,为了寄托哀思,初祭之日,皇太极亲率文武百官及嫔妃们到宸妃墓前,奠酒行礼,宣读祭文。此后,月祭、大祭、冬至祭、去世周年祭一一举行。过年正月,皇太极传谕:“以敏惠恭和元妃丧,免朝贺,停止筵宴乐舞。”他不许朝廷、官宦和民间举办喜庆典礼。群臣怕皇太极总是在宫中睹物思人,过度伤心,就请他出城,去蒲河射猎消遣。皇太极每次都要特意经过宸妃墓地,哭祭一番。一次次隆重肃穆的祭礼,其实都是让皇太极自己更伤心,难以自拔,在悲痛思念中越陷越深。两年后,皇太极追随爱妃而去。

海兰珠和姑姑、妹妹都嫁给了皇太极,是女真人爱新觉罗家族与蒙古人科尔沁部政治联姻的结果。在萨尔浒大战前,最危险的是九部联军之战,科尔沁部就是九部之一,后来,通过联姻结盟,科尔沁部成为后金的铁杆盟友,整个蒙古归附大清,就是从科尔沁部开始的,科尔沁部主宰了大清建立之初的皇宫。爱新觉罗家族的男人打天下,科尔沁部的女人管家。大清每次出征,科尔沁部的男人都提刀上马,配合冲锋。

皇太极宠爱活着的海兰珠,还好理解,而如此思念死去的宸妃,她的姑姑、正宫皇后哲哲和妹妹永福宫庄妃会怎么想?

庄妃就是后来享誉天下的孝庄文皇后。

传说,孝庄皇太后和摄政王多尔衮是神仙情侣。笔者推论:孝庄皇太后和摄政王多尔衮即便有情,也不是文艺作品所演绎的所谓青梅竹马,而是他们联手结成政治同盟之后,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随着利益关系,频繁接触后,日久生情。虽然,女真人的婚姻习俗是父终子继、兄终弟及,但是,大清此时已开始封建化,逐渐接受了汉人的礼数,因此,孝庄皇太后和摄政王多尔衮即便真做了夫妻之事,也不便宣明。再者,孝庄皇太后也没有搬出皇宫,到摄政王府上生活居住。

孝庄皇太后晚年留下遗嘱,身后不回沈阳与太宗皇太极合葬。是不是她对皇太极独宠姐姐海兰珠仍然心怀嫉妒? 是不是因为与多尔衮有男女之实,而不想去归附前夫?

再说松锦前线,洪承畴几次组织突围,皆告失败,松山城被围困已达半年之久,明崇祯十五年(1642) 一月,听说朝廷援军赶到,又派六千人马出城夜袭,被清军战败,欲退回城内。但洪承畴见后有追兵,竟吓得狠心命令关闭城门,舍弃了城外将士,任其被歼。“转饷路绝,阖城食尽” ,又熬到二月底,松山城副将夏承德实在不忍心自己和众将士活活饿死,秘密派人,联系清军,愿拿儿子夏舒做人质,以为内应,献城投降。二十八日,清军应邀夜攻,豪格率人由南城登梯而入,杀进城来。夏承德率部生擒洪承畴。巡抚邱民仰被杀,总兵曹变蛟等将领被杀。

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被围困了整整一年的锦州城内,杀人相食的惨状再度重演。三月初八,祖大寿跪拜于庭, 哭告天地, 遥致北京:“臣有忠心,奈何无力回天,为了军民活命,只得再度降清。”锦州城门大开,总兵祖大寿形销骨立,率领一众饿得皮包骨,半死半活,如同活鬼的队伍,摇摇晃晃,走出城来。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热情地迎接安抚。

四月初九至二十一日, 清军攻下塔山和杏山两城, 持续三年的“松锦大战”至此结束。明朝的精锐之师损失殆尽, 山海关外,仅剩下宁远一座孤城。宁锦防线,已经崩溃。清军士气更加高昂,此番大捷,为清军问鼎中原奠定了基础。

我们再看松锦大战的余音:多尔衮恭敬礼待洪承畴,但饥饿至极的洪承畴,面对美酒佳肴,拒绝食用,一心求死,以报朝廷,成就英烈之名。

多尔衮将洪承畴迅疾押往沈阳,献给皇太极。

洪承畴绝食数日,不肯降清。皇太极数次派人劝降,均被洪承畴拒绝。皇太极特命最受宠信的大学士范文程再来看望,以决定对洪承畴是杀是留。洪承畴发疯般大肆咆哮,范文程百般忍耐,不提招降之事,与他谈古论今,悄悄地察言观色。梁上落下一灰尘, 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 一面“屡拂拭之”。范文程回奏太宗: “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皇太极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议,亲自去慰问洪承畴,嘘寒问暖,见洪承畴衣裳单薄,脱下自己身上的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

洪承畴在英名与生死之间难以选择之际,皇太极以一国之尊,关照礼遇,对比崇祯皇帝,洪承畴感恩跪伏尘埃。第二天,五月端阳,洪承畴偕祖大寿等降将,正式举行了投降仪式,在皇太极面前俯首称臣。

对洪承畴和祖大寿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祖大寿虽然无奈降清,但不肯为清廷出力,一直默默顺从,消极抵触,直到病死于北京。洪承畴为清朝建立了大功勋,清军入关后,他以自己的影响力,劝降各地明朝官兵放弃抵抗,以此来回报大清不杀之恩,同时也尽了一己之力,竭力保护汉人官民。

传说,是庄妃见夫君皇太极为洪承畴不屈服而为难,食不甘味,遂毛遂自荐,前去劝说, “以壶承其唇”,一口一口给洪承畴灌下人参汁。洪承畴听狱卒说这华服丽人是皇太极的宠妃后,感动而降。这个故事,和庄妃以太后身份下嫁多尔衮一样,流传甚广,但清代史料中遗迹皆无。

皇太极赐宴,为洪承畴和祖大寿等人庆贺。但在这盛会上,皇太极却没有亲临,传谕说:“朕今日未服视朝衣冠,又不躬亲赐宴,非有所慢于尔等也。盖因关雎宫敏惠恭和元妃之丧未过期,故尔。”因为海兰珠的丧期未满,皇帝不参加喜庆欢宴。在海兰珠丧期内,有王公大臣私下宴乐,遭受惩罚者达数十人, 削冠夺职, 罚没家产, 受鞭笞、贯耳、割鼻等刑。

后来,皇太极在皇宫赐大宴,表贺松锦之战有功之臣,多尔衮与豪格等曾因“移营休假”被降级的人等,重新恢复爵位官职。

多尔衮作为松锦之战主帅之一,为大清国再建卓著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