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内部权争,尊汗抑王(1 / 1)

多尔衮 赵凯著 1975 字 15天前

从战场上归来,血染战袍,习惯了杀害明士兵和手无寸铁的百姓,也见惯了自己这一方的壮士战死,多尔衮逐渐懂得看淡别人的生死,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活下来。多尔衮明白:作为爱新觉罗家族的重要成员,一旗之主,自己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有壮士们舍命保护, 反而比较安全,倒是在自己人这边,面对权力斗争时,危险性更大;对外杀敌争地盘,对内攻讦争权势,父汗努尔哈赤杀弟弟舒尔哈齐,杀大儿子禇英,汗兄皇太极率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四大贝勒逼死自己的母亲阿巴亥,都是因为内部权争,这和战场杀敌是一样的,都是你死我活。首先要保全自我,然后才能杀伤敌人,或者说在杀伤敌人的同时,第一重要的是保全自我。

多尔衮在成长,活得小心谨慎,在皇太极等人面前, 不敢说错话、办错事。

皇太极已然是成熟的高手,既是对外征战的军事家,也是对内权争的政治家。老汗王驾崩之际,四大贝勒有大智,识大体,没有为继承汗位而拔刀相向,实现了不流血的和平过渡,完成了政权衔接,这也是四大贝勒妥协周全的结果,皇太极名义上是大汗,但四大贝勒共坐金銮殿,协商军政大策。一年、两年、三年,随着几场对外攻战的结束,皇太极越来越不愿意和其他三大贝勒平肩并坐了,他想树立自己的权威,踢开三大贝勒,金銮殿再大,龙椅应该只放一张,必须是这样。后金大汗皇太极眼光乜斜一扫,代善功劳声望最大,资格最老,莽古尔泰是同父异母的亲哥哥,阿敏是堂兄,血缘上远了一层,而且他背负着他父亲舒尔哈齐的罪孽阴影,先打倒阿敏是上佳之选。上一次,打压阿济格,那是初试牛刀,教训他一下,也是为了震慑众人。这一回,皇太极打击阿敏, 可是要往死里整。

多尔衮跟随皇太极,大举入侵明朝,这是女真人第一次入塞。明朝称之为京师保卫战,史书上称之为“己巳之变”。

皇太极为什么要冒险? 远离后方,万一袁崇焕带领宁锦前线大军直捣沈阳,怎么办? 多年来,皇太极在征战中已经明白:明军只会被动挨打,萨尔浒大战后,明军再也不敢主动进攻后金了。皇太极派出大军征服朝鲜,袁崇焕都不敢乘机围魏救赵。皇太极以为父汗报仇为名出师,却步父汗后尘,也在宁远前线兵败铩羽。他急于向明朝讨一个胜仗,来挽回声誉影响,树立威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后金壮大了,人口越来越多,加上饥荒,没粮吃了。《清史稿· 太宗本纪》: “是岁,大饥,斗米值银八两,银贱物贵,盗贼繁兴。”所以,皇太极依旧沿袭老法子,没有吃的,就去汉人那里抢,忐忑地率领大军走上远袭明朝腹地的征途,开创了一个改变历史的新局面。

后金军队出发半个多月,到达蒙古境内,代善和莽古尔泰两大贝勒向皇太极发难,要求班师。代善和莽古尔泰是出于公正之心,因为大军过长城南下,是后金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前途未卜。这时候, 皇太极和“三大贝勒”共治国政,自己一个人说了不算。好在,皇太极也有铁杆支持者,代善的长子岳讬和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等人“劝上决计进取”。在决定进退的会议上,多尔衮因为年纪小,出于谨慎没有急着表态,他要观察风向。代善和莽古尔泰两大贝勒面对其他多位固山额真,人单势孤,无奈道: “我等所谋如此,今闻尔等言亦是,仰听上裁可耳。”这正合皇太极的心意,乐得胖手一挥,走啊,上汉人那儿抢去,吃的、用的、美女和奴隶,还有牛马猪羊,要啥有啥。事到如此,多尔衮看到形势明朗了,便举手呼应,坚决站在汗兄这一边,紧紧跟随最高权力决策者。

国家和王朝也有自己的命运,明朝已经走上了末路,朽木难支,皇太极冒险入塞成功啦! 不仅仅抢掠收获丰盛,还沉重地打击了明朝君臣的自信心,尤其是开启了后金对付明朝的新模式:不用局限在辽河流域和明军硬碰硬较劲了,而是可以纵马到中原来,想干啥就干啥。

尤其是这一仗,顺手白捡了一个大便宜:袁崇焕这个“祸害”给解决掉了,老天开眼哪! 春风得意马蹄疾,皇太极收兵回师,大汗的威信像战旗高高飘扬。

到嘴的肥肉,舍不得吐出去,皇太极命令阿敏为大帅和代善的二儿子硕讬带领偏师留驻塞内, 防守冀东北的永平、遵化、滦州、迁安四城。皇太极想让阿敏成为后金的毛文龙,在长城南边安插四根大钉子,随时能扎明朝的皇帝一下,扎不死,也疼得要命。但对崇祯皇帝来说,让皇太极来京城周边溜达了一圈,就够丢脸的,等于奴隶给主子抽了一个大嘴巴,而且,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于是,明朝拼命要挽回影响,便派大帅孙承宗反攻,两个月后,阿敏大贝勒独力难支,扛不住了,带领溃兵逃回关外,撤退前还咬牙切齿地杀掉投降的汉人军民。其实,任谁守卫这四城,都守不成,架不住明军赌老命、下血本。对后金来说,这四城是攥在手中的尖刀,而对明朝来说,这四城让女真人占着,就是身上的毒瘤脓包,必须剜除治愈,否则将危及生命。

后金天聪四年(1630) 六月初四,阿敏和硕讬带着残兵败将回到沈阳,离城还远,就接到皇太极圣旨,不许将官进城,只许士卒入城。皇太极下令把败军中备御以上、总兵以下的军官全部逮捕。《满文老档》载,皇太极言:“我以尔等为人,用尔为全军统率,谓战必胜,谋必成,实信赖尔等。尔等不死于彼处而归,厚颜至此,可耻也!”努尔哈赤第四子汤古代,是皇太极的兄长,羞愧地跪下说: “臣等失利而还,请皇上处死。”皇太极道:“尔等不能全师而归, 被敌军杀戮甚惨, 我纵然将汝等全部处死,又有何益? 可怜阵亡将士, 呼天抢地而死, 言念及此, 怎不让人痛心?”皇太极越说越气,流下泪来,群臣跟着恸哭。

皇太极升殿,贝勒大臣和文武官员齐集殿下。阿敏知道自己作为主帅,罪责难逃。对军事将帅来说,战败就意味着失势,尤其是那没事还想找事的皇太极,可算抓住了他的一点把柄,得理不饶人,还能轻易放过他吗? 以丢弃关内四城之罪,皇太极不仅对阿敏严厉斥责,还剥夺了阿敏的掌兵旗主权力,抢下了他的镶蓝旗。接着, 皇太极故伎重施,自己不留,不循私,转身把镶蓝旗给了阿敏的亲弟弟济尔哈朗。

和抢阿济格的镶白旗给多尔衮一样,看似从亲哥哥转到亲弟弟手中,肥水不流外人田,但这两个原本不听皇太极话的旗,这回都听皇太极的了。

如果对阿敏的处置仅止于此,那皇太极也就不是皇太极了。随后,皇太极召集诸贝勒共议阿敏之罪。墙倒众人推,阿敏的罪状除了此次丢弃四城,还有心怀异志,三年前在挂帅讨伐朝鲜时,谋求自立等。

朝鲜国王归顺议和,订立盟约时,阿敏就应该赶紧班师:后金主力攻入朝鲜后,蒙古和明军趁机大兵压境。但是, 阿敏想留在朝鲜,自立为王,提出让岳讬等人带兵而回,他独自居留朝鲜,遭到包括亲弟弟济尔哈朗在内的众贝勒反对,阿敏无奈撤离朝鲜,自怨自艾地说:“我何故生而为人? 还不如山上的一棵树,或者坡上的一块石头,即使被人砍伐为柴,甚至被野兽浇上一泡尿,也胜过今日。”此话也传到皇太极的耳朵里。

阿敏少年时代就随伯父和父亲四处征战,作战勇猛,战功赫赫,是后金开国大业的创始人之一。

当年,因为兄弟反目,努尔哈赤将亲弟弟舒尔哈齐囚禁、处死,又把舒尔哈齐的长子和三子处死,将舒尔哈齐的两个心腹将领绑在树上活活烧死,努尔哈赤本想斩草除根,将阿敏也处死, 在代善等人的苦苦求情下,阿敏逃过一死,但阿敏心中从此有了巨大的阴影,无法释然。他活得战战兢兢,打仗冲锋在前, 论功不敢请赏, 只求苟且平安。天命元年(1616) ,阿敏与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被封为和硕贝勒, 执掌镶蓝旗。努尔哈赤驾崩,阿敏自知属于旁支,无意争夺大位。代善提议皇太极继位,阿敏无异议,在他看来,谁当大汗都一样。阿敏派人给皇太极传话,表明拥戴之意,但提出一个条件,皇太极继位之后,允许他出居外藩。皇太极非常震惊,但由于自己立足未稳,隐忍未发。可是,阿敏自立门户之心一直未泯。如今,皇太极主导这一场针对阿敏所谓罪行的清算,总而言之,十六条罪状, 阿敏不但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罪人, 还是大金国的罪人。

众贝勒大臣义愤填膺,一致要求将阿敏处死。多尔衮多聪明,又一次积极地站在皇太极这边,坚决支持处罚阿敏。阿敏的亲弟弟济尔哈朗,此刻内心自然是向着哥哥阿敏,但深知形势险恶,只要自己胆敢给阿敏辩白,必然立遭大祸。因此,济尔哈朗坚决表态,说阿敏罪有应得,并声明自己和阿敏划清界限。

皇太极表现得宽容大度,对阿敏将功折罪, 从轻发落, 死罪改为幽禁。威名赫赫的第二大贝勒阿敏,被圈禁高墙,落得和父亲舒尔哈齐同样的下场。阿敏有六个儿子,只有爱尔礼获罪而死, 其他五人皆平安。十年之后,阿敏在高墙内寂寞死去,终年虚岁五十五岁。

二哥阿敏曾经是多尔衮心中的大英雄,现在多尔衮见风使舵,借助汗兄皇太极之手,痛打阿敏这只落水狗,报了四年前阿敏伙同三大贝勒逼死母亲阿巴亥之仇。多尔衮清楚:这一复仇过程,同时也为自己晋升打开了通道,有了上位空间。如果“三大贝勒”不倒台,一直与汗兄皇太极共坐金銮殿,那么自己永远也无法越过他们再上位,扳倒阿敏,只是“三大贝勒”垮塌的第一步,接下来,莽古尔泰、代善,都会相继倒下。除掉阿敏之后,和皇太极坐在金殿上的“一字并肩王”还剩下两个,在后来皇太极打击莽古尔泰和代善这“两大贝勒”的过程中,多尔衮“尊汗抑王(贝勒) ”,站位正确,因为只有搬开这两个绊脚石, 多尔衮才可以向上爬。多尔衮感觉自己和济尔哈朗、多铎、阿济格,还有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等这一拨同龄人竞争,才更有胜算,等自己取得“三大贝勒”的地位和权势,再复仇的话,就是掀翻皇太极了,那时自己就可以继承父汗留下的军国大业。

成长中的多尔衮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在眼里,琢磨在心里:和明军打仗,如何扬长避短;在内部高层政治权力争斗中,如何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对待自己人,有的时候要像对待仇敌一样,决不能心慈手软。其后的史实印证了多尔衮活学活用了这些为人为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