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多尔衮与皇太极:亲与仇(1 / 1)

多尔衮 赵凯著 2909 字 15天前

多尔衮与皇太极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弟,仇从何来?

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 十一月二十八日, 多尔衮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十一月十七日, 他们相差整整二十岁, 虽是兄弟,却如同两代人。

皇太极的母亲是来自海西女真叶赫部的孟古哲哲。明万历十六年(1588) ,虚岁十四的孟古哲哲在兄长纳林布禄的护送下来到费阿拉城,努尔哈赤率众出城相迎,杀牛宰羊,大宴成婚。四年后,虚岁十八的孟古哲哲生下了皇太极。皇太极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去姥姥家串过门,母亲孟古哲哲也没有回过娘家。因为部落征服与扩张战争,两个部族有解不开的世仇,你死我活,势同水火。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 ,孟古哲哲病危,想再见老母亲一面。努尔哈赤派人前去叶赫部迎接岳母,大舅哥纳林布禄坚决不允。孟古哲哲带着对娘家亲人的思念,含怨撒手人寰,年仅二十九岁。努尔哈赤命令服侍孟古哲哲的四个婢女殉葬,宰杀一百只牛羊祭祀。孟古哲哲生前一直是侧福晋,皇太极当了大汗后,母以子贵,孟古哲哲被尊奉为孝慈高皇后,这是清朝第一位被追封的皇后。

皇太极十二岁就成了没有妈妈的苦命孩子。他自少年时起,随父兄狩猎征战,骑射娴熟。明万历四十年(1612) ,也就是多尔衮出生的这一年,二十岁的皇太极从父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冲锋陷阵,攻克六城,初建军功。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 ,努尔哈赤建立“大金” ,上位称汗,年号“天命”,论功行赏,赐封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尔泰和八子皇太极为四大贝勒。皇太极成为后金政权核心高层领导集体的一员,成为独当一面的青年将才。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 早春,大明朝集结重兵, 势要一举扑灭后金,在决定生死存亡的萨尔浒大战中,皇太极与诸贝勒率兵跟随父汗大败明军。转过年来,皇太极随父亲攻取明军驻守的开原和铁岭,继而挥师叶赫部。皇太极以亲外甥身份劝降叶赫,亲舅舅金台吉宁死不从,身死族灭。

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进攻明朝、征战朝鲜和蒙古的过程中,皇太极献计取抚顺,驰援科尔沁,击溃察哈尔,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农历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病逝,众人拥戴皇太极“请上嗣位”,皇太极“辞再三,久之乃许”,被推举为大汗。

努尔哈赤没有留下遗诏,没有指定接班人。四大贝勒就成为汗位继承的第一人选团队, 逐个审看:代善作为四大贝勒之首, 原本被立为太子,但因为被密告与大妃阿巴亥私通,被废了储君之位,有此污点,不宜再争大位;四大贝勒中排名老二的是阿敏,他是努尔哈赤的侄儿,血缘上远了一层,而且他父亲舒尔哈齐因谋逆被处死,他能活下来,还受封为第二大贝勒,就应感恩戴德了,根本没有他的份;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五个儿子,战功赫赫,但四大贝勒全都军功累累,这不算优势,反而他有极大的劣势,那就是七年前为了讨好父汗,他竟然亲手杀死犯了错的生母富察氏,对亲母都能下得了刀,这样的人,品质恶毒,不堪胜任至尊;然后就是皇太极了,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如果说莽古尔泰超越了三哥和四哥,成为三贝勒,那么皇太极就是超越了三哥、四哥和六哥、七哥,成为四贝勒。此时此刻,他这几个哥哥都活着,他能够后来居上,必有过人之处,如今,他又要凭借过人之处,超越前三位大贝勒,成功登顶。

讨论接班人时,最年长的代善知道自己难以服众,而且他心地厚朴,没有动心机、做手脚。他和儿子岳讬执掌八旗劲旅中的两红旗,如果他一心想登大位,不放手,别人还真难争得过他。代善有心放弃,让贤,而且他长子岳讬先跑到他家里,劝说他支持皇太极:“四大贝勒, 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 众皆悦服, 当速继大位。”代善早已经权衡轻重, 乃言: “是吾心也。”不知道皇太极是如何“拿下”岳讬的,总之,岳讬把父亲代善给“拿下”了。代善不坐龙椅, 阿敏没资格坐, 莽古尔泰想坐,但自知有弑母之过,众人不服,而且自己只领有正蓝旗,势力孤单,于是,大汗之位非皇太极莫属。代善其人,性情使然,一次次谦让,让出了大位,其后还让出了第二位置,虽然权力缩小,但他终获自我保全,平安善终。

皇太极心潮澎湃,心里偷着乐, 假意谦逊了一下,就当仁不让地“被迫同意”出任大汗这个“苦差事”。当然了,另外三大贝勒也没让皇太极一竿子扎到底,虽然由皇太极当大汗,但根据老汗王的“八王共治”遗训,四大贝勒同坐金銮殿, 龙椅两边再摆三把椅子,皇太极此时羽翼未丰,只好以退为进,同意和三大贝勒共同列座,接受百官朝贺。暂且容忍一时,他日再图。四大贝勒同坐金銮殿,共享权力,是把老汗王说的“八王共治”,变成了“四王共治” ,删减一半, 缩水百分之五十。缩了谁呢?那就是“四小王”: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 再就是大妃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不仅仅剥夺了多尔衮三兄弟的“八王共治”权力,以皇太极为首的“四大王”,躲开父汗灵柩,在把权力如何继承与分配安排好之后,又达成一项最紧迫的共识:剪除“皇后”阿巴亥。

多尔衮出生时,他父亲努尔哈赤五十三岁,他母亲阿巴亥二十二岁,但已经嫁给努尔哈赤十年了。

乌拉那拉· 阿巴亥是海西女真乌拉部首领满泰之女,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出生。她四岁时, 发生了一桩大事:女真人和蒙古人九部联军,攻打建州。这些同盟军, 是因为努尔哈赤越来越坐大, 越来越不服管,便越来越看不顺眼努尔哈赤,于是合起伙来,想把他收拾掉。与这九部联军之战,和后来的萨尔浒大战一样,都是努尔哈赤的生死存亡之战。但合伙的买卖,心不齐,也是上天保佑努尔哈赤,“联军”输了,努尔哈赤赢了,还抓到了一个重要的俘虏,名叫布占泰,他是阿巴亥的亲叔叔。

努尔哈赤和弟弟舒尔哈齐,是建州女真的大小双王,各自把一个女儿嫁给布占泰,以此拉拢乌拉部。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布占泰把虚岁十二的侄女阿巴亥送给了虚岁四十三岁的努尔哈赤。是不是感觉有点乱? 女婿把自己的侄女送给岳父老泰山, 差辈儿呢。其实不然,女真人那时候还是奴隶制社会状态,不受封建伦理约束。

努尔哈赤比阿巴亥大三十一岁,而且已经有了多位妻妾。少女阿巴亥,不仅水嫩好看,而且聪敏伶俐,努尔哈赤好喜爱,阿巴亥在后宫的地位迅捷上升, 成为侧福晋, 直至成为后宫之主, 是努尔哈赤的第三任大妃。

努尔哈赤的元妃,原配嫡妻大福晋佟佳· 哈哈纳扎青,是辽东女真富庶望族之女。明万历五年(1577) ,虚岁十九的努尔哈赤,被父亲和继母以分家的名义赶出了家门,但可能是入赘了佟佳氏,成为上门女婿。爱情助推人生起飞,佟佳氏辅佐努尔哈赤功业起步,孕育二子一女,嫡长子褚英、次子代善和女儿东果格格。明万历十一年(1583) ,虚岁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带领数十人起兵,进攻图伦城,拉开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序幕。努尔哈赤外出打仗,佟佳氏为他看守家园,抚养伤员。连年征战,努尔哈赤首先征服了建州女真部, 佟佳氏功不可没。明万历二十年(1592) ,佟佳氏去世,年仅三十二岁。

努尔哈赤的继妃,第二任大福晋富察· 衮代,原本是努尔哈赤的堂嫂,依照女真社会“兄死,弟妻其嫂”的风俗,明万历十三年(1585) ,在前夫死后,富察氏带着孩子改嫁努尔哈赤。富察氏也为努尔哈赤生育了两儿一女:第五子莽古尔泰,第三女莽古济,第十子德格类。衮代作为大福晋,陪伴努尔哈赤长达三十余年,深得努尔哈赤的宠爱与信任,伴随夫君建国后金,家里的大事小情、后宫内务,乃至财政收支,皆经由衮代之手处置料理,是努尔哈赤的贤内助。

衮代年老色衰,夫妻恩爱淡了,逐渐疏远。后金天命五年(1620)三月,努尔哈赤以“盗藏金帛”的罪名,将衮代休弃, “迫令大归”,而她的亲生儿子莽古尔泰为取悦父汗,竟残忍地拔出佩刀,弑杀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衮代死后多年,其子女被皇太极以“谋上之罪”所害,其女儿也惨遭处死,原本与努尔哈赤合葬于盛京福陵的衮代灵柩,在顺治元年(1644)也被强令移出,降为庶人,另择其地草草掩埋。

接任衮代成为大福晋的就是阿巴亥。她掌管后宫,母仪后金。阿巴亥三十岁,为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阿巴亥和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哲哲经历了类似的情感创伤,那就是阿巴亥的娘家乌拉部也被努尔哈赤灭了。丧失了娘家的依靠,对阿巴亥是一次考验,那时候,她刚刚生了多尔衮,为大汗生了儿子的喜悦,娘家部落被摧毁的忧伤,还有对自己今后前途的考虑,真可谓五味杂陈。阿巴亥“饶丰姿”, “有机变”,没有因为娘家部落被剿灭而流露出悲痛之色,反而笑着对努尔哈赤说:“这回好了,我的娘家人都归顺过来,变成了一家人!”努尔哈赤听了怎么能不高兴? 他真真切切喜欢阿巴亥,凭借这一点,阿巴亥在努尔哈赤的众多妻妾中站稳了脚跟,成功上位。但伴君如伴虎,蛾眉总有人妒,正应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那句话。

后金天命五年(1620) ,是个很诡异的年份,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福晋衮代被罪杀,第三任大福晋阿巴亥因被举报而被惩弃。

小福晋德因泽向努尔哈赤大汗告密:大福晋阿巴亥和其他男人有了私情,而这个“情人”竟然是努尔哈赤的次子、后金政权的接班人、大贝勒代善。

在此之前,努尔哈赤想到自己衰老,阿巴亥年轻,孩子幼小,根据女真习俗,自己过世后,阿巴亥必定带着孩子改嫁给自己的兄弟子侄,嫁给谁才最好,才不会受委屈? 那么,只有嫁给未来的大汗、自己的接班人代善,才能够维护阿巴亥和孩子的至尊地位。在一次家宴上,努尔哈赤明言:自己死后,由代善收养阿巴亥和代善的幼弟。

阿巴亥和代善关系不正当的证据是:大福晋暗中送美味佳肴给大贝勒代善,还常常派人到大贝勒家去。努尔哈赤勃然大怒,立即派人追查,属实;而且,大福晋不仅仅送美味给大贝勒代善,也送给四贝勒皇太极了,但代善受而食之,皇太极则受而未食。大福晋一下子勾引两位继子,不过,皇太极要比代善好,只是敷衍而已。墙倒众人推,还有人进一步揭发:大福晋在贝勒大臣议政和宴会上,丽装华服,花枝招展,与大贝勒眉来眼去,很多人早就看不惯了,却因惧怕而不敢报告;更有人捕风捉影,添油加醋,说大福晋有时候深夜出宫。努尔哈赤震怒之余,不失冷静,深知家丑不可外扬。另外,他并没有老糊涂,或许是因为他有把阿巴亥母子托付给代善之言在先,阿巴亥才结交代善,想为以后的关系打基础。但是,以后是以后,在努尔哈赤活着的时候就交往,这是不允许的。他以阿巴亥窃藏财帛为由,免去其大福晋名号,并为阿巴亥定下三条规矩:一是不准她再与任何人来往;二是不准她听信谗言;三是与她隔房。

这一年,多尔衮已经九岁了,作为孩童, 他知道额娘(母亲) 惹阿玛(父亲)生气发怒了, 父亲是看在他和哥哥、弟弟的情面上,才轻饶了母亲,没有赐死或者打入冷宫。

努尔哈赤对代善的处理是,剥夺其太子名号,也算是从轻发落。因为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前一年,即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 ,曾怒杀不听话的忤逆长子褚英,有了前车之鉴,这一回,努尔哈赤不愿意重蹈覆辙,虎毒也不能连续食子,况且他懂得不同于褚英的暴戾无常,代善柔和敦厚,于是,只是取消了代善的接班人资格,停止其临朝摄政的权力。

被剥夺大福晋名号的阿巴亥在泪水迷离中仍然抱有希望,知道在后妃中大汗最喜欢自己,他离不开“我”。而且,她结交代善,是错误,但也情有可原,不是不可饶恕的大错。果然,一年左右,风声平息了,努尔哈赤想念阿巴亥,又宠幸了她。

努尔哈赤妻妾成群,共十几位后妃,生了十六个儿子,八个女儿。这么多子女,人多力量大,但是在汗位的继承权上,这些儿子是兄弟,更是竞争对手。多尔衮三兄弟小小年纪便被列入“八王共治”名单, 登堂入殿,其他有军功的年长哥哥都在门槛外站着。任何人都能看出,这是大妃阿巴亥的布局,她隐身在努尔哈赤身后,把自己的三个小儿子推到了前台。

以皇太极为首的四大贝勒深谋远虑,不能留下阿巴亥这个后患。父汗努尔哈赤临终前,阿巴亥伺奉床前,眼下,她正忍悲陪灵,多尔衮三兄弟则围在母亲身边。等安葬了老汗王,一旦她醒过神来,把目光锁定在金銮殿龙椅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就可能会抛出一条所谓的大汗遗诏,谎称老汗王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大宝。再者,没有阿巴亥做依靠,多尔衮三兄弟还年幼,翻不了大浪。为了实现政权的平稳过渡,为了日后不出争权的乱子,阿巴亥必须死。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了阿巴亥殉葬之事:“后饶丰姿, 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 俟吾终,必令殉之。’ 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 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 后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 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幼子多尔哄(衮)、多躲(铎), 当恩养之。’ 诸王泣而对曰:‘ 二幼弟,吾等若不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 于是,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

这种公文,是在皇太极时期记录的,所以,后人持怀疑态度,多认为四大贝勒矫诏,逼殉阿巴亥,努尔哈赤并没有留下遗命。《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又说:“上于国家政事、子孙遗训, 平日皆预定告诫,临崩,不复言及。”明白了吧,努尔哈赤死前并没有留任何遗言, 让阿巴亥殉死,是“平日皆预定告诫”。

阿巴亥是不想死、不愿意死的, “后支吾不从”。但是, “四大王”咄咄逼人,阿巴亥能战胜后宫其他女人,却无法战胜男权,只能屈从,还要讨好“四大王”,为他们解脱内心鬼胎,“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继而哀求:“吾二幼子多尔哄(衮)、多躲(铎),当恩养之。”皇太极或许是因为对阿巴亥有愧,所以在以后真的对多尔衮“恩养”有加。

阿巴亥曾经讨好的代善,曾“受而食之”她亲手做的美味佳肴,此刻却催促阿巴亥说,不能哭着上路。逼人家上黄泉路,还不许哭。

多尔衮与哥哥阿济格和弟弟多铎一起,哭喊呼号,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艳妆礼服、无限不舍地被缢飞升。努尔哈赤的小福晋德因泽也随同阿巴亥一同殉葬,有人说,德因泽是告密人,让她殉葬,是为了灭口,德因泽是皇太极的母亲从娘家带来的陪嫁丫头。

前一天父死,第二日母亡,一下子失去双亲,少年多尔衮并没有瘫倒,而是瞬间感觉自己长大了,必须坚强,站牢了,先咽下杀母之仇,向前走。他救不了母亲,只能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