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舍得”与“割舍”
舍得,是个中国人大都知道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为人处世大方、不吝惜。但一般人理解,它不等同于慷慨,更不是不计回报的慷慨。顾名思义,“舍得”是有舍才有得,舍在前,得在后。舍与得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不少人推崇它,是因为看到了后面的“得”。如果没有“得”,要不要“舍”,很难说。“舍得”只是一种智慧,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拔高。
“舍得”一词,最早见于《了凡四训》,而《了凡四训》的源头则是佛法,所以,“舍得”这个词的渊源多半也来自佛教中的“割舍”思想。在佛经中,“割舍”也叫“断爱”,它与舍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境界却差得太远。佛经中甚至说,“断爱近涅槃”,几乎等同于修行的最高境界,怎可一概而论?
在佛经中,佛祖释迦牟尼在讲到“割舍”时,曾经给弟子们打过一个比方:“比如现在有一个人,在旅行时遇到了大洪水,所处的河岸边充满了危机,但彼岸非常安全,他想渡河,附近却无船可桥,他便采集草木枝叶,扎了一个简单的木筏,顺利登上了彼岸。上岸后,他想:“这个筏子真是太有用了,这么丢了太可惜了,我不如背着它上路,以后再渡河就不用着急了……这个人的行为显得非常愚蠢,因为他不能割舍。”
“那么应该如何处置呢?”有弟子问。
佛祖说:“正确的做法是把筏子拖到沙滩上,或者停泊在一个水流平静和缓的地方,然后继续行程。因为筏子是用来渡河的,不是用来背负的。世人呀!你们应该明白好的东西尚应舍弃,何况是不好的东西呢?”
当代著名禅师星云大师也曾讲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在海边,渔人们正在捕鱼,有一只小鸟瞅准时机,叼走了一条鱼。旁边一棵树上落满了乌鸦,乌鸦见小鸟叨着鱼,便聒噪着赶上去,追逐小鸟。由于乌鸦比小鸟体形大,而且成群追逐,因此小鸟不论往哪飞,都无处可逃,也没有停下来把鱼吞进肚里的机会。但它又不甘心,于是飞啊飞,最后体力不支,鱼从嘴里掉了下去。乌鸦见了,立即置小鸟于不顾,冲着下落的鱼儿追去。小鸟如释重负,一边喘气一边想:我叨着这条鱼,除了恐惧、烦恼,什么也没得到;没了这条鱼,反倒身心安顿,没有忧愁,早知如此,就早点丢掉那条鱼算了。
看完这个故事,有些读者可能会想,这个小鸟真是可怜,虽说得到了安顿,但晚餐在哪里呢?这种追问不无道理,不过我们不妨反过来想想,如果那只小鸟不丢掉鱼,结果可能只有一个,就是被乌鸦追上杀死,或者被乌鸦困住累死,而鱼自然还是会被乌鸦夺去。两相比较,及早放弃不失为明智。
人世间的事情也往往如此,不管你有理没理,时局不利于你,需要你割舍,你就应该割舍,否则苦苦支撑到最后,或许会被割舍得更多,或许连割舍的机会都不再有。
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这里只举一例: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岳父大人周奎,爱财如命。李自成逼进北京时,崇祯有心抵抗,但国库空虚,无能为力。与此同时,他深知朝中大臣一个也不空虚。于是,便号召大家捐款。可动员了半天,只有内阁首辅魏藻德拿出了一百两银子,其余人则表示正在“筹措”。崇祯哪里等得及,这时太监王承恩(就是后来陪他上吊的那个)出主意说,不如找人带头示范,并提醒说国丈周奎就是最好的人选。国丈捐了,他们再不捐,您就算抄他们的家也师出有名。崇祯表示同意。但周奎不同意,转而向自己的女儿求救。要说这周娘娘倒真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她也没有指望自己的老爹能铁公鸡拔毛,而是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甚至还找宫女们借了些,凑了一万两,派太监悄悄送到周奎那儿,交待他像捐自己的钱那样捐出去,做个表率就行。谁知这个周奎见了别人的银子也心疼,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交战,他最终扣下了七千两,只捐了三千两……后来,北京陷落,周奎及全家都被刘宗敏捉拿,在妻子、媳妇被迫自缢、长子被打死、自己和次子、侄子被严刑拷打几乎丧命之后,不得不交出七十万两巨款和全部家产。
对周奎这种人来说,割点钱、割点东西,往往就跟割他的肉似的。但最后,不仅割了钱,还遭受了更残酷的命运宰割,可见该割舍的总要割舍,只不过是由谁动手而已。
当然,仅仅做到在该舍财时绝不舍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割舍”。我们不是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吗?“识时务”与“割舍”是有着很多区别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前者虽然也完成了事实上的“交割”,但心里往往放不开,甚至恨得咬牙切齿,而后者则是说不管如何,既然已经交割,那就不必纠结。因为纠结只会起到坏的作用,一点好作用没有。
前者我们说过,我们可以没钱,但不能没有好心情,否则我们就真的一无所有了。同理,我们都已经赔钱了,割舍了,切不可再赔上心情。
这是不是就是“割舍”的全部内涵呢?当然不是。否则就谈不上“断爱近涅槃”了。“割舍”,首重一个“割”字;“断爱”,首重一个“断”字。结合起来说,我们要善于与过去的种种,不管好的坏的,都划清界线,一刀两断,用佛家的话说叫“昨日种种昨日死,今日种种今日生”,确保今天是充满希望的,确保不让过去影响今天与将来。如此,每天都似重生,也即涅槃。
这样的道理,适用于生活,也适用于修行。修行是什么?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个大词。其实不然。修行,简单来说就是修养。修养从哪里来?从不断地学习别人好的地方,也从不断地改正自己不好的方面来。“割舍”正是改正错误的最高标准。说简单点,就是像割掉身体的毒瘤一样,赶紧把那些坏习气、坏习性割掉,然后扔得越远越好。
2.没有什么放不下
与“舍得”一样,“放下”这个词,近些年也流行了起来。“放下”同样源自佛学,佛经中有一个相关的典故:
佛祖住世时,有个叫黑指的婆罗门,经过刻苦修炼,练就了神通,但还没觉悟。有一天,他奋起神力,拔起两棵花树,一手持一棵,去参见佛祖。刚见面,佛祖就明白了他的来意。于是说:“放下吧!”
黑指听了,立即放下左手的花树。佛祖又说:“放下吧!”黑指又放下右手的花树。谁知佛祖还说:“放下吧!”黑指不明白了:“我已经两手空空,你怎么还让我放下?”佛祖说:“我从一开始就没有让你放下手中之物,我是让你放下心中的执着。也就是放下你的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
佛家认为,色、声、香、味、触、法为“外六尘”,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根”,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中六识”。此三者是人们产生意识活动(也即欲望)的所有途径。如能全然放下,便可解脱。
坦率地说,佛家的境界,一般人难以企及,也未必值得效仿。我们只需思考:差不多的两个人,有的人为什么活得轻松?有些人又为什么活得沉重?很简单,前者是拿得起,放得下。后者是拿得起,却放不下。
佛语有云:有求皆苦,放下同样令人痛苦,尤其是在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后。但人生在世,很多事情由不得我们做主,“长痛不如短痛”,现在不放,将来被逼无奈还得放。至少在时间成本上,这已经凭空多出了一笔无法挽回的损失。
放下不等同于放弃。前者是一种超脱的境界,后者还没跳出世俗的得失计较。
曾经有人问过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你为什么总是心情这么好?”苏格拉底告诉他:“我心情好,是因为我没有一件失去了它就会令我感到遗憾的东西。”在普通人看来,这个回答太冷血了,因为对正常人来说,失去钱财、地位等,或许还勉强可以做到了无遗憾,可如果失去的是生命、亲人、爱人、理想等,能没有遗憾吗?其实我们没必要抠字眼。包括苏格拉底在内的很多先哲的表达都带有文学性,他的本意无非是劝人们学会看淡、看开、看破。他的冷血背后其实是巨大的温情,尤其是对那些沉溺于伤痛中不能自拔的人来说。对于这类哲理,不能较真,就好比我们不能用皮尺去丈量“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也不能用经纬仪去校定“大漠孤烟直”的道理一样。
进一步说,遇到类似的事情,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何种言辞,只要能让人豁然开朗,不再寻仇觅恨怨东风,就是好办法。下面的禅宗小故事就很有借鉴意义:
有个禅师在河边救了一个投水的少妇,少妇好不容易止住哭声,向禅师诉苦说:“你不知道我有多命苦,刚刚结婚三年,老公就死了,我一个人带着孩子,没几年,孩子也病死了……”禅师静静地听她说完,问道:“你在遇到你老公之前是怎样生活的呢?”少妇说:“那时候,就是我一个人,无忧无虑,快快乐乐……”“那你现在不也是一个人吗?那时候你一个人能快乐,现在也能。”禅师说。少妇咂摸着禅师的话,似乎明白了什么。
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大概说的就是故事中的禅师这种人。另外,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高僧之所以能成为高僧,就在于他们出了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断绝了这种亲情、爱情之痛?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不回答,仅供思考。但还是那句话,不论黑猫白猫,解决问题就是好猫。禅宗讲究法无定法,很多禅师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面对不同受众时,还往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这一点,需要我们放下心中的成见,去接受、认可和学习。
我们再来看一个更有意义的小故事:
有个痛苦的年轻人去某寺找一位老禅师倾诉心事。
年轻人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禅师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年轻人说:“我也想放下,可是有些人和事我偏偏放不下。”
“让我来帮帮你,”禅师拿来一个茶杯,让年轻人双手端着,然后他提起一壶沸水,往茶杯里倒水,一直倒到水满杯溢,直接流到了年轻人的手上!
年轻人被烫得手一抖,当啷一声,茶杯掉在了地上。
禅师说:“看到了吧,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痛了,自然就会放下!痛了,仍不放下,只会更痛苦!到最后承受不住痛苦时,还是要放下。所以,很多事情,我们应该及早放下,不要等到痛了再放手。
那么,人们又为何总是不放下、放不下呢?其实,大家所缺的仅仅是一种豁达的心态和勇气,多的却是对放下的恐惧和不甘。其实放下并不等于失去,适时放下,才能适时提起。人只有一颗心,一双手,握不住宇宙,也扭转不了乾坤。人只能在顺应时势的基础上,一边做加法,一边做减法。在追求成功的同时放下功利,在担当责任的同时放下压力,在广结朋友的同时放下宿怨。不为本就“命若悬丝”的人生人为增重、加压,尽量走得更轻盈些。西方人说:“天使之所以能飞翔,因为他们有着轻盈的人生态度。”即使做不了上帝,何不把自己当成天使?
忘了是哪位哲人说过:“有两种选择是一种痛苦,有多种选择则是一种折磨。”好比说穿衣服,很多女性经常会为穿哪件衣服上街头疼,她们头疼的并不是没有衣服,而是因为衣服太多,多到了不知穿哪件不穿哪件。人生也是这样。当一件事情让你头疼的时候,往往并不是这件事情有多难办,而是因为你不懂得选择,不愿意放下。所以说,当你觉得难以抉择时,放下往往就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