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生与三天
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太细微的方面不说,单是今天常用的一些语言和文字,就有不少源自佛学,比如“三生有幸”、“刹那”、“当下”,等等。
“三生有幸”中的“三生”,原指佛教“轮回之说”中的前生、今生与来生,后来,人们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内涵,与“三生”有关的东西越来越多,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三生石”,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相关词语——缘定三生。
我们是要讲爱情吗?不是。我们是要讲人生,讲生命。
什么是人生?简单来说,人生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时间。说到珍惜时间,人们往往说,要珍惜生命中的第一天,或者进一步说,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似乎已经到了极致。那么有没有比秒更小的时间单位呢?当然有,不过我们这里要说的不是微秒、毫秒、纳秒、皮秒,而是佛家的时间单位。
佛家有一套完整的时间单位体系,其中最大的单位叫“劫”,劫又分小劫、中劫、大劫,大劫有多长呢?有关学者认为相当于268??768亿年!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道教收不住场了,请如来帮忙,孙悟空提出当玉皇大帝的要求,如来告诉他自己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笼统一算,就是说,人家玉皇大帝几乎在恐龙时代就开始修行了,你才从石头里蹦出来几天,怎么可以说当就当?
那么,佛教最小的时间单位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当下”。我们不妨以1分钟为单位,进行一下换算,1分钟有60秒,1秒钟有60个刹那,1刹那有60个当下,换言之,1秒钟包含3600个当下。
那么,佛家把时间分成这么小的单位,用意是什么呢?自然也有让人珍惜时间的意思,但这不是主要方面。那么小,怎么珍惜?考虑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浪费时间。佛家的用意是让人“活在当下”。为什么要“活在当下”呢?艰深的佛家理论我们就不讲了,我们来看一个有普世意义的小故事:
佛祖住世时,有一天遇到一个名叫曼童子的年轻僧人,他连续给佛祖提了14个问题:
1.世界恒常存在吗?
2.世界不会恒常存在吗?
3.世界既恒常而又不恒常吗?
4.世界非恒常非非恒常吗?
5.世界有边际吗?
6.世界无边际吗?
7.世界有边际而又无边际吗?
8.世界非有边际非无边际吗?
9.生命即是自我吗?
10.生命与自我并非同一吗?
11.佛死后还存在吗?
12.佛死后不存在吗?
13.佛死后存在而又不存在吗?
14.佛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吗?
这些个问题,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问个不休,这也是14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或者说是没法回答的问题,但却一点儿也难不倒佛祖,因为他根本就不予回答。之所以不回答,是因为他认为这些问题根本没有意义。既无意义,就没有回答的必要。佛祖的时间也是宝贵的。
尽管如此,佛祖却没有以“问题没有意义”为由一推了之,而是给曼童子及众弟子讲了一个譬喻,就是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有人中了一支毒箭,非常痛苦,命在俄顷,亲人们非常着急,马上为他去请医生,治箭伤。但中箭的这个人却认为在拔箭疗毒之前,自己必须先弄清下列问题:你们要给我请的医生姓甚名谁?高矮胖瘦如何?肤色是黑是白抑或半黑半白?出身于何等种姓家庭?是婆罗门、刹帝利还是贱种?其籍贯在东边还是在南、在西、在北?那把射我的弓是用桑木、柘木抑或牛角制成的?弓弦是牛筋还是鹿筋抑或丝制成的?弓的颜色是黑是白?是赤是黄?箭杆是竹制还是木制?箭羽是雕鹫翎还是鹤羽、鸡毛?箭头的形状像矛还是像刀?制箭头的工匠姓甚名谁?高矮胖瘦如何?肤色是黑是白抑或半黑半白?他的出生地又在南在北在东在西?……这实在是个愚痴的人,因为他根本就等不到弄清这些问题,便会毒发身亡。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意义呢?解决中毒的问题不仅是当务之急,也是根本问题。”
归纳起来讲,佛祖也好,佛家也好,是在告诫世人,佛法虽然讲来世、讲轮回,但所有这些,都是为今生服务的。至于有人认为今生学佛来生才能受益,我们已经说过多次,那是封建统治者与佛门败类联播炮制出来的,是伪佛法。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一些影视剧作品中,也包括一些书籍中,总是说,修成正道,才能逃脱轮回之苦。如何修成正道呢?这个话题太大,我们不妨换一种有禅意的回答方式:只要你活在当下,放开“轮回”之说,你就已经跳出了轮回。跳出轮回,先得从思想上跳出来。
退一步讲,即使真有轮回,真有三生,你所能把握的也只有今生。你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活在今生。当然,如果你不开窍的话,你会活得很糊涂,很痛苦。
活在当下——现代人都这么说,也没有人把它当佛语。近代以来,人们对时间以及“活在当下”,也有了更时尚的看法与说法。最著名的一种就是:人生就是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但其实,人生说到底不过一天。因为昨天已经过去,好也罢,坏也罢,都已经过去,永不会再来;明天还未到来,好也罢,坏也罢,都还是未来,我们没法让它提前。说残酷点儿,人生无常,我们甚至不能保证自己肯定能见到明天的太阳。可以把握的,只有今天。今天把握不好,就会成为痛苦的昨天。今天把握不好,明天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
活在当下——说简单点,就是我们要活得潇脱、活得自在,不为那些无谓的事情去劳神。
说具体点,活在当下,就是夫妻不记隔夜仇,有些夫妻,昨天吵架了,今天仍怒气相对,这就是没活在今天,而是活在昨天。
说残酷点儿,活在当下,就是从今天起,不管你现在年纪多大,境遇如何,都要把今天当作最后一天去活。
往实在里说,活在当下,就是说我们要务实,要惯看秋月春风,直面人生的风雨,要适应社会环境,接受那些让人不开心的人与事,修炼最宽广的胸襟。
2.生活不在别处
去年冬天,北京落下最大那场雪的早晨,黑白颠倒的我刚睡下没多久,被老婆打电话的声音吵醒。电话是她的同学兼闺蜜打来的。闺蜜随老公去了地处亚热带的深圳,让饱受北方严寒的老婆很是羡慕。只听她在电话这头说:“你多好啊!一年四季可以穿裙子!这两天北京下大雪了,一出门,冻得我连死的心都有了……”孰料对方打断话头说:“是吗?你真是幸福啊!我这辈子还没见过雪呢!老想看看下雪是什么样的,可是太远了……”
打电话的这两位,都犯了“生活在别处”的毛病。所谓“生活在别处”,最早出自法国天才之人兰波之口,后来,米兰·昆德拉以它为书名创造了一部小说,让这句话世人皆知。不过也有人说,最早提出这句话的是卢梭。不管是谁吧,都是大师级的人物;这句话的意境也很美,很浪漫,很励志;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们及他们倡导的那种生活,都离我们太远,都在别处。
这么说来,“生活在别处”,基本上等于生活在梦幻中。那么,人又为什么不喜欢生活在梦幻中呢?或许是因为他的现实生活确实不好,或许是因为他创造幸福的能力太低,又或许是因为他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一定比他生活得好,这山看着那山高,又或者是他的欲望太大,幸福的标准太高。
原因有很多,事实却只有一个:不管一个人多么想生活在别处,他都只能生活在他自己生活的地方。你在哪里,生活就在哪里。幸福也一样,如果你在身边找不到幸福,跑多远都没用。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有一首名为《错觉》的小诗,说得正是那些“生活在别处”的人: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看来,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朱德庸有一组立意相近的漫画,叫《我从十一楼跳下去》,大意是有一个女孩非常绝望,决定自杀,但她在从十一楼往下坠的过程中,看到了从十楼到一楼的邻居们不为人知的一面:平时恩爱的夫妻在吵架,平时坚强的男人在哭泣,有人抑郁,有人失业,有人分手,有人孤寂,有人被戴了绿帽子……在落地前的那一刻,她才明白:跟他们比,我其实过得还不错!还没想完这些,她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那些人都把头伸出窗外,看着她。她又想:他们看到我,也许会觉得自己还不错。漫画的最后,朱德庸写道:“古人明训:活在当下,知足常乐!”把这幅画与泰戈尔的诗结合起来看,我们应该明白:生活在有些时候是无奈的,就像河的此岸永远到不了彼岸,除非河水干涸,而这无异于人失去了生命。另外,不必为这些无奈而郁闷,诗人卞之琳有诗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不是你的生活不好,而是你不懂得另一种形式的“生活在别处”,即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自己。著名财经作家古古也说:你拥有了淑女,必然失去辣妹。你不能太贪心。
说到这里,我们的基调还是消极的,我们所有的语言基本上还是苍白的,因为很多人还是发自内心地想“生活在别处”,因为他们的现状真的不是很好,他们想“生活在别处”,完全与情调无关,或许只是为了生存和发展。那也不必难过。一个人并非不能“生活在别处”,只看怎么理解。尤其是当一个人羡慕的“别处”是一种物质范畴内的东西时,只要他懂得活在当下,并立足当下,肯努力,并具备一定的智慧,他就能改变当下。当他改变了当下的时候,不就等于生活在归初的“别处”了吗?
怕只怕人永远生活在别处。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返回前面泰戈尔那首小诗,详细探讨一下“彼岸”之说。说到彼岸,就不得不说《心经》。众所周知,它是所有佛经中翻译次数最多,译成文种最丰富,并最常被念诵的经典。其中最著名的那句经文“揭谛揭谛,波罗揭谛”,经常被翻译成“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实乃大错。这还要从“佛”与学佛的本意说起。什么是佛?我们说过,觉悟的人。而学佛,就是寻求觉悟的过程。因此,“揭谛揭谛,波罗揭谛”的真正译文应该是“揭示真理,揭示真理,向着觉悟出发”。退一步讲,即使把“揭谛揭谛,波罗揭谛”翻译成“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没有错误,但“彼岸”又是什么?翻译了半天,人们还是不懂,翻来何用?
“彼岸”一说也不是佛教的专利,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先人们便在《山海经》、《楚辞》等书中想象出昆仑山上有一个彼岸世界,上面有壮丽的宫阙,精美的园囿,四周环绕着弱水,长着各种奇花异木、珍禽异兽,并产不死之药,各类神话和传说中的人物大多生活于此。神人们平常吃的是玉,出行则依仗各种会飞能跑的乘骑……
而日本,不仅同样有“彼岸”的说法,还有专门的“彼岸日”和“彼岸花”。不过日本人的彼岸与印度人、中国人的“彼岸”完全不是一回事。在日本文化中,“彼岸日”相当于我们的清明节。换言之,“彼岸”就是指死后的世界。或是把这一说法放到中国,那不是诅咒是什么。而日本的“彼岸花”,则分传说版与现实版。在传说中,彼岸花只开于黄泉,且是冥界唯一的花。而在现实中,这种花经常长在野外的坟头上,因此便被消极的日本人赋予了死亡和分离等不祥色彩,常用于丧礼,又称“死亡之花”。
可是,当我们把目光拉回中国,就会发现,这种被日本人称为“死亡之花”的石蒜科的植物,反倒因其色彩鲜艳经常被用作喜庆之花!同样一种花,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寓意截然相反,“此岸”与“彼岸”,“此处”与“别处”,不也如此吗?还有比这更具说服力的吗?
总之,生活不在别处,即使在,人也不应生活在别处。不是有句诗嘛:风景这边独好!最后,让我们克隆一下泰戈尔那首著名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权当我们的结尾:
世界上最郁闷的事情
不是不能生活在别处
而是明知不能生活在别处
还想生活在别处
世界上最郁闷的事情
不是明知不能生活在别处
还想生活在别处
而是即便让他生活在别处
他还会生活在别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