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苦乐年华(1 / 1)

顿悟 马银春 2331 字 15天前

1.小烦恼与大痛苦

曹山本寂禅师是禅宗曹洞宗的创立人之一,他的师父就是以“一指禅”闻名的俱胝和尚。前面介绍过,俱胝和尚开悟前很长一段时期都不得要领,在这方面,曹山本寂跟老师当年没什么两样。直到他遇到一位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姓名的游方僧,才豁然开悟。

当时是个大热天,曹山问那位游方僧:“天气好热啊,咱们到哪儿去避避暑气呢?”

游方僧说:“到热汤炉火里避避吧!”所谓热汤炉火,就是到热锅和炉子。小孩子也知道,那是危险所在,不仅避不了暑气,还会烫伤,因此曹山很奇怪:“热汤炉火里怎么能避得了热呢?”

游方僧说:“至少到了那里,你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这个典故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烦恼,什么是痛苦。简单来说,“烦恼”泛指那些不如意的小事,比如天气热、待遇低、情侣吵嘴、孩子贪玩,等等,虽然切切实实地影响着人们的心情和生活。但从本质上看是无关紧要的。而“痛苦”,则泛指那些身体及心理上的大苦楚,比如罹患一些重病、大病,或者亲人去世,遭受其他巨大打击或失败,等等。

正所谓世事难料,人生无常,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痛苦的人。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人能逃得过痛苦,即使他能看轻痛苦,但痛苦的事情还是摆在那里,理论上是无法完全淡化的。不过,这不是说,所有的人无时无刻都处在痛苦中。人生有痛苦、有烦恼,也有欢乐与甘甜,即使是活在巨大悲怆中的人,只要他愿意承认,他的生活中其实也还是有着好的一面的。只不过很多人往往被悲伤淹没,跳不出苦海而已。

跳不出苦海,便只能痛苦其中,但这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人生最大的悲哀在于,很多人明明只是被蚊子咬了一口,也要死要活、撕心裂肺地效仿那些真正遭受了巨大创伤的人,一头扎进苦海里,说什么也不肯上来。事实上,他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苦海正是蚊虫的滋生地,不出来,他们只会被咬得更厉害。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主要由年轻人构成,尤其是那些有点文学气质、文艺细胞的年轻人。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是描写南唐后主李煜的人生遭际的;还会听到类似的歌词:“刹那间我泪如雨下、不由得我已泪流满面”,等等。这些,本身都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有些人往往分不清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生活,为了艺术,还会时不时搞些多愁善感、茶饭不思之类的的小情节、小场面。时间长了,没什么事儿,也像受了刺激似的,遇点儿小事儿,那更是了不得、不得了,真正摊上大事儿,似乎只有“杀身成仁”一条路可走。

林清玄说得好,历尽沧海,你才会发现,当年觉得过不去的大河也就是一条小溪而已。大河真的难过吗?日子真的难过吗?也许,只是心坎难过。

当代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也曾以宋代著名词人、政治家辛弃疾的一首小词为切入点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年少之时,我们往往无病呻吟,夸大自己的痛苦,甚至夸耀自己的痛苦。究其原因,其一,是对人生的无知,没有经历过大痛苦,就把一点儿小烦恼当成了大痛苦。其二,是虚荣心,在青年身上尤其突出,把痛苦当作装饰和品位,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只是到了真正饱经沧桑之后,我们才明白,人生的小烦恼是不值得说的,大痛苦又是不可说的。我们把痛苦当作人生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接受下来,带着它继续生活。如果一定要说,我们就说点别的,比如天气。辛弃疾词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是不可说之说,是辛酸的幽默。”

即使是被人们称之为“悲观主义哲学家”的叔本华,也曾经说过:“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幸福,不必问他怎么才能愉快,而应问他为何烦恼。如果让他烦恼的事情都是平凡细微的小事,那么表示他其实很幸福。因为一个真正的不幸者,是根本没有心情去觉察到那些琐碎小事的。”

我们再来看一个不无悲剧色彩的西方寓言:

有一个失意的青年,接连好几天去一家酒吧喝闷酒。酒吧老板是个善良的中年人,他找了个机会,走上前去小心问道:“小伙子,你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吗?说说看,或许我能帮你。”

年轻人淡淡地扫了他一眼:“我的问题太多了,没有人能帮我解决。”

老板并没有退却,进一步解释说:“我十几岁就出门打天下,年轻时也有过你这种感觉,后来一位高人指点过我。明天,如果可以的话,我带你去一个地方,那位高人带我去过那儿,到那里能解决你所有的烦恼……”

年轻人终于点了点头。第二天,他们如约出发。年轻人做梦也没想到,店老板竟把他带进了一座墓地。老板指着一座还摆着花圈的新坟,感慨地说:“躺在这里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管你的问题有多少,也不管你有多么不幸,只要能活下去,你就是幸运的。”

年轻人豁然超脱。

人生大事,莫过于生死。死,不由我们做主,我们唯一能有所作为的,就是尽量活下去。什么叫做生活?有人曾这样解释,生活就是无论遭到多大的痛苦,都要硬生生地活下去。我相信,那些还有能力去酒吧买醉的人,其中99%都没遭到真正意义上的痛苦。相反,在一些从来都没去过酒吧的人看来,他们还是被羡慕的对象。

南怀瑾先生说过,世上所有的宗教都不如我们的道教,因为我们的道教可以直接让人修成神仙,长生不老,其他宗教则至多能让你在死后去到一个比较享福的地方,比如天堂,比如极乐世界。然而这只是就理论而言的,所谓神仙,所谓长生,我们都知道,纯属子虚乌有、无稽之谈。谈这些,还不如鼓起勇气,谈一谈生死,而不是买个手机号码都尽量躲着“4”走。生死是人类的终极问题,想通了它,人间其余的问题,都算不上问题。

2.吃苦头与尝甜头

人生究竟是苦还是甜呢?如果仅仅站在佛家的立场上,那么人生毫无疑问是苦的。说到苦,佛家有很多相关说法。

首先,佛家认为,我们所在的大千世界叫做“婆娑世界”,“娑婆”是梵文音译,翻译成中文是“堪忍”的意思。“堪忍世界”,顾名思义就是说这个世界充满烦恼痛苦,但这些烦恼痛苦又都是我们可以忍受的,因此叫“堪忍”。而佛祖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即使人们一直都是这么堪忍的,他也不忍心让人们继续忍受下去,所以才降生人世,救度众生。

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又有多少苦呢?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离别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关于生老病死,无须解释;求不得,也很简单,想得而得不到;怨憎会,说简单点,就是你特别不喜欢某人,甚至相当讨厌他,但偏偏你又躲不开他,每天看到他就生气,这人生能不苦吗?而爱别离,恰恰与怨憎会相反。你喜欢一个人,特别想和他在一起,三生三世都不腻,可命运偏偏要让你们分离,天各一边,甚至生离死别,想想都痛苦。至于五阴炽盛苦,则是对前述七苦的总结,大意是说,前述“七苦”,都是由于“五阴”即目、耳、舌、鼻、身五种感觉器官滋生的五种欲望所致,具体说来是目好美色、耳好美音、舌好美食、鼻好美味、身好美物,由于这五种欲望永远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满足,因此要想摆脱这些苦,唯一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而消灭欲望,就意味着吃苦,佛家常说的“吃苦就是了苦”,就是这么来的。

关于这些教义性的东西,我们大可不必完全认同,不过,我们都知道一点,那就是,不管吃苦能不能了苦,人生都免不了吃苦。

然而众所周知,人类以及所有生物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避苦就甜。都说人生有五味,酸甜苦辣咸,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就是没有听说过哪里喜欢吃苦。非但不喜欢,人们还对吃苦特别反感。为这,还有人专门编了个脑筋急转弯——人们最不喜欢吃的东西是什么?——苦。

我们不是佛教徒,不承认人生只有苦、没有甜,可还是那句话,但凡清醒的人都得承认,苦这玩意,就如同人生的伴娘,与生俱来。但由于人类不喜欢它,就算再少、再小,也总是嫌多,显得“苦大仇深”。

不喜欢苦,却逃不开苦,这本身就是人生的苦之一。人类不是没有努力过,很多苦味浓烈的药物,外面都被包上了一层糖衣,然而,糖衣之中不还是苦吗?舌头或许不苦了,但心里不更苦吗?舌头逃避的苦,必然要由它的兄弟器官来承担。同理,世间那些怕吃苦的人,若许也能逃避一些苦,但却往往因此吃更多的苦,吃一辈子苦。

所以,逃避苦是很划不来的一件事情。而佛家则认为,“吃苦就是吃补”,所以,世上总有些明智之人,能勇敢地面对苦,甚至敢于自己找苦吃。

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会找苦吃的大明星。想当年,为雪洗战败之辱,他放着锦榻不睡睡柴禾堆,放着美味不吃吃糙米饭,还专门命人找了个猪苦胆,挂在居室中,每次吃饭、睡觉前都要舔上一舔,舔完后还大声问自己:“勾践,你忘记了战败的耻辱了吗?”然后又像模像样地回答:“没有,我没有忘记!”就这样,经过长期的发愤图强,吃苦受罪,他终于打败了吴国,但是之后,他就再也不睡柴草、吃糙米、尝苦胆了。因为在他看来,吃苦是为了享乐,如果吃苦换不回享乐,那还吃苦干什么?

这种理念一点儿也不高明,不过在群众中却很有市场。古语有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谓人上人,简单来说就是出人头地的成功人士,这类人士自然是不必再吃苦的。如果有人成功了还在受苦,那绝不是作贱自己,而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那么,什么理念才称得上高明呢?

很简单,以苦为乐。能够从一般人认为的苦中品出甜来,那不仅需要努力,还需要境界。可以说,如果你能从苦中品出甜来,你便懂得了生活。

但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吗?还不是。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提及过,佛家不等于禅,两者最明显的差别之一就在于,前者往往只强调吃苦,甚至到了自我折磨、为吃苦而吃苦的程度。而后者虽然也强调吃苦,强调“吃苦就是吃补”,可同时也指出,补得太厉害了也不行。

说简单点,那就是说人既要学会吃苦头,也要学会尝甜头。有这样一个禅宗小故事:

有个青年总觉得自己不幸福,他辗转找到一位禅师,请禅师指点迷津。

禅师想了想,让身旁的小和尚端来一盘葡萄,故意用手掌压碎了一些,然后问他:“这盘葡萄有的好,有的不好,如果让你吃的话,你是先挑好的吃,还是先挑坏的吃?”

“当然先挑坏的吃。”那人毫不犹豫地回答。

“为什么?”

那人回答:“‘苦尽甘来’嘛!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会让人觉得更满足。而且每次都吃最坏的葡萄,剩下的葡萄只会越来越好。不是吗?”

禅师微微一笑,说道:“问题的关键恰恰在这里——就人生来说,‘先苦后甜’本没有错。但是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能太机械。就拿吃葡萄来说,如果先从坏的开始吃,那么你下次吃到的都比现在吃到的要好。反过来说,你每次吃到的葡萄却都是最坏的一个。也就是说,如果从最好的葡萄开始吃,你每次就能吃到最好的一个。人生也是如此,必须吃苦的时候,我们应该提倡吃苦。但当苦与乐都存在,可以供你选择的时候,你又何必舍乐而求苦,一味地规避甘甜呢?”

事实上,佛祖在顿悟前,也曾效仿苦行僧,为吃苦而吃苦,希望通过使自己的肉体受苦,找到人生的真谛,结果有一次,把自己给饿昏了,被救醒之后,他二话没说,就大吃大喝起来,让一些追随者非常失望。但我们知道,最终,不再坚持禁食苦修的佛祖在菩提树下坐了七天,领悟到了佛法。

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以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得不吃苦的历史影响,在中国,人们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普遍认为,吃苦乃正常现象,是美德,是补药;否则就是享乐主义,就会堕落,就是放纵,就不好,等等。其实,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吃苦,那种并非因为生活所迫却一味吃苦的生活,既没意思,也没意义。人生是苦乐交织的年华,既然有苦亦有甘,那我们就应该做一个既吃得了苦头、也尝得了甜头的人,千万不要偏执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