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思维导图法的起源与定义(1 / 1)

思维导图法的起源

思维导图法是以可视化的图表与图像为工具,呈现我们心智思维运作过程与结果的方法。

远古时期的人类就懂得将生活中的意象,在洞穴中以壁画的方式记录下来;随着文明的进步,图像逐渐转成指意性更明确的象形文字,如“山、水”;到了近代,除了各种文字之外,还将思考的模式、因果关系、逻辑结构等,以图表方式进行沟通。

因此,以可视化的“图表”“图像”来比喻或象征(figurative)心智思维的方法,自古即有,是祖先累积下来的智慧,是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

过去“谁是思维导图法的发明人”这个议题,常常引起很大的争议。从上述说明中,各位应该明白,思维导图法所涵盖的内容与我们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累积。

博赞植根于讯息处理、脑细胞的结构、大脑皮质功能等元素,在《开动大脑》《思维导图宝典》等书中提出关于大脑认知与记忆的相关原理,同时引用其他学者的理论,包括19世纪末期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所研究的系列位置效应(the Serial Position Effect)与遗忘曲线(Forgetting Curve);博赞所谓的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模式,与日本学者今泉浩晃博士从藏传佛经中成功解密曼陀罗的智慧,所提出九宫矩阵的放射性思考,在结构上非常类似;而我们祖先的智慧《易经》当中的太极思考,不仅具有放射性思考的模式,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

由此可见,人类对提升大脑思考与记忆能力的努力,自古至今从未间断,大家都是思维导图法的共同创造者,而且持续创造中。

思维导图的诞生

由于思维导图法是吸收信息与呈现思想的方法,那么就与我们表达意思时的语言结构有关。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北大学的柯林斯(Allan M.Collins)教授在从事语意学相关研究时发现,透过视觉形式的组织结构是一种有效呈现人类语法知识的方式,因此提出了“语意网络图”(Semantic Network),由于语意网络图已经具备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思维导图的雏形,因此柯林斯也被称为“现代思维导图之父”。

尔后,英国心理学家博赞受到一般语意学(General Semantics)的影响,于1971年进一步提出现今我们所熟知的,运用到关键词、放射性思考结构、图像与色彩的思维导图,并在1974年透过《开动大脑》(Use Your Head)这本书正式向世人介绍被喻为大脑瑞士刀的思维导图。1991年,与范达·诺斯(Vanda North)在GET HEAD:Mind Map Your Way to Success一书中指出:思维导图(Mind Map)的定义是“思维地图”(Map of Your Mind),意思就是呈现出大脑思考内容的一张图。

从柯林斯与博赞的研究中,可以窥知思维导图的起源或其结构都与语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透过思维导图呈现出来的内容,包括了语意及语法的知识。

思维导图法的定义

思维导图法植根于认知心理学、语意学、组织结构、色彩学、图像学及脑神经科学等相关理论,所发展出了能够有效提升思考力与学习力的方法。因此,可用于思维导图法的工具非常多,特别是可视化的组织结构,更能发挥思维导图法的效用。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思考事情时,若要让想法源源不断地展开,必须采用可视化的形式。”这是因为人类喜欢以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信息或记忆事物。所以,运用到图像、色彩、空间、文字、数字等元素的“思维导图”,便成为思维导图法最主要的工具。

根据上述对视觉思考的说明与思维导图法的起源,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广义的思维导图法是一种以各种图像、图表来呈现心智程序或记录知识的方法;狭义的思维导图法则是以思维导图为工具的思考或学习方法。

换言之,狭义的思维导图法是一种以思维导图为工具,有效提升大脑思考力与学习力的方法,英国博赞的思维导图法即属之;若从宏观而言,只要是使用到与思维导图类似的可视化组织结构,如以概念图、鱼骨图、九宫格等作为工具来呈现或记录信息,均可称之为广义的思维导图法。

“孙易新思维导图法?”

为了让思维导图法的使用者(Mind Mapper)更有效率与效能地应用思维导图法,我汇集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所实践的应用案例,以及投入学术研究时分析归纳出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更完整、更实用的“孙易新思维导图法?”──运用关键词、线条、色彩、图像等元素,以具有逻辑性的分类结构或因果关系,或非逻辑性的自由联想,透过树状结构与网状脉络形式的组织结构,呈现吾人动态的心智程序与记录知识的过程。

在动态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内容会因实际的需要,不断被调整、增加或删减。其创新特色在于:

一、对思维导图法(Mind Mapping)与思维导图(Mind Map)做出明确的定义。思维导图法是方法,思维导图是工具;思维导图法主要的工具是思维导图,但也可采用概念图、树形图、鱼骨图、九宫格等类似的可视化组织结构作为辅助工具。

二、对思维导图法放射性思考的内容特征清楚地 分为“逻辑性”思考与“非逻辑性”思考两大类;在组织结构的结构上,定义出“分类结构”或“因果关系”的树状结构,以及能够指出“重复性”或“关联性”概念的网状脉络。

三、界定选择关键词词性的优先级是“名词为主,动词次之,辅以必要的修饰词与连接词”;决定关键词字数的原则是“一个语词为主,只有章节标题名称、不可切割概念、专有词组等,才允许有多个语词出现在同一线条上”。

四、更重要的是特别强调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心智程序的动态过程,而非静态的那张图。

以上所介绍“孙易新思维导图法?”的创新特色,意味着思维导图法已经从传统的“Mind Mapping”进化为创新的“Mind Mapping+”。倘若你想进一步了解思维导图法的理论背景,在《思维导图应用宝典》这本书当中有相当多的篇幅做深入分析与说明。

思维导图法中文名称的由来

由于思维导图法对我的读书学习、参加国家考试、研究所入学考试,乃至工作上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我立志将这个方法推广到华人世界。于是在1997年9月,我毅然决然负笈英国博赞中心(Buzan Centres)接受博赞与诺斯共同指导,进行为期三周的博赞师资认证(Buzan Licensed Instructor)培训,除了将整套教学方案引进华人世界之外,并成立“台湾博赞中心”(Buzan Taiwan)从事课程推广与教学工作。

身为全球第一位思维导图法华人讲师,我肩负着推广与本土化的重责大任,翻译博赞先生的相关著作,以及撰写本土化的教材、书籍是我初期的重点工作。早些年出版社将“Mind Mapping”翻译成“心智绘图”,但这个名称造成很多人误解这是一种画图的技巧,着重在把思维导图画得漂亮,而忽略它真正价值是思考的模式。

因此,2001年在撰写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时,我特别与几位台湾师范大学的教授沟通讨论,正式将“思维导图法”作为“Mind Mapping”的中文译名,其主要工具“Mind Map”(那张可视化的组织结构)则称为“思维导图”。

(*大陆地区则是将“Mind Mapping”与“Mind Map”都翻译成“思维导图”,这不仅容易陷入只讲求操作绘图的局限性,也无法区分“方法”与“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