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绘制思维导图的规则与运用技巧(1 / 1)

归纳多位学者对绘制思维导图与应用思维导图法的描述,再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可简化如下(图1-3):

绘制思维导图的规则

一、纸张

1.颜色:以纯白为主。不同颜色的色纸,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带来不适当的暗示;有线条的纸张,容易令人不自觉地以条列方式做笔记。

2.尺寸:以A4或A3为首选。除了方便收纳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避免在一张思维导图中塞入太多的内容,尤其是应用于学习时方便记忆的笔记,A4或A3的纸张作为书写文具大小刚好。

3.方向:以横放为原则。绘制思维导图是从纸张中央向四周展开,将纸张横放可以多容纳几阶内容,让线条转弯的机会减少。

二、彩色笔

1.四色原子笔:方便携带,以四种颜色区分类别及表达感受。

2.八色以上水性笔:有更多选择表达对不同类别概念的感受性。

3.十二色以上色铅笔:在插图与线条上增加美工效果,增进对内容的记忆。

4.四色荧光笔:标示关键词,呈现出三维结构的概念。

三、线条

1.样式:模仿大自然的结构,以有机式的弧度曲线绘制,让思维导图看起来美美的。

2.连接:为了方便阅读,线条必须彼此连接在一起,以提升思维导图的整体感。

3.粗细:为了视觉容易辨别思维导图中包含的类别或主要因素,与中心主题图像连接的主干线条采用由粗而细、有弧度的锥形样式,下一阶之后的支干线条则以细一点的锥形样式或直接以细线呈现。

四、文字

1.颜色:手绘时与线条同颜色;计算机软件绘制时,为避免屏幕上不容易阅读彩色字,以黑灰色为原则。若要打印出来,为求美观,可采用与线条相同颜色,但要注意避免太淡或荧光色。

2.大小:越是上位阶字级越大并加粗,以方便在视觉凸显上位阶的重要概念、类别或议题;下位阶字级则采用较小的字体。

思维导图的运用技巧

一、关键词

1.词性:最主要的是名词,动词次之,辅以必要的修饰词,如形容词、副词,甚至连接词、介词等。

一张思维导图要丰富或精简到什么程度,判断的基本原则是,删除这些语词会不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不会就可以省略,若可能会对内容产生误解就必须保留,甚至得再增加一些补充说明的语词。

2.数目:由于思维导图法重要的理论之一源自语意学,因此每一线条上的关键词,以一个语词为原则,特别是在创意发想、工作计划、问题分析等场合。只有在整理文章笔记,碰到书名、篇名、章节名称、专有名词、特定不可切割的概念等时,才允许将两个以上语词写在同一线条上。对文章内容的重点笔记,仍尽量掌握一个语词的原则,让资料统整更具自由度与结构性。

二、放射性结构

1.中心主题:以思考主题、讨论问题或笔记题目,作为向四周延展的核心。

2.阶层结构:以扩张广度的水平思考、延伸深度的垂直思考,展开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与网状脉络。

树状结构的形式可以是分类的结构,也可以是因果的关系;网状脉络则应用在表示不同的树状结构之间,有重复出现的信息,或彼此是有关联性的场合。

3.特征属性:不论是水平或垂直思考,都包括逻辑联想与自由联想两种模式。工作计划、问题分析、事实描述等场合,偏向于使用逻辑联想;而创意发想或创意写作等场合,则偏向于自由的联想。

三、颜色

1.线条的颜色功能,除了在视觉上区分不同主题、类别之外,最主要的是透过色彩表达自己对某一主题、类别的感受性,来激发创意或对内容的记忆。

2.图像尽可能使用三种以上颜色,或借由与线条、文字不同的颜色,达到吸引目光的目的,增进记忆的效果。

四、图像

1.位置:在特别重要的关键词旁边或上面加上图像,以凸显重点所在。绝对不是随便到处乱加插图,否则反而容易失去焦点。

2.象征:在重点处加上的图像,必须要能代表或联想到重点内容的意涵,如此一来,不仅有助于创意的激发,更能强化对内容的记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