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寻找到自我的精神价值,需要这三步(1 / 1)

对年轻的朋友,我有三个建议。

第一,人年轻的时候,要多去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的多样性,知道天外有天。人活于世,最怕的是认为这个世界钱是一切,只有一元性的标准,然后对不一样的东西都排斥。所有的不适感,都在倒逼你去探索世界。为什么喝葡萄酒要用“品”?不是我爱这种滋味,而是通过“品”不同的滋味,在“品”的过程中获得对世界的理解。

我们的生活特别缺乏一种自由主义精神。我们不了解这个世界,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所以要爱什么人、爱什么事,赶快爱,深深爱,使劲折腾。

《走出非洲》这本书特别好,它支持女性的生命要面向自然。

女性是那么了不起,不要把自己局限于精致的衣服、美食、小圈子交往、小情小感……世界那么大,你怎么知道自己喜欢和适合什么生活?很多人把自己的喜欢局限在现有的小圈子里,如果再打开些,你可能喜欢拉丁舞,也许适合生活在巴西;你可能喜欢精致、安静,也许适合生活在日本;你可能喜欢温暖的色彩,那就可以跑到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那里的集市、教堂、广场,各种颜色,挨挨挤挤,时间在那里,从古到今串联在一起。而这一切,都有可能发生,都是可实现的。千万别在你还没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把自己固定了。所以《走出非洲》的核心是走出。人要能走出舒适区,走出自己固定的区域。走出去才有价值。

第二,要认识自我。这是对自我的一种探索,很多人一辈子都不能定位自己是谁。女性在很多方面比男性优秀。以前的脑科学研究,认为男性左半脑发达,偏理性;女性右半脑发达,偏感性。新研究出来,推翻了之前的结果——男性确实是左半脑发达,而女性是左半脑、右半脑都发达。女性两个半脑中间的联结传递特别好,如果不被人为规定,它释放出来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受社会文化影响,很多女性的潜意识里,畏惧成功。一旦成功,很多人害怕自己失去女性气质,所以女性会习惯性地回避很多东西,一定要显得自己小鸟依人。日本每年在东京举行高级女企业家年会,第一天上午开会,大家还一本正经地讨论企业发展、经济发展趋势等,下午会议就变成“吐槽大会”,开始控诉男人。因为大部分女性都单身,她们的一个共同体会是,男人离开她们的时候,她们会感觉特别轻松,很自立。

我教过一个韩国女学生,有天她哭哭啼啼道,男朋友来信说要分手,理由如下:半年以前你要去中国留学,我特别不愿让你去,你给我做饭,照顾我,我特别依赖你。后来你要我自立,鼓励我自强。我没办法,只好开始自己学做饭,现在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强,为了进一步自立,我决定跟你分手。

这种情况下,女性特别怕变成女强人,因为事情会变得特别难办。整个世界就处在这么一个社会形态里,因此,女性文化要建立自己的哲学基础,解决根本问题。现在的女性文化,属于过程哲学,不像男性文化那么有目标性。男人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是猎人,他们确定了目标性原则。如果要去打猎,他们会悄悄地,一路上一言不发,盯准猎物。直到今天,男性的这个特性都被标记在他们的基因里,他们上街买东西,要买什么就直奔那个店,买了就回家。而女性一直待在山洞周围,相对封闭。在《走出非洲》里面,凯伦观察山,观察水,观察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那都是女性真正打开自己的方式。

第三,认识生命。只有认识生命,才知道整个世界生命是无限多的,都共存在这个星球上,而不是只有自己活着。在《走出非洲》里,凯伦认识到了土著热烈奔放的情感。在节日上,女孩子站在男人的脚背上,双方一起跳舞,男女之间有深深的相互依存感。凯伦还帮当地人治疗病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打破了种族,打破了地域。所以说,认识生命就是认识整个世界的丰富性。

我们在世界上行走,看到那么多的真实存在,你有没有兴趣去了解一下别人的喜怒哀乐,别人内心深处的愿望?这是个非常值得我们珍惜的世界,我们要学会付出,帮助别人。人除了获得自己劳动所得的成果,还必须拿出一部分来帮助其他人,这个世界不是一个纯粹的利益体。

中国的文明是养育文明,种下一颗种子,等待它的成熟,逐渐与自然建立起深厚的联系,这是一个非常温暖的过程。《走出非洲》在这点上符合我们的文化精神,里面展现了凯伦对生命的珍惜、对情感的珍惜。最后她要离开了,还为当地人担心、着想,因为她离开了,土地会被征收,为此她用尽一切力气为他们争取权利。这个世界需要这样的温暖。

有一个北京女孩,认识了一个研究语言的挪威同学,后来两人结了婚,女孩回到中国,召集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留存自己的语言文化。当地很多寨子真正能书写本民族语言的人只有两三个,于是女孩和丈夫跑到深山里建了一个景颇族文化中心,把他们珍贵的民族遗产,如各种各样的生活细节、节庆文化、绘画音乐,教给年轻人学习掌握,又组织他们在上海、北京等地表演,进行推广。他们打算在那里研究一辈子,挪威丈夫还把他的语言学研究员带过去。后来他们取得了一个重大成果,首次发现了景颇族语言里有一个其他语言体系里没有的重要因素。

中国社会的大发展,前面40年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后来呼吁转换观念,变成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文化消费部分,即教育、电影、阅读等支出占比很低,所以中国下一个增长空间是文化空间、技术空间。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我们文化和技术发展太慢了,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都去买房子、买车子,生活方式千人一面。其实在文化发展、文明发展过程中,会有大量优秀女性涌现。她们对生活有细腻的体察,对世界有新的表述、新的感受,自身有特别好的原创性潜力,会为社会输送创造力。中国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建立新型社会方式,在中产化、城市化过程中,人怎么获得更丰富的精神发展,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今天我们需要更多像法国的妮尔那样的女性,她从小喜欢探索世界,发现中国的西藏是个神秘的地方,于是20多岁就想办法来到西藏。当时的西藏还不准外国旅行者进入,因此她在青海游**了七八年,后来化装成男人也没能进去,几经周折,她终于得以进入西藏,成为西方第一个女藏学家。妮尔跟《走出非洲》的凯伦一样,对世界抱有广大的关切之心。有这种精神的人,才真正活出了生命的价值。《走出非洲》第一次展现了女性对原始生命状态、对大地成长的关怀,同时也写出了女性自身对世界的感受,表现了女性力量中非常了不起的顽强性和再生性。

一个人一辈子需要出生两次,第一次出生是生理上的出生,第二次出生是精神上的觉醒,知道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每个人都面临第二次创造自己的人生任务,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因为没有这个意识。一个孩子进入大学,从他离开家的那一刻起,已经开始半社会化,整个青年时代,就是自我觉醒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依附性的。很多女生在大学里有种体会,从学校门到学校门再到学校门,硕士读完25岁,本来学了这么多年知识,走出校门后是发展自我的大好时机,但这个时机却被人为打断。女性一出校门,她们就被外界逼着相亲、结婚,人生之路一下子被困住了,一步赶一步,按部就班地生活,就像被放到工业流水线上制造出来一样。这非常可惜。对女性生命,社会也往往以倒计时来衡量,30岁时要生孩子,28岁时要结婚,这样25岁时一定要找到男朋友……她们的生活一直在焦虑中行进。可是她们的精神价值在哪里呢?很少有人讨论和关注。

所以《走出非洲》是一部可贵的作品。它描绘了女性在失去爱情、失去爱人、婚姻名存实亡的荒凉生命中,自己在大地上重新耕作,在绝境里获得了对生命崭新的兴趣、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