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习茶的时候,
经常把作为温酒器的注壶错
认成是点茶器的执壶,
此实大谬。
说起唐宋时期茶器,很多喝茶的朋友可能都有一个感觉,那时有些酒器、茶器不好区分,容易混淆。那么其时饮酒、饮茶的器皿如何区分呢,下面就我个人经验略述一二。
先看一下碗、瓯、盏这几个常见饮器的概念。碗,古作“盌”。《辞源》释碗:“《方言》:‘盂,孟、宋、楚、魏之间或谓之盌’。”《方言》:“无足椀谓之盂。”碗即有圈足之盂。《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讲道:“无耳的圆形小饮器,腹有收分,器壁有弧度,且有矮圈足,则应称为盌。”那么酒碗跟茶碗怎么区分呢?一般来讲,喝茶的碗其碗身近斜直壁,碗底中心面积小,碗口多为敞口;饮酒的碗其碗身弧度大,碗底中心面积大,近碗口处多为曲线,有些碗口为花口。
瓯最早为饮食器,《辞源》释瓯:“盆盂类瓦器。《淮南子·说林训》:‘狗彘不择甂瓯而食’。”瓯的体积小于碗,陆羽的《茶经》特别赋予越窑青瓷瓯为专用饮茶器,“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以下。”这标志着最早的专用饮茶器具——茶瓯在唐代中后期诞生了。《辞源》释盏:“《方言》:‘盏,桮也。注:最小桮也。’”桮同“杯”。盏即小杯。晚唐至五代时茶盏出现了,苏廙所著的茶书《十六汤品》记载:“且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茗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六分。万一快泻而深积之,茶安在哉?”于文中可见,其时瓯与盏有通用现象,由此可知瓯与盏大小类似。白居易的诗《萧员外寄新蜀茶》记瓯:“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宋初苏轼亦曾用瓯饮茶,其《试院煎茶》有这样的描述:“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下页图中唐代瓷碗规格为高4.2厘米,口径14.4厘米,宋代兔毫盏规格为高6.4厘米,直径11.7厘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容积上来讲碗最大,瓯、盏略小。
唐 邢窑白釉玉璧足茶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兔毫盏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五代 青瓷酒盏、托 湖州博物馆藏
北宋 酒台子 龙泉市博物馆藏
再来说一下最容易搞混的酒台子与茶盏托。南宋《碎金》是一部小百科全书,其中《家生篇》记“酒器”如下:“樽、榼,……台盏……觥、觞、大白。”这里的台盏即指酒台子与饮酒器。酒台子是承托饮酒器的盘子,盘底有足,在这个盘子的中心突起了一个小台作为承台,承台有承口,作用是合嵌饮酒器的圈足。宋人说水仙花是“金盏银台”,即是对此类酒器的形象比喻。
茶盏托是用来承托饮茶器的。一般来讲,茶器中的盏与盏托的咬合空间即自托表面凸起的环状承口内的部分其空间较深,这是五代末期盏腹开始加深的缘故,诚如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之论:“以便承器而不虚其中者。”而酒器与酒台子结合面的咬合空间较浅。古往今来,日用器皿的造型均是以生活为依据并在实践中逐步改良而来的。
水仙花开,恰似“金盏银台”
南宋 银鎏金茶盏托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辽代 黄釉花口茶盏托 河北宣化博物馆藏
古时,饮酒器放在酒台子上为古人执台进酒。《辽史·志第十九·礼志二》记载:“翰林使执台盏以进,皇帝再拜。”元代《事林广记·拜见新礼》记载:“主人持台盏,左右持瓶壶。”元杂剧《温太真玉镜台》有唱词:“虽是副轻台盏无斤两,则他这手纤细怎擎将?……我欲说话别无甚伎俩,把一盏酒瀽一半在阶基上。”饮酒时,饮者将酒器拿起饮用,此时酒台子和饮酒器是分开状态。酒台子上比较浅的嵌接空间正好容纳带有圈足的饮酒器,这是为了防止在执台进酒时饮酒器在台子表面滑动倾倒。
饮茶则不然,饮茶的时候要举托而饮。饮茶器与茶托是不能分离的,这是茶汤传热导致饮茶器烫手使然,茶托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北宋的《景德传灯录·松山和尚》有记:“一日命庞居士吃茶,居士举起托子。”举托饮茶就需要饮茶器与茶托之间的嵌接空间要大、要稳。举托饮茶的习俗从宋代的文献中可以找到相关记录。南宋周密的《齐东野语》记载:“凡居丧者,举茶不用托。虽曰俗礼,然莫晓其义。或谓昔人托必有朱,故有所嫌而然,要必有所据。宋景文《杂记》云:‘夏侍中薨于京师,子安期他日至馆中,同舍谒见,举茶托如平日,众颇讶之’。又平园《思陵记》,载阜陵居高宗丧,宣坐、赐茶,亦不用托’。始知此事流传已久矣。”宋人遇到有丧事的时候“举茶不用托”,这就反映出人们日常饮茶一定是举托饮茶。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宋人嗜茶,临安城内茶肆中卖茶所用茶具“止用瓷盏、漆托供卖。”
明 钱谷 《秦淮冶游图》(局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茶托,唐人也写成“茶拓”,此件茶托圈足内錾刻“大中十四年八月造成,浑金涂茶拓子一枚,金银共重拾两捌钱叁分。”
有关茶托的文字记载笔者看到的最早的文献资料出现在唐代。李匡乂撰写的考据辨证类笔记《资暇录》谈道:“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碟子承之,抚啜而杯倾,乃以蜡环碟子之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代是。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南宋程大昌亦在《演繁露》中转述此事:“托盏始于唐,前世无所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熨指,取碟子融蜡像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置盏于蜡,无所倾侧,因命工髹漆为之。宁喜其为,名之曰托,遂行于世。”
唐 鎏金莲瓣银茶托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唐建中年间(780—783),蜀相崔宁的女儿喝茶时常常被茶水烫到手指。小姑娘很聪明,想了个办法,她把茶杯放在小碟子上做参照,让仆人把蜡烧热了,沿着茶杯底足滴蜡于碟中,冷凝后形成一个圈状,再把杯子放进圈里,这样杯子就倒不了了。可是用蜡做的毕竟不结实,又嘱咐工匠做了一个有环状承口的木质漆托,于是茶托问世了。其后姑娘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崔宁,崔宁一看很惊喜,因为是托举着茶杯饮茶,他就给这东西起了一个名字叫作“托”,并且与喜茶的亲朋好友分享。大家都认为这个小配件实用、方便,茶托很快就流行于世了。
笔者认为崔小姐发明茶托这个事情可信,可以于《茶经》推证。陆羽的《茶经》成书于公元780年,《茶经》中对茶托的记载见不到一个文字,这个现象很奇怪。一条“巾”、一根“夹”陆羽都不吝文字作了详细的表述,所以他不可能对这么重要的一个茶器“托”不做任何记录。合理的解释是,陆羽《茶经》没有记载茶托很可能是与当时饮茶器茶瓯的体积大有关,给“受半升已下”的茶瓯再加个托,那喝起茶来就太沉了,太不方便,故《茶经》面世时还未有茶托。上页图唐代浑金茶拓子于唐大中十四年即公元860年制,此时间点亦符合茶托出现的历史节点,可为物证。
故宫博物院官网在介绍宋代官窑青釉盏托时有如下文字:“盏托敛口,弧形腹,托盘边沿宽大,圈足外撇。内外施满釉,釉色莹润,开有冰裂纹片。此盏托造型别致,釉面晶莹类玉,为清宫旧藏宋代官窑器,传世极少,弥足珍贵。盏托是由耳杯承盘发展而来,始制于东晋,南北朝时已较流行,唐代随着江南地区饮茶风俗的盛行,产量有所增加。五代末期,盏腹加深,托变高,美观实用。宋代盏托式样繁多,南北瓷窑无不烧制,托口较前显著增高,颇具特色。”
宋 官窑青釉盏托 故宫博物院藏
我在第三章谈汉代饮器时提到过耳杯,资料显示,东汉人在用耳杯饮酒时已经出现了托与杯的配合使用。洛阳博物馆藏的一副东汉壁画中,有一对夫妇正在宴饮,男人的身旁放着一个承盘跟几只耳杯,他的左手里捏着一个小托盘,小托盘的上面放着一个耳杯,这应是茶托置盏的先声。今天的很多器物都是在历史进程中经过不断演化从而来匹配人们日常生活的。
东汉 夫妇宴饮壁画 洛阳博物馆藏
明朝末年,“闵老子茶”的开创者花乳斋主人闵汶水以酒盏待客,首开酒盏做茶杯之风,继而承托酒盏之托盘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茶托,其特点是无高出盘面的环状承口。这时候的饮茶方式就同宋、辽举托饮茶不一样了,主人持托敬茶,饮茶人只取茶杯饮茶。这种茶托更多的承载了礼仪与装饰作用,它也是明、清茶船的前身。清末寂园叟在《陶雅》中讲:“盏托,谓之茶船,明制如船,康雍小酒盏则托作圆形而不空其中。宋窑则空中矣。略如今制而颇朴拙也。”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亦讲:“承杯之器,谓之盏托,亦谓之茶船。明制舟形,清初亦然。”
另外,很多朋友在学习茶器的时候,经常把作为温酒器的注壶错认成是点茶器的执壶,此实大谬。
清 青花八仙茶船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 出行图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 备酒图
“出行图”壁画中,仆人头顶托盘中的器皿是宋辽时期的典型酒器注壶、温碗。
“备酒图”壁画中,一人正在将壶中刚刚温好的酒水注入另一人端着的酒碗中。
北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划缠枝牡丹纹注壶、温碗 故宫博物院藏
辽 八棱錾花银注壶、温碗、花口银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中唐后温酒之风益盛,如白居易说:“林间暖酒烧红叶。”盛酒的尊或盆体积大,若用它们直接放温热的酒,散热太快,于是人们就把温过的酒倒在酒注子里。《资暇集》记载:“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罃,而盖、嘴、柄皆具。”为了保温,又把酒注子置于盛着热水的温碗中。此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注壶、温碗,碗与壶是分离的。温碗当中置入热水以温壶内酒水。酒水温热后,取出注壶,注酒于杯。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记北宋街头巷井流行的使用注壶、温碗情形:“大抵都人风俗奢侈,度量稍宽,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
西安南里王村唐墓壁画 宴饮图
《周易·系辞》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古的人们穴居野处,后来的原始房屋为半地穴式,人们席地而坐、卧,使用陶器,器物全部放在地上。四千多年前出现了带足的低矮木案,用于盛放饮食器,此时的日用器皿普遍硕大。汉代以前,人们都是习惯席地而坐的,佛教传入中土后,垂足而坐始发端。魏晋至隋唐开始有高型家具出现,隋唐到五代时期是诸如椅子这类高型家具兴起的过渡期。在唐代还有“连榻”而坐的情况(见上页图唐墓壁画)。五代时,使用高型家具、垂足而坐已经成为人们的起居习惯。我们将唐墓壁画《宴饮图》和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桌、椅、凳、床等进行对比,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这一生活现象。入宋后,高型家具则完全普及开来。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垂足而高坐就要求日常饮食器皿的体积比席地而坐时代器皿的体积要减小。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富足、审美的需求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又使得此时饮器的器型渐渐由圆厚体型向修长方向发展。同时,为了减少器皿日常摆放、使用时对桌面的磨损,器皿底部由过去的平底无釉逐渐出现加有圈足且施釉的现象。茶器亦然。
唐 白釉玉璧底碗
五代 越窑青釉鸟式杯
北宋 兔毫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