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著茶经,煎茶道大兴(1 / 1)

懂点茶器 耕而陶 2595 字 1个月前

陆羽一生未娶,

把自己的全部身心

都投入到了对茶的研究当中,

整天穿山访茶,乐此不疲。

隋 镶金边白玉杯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既依赖历史、地理的客观环境,也依赖经济文化所依托的政治结构。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庭对抗,统一了全国,享国三十七年。至唐代,进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范文澜曾说:“唐朝国威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在这个基础上,承袭六朝并突破六朝的唐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茶事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累积,于唐代中期真正实现了繁荣兴盛。

唐初的田园山水诗人储光羲官至监察御史,其有《吃茗粥作》传世:“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公元 780年左右,陆羽的《茶经》问世。《吃茗粥作》作于《茶经》之前,可见当时唐人还有以茶入粥的饮食习惯。其后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成书于713—741年间)问世,其中写道:“又茶主下气,除好睡,消宿食,茶,当日成者良。蒸、捣经宿,用陈故者……”这是目前在文献里能看到的最早有关蒸青绿茶制法的记录。刘禹锡(772—842),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他的诗歌《西山兰若试茶歌》中有“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这表明属于小众的炒青茶亦于中晚唐出现了,但这只是炒青技法的萌芽,该技法并未在唐宋两代流行。

众所周知,唐代是煎茶道大兴的时代。那么最初的煎茶起源于何时何地?这一点笔者在目前所查阅文献中还未见到明确的记载,能肯定的是我们在之前说过,西晋时煎茶方式已经萌芽了。杜育在《荈赋》里“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一句表明其时的饮茶已经在西蜀一部分人那里脱离了茗粥、羹饮方式,过渡到了用四川岷江水煎茶之法。北宋苏轼、苏辙兄弟二人亦持此观点。苏轼《试院煎茶》有:“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苏辙《和子瞻煎茶》:“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随着时间的流逝,煎茶逐渐在唐代兴起。

佛教于唐代煎茶道的兴起发挥了很大作用。从文献资料上看,第一个明确描写煎茶的是高僧皎然。皎然为谁?皎然(约720—798)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人,唐代著名诗僧,和另外两位诗僧贯休、齐己齐名。他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造诣颇深,居湖州杼山妙喜寺,为一代宗师。皎然在《顾渚行寄裴方舟》一诗中写道:“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初看怕出欺玉英,更取煎来胜金液。”皎然另一首诗《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亦对煎茶作了描写,“投铛涌作沫,著椀聚生花,稍与禅经近,聊将睡网赊”,可见其时皎然已经在煎茶品饮了。用铛煎茶,持续了整个唐代。唐末至五代间著名文学家徐夤《尚书惠蜡面茶》写到了铛:“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绿茶炒制

历史上佛教很早就与茶结缘。《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后赵武帝(335—349)的时候,单道开于河南昭德寺修行,其时已经用饮茶方法来提神醒脑了。《续名僧传》记载:“(南朝)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饭所饮茶。”

禅宗是佛教的一支,当时北方的禅宗主张坐禅,唐代开元年间(713—741),泰山的灵岩寺住着一位高僧,人称“降魔师”,他是北禅宗神秀的弟子。降魔师不许修行的弟子吃晚饭,亦不能睡觉,却允许饮茶。于是寺院里的人都煎水煮茶,此风盛极。其后唐代禅宗高僧百丈怀海(约720—814)进行教规改革,设立了百丈清规,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思想,将僧人植茶、制茶纳入农禅内容,将僧人饮茶纳入寺院茶礼,如此制度令茶饮在寺院进一步普及开来,并逐渐发展出鉴水、选茶、煮茶、饮茶的技艺以及对饮茶环境的讲究。唐代杰出书法家“草圣”怀素(737—799)自幼出家为僧,其草书造诣与张旭齐名,史称“颠张狂素”。怀素写就了《苦笋帖》,该帖后刻入《大观帖》《三希堂续帖》《诒晋斋帖》等汇帖,这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有关佛门茶事的手札。“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意思是说苦笋和茶两种物品异常佳美,那就请直接送来吧。怀素通过书法表达了禅茶之缘。唐·杜牧《题禅院》有“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一语,可见,茶事在佛教中从物质需求一步步上升为精神需求,由此也导致了后来“禅茶一味”之语的诞生。

唐 “北禅院”字样茶碗 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藏

唐 怀素 《苦笋帖》 上海博物馆藏

文人的身体力行亦对煎茶的普及起到了推广作用。李约,字存博,唐元和年间兵部员外郎。“性清洁寡欲,一生不近粉黛,博古探奇……坐间悉雅士,清谈终日,弹琴煮茗,心略不及尘事也……复嗜茶,与陆羽、张又新论水品特详。曾授客煎茶法,曰:‘茶须缓火炙,活火煎,当使汤无妄沸。始则鱼目散布,微微有声;中则四畔泉涌,累累然;终则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此老汤之法,固须活水,香味俱真矣’。”唐代《因话录》亦记:“约性又嗜茶。能自煎。谓人曰:‘茶须缓火灸,活火煎。活火谓炭火焰火也’。”

跟陆羽同时代有一位名叫常伯熊的人,此人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茶艺表演艺术家、现代茶艺师的祖师爷,常伯熊对唐代煎茶道盛行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在这一点上习谓功盖陆羽。《封氏闻见记》里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为请之。伯熊着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

上述饮茶诸现象出现的时间点与唐代文献资料所述吻合。如封演在《封氏闻见录》所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杨华《膳夫经手录》里说:“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713—756)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756—779)遂多,建中(780)以后盛矣。”

至公元780年,陆羽的《茶经》问世,煎茶道大兴。《新唐书》里说:“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唐代赵璘《因话录》记载:“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鬻茶之家,陶其像置于锡器之间,云宜茶足利。”宋代诗人梅尧臣在《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诗中道:“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明代陈文烛《茶经序》里更是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稷树艺五谷而天下知食,羽辨水煮茶而天下知饮,羽之功不在稷下,虽与稷并祀可也。”

五代 白瓷陆羽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被奉为茶圣的陆羽何许人也?陆羽(733—804),字鸿渐,湖北竟陵县人。他的一生比较坎坷,小时候就被自己的父母遗弃,成了孤儿,后被寺庙的僧人收养。《新唐书·陆羽传》记载:“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师傅想让他出家,但小陆羽不喜欢在寺庙里生活。他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理由拒绝了,然后就跑到外面的戏班子里谋生。为了避安史之乱,陆羽又去了湖州。在那里,他得到了命中贵人诗僧皎然跟颜真卿的相助,尤其是皎然,陆羽习茶的很多理念都源于皎然,陆羽取得的成就与皎然是分不开的。皎然在顾渚山有自己的茶园,曾为陆羽考察顾渚紫笋茶、写作《茶经》提供了很大帮助,使其“结庐苕溪之滨,闭门对书”。皎然大陆羽十三岁,于陆羽亦师亦友的皎然影响了陆羽的后半生。

陆羽一生未娶,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对茶的研究中,整天穿山访茶,乐此不疲。陆羽在自传中对自己描述道:“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羽盖今之接舆也。”皇甫冉写过一首《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把陆羽醉心茶研究的日常生活描绘得野趣盎然:“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皎然在《访陆处士羽》诗中也说他:“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茶山风光

陆羽在顾渚山中考察、研究茶树,又结合自己多年以来在各地的茶事经验,以顾渚紫笋茶为蓝本,写就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这本书是用心血和汗水凝结而成的,作为中国茶书的开山之作,《茶经》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全面记录了茶的产地、栽培、采摘、制作、器具、煎煮、饮用、功效等相关知识。陆羽的《茶经》是对中唐以前茶事发展的总结,并将日常茶事升格为一种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茶经》的问世亦标志着茶学这一门类学问的形成。《茶经》全书七千余字,分上、中、下三卷十节,概貌如下:

一之源,介绍茶树的起源、形状,品质、功效及生长环境。

二之具,介绍采茶、制茶工具及使用方法。

三之造,介绍茶叶的采制方法以及饼茶的制作工艺、鉴别方法。

四之器,介绍煎茶、饮茶的器具。对各种茶器具的名称、形状、材质,制作方法、用途、特点做了详尽说明。

五之煮,介绍如何炙茶,如何煎茶,煎茶用水的掌握及水对茶汤的影响。

六之饮,介绍饮茶风俗的起源和饮茶的方法。

七之事,介绍了陆羽之前的历代文献资料,掌故、诗词、医书等对茶的文字记述。

山中饮茶

八之出,介绍其时唐代全国的茶叶产区及茶品的优劣。

九之略,介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酌情省略一些制茶工具、煎茶器具及相关步骤。

十之图,陆羽建议把《茶经》前九章内容抄写在白绢之上,张于四壁,便于学习。

陆羽的《茶经》距今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了,它的某些内容在今天还具参考价值,但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也已经不适用现在的散茶泡饮了。明代罗廪在其所著《茶解》中讲道:“故桑苎(陆羽)《茶经》,第可想其风致,奉为开山,其舂、碾、罗、则诸法,殊不足仿。”当下的我们在读茶经时可以学学罗廪,不必沉于细节,在诵读文章后能做到体其大要、“想其风致”即可。

《茶经》这部书一问世,立即受到了文人雅士的推崇,然而也有一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这是谁呢?此人正是陆羽的恩人兼师友皎然僧。细心的茶友会发现皎然在其所作《饮茶歌送郑容》一诗中有如下语句:“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从“虚得名”一语即可看出皎然对陆羽著述的《茶经》是稍有微词的。这是为什么?在皎然看来,陆羽《茶经》着重强调了“技”而缺失了“道”,或说仅仅达到“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之位,于茶之“形而上”还未达到皎然对其所期待的境界,看似微词实有恨铁未成钢之意。作为中国茶道开山鼻祖的皎然,其时已臻“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之境,如其自语“外物寂中谁似我,松声草色共无机”。皎然的“三饮茶歌”即是后世被誉为茶仙的卢仝之“七碗茶歌”的源头活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茶圣”陆羽相提并论。皎然以他高深的佛门禅悟开启了中国茶道乃至世界茶道的初端。

河畔瀹饮

皎然在与友人饮茶时,多选择白瓷茶碗,因为“素瓷雪色缥沫香”,皎然推崇的是“素瓷传静夜”之超然韵味。而陆羽则提倡茶碗“青则益茶”的实用主义,这一点上皎然显然高于陆羽。

爱之深方责之切,晚年陆羽深深体会到了皎然对自己的关爱,在听到恩师圆寂的消息时,陆羽泪如泉涌,立即由外地返回湖州杼山吊祭皎然。在皎然墓前,陆羽情深意切、字字珠玑地表达了对恩师皎然的怀念:

万木萧疏春节深,野服浸寒瑟瑟身。杼山已作冬令意,风雨谁登三癸亭。禅隐初从皎然僧,斋堂时谥助茶馨。十载别离成永,归来黄叶蔽师坟。

陆羽死后亦葬杼山,与青山绿水一起伴皎然左右。唐人孟郊《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一诗对此作了描述:“杼山砖塔禅,竟陵广宵翁……不然洛岸亭,归死为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