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的治法与病因、病机关系环环相扣,所以,治疗小儿发热之前,必须先知道为什么发热,即发热病因。小儿发热的病因,中医与西医一样,也分内因与外因,即分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但中医的内外之意略有不同。
中西医对病因的不同看法
西医考虑病因时,把外因描定在致病的病原体上,内因盯在免疫功能上。认为外因发热源于各种致病菌,如病毒、细菌、真菌和不典型致病菌等对人体的感染,所以其对因治疗采用抗感染药,其中主要是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和少数抗病毒药,必须指出的是,除流感病毒外,抗病毒的药都不是特效的,即抗病毒无特效药。所以,西医治疗小儿发热多用退热药、抗菌药或抗病毒药,常出现体温退而复升的现象。
中医考虑病因时,要考虑的因素更多,考虑外因或外邪时,除了致病体外,还会考虑气候与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体对不同外邪的反应,即人感受外邪之后的变化。外感之“感”从心,病原体是不会有心的。中医在谈外因的时候是要考虑人的感受和反应的,是一种多维度的思维,即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男女、民族)、体质因素(虚弱强实、痰湿阴阳、老幼病残)、习惯因素(生活起居、饮食偏好)、地气因素(东南西北中地域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天时因素(一年四季、春冬受寒凉而感冒的,夏秋中暑湿而感冒)等。
因此,中医治疗发热时
首先,要辨外感与内伤:即要搞清楚发热是外因造成的还是由内因引起的。因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的治法迥异,如果把内伤发热当外感发热来治,不但不能祛病,反而会加重病情,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外感发热,即人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发热。所谓外在因素就是自然界不同能量状态的存在,即风气、寒气、暑气、湿气、燥气、火气。这六种不同状态的能量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中医称之为六**邪气。所谓邪气,是指给人体带来伤害的能量。其中,风为百病之长,小儿外感发热多以风邪为主。风邪都从口鼻皮毛而入,首先犯肺,引起卫表失和,肺气失宣,发为热病。
内伤发热,即人体自身的内环境出了问题而发热,如肺胃实热(肺炎、食积)、阴虚内热、气虚发热,是由于人自身的情绪过激、饮食过量和起居过时等不良习惯造成的。
其次,要辨表里与虚实:若发热恶寒,则邪居肌表,多见于外感表证,属病之初期;若寒热往来,则邪居半表半里,多见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若壮热烦渴,则为正盛邪实,属里热炽盛。
在中医看来,小儿的生理特征是稚阴稚阳、形气未充、脏腑娇嫩。
稚阳未充,即肌肤疏薄,易于感触;稚阴未长,即脏腑柔嫩,易于传变,入里化热,变生热证,继而伤阴、伤阳,出现危证;形气未充,即内脏精气未足,阴精阳气皆不足,即脏器发育未成熟,经脉未盛,卫外机能未固,即免疫力低下。
以上生理特征决定了小儿的病理特点,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易寒易热的特点决定了小儿无论外感阳邪热气(受热了)、阴邪寒气(受凉了),还是内伤饮食(不消化),都易热化,这就是小儿容易发热的根由。
因为,小儿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特别是肺部的卫外功能未全,抵抗能力薄弱,遇四时气候变化,冷热失常,容易感冒发烧或外感发热,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多为肺炎。加上小儿脾常不足,如果饮食不节,加上感冒,则脾胃运化失司,致使乳食停滞不化,阻滞中焦,造成感冒夹滞,即感冒加消化不良。还有,小儿神气怯弱,筋脉未盛,如果高烧不退,引起惊风和抽搐,中医称之为热扰神明,感冒夹惊,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在中医看来,小儿发热的病因复杂,外可因感受触冒风、寒、暑、湿、燥、火六**邪气,内可伤于饮食不节、起居不当,如果同时出现外感与内伤之证,病情特别容易反复或复发。只是小儿大多没有基础病,病因相对单一,但严重程度却不一定轻。特别是发热过久或体温过高,会对机体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可引起腹胀、便秘、高热惊厥,甚至昏迷等症状。所以,发热是小儿最常见、最棘手的病症!
一、外感发热的病因与治疗原则
外感发热是人体感受外在邪气引起的发热,是最常见的发热病症,亦是中医病名,属中医的“感冒”范畴。
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外感发热就诊的人数排儿科疾病的榜首,被称为“儿科第一证”。多是受了风、寒、暑、湿、燥、火六**邪气之一所致,也有同时感受两种邪气甚至三种邪气后出现体温升高,往往伴有恶寒、面赤、烦躁、咳嗽、咽痛、脉数或指纹紫暗等病证。严重的可出现高热或“壮热”,导致心悸、神昏、抽搐、惊厥等重症。
小儿外感发热起病急、进展快,起初还只是受凉后流鼻涕、打喷嚏之类的表证(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很快就开始有发烧、咳嗽、嗓子痛之类的寒热错杂之证。用中医的话说就是表邪未尽,邪已传里,致表里同病,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
中医认为,小儿纯阳之体,外感六**邪气皆可从而化火,特别受了风寒以后,很快就会从阳化热。所谓化火化热,可以理解为感染引起的炎症和发热。
单就感冒而言,人体外感六气后,可能发生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或时疫感冒等不同类型的感冒发热,究竟孩子会得哪一种感冒,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但无论哪种类型,均可根据小儿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气候季节变化,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然后运用解表退热、和解退热、清解退热、祛湿退热等治疗原则,灵活运用中药经方验方进行治疗,则能“当其感冒、浅在肌肤”之时,“表之则散、发之则祛”,实现“病斯痊矣”。
外感发热的主证与兼证
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首先抓主要矛盾,即辨清主证是什么,然后抓次要矛盾,即辨清兼证是什么。根据症状(发热与恶寒、痰白与黄)和体征(舌红与淡、苔黄与白)辨清是寒、是热、是暑还是湿引起的病症,以分辨出外感发热的证型。
根据《小儿感冒中医诊疗指南》:外感发热的主证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和时疫感冒四种证型,兼证则有夹痰证、夹滞证和夹惊证三种。这里没有包括瘟疫。
主证证型
风寒感冒:证见恶寒重,发热轻,清涕,白痰,口不干,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感冒:证见发热重,恶寒轻,黏涕,黄痰,口干,咽痛,舌薄黄,脉浮数。
暑湿感冒:为季节性感冒,多为夏季发病,证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身困重,脘闷,口腻,苔黄(白)腻,脉濡数。其与中暑症状相似,也有发热、乏力、恶心、腹泻等,同时兼有感冒症状,怕冷、鼻塞、流涕等。
时疫感冒:即季节性流感,特点是发高烧,且起病急、病情重,兼有感冒的其他症状,即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咳痰等,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
兼证证型
夹痰证:感冒症状+咳嗽加剧,痰多,喉间痰鸣,舌苔厚腻,脉浮滑或滑数。
夹滞证:感冒症状+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气秽臭,恶心呕吐,吐物酸腐,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舌苔垢腻,脉滑。
夹惊证:感冒症状+惊惕、惊叫,烦躁不宁,甚至骤然双目凝视,肢体抽搐,口唇发绀,舌质红,脉浮弦或弦数。
瘟 疫
包括瘟病、疫病和疠病,是外感发热中最危险的一类
《温疫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吴雄志老师在《太阴肺湿热瘟病(冠状病毒性肺炎)防治指南(第二版)》中,对中医的温病、瘟病、疫病、疠病的实质内涵进行了清晰解释,即:
温病是热性病,以现代医学的炎症反应为核心,多指感染性疾病,如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继发的细菌感染;
瘟病是具传染性的温病,老年人与婴幼儿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感染,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导致死亡,如季节性流感、温疫;
疫病是具有明显传染性和致死性的邪疫,分为风、寒、湿、燥、温五种,即风疫、寒疫、湿疫、燥疫、温疫,若两种或以上的邪疫同时存在,成为杂疫。被传染后,正常成年人也难免一死,如2021~2022年新冠病毒及其变异病毒株引起的新冠肺炎,变异后的新冠病毒毒性有所减弱,但传染性增加;
疠病指具有高传染性与高致死性的疫病,密切接触者不论免疫力高低都容易被传染,重症患者容易死亡,甚至数日内快速死亡,有的发病数分钟内死亡,常导致古人所谓的绝户、荒村。如14世纪的鼠疫和20世纪初的西班牙型流感大流行,一次大流行就死了几千万人,还有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其原始病毒株的毒性最强、致死率最高,迄今已导致近700万人死亡。
瘟病是在温病的基础上增加了传染性,疫病是在传染基础上增加了致死性,疠病则是传染性强、致死性高的一类疫病,最为凶险。无论是瘟病、疫病还是疠病,其基础病都是温病,所以,中医治疗瘟病或者温疫,主要参照治疗温病的理论和方法。
温病包括温热病与湿热病两类。
温热病以变质性炎症为主,以组织细胞的损伤与坏死为病理特征。
湿热病以渗出性炎症为主,以组织炎性渗出与水肿为病理特征,常常后遗纤维化。这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造成的。有的人体质偏寒、有的人体质偏热,所以,同样一种感染,如新冠病毒,不同人的临床表现会不同,有的人表现为湿重、有的人表现为热重,中医辨证也就分出湿热和温热两种不同的证,所用的治疗药物也相应不同。这就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
二、内伤发热的病因与治疗
1.食积发热
小儿百病,食积为先;
食积为本,发热为标;
食积不除,百病生焉。
食积发热是饮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郁而化热,内热不能被及时消导,从而引起发热的症状,是儿科常见证候,散见于“厌食”“积滞”“疳证”等症。
小儿的生理特征使之容易出现积食发热。
中医认为,内伤多源于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即七情致病。但小儿发热很少受情绪影响,反而因脏腑娇嫩、稚阴稚阳、形气未充,会致易饥易饱、易寒易热、易惊易恐。也就是说,小儿的各个器官功能还没有发育好,非常嫩,明代万全在《幼科发挥》中形容:“有如水面之泡、草头之露。”因此,小儿因脏腑未实则易饥易饱,气血未定则易寒易热,神气未全则易惊易恐。
小孩子都是火体,即所谓的“纯阳之体”,体质偏热,一言不合就容易上火。“上火”就是出现阳盛火旺的现象。特别是孩子的肠胃还处于发育阶段,消化功能尚未健全,自身调节能力弱,食物偏肉或搭配不科学,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即小儿积食的情况,食积往往化热而“上火”,甚至出现发热现象,即所谓的内伤发热。
食积发热外因饮食不节,内因脾胃虚弱,脾胃运化不及,使饮食停聚胃中,积而不化,郁而化热,形成一种内热,这种内热不能被及时消导,给身体造成一种发热的症状,这就是饮食不化而生热的结果。
小儿食积发热多发生于学龄前幼儿,是现代育儿较常遇到的麻烦,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陡增。临床常表现为体温升高,或手足心热,或午后潮热,或身热不扬,或烦躁不安,面红耳赤、脘腹胀满、口臭、舌苔黄腻。
西医对小儿食积发热尚无明确的共识,通常食积发热的症状可见于发热、肠系膜淋巴结炎、障碍性进食困难等多种疾病情况。由于无食积相关诊断,更缺乏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此只能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病情控制不佳,所以小儿食积的西药疗效不太理想。
大多数小儿食积发热只要节制饮食,加强锻炼,合适穿衣,即可解决,可不药而愈,算不上病。稍微严重一点的,还可通过中药药浴、灌肠、捏脊、拔罐、针灸等中医治疗,轻松搞定。中医对食积发热的治疗不仅有理论,还有方法,且历史悠久,无论是推拿、放血等外治法,还是中药方剂等内治法,均对食积发热有显著疗效。
小儿食积的内因
小儿处于迅速发育的生长阶段,新陈代谢功能旺盛,所以对水谷精微(营养物质)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需要足够强大的脾胃运化功能才可与之协调。但是小儿脾胃娇弱,其形态结构都未发育成熟,运化功能弱也就在所难免。这就形成了机体对脾的需求过大而实际上脾胃功能又不给力,出现“脾常不足”的情况,饮食稍微不节制,就容易伤脾胃,常因消化不良导致积食。
据现在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发现,我们的胃在婴儿时期是水平的,开始行走后才逐渐变为垂直。而且,新生儿时期的胃只能容纳30~60mL的食物,随着年龄逐渐增大,l岁宝宝的胃就能容纳250~300mL的食物,到了5岁,可以容纳700~850mL食物,成年以后,胃则可容纳2000mL以上。
婴幼儿时期,胃的平滑肌尚未发育完善,贲门和胃底部肌肉较松弛,容易呕吐和溢乳。加上,小儿胃液分泌不足,肝与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也不足,且消化酶的活性较低,分泌不稳定,特别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另外,小儿肠道菌群尚未建立完全,一不小心可能失调,也容易消化不良。
所以,小儿消化系统发育的不完善,脾胃功能滞后于小儿发育需求,是小儿容易发生积食的内在原因。
小儿食积的外因
小儿乳食不节,家长喂养不当,以及调护不周,都是小儿积食的导火线。
(1)小儿饮食不节
“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暴饮暴食或过量饮食,会使脾胃超负荷运载,导致食积。
现代饮食色香味美,诱人垂涎。小儿的自制力差,脾胃又弱,碰到喜欢的饮食很难不多吃多饮,碰到不喜欢的食物可能连碰都不碰,就有可能饥一顿饱一顿;更多的时候是玩疯了,到饭点了还没有回家,即便在家也停不下来去吃饭,等玩累了早过饭点了,客观造成进食不规律。而胃的工作时间和胃液的分泌则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破坏了胃肠道正常的“作息状态”,就会影响胃肠的消化能力,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胃病。
另外,很多孩子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注意力全在电视上,根本不在食物上,这会大大降低食物对大脑的刺激,导致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进餐时胃肠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来保证消化吸收,而看电视时大脑同样需要较多的血供,于是流向胃肠道的血液就不得不分出一部分供应大脑,从而使流向胃肠道的血液减少,最终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和消化能力。大量的血液不在胃肠而在大脑,这当然会影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对营养的吸收。
(2)家长喂养不当
现在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吃的绝对管够,不怕吃不饱,就怕不吃了。然而,家长养育孩子的知识绝对不够,很多家长“爱子”心切,认为孩子正长身体,营养必须跟上,生怕孩子吃少了,有的还不怕苦不怕累地追在孩子屁股后面一口一口地喂。强迫进食的结果适得其反,往往让孩子吃得过多、不消化。加上各种零食不断,合不合适的儿童零食都买。小儿脾胃娇弱,恣意进食生冷、肥腻、坚硬的食物,都容易损伤小儿的脾胃,引起积食。这就是喂养不当。
(3)家长调护不周
小儿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平时穿衣着服是最考验宝妈的。冬天穿多了出汗,出汗后受凉;穿少了受冷,受冷后着凉。夏天屋里屋外温差不比冬天小多少,从空调屋进进出出,宝宝的衣服如果不及时增减,也会受冷着凉的。夏日炎热,如果空调温度过低,易损伤阳气,小儿特别容易腹部受凉,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出现食积或积食之类的消化不良等症状。再严重一些,干脆就感冒发烧了。在消化不良基础上的感冒发烧,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治疗非常棘手,中医治疗采取一边消食一边解表的原则,有些还需要清热。
2.疳积发热
疳积是积滞和疳证的总称,为中医儿科四大症(痘、麻、惊、疳)之一,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小孩,主要由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伤及脾胃,或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升降失职,不能生化水谷精微,使乳食停积,致使营养失调、肌肤失养。以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痰湿郁热为主证。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气血不荣,毛发憔悴,精神委顿,腹部胀大,或青筋显露,或凹下如舟,食性怪癖等症状,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易伴有其他疾患,故应及早诊治。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疳积是一组慢性消化、代谢功能紊乱综合征,发病年龄在1~5岁,主要由于喂养不当,或因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面黄肌瘦、头发枯萎等慢性病证。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疳证的病因又不同于古代。古时候,人们生活水平较低,疳积主要因营养不良而起。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又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地加强营养,加重了孩子脾胃的负荷,伤害了脾胃之气,反倒使孩子食欲下降,食而不化。所以,现在的疳积多由喂养不当造成。
小儿疳积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与《中医儿科学》制定。
主症:
(1)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肚腹膨胀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
(2)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的15%~40%;
(3)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
(4)严重者形体干枯羸瘦,体重可低于正常值的40%以上。
次症:
(1)可兼有精神不振;
(2)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
(3)或喜揉眉擦眼;
(4)或吮指磨牙等;
(5)舌脉:舌苔腻,脉细滑。
总之,小儿疳积发热现在临床已很少见,只作一种发热来介绍,家长们作为一个了解,知道总比不知道好。
三、生理性发热的原因与应对
还有一种发热,可能现在的父母连听都没听说过,就是变蒸热。这是一种生理性发热,是每个孩子在婴儿时期要经历的一种生理性发热。由于现代医学没有这个概念,这种生理性发热也不需要治疗,所以,无论是西医学的教科书还是现代中医学的教科书,都没有这个说法。
但是,在中医古籍中,特别是关于小儿疾病的中医古籍,对变蒸热都有非常详尽的描述和解释。这对初为人母人父的宝妈宝爸们,应该有一定的帮助。知道宝宝在发育期有一种生理性发热,可以减少年轻父母因为无知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紧张。
婴儿期的变蒸热:
变蒸者,日异而月不同;
曰变者,变易也;曰蒸者,发热也;
变蒸非病也,乃儿生长之次第也。
宝宝在一岁之内都会出现四肢发热的现象,很有可能不是生病。这是由于婴儿生长发育太快造成的,是生理性发热,古人称变蒸热。变蒸热无须用药,无须退热,自己会好。有的孩子会在这一时期出现发热不吃奶,上嘴唇还长出像鱼眼睛的白泡,古人称其为变蒸珠子。这也不是生病,都是婴儿在快速生长过程中的一种身体反应,也不必用药,一般孩子会有一些微汗,等过一周或半个月就会好的。
中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小儿自诞生之后的一年期间,即婴儿期,其生长发育有一个特殊时期,就是由于生长发育太快而出现的一种非病态的发热现象,即所谓“有变蒸之热”。早在东汉,中国第一部儿科专著《颅囟经》中就提到变蒸:“凡孩子自生,但任阴阳推移。即每六十日一度变蒸,此骨节长来四肢发热……”隋朝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变蒸候》中也有论述:“小儿变蒸者,以长血气也。变者上气,蒸者体热。”且发现婴儿期的这种变化与脏器发育的次第密切相关,明朝万全在《幼科发挥·变蒸》中专门指出:“变蒸非病也,乃儿生长之次第也。”这种次第符合中医理论中阴阳五行的相生关系。
所以,变蒸是一种生理现象,以“微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约32日发生一次,在婴幼儿576日以内均可以见到,是一种客观存在。变蒸周期以32日为期,一种解释认为,人有五脏六腑,易有六十四卦。易卦有阴阳,脏腑亦有阴阳,脏属阴以配三十二阴卦,腑属阳以配三十二阳卦。五脏六腑合心包以应十二经,一脏一腑各以三十二日一小变、六十四日一大变……所以变蒸一期凡三百八十四日合十二变,以应六十四卦爻之数。
宋朝钱乙借用人体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规律,解释了为什么32日为一周期。他在《小儿药证直诀·变蒸》中说:“小儿在母腹中,乃生骨气,五脏六腑,成而未全。自生之后,即长骨脉,五脏六腑之神智也……变者,易也。又生变蒸者,自内而长,自下而上,又身热,故以生之日后,三十二日一变。变每毕,即情性有异于前。”钱乙的观点在后世被医家大量重复述引,为解释周期机理最为广泛的说法。
变蒸之十二变
一变:32天1个月,生肾生志:生足少阴肾癸水,肾之精也。
二变:64天2个月,生**:生足太阳**壬水。而肾与**一脏一腑之气成矣。此天一生水也,水之精为瞳子,此后始能认人矣。所以婴儿2个月后开始认人。
三变:96天3个月,生心生喜:生手少阴心丁火。
四变:128天4.6个月,生小肠:生手太阳小肠丙火。而心与小肠一脏一腑之气足矣。此地二生火也,火之精为神,此后能嬉笑矣。
五变:160天5.7个月,生肝生哭:生足厥阴肝乙木。
六变:192天6.9个月,生胆:生足少阳胆甲木。而肝与胆一脏一腑受气足而神合矣。此天三生木也,木之精为筋,此后能坐矣。
七变:224天8个月,生肺生声:生手太阴肺辛金。
八变:256天9.1个月,生大肠:生手阳明大肠庚金。而肺与太阳一脏一腑之气足矣。此地四生金也,金之精为声,此后始能习人语矣。
九变:288天10.3个月,生脾生智:生足太阴脾己土。
十变:320天11.4个月,生胃:生足阳明胃戊土。乃脾胃一脏一腑之气足矣。此天五生土也,土之精为肉,脾胃主四肢,此后能匍匐矣。
十一变:352天12个月,生手厥阴心包络。
十二变:384天13个月,生手少阳三焦配肾,肾主骨髓,自此能坐能立能行矣。
变蒸已足,形神俱全矣。正如蚕之眠,不如是不足成人矣。
婴儿凡经十二变,筋骨手足渐坚,知觉运动渐发,终为壮其筋骨、长其精神、生其意志。故变蒸所生者,五脏之知觉运动也。生后六十日瞳人就而能识母,二百一十日筋骨成而能坐,三百日掌骨成而能匍匐,三百二十日生骨气,一岁期焉。齿生发长,神志有异于前也。故曰:齿者肾之余也、爪者筋之余也、神者气之余也。
对于变蒸热,古代医家早已形成了一套诊断体系,多以魏晋隋唐时期的四症作辨识,即耳朵屁股冷、“变蒸珠子”、目睛颜色的变化和“脉乱”,出现这些症状即可诊断为“变蒸”。对于变蒸热,古代医家都不主张用药治疗,也不用灸刺,只需要静静地等待,默默地守护,让宝宝自然平安度过。婴儿如果不能顺利变蒸,或者变蒸时用药过度,会对小儿形体发育、脏器功能发育和神志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如若变蒸兼夹病邪,需要辨证,才能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