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宝宝不同发育期的饮食特点(1 / 1)

民以食为天,童以食为本。

孩子的饮食起居是最复杂、最讲究的,因为孩子在不同发育期的生理特点有非常大的不同,不同年龄阶段的饮食起居的重点又大不一样,加上性别和地域的差异,其喂养方式和喂养的食物都因月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半岁之前与之后的饮食起居,上幼儿园与不上幼儿园的饮食起居,上学前与上学后的饮食起居等。如果不及时根据孩子的月龄、年龄调整饮食起居,孩子就会用身体的各种反应让家长们感觉他无时无刻的存在,如惊吓后的哭闹,吃撑后的不消化,受凉后的发烧等。各种花样翻新的紧急情况让众多家长猝不及防,只得跟斗扑爬地追在后面“灭火”。所以,了解小孩不同发育期的生理特征,对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至关重要,也是对孩子今后身体的健康负责。

一、小儿不同发育期的生理特点

小儿在不同发育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在青年之前至少还有以下三个年龄段。

婴儿时期:从出生到1周岁,包括新生儿期,即出生至满28天之前。

特点:生长发育最迅速,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古人用变蒸来形容,就像蒸馒头一样变大。而且这个时期由于孩子生长太快,高速的新陈代谢产生太多的热量,以至孩子有发热的现象,但又不是感冒,古人称之为“变蒸热”。

幼儿时期:从1周岁到满3周岁。

特点:生长发育也是日新月异,需要特殊喂养,而且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和消化性疾病,上幼儿园的还容易患传染性疾病,要命的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比成年人高很多。

少儿时期:包括学龄前和学龄期。学龄前期为3周岁到入小学前;学龄期自六、七周岁至青春期开始前。

特点:生长发育迅速,活动范围增大,智力发展快,但仍易患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营养要全面均衡,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热能。

中国古人也有类似的分期,如明代万全在《幼科发挥·原病论》中这样描述:“夫小儿者,幼科也。初生曰婴儿、三岁曰小儿、十岁曰童子,儿有大小之不同、病有浅深之各异,观形察色之殊,望闻问切之间,若能详究于斯,可竭神圣工巧者矣。”

婴幼儿时期需要特殊喂养

对于小儿的衣食住行,首先要因人制宜,根据婴幼儿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行及时的调整。因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

婴幼儿喂养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哺乳期0~6个月。

第二阶段:断奶期6~24个月。

第三阶段:近成人期2~3岁。

从1岁到3岁是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感觉、知觉、运动、语言的发育。这个阶段被称为生命启动1000天,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婴儿在最初的6个月应纯母乳喂养,而后为满足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的需要,应继续母乳喂养至2年或更长时间,并依各月龄及时添加辅食。6~36月龄婴幼儿正是从纯母乳喂养加辅食到成人饮食的过渡期。一项针对中国、孟加拉、南非、加纳、越南、印度、巴西等14个发展中国家6~24月龄婴幼儿的系统综述[1]指出,只有为婴幼儿在适宜月龄内提供辅食,才能使婴儿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得最大益处。

二、随月龄吃饭:因人制宜

因为婴幼儿的饮食是随月龄变化而变化的,从出生到半岁是乳食,半岁以后需要加辅食,然后在1~2岁期间逐渐过渡到吃普通饮食。中国家长在添加辅食时随意性较高,对辅食量和质的转换重视度不够。特别是80后、90后新手爸妈,从小动手少,动脑多,一半以上只偶尔会自制辅食,超过80%依靠自己的父母帮忙养育孩子。他们虽然缺少制作辅食的经验,但非常关注辅食添加方面的问题,借助网络信息查找辅食制作方法,往往忽略加辅食的时间、量和质的转换。很多年轻家长添加豆类或豆制品、动物内脏过早或过多,导致9个月以后婴幼儿的奶量摄入不足。很多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开始添加辅食,或怎么添加辅食,或添加什么辅食。

其实,不满1周岁的婴儿,母乳喂养是最佳的方式。乳汁当中存在大量婴儿所需的营养元素和免疫因子。母乳中富含牛磺酸、抗体,能有效提高婴儿的抵抗力,促进大脑的发育。然而,宝宝6个月,后单纯从母乳或配方奶粉中获取的能量和元素就显得不足了,比如铁、锌、碘、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就需要添加辅食予以补充,否则会影响身体和智力的发育,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疾病,如贫血。

因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对铁元素的需求最大,宝宝6个月以后如不及时增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就易患缺铁性贫血病。所以,开始添加的辅食要富含铁元素,以预防贫血。

含铁元素丰富的主食、水果、蔬菜如下。

谷类、蛋黄、香蕉、莲子、黑木耳、西红柿、胡萝卜、枣、绿色蔬菜、虾皮、鱼、动物肝、蘑菇、油菜、芹菜、香椿、香瓜、芝麻、新小豆、海带、海藻、血豆腐、黄花菜、橄榄等。

6个月内的婴儿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以后可以适量添加辅食。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7~24个月辅食添加期婴幼儿,可采用顺应喂养模式,不可强喂!

添加的辅食应从富含铁元素的泥状主食开始,逐步添加富含卵磷脂的蛋类、富含蛋白的肉类,同时还要注意配合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总之,需要根据宝宝的月龄和对辅食的反应,逐步增加食物的多样性。婴儿从开始添加辅食到开始成人饮食,大约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辅食:6~7月龄,以泥状食物为主。必须以补充富含铁元素、易消化、不易过敏的食物为主,如强化铁的谷类食物。

第二阶段的辅食:7~12月龄,以碎末状食物为主,少盐!不可添加调味品。

第三阶段的食物:12月之后,开始类成年人食物。

过早添加辅食,婴幼儿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诱发肠胃问题,影响以后的进食行为。初生婴儿对蛋白质和脂肪消化吸收好,但对米和面等碳水化合物不消化,因为在3月龄之前缺乏淀粉酶。所以,辅食一般都在半岁之后开始添加。相反,如果过晚添加辅食,又会导致婴幼儿能量供给不足,出现营养不均衡,生长发育迟缓,以及食物喂养过敏等问题。

不同月龄婴幼儿的辅食种类应不同:

宝宝的味觉在6个月时发育快,也比较敏感,如果孩子能够逐渐接触到日常的各种食物,长大以后一般不会偏食、挑食。最迟也应在6月龄时学习用匙添加泥糊状食物。一般都从米粥开始加,然后慢慢加上菜泥、水果泥,等适应之后可以一点点地加蛋黄、蛋羹等含卵磷脂和蛋白的辅食,再长大一些后才开始加肉泥这类蛋白丰富的辅食。

辅食要一样样的加,给孩子适应新食物的时间,宝宝的消化系统没有发育完好,辅食种类多了,不仅不消化,而且容易引起过敏,特别是新加含蛋白类的食物时,需要特别小心。很多孩子对某些食物过敏,就与辅食添加不当有关。

不同月龄婴幼儿的辅食质地应不同:

无论是谷物、蔬菜、水果,还是蛋类、肉类,都应由少到多、由稀到浓、由软到硬、由细到粗逐步添加。谷物可以从稀粥、稠粥往软饭过度,或从面糊、烂面往面条过度;蔬果类可以从菜泥果泥、碎菜碎果往菜块果片过度,蛋类可以从蛋花粥、蛋羹往煮鸡蛋过度,肉类可以从肉汤、肉泥往肉团过度。

不同月龄婴幼儿的餐次食量应不同:

由少到多(从一天一次,到一天二次,再到一天三次),一点点儿地加。7~9月龄的宝宝,可尝试每天母乳喂养4~6次,辅食喂养1~2次,共600毫升;10~12月龄的宝宝,则可每天添加2~3次辅食,母乳喂养3~4次,每天奶量约600毫升;13~24月龄的宝宝,就可以逐渐与父母一起吃饭了,除一日三餐,每天还应保证约500毫升的奶量。

好的辅食搭配可激发婴儿的食欲。

辅食搭配,一定要注意米面搭配、蔬菜五色搭配、水果品种搭配,大一些的宝宝还要注意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并且要根据宝宝需求逐渐增加进食量,这样才能保证给宝宝全面均衡的营养。

新手爸妈须知

婴幼儿月龄越小,肠胃的消化能力就越弱。

辅食不可添加调味品,尽可能降低糖与盐的含量。

12月龄内的婴幼儿咀嚼能力有限,添加辅食不能代替母乳喂养。

24月龄内的婴幼儿尚不能从辅食中获取足够的营养元素,仍需母乳喂养。

培养婴幼儿进食技能

喂养时需观察婴幼儿的生理反应,大多数婴儿对新食物的反应,是本能地将食物用舌头推出。这种拒食现象,多数不是婴儿不喜欢吃,而是出于自身的保护动作,因为6~24月龄的婴儿对半固体或固体状食物存在咀嚼或吞咽的困难。所以,开始加辅食的时候,宝宝不马上接受不要放弃,换一种辅食继续试探。但不要强迫喂食,要学会“回应性的喂养”,宝宝喜欢吃就给,不喜欢吃再换,千万不要放弃。如果放弃添加辅食,将来有可能加重婴儿对进食新食物的害怕、抵触情绪,导致婴儿食欲降低。

有一点必须强调,就是要观察婴幼儿在饮食过后是否存在食物过敏的现象,比如出现厌食、拒食,或者食用某种辅食后1~2天内经常出现呕吐、腹泻等反应,就可能是食物过敏造成的。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停止喂食,改换其他辅食,以后尽量避免同样的食物,以免再发生过敏。

还有,孩子不吃不要追着喂、使劲喂,以免造成宝宝饮食过多。现代的孩子发生营养不良的机会越来越少,营养过剩的现象却越来越普遍。究其原因,与现在的物质极大丰富、健康喂养意识缺失有关。很多父母的童年正赶上物质匮乏的末班车,有过饥寒的经历。为人父母后,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同样的委屈。所以,极尽所能地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不仅保证有吃有喝,更是满足孩子各种需求,想吃什么买什么,结果造就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一道新的风景线:肥胖儿童比例剧增,有与发达国家媲美的趋势。除激素催胖外,肥胖孩子无一不是从小饮食量偏多、热量偏高造成的,加上城市孩子的运动量少,想不胖都难。

三、宝宝的十大饮食禁忌

禁忌食物一:三个月内不加盐

3个月内的婴儿从母乳或牛奶中吸收的盐分足够了。3个月后,随着身体发育,宝宝肾功能逐渐健全,盐的需要量逐渐增加了,此时可适当吃一点点。原则是6个月后仍需将食盐量每日控制在1克以下。

禁忌食物二:一岁之内不食蜜

很多家长都觉得蜂蜜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物,给宝宝吃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的是,这对于1岁以后的宝宝可以说是健康的,但对不到1周岁的宝宝来说,却是非常危险的。这是因为不满周岁的宝宝,肠道中并没有形成正常菌群,也就不能很好地消化蜂蜜。另外,蜂蜜可能混入肉毒杆菌,宝宝消化和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有感染的危险!因此不建议给1周岁以内的宝宝食用蜂蜜及蜂蜜水。1周岁以上的宝宝也应尽量控制蜂蜜的摄入量。

禁忌食物三:一岁之内不喝果汁

在生产果汁的过程中,把原本水果中所含的营养几乎破坏殆尽,留下的是含糖量比较高的饮品而已。果汁中的营养价值其实并不高,含糖指数却很高,不仅容易导致宝宝肥胖,还会导致龋齿。美国儿科学会明确表示,1岁以下的婴儿是不能添加果汁的,1岁以上的宝宝也应该限制果汁的饮用量。

禁忌食物四:一岁之内不能添加大豆食品。

几年前,以色列[2]发生过由于食用大豆类食品造成婴儿缺乏维生素B,最后导致婴儿死亡或患永久性神经疾病的案例。以色列卫生部门2003年就向公众发出警告,告诫人们食用大豆类食品必须适量,婴幼儿则应尽量避免食用。

一项由以色列卫生部主管食品和营养工作的尼赞·卡鲁斯基博士负责,由肿瘤科、儿科、新陈代谢等领域的13位著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历经一年的研究认为,食用大豆必须适量,因为过量食用会产生副作用。卡鲁斯基博士指出,在以色列,人们有时会把以大豆为原料的食品作为婴儿配方食品,这是不对的,应该尽量避免。

在新西兰等国家,已经强制要求,婴儿食用大豆类食品必须征得医生同意。以色列卫生部虽然暂时不准备发布强制性规定,但仍决定在卫生、保健系统进行广泛宣传,让人们警惕大豆类食品的负面作用。

此外,大豆本身含有一种植物雌激素,如果摄入量较大,会出现类似于人类雌激素摄入过多的副作用。有证据表明雌激素会削弱男性生育能力,因此以色列卫生部建议男性食用大豆类食品也应适量。

禁忌食物五:三岁以内不要喝茶

3岁以内的幼儿不宜饮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会干扰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矿物质及钙、锌、铁的吸收,导致婴幼儿缺乏蛋白质和矿物质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另外,茶叶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很强的兴奋剂,可能诱发小儿多动症。这就是为什么不能让幼儿喝茶的原因。

禁忌食物六:三岁以内不要吃巧克力

巧克力味美,是一种高热量食品,很多家长都喜欢给孩子买,或者给孩子做礼物。实际上巧克力的营养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对3岁以下的幼儿更不适合。

首先,巧克力含糖量高,容易引起肥胖和蛀牙,还会使肠道气体增多而腹痛。其次,巧克力含脂肪多,容易产生饱腹感,在饭前过量吃巧克力会影响食欲,但饭后很快又感到肚子饿,打乱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进餐习惯,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另外,巧克力含蛋白低,不能提供孩子发育需要的蛋白质或氨基酸。再者,巧克力不含纤维素,不能刺激胃肠正常蠕动,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最后,巧克力含兴奋神经的物质,会使儿童哭闹,晚上不想睡觉。

因此,3岁以下幼儿不宜吃巧克力,稍大一些的孩子吃巧克力也要适量。已经肥胖的宝宝,一定要严格控制,不吃或少吃巧克力。

禁忌食物七:三岁以下不要吃坚果、果冻、年糕

3岁以下的宝宝不要吃整个坚果,家长可以碾碎给宝宝添加。果冻、年糕之类的食物,也不要让3岁以下的宝宝随意食用,因为这些有弹性的食物容易引起宝宝呛喉,严重的还会引起窒息,非常危险。

正月十五是闹元宵的日子,要提醒父母注意:3岁以内的婴幼儿是不适合吃元宵的。由于糯米比较黏,3岁以下的孩子很可能将元宵黏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大孩子也应尽量少吃元宵,以防加重病情。

小儿消化功能较弱,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即使大一些的孩子吃元宵,也不能急于整个吃,要分成1/3~1/2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以防意外。

禁忌食物八:五岁以内不要进补,不食鸡肉,食之生虫、长痈疽

5岁以内是宝宝发育的关键期,补品中含有许多激素或类激素物质,可引起骨骺提前闭合,缩短骨骺生长期,导致孩子个子矮小,长不高;鸡肉也是含激素较多的食品,激素会干扰生长系统,导致性早熟。此外,年幼进补,还会引起牙龈出血、口渴、便秘、血压升高、腹胀等症状。

禁忌食物九:十岁以内不要喝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是加入了二氧化碳的饮料,比如苏打水、汽水等。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更多喝的是可乐、雪碧之类的甜饮料。流行的碳酸饮料都是甜的。饮料要达到多数人喜欢的甜度,需要10%左右的糖。碳酸饮料大多就含有10%左右的糖分,一小瓶的热量就有一两百千卡,比如经典版可乐,一个麦当劳的儿童杯(250毫升)含有30克糖,经常喝对儿童健康有影响,容易引起肥胖。

很多碳酸饮料中还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神经兴奋剂,对于成人,适量的咖啡因对健康有一定益处,但对儿童则会刺激神经兴奋,导致多动或入睡困难。

碳酸饮料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特别是牙齿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乳恒牙更替是儿童牙齿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碳酸饮料中的酸性物质会软化牙釉质。儿童牙齿的牙釉质处于未成熟阶段,对抗酸腐蚀的能力较低,长期饮用会使牙齿受到侵蚀,引起“酸蚀症”或牙齿龋洞。

禁忌食物十:十岁以内不要吃腌制食品

其实,即便是成人,也不应该吃太多的腌制食品,儿童身体状况比成人更加脆弱,更不适合多吃腌制食品。这是因为腌制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盐以及亚硝酸盐,这两种成分对于健康来说,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儿童最好不要吃腌制食品。

四、宝宝饮食的七要七不要

1.婴儿要按需喂食:幼儿后要按时用餐,不要以零食代替主食

按需喂养符合婴儿的生理特点:婴儿胃容量小,每次吸入的奶量不多,而按需喂奶能使婴儿吃饱,有利生长发育。

按需喂养符合宝妈的生理特点:按需哺乳由于勤吸吮,刺激催乳素的分泌,可使乳汁分泌旺盛,还有助于消除奶胀,防止乳腺炎的发生,特别是纯母乳喂养时。同时也可避免母亲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

新生儿刚出生,吃奶、睡眠和排泄等作息规律还未形成,出生后2~4周就基本建立了自己的进食规律。我们家长最需要做的是:明确感知其进食规律的时间信息,细心分析宝宝的需求,及时准确地满足宝宝的需求,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婴儿。当婴儿出现觅食反射、频繁吸吮手指、焦躁不安、欲哭表情、嘴发出“吧唧”声等,都是婴儿饥饿的行为,这时应立刻哺乳,不要等宝宝持续哭闹再哺乳,因哭闹表示宝宝已经很饥饿了。

随着宝妈奶水的增多和宝宝胃容量的增大,宝宝吃奶的时间间隔自然会慢慢延长,形成自己的规律,等到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就可以逐渐按时喂奶,在两次母乳当中吃一顿辅食,当宝宝1岁后,可添加的辅食种类也多了,此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宝宝制作三到四餐的饮食,逐渐进入到一日三餐的规律饮食,三餐之外再按时喂奶。

2.要均衡饮食:不要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不吃

宝宝每日吃的食物不仅应该种类齐全,比例也要得当,从小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长大后就不会偏食偏嗜。不同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机体对各类营养成分都有一定量的需求,主食和副食的比例不能颠倒。主食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代表,是饮食金字塔坚实的根基,是身体不可或缺的能量之源。主食摄入少,副食摄入多,不是健康的膳食结构。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偏食引发的疾病,这是因为偏食很容易导致体内某些物质缺乏而生病。早在两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魏晋名医陶弘景在《辅行诀》中有载。

肝德在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心德在耎。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肾德在坚。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重咸味的人易得心脑血管病,脸色晦暗。

咸味食物之德性:泻肺、补心、润肾燥。

过多咸味食物则补心气太过,心气偏胜又克伐肺气,泻肺气。心气过盛,导致脉凝泣而变色,脉道不通,血行不畅,面色晦暗。由于血行不畅,致血脉凝聚(血凝于脉为泣)而使肤色失于濡养而变黑。

好辛辣的人易得关节强直类疾病。

辛味食物之德性:泻脾、补肝、散肺逆。

过量辛辣食物则补肝气太过,肝气偏胜又克伐脾气,泻脾气。肝气过盛,导致筋急而爪枯,关节僵硬,指甲干脆。

爱喝可乐的人更容易长蛀牙、脱发。

甘味食物之德性:泻肾、补脾、缓肝急。

过多甜味食物则补脾气太过,脾气偏胜又克伐肾气,泻肾气。肾气被泻太过,引起骨痛而发落,甚至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

爱喝咖啡的人皮肤粗糙,头发干枯。

苦味食物之德性:泻心、补肾、燥脾湿。

过多苦味食物则补肾太过,肾气偏胜又克伐心气,泻心气。心气被泻太过,引起皮槁而毛拔,毛发和皮肤得不到心血濡养容易干枯和失去光泽。

爱喝醋的嘴唇多皱褶。

酸味食物之德性:泻肝、补肺、收心缓。

过多酸味食物则补肺太过,肺气偏胜又克伐肝气,泻肝气。肝气被泻太过,引起肉胝皱而唇揭,嘴唇皱缩而起皮,肌肉角质变厚而嘴唇外翻。这是因为肝气不足而无力克制脾气,导致脾胃功能亢进。而脾主肌肉,其华在唇。

《黄帝内经·灵枢》

五谷:糠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

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

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

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凡此五者,各有所宜。

五色合五味,各有所宜:

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

五味入五脏,各归所喜:

肝色青、宜食甘:牛肉、米饭、枣、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

脾色黄、宜食咸:豕肉、大豆、栗、藿皆咸;

肺色白、宜食苦:羊肉、麦、杏、薤皆苦;

肾色黑、宜食辛:鸡肉、黄黍、桃、葱皆辛。

五脏内合五行,外合五色。津液各走其道,以养五脏。

如果任由孩子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或不吃,不仅起不到营养作用,反而会导致营养失衡,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因为五味五色,有生有克,有补有泻。由于生克制化关系太过复杂,这里直接给出答案:

肝病者,禁食辛:鸡肉、黄黍、桃、葱皆辛;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

心病者,禁食咸:豕肉、大豆、栗、藿皆咸;宜食苦:羊肉、麦、杏、薤皆苦。

脾病者,禁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宜食甘:牛肉、米饭、枣、葵。

肺病者,禁食甘:牛肉、米饭、枣、葵皆甘;宜食辛:鸡肉、黄黍、桃、葱。

肾病者,禁食苦:羊肉、麦、杏、薤皆苦,宜食咸:猪肉、大豆、黄卷、栗、藿。

3.要多样化:不要挑食、偏食

宝宝的食物尽量做到类别多样、品种多样、搭配多样、颜色多样,以保证全面且均衡的营养。

类别多样:包括谷类薯类、蔬菜水果、肉类鱼类、豆类坚果、菌类藻类。随着宝宝的成长一点点增加辅食,种类一般从谷类、蔬菜、水果开始,逐步过渡到肉类鱼类。必须注意的是,宝宝3岁之前不要喂食豆类、坚果、菌类藻类。

谷类可选用大米、小米、面粉、荞麦、燕麦、玉米等;

肉类可选用猪肉、牛肉、羊肉、鸭肉、鱼虾贝类、乳制品、蛋类等;

蔬菜可选用叶菜类、根茎类、瓜茄类等。

由多种食物组成的菜肴或膳食,能帮助人体摄入多种营养素,充分发挥营养素互补的作用。

品种多样:每一类食物可以经不同的烹饪方法制作成不同的食品,如将面粉做成面包或馒头,将大米做成米饭或米粥、将鸡蛋做成蛋羹或蛋花,等等。同样可用几种食物制作成多种食品的菜肴,如八宝粥、水饺、春卷、鸡蛋饼等。

搭配多样:米面搭配、鱼肉搭配、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蔬果五色搭配、水果品种搭配。

每一种食物所含的营养都有一定偏性,如谷类以淀粉为主,是人体葡萄糖的来源;肉类以蛋白为主,是人体氨基酸的来源;蔬菜以各种维生素和纤维为主,是人体肠道菌群食物的来源。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必须吃多样化食物,任何挑食、偏食都会妨碍孩子获得全面营养。有些孩子对食物比较挑剔,家长可从同一食品组中选择其他食物代替。

颜色搭配:择色而食,食之道也

颜色是大自然最生动的表情,五颜六色的食物不仅仅是引发食欲的诱饵,更是其展示营养的名片,因为不同颜色的食物意味着不同的营养素。

“人之合于天地之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

五色食物是指日常所吃食物的五种颜色,即红色食物、绿色食物、黄色食物、白色食物与黑色食物。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五色配五脏”,人体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色配五脏”是指不同颜色的食物分别对不同的脏腑器官有所影响。具体而言,是指红色食物入心、绿色食物入肝、黄色食物入脾、白色食物入肺、黑色食物入肾。

自然界食物中的五色和五味对五脏又有滋养和调节作用。《黄帝内经》把人体五脏盛衰的变化与自然界的季节、食物的五色五味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于判断人体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的养生保健中,可根据五色、五味对应五脏的生克关系,合理饮食。例如,冬季是藏精气、补肾气的季节,可适当食用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豆、海参等,增加咸味,引导食物归肾经;秋季多食用白色食物,如银耳、白萝卜等,增加辛味以入肺;春季是肝气升发的季节,多食青色食物(深绿色),如菠菜、芹菜等,适当用酸味以养肝;夏季适宜多食用红色食品,如西红柿、樱桃、山楂等,增加些苦味以入心;长夏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也是健脾的时令,应食用黄色的食物,如山药、蜂蜜、小米等,增加甘味以健脾。

五色、五味的食物吃对了可以补五脏,但过食或少食都会影响五脏的正常功能,甚至会出现疾病的症状。所以,每天的食谱中必须安排不同颜色的食物,才能真正做到营养均衡,搭配合理。

红色系食物——铁元素的天然加油站

红色食物在中医“五行学说”中归属于火,入心经,有推动气血以温养全身等功用,包括红色、赤褐色、橙红色的蔬菜、瓜果等植物性食物,以及各种红肉、肝脏等动物性食物。

具体而言,红色食物有红辣椒、红苋菜、红米、红枣、红豆、红薯、红苋菜、赤小豆、西红柿、西瓜、老南瓜、樱桃、山楂、红苹果、桑葚、柑橘、紫葡萄、胡萝卜、枸杞子、柿子、紫茄子、猪肉、牛肉、羊肉、狗肉、动物血、动物肝等。

红色的蔬菜、瓜果一般多富含胡萝卜素、番茄红素、铁质等。

胡萝卜素也称“维生素A原”,被人体吸收后可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A有保持视力,防治干眼、夜盲等功效。

番茄红素不但能开胃消食,还有助于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和血压、预防冠心病等。

铁质,则能帮助人体造血。铁元素有补铁、补血的功效,红枣、红樱桃、红辣椒,都含有丰富的铁元素。

红肉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钙、磷、铁、锌等元素,是常量营养的来源,用以维持人体的生理需要。

黄色系食物——维生素C宝库

黄色食物在中医“五行学说”中归属于土,入脾经,长期适量食用有助于健脾胃、生化气血。

黄色食物主要为植物性食物,常见于谷类、杂粮类、豆类、黄色蔬菜、瓜果等。也有来自动物性食物,主要有禽鸟类蛋黄、鱼卵等。

具体而言,黄色食物有糙米、薏米、玉米、燕麦、荞麦、板栗、黄豆、黄豆芽、黄花菜、黄番薯、韭黄、包菜、花生、柠檬、枇杷、菠萝、南瓜、金瓜口、乳瓜、胡萝卜、香蕉、橙子、梨子、白果、蛋黄、鱼卵子等。

其中,黄色蔬菜、瓜果中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番茄红素等物,有抗氧化、防衰老作用。

谷类食物含淀粉、糖类丰富,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

杂粮类中的玉米、小米、燕麦、荞麦、薏米等,有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维护心血管系统健康。

黄豆及其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腐脑等,富含容易消化和吸收的植物性蛋白质,男女老幼皆宜经常适食。

蛋黄、鱼卵含卵磷脂最多,有健脑作用,能促进少儿智力发育,同时含胆固醇较多,老年人不宜过食。

维生素C:橙子、柠檬等黄澄澄的带点酸味的果蔬都是合成维生素C的高手,每天食用100~150克黄色的瓜果,就能保证一个成年人所需要的维生素C的量。

绿色系食物——富含叶酸和钙

绿(青)色食物在中医“五行学说”中归属于木、入肝经,经常进食有助于清肝利胆,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

具体而言,绿色食物有菠菜、荠菜、芥菜、韭菜、甜菜、油菜、芹菜、西洋菜、西兰花、青椒、青笋、青葱、青豆、豌豆、芦笋、青皮葡萄、青皮香蕉、青皮梨、丝瓜、黄瓜、苦瓜、韭花、茼蒿等。

绿色食物指各种绿叶蔬菜、绿色瓜果,大多富含维生素C、B1、B2、叶酸、铁、钙、钾、膳食纤维等营养素。

其中,绿叶蔬菜富含天然叶绿素。叶绿素的作用甚多,现已发现有增加心脏功能、促进肠道蠕动和刺激红细胞生成等一大堆功能。

叶酸是人体组织生长所必需的成分,可保护胎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如果准妈妈的血液中叶酸水平较低,婴儿出生时体重较轻,所以准妈妈们特别要多吃绿色蔬菜。

钙是宝宝骨骼和牙齿组成的扛把子,宝宝发育需要量极大,必须补充到位,否则,出现佝偻病是大概率事件。

纤维素能刺激胃液分泌和肠道蠕动,增加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有助于人体化吸收食物,促进代谢废物排出。膳食纤维不但可促进肠蠕动防治便秘,且有助于调整糖类及脂类代谢,减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的发生。

富含钾离子的蔬菜都有助于维持心率正常、促进钠从尿液中排泄、保护血管和降低血压作用。

黑色系食物——天然的保健品

黑色食物在中医“五行学说”中归属于水,入肾经,有补肾益精、滋阴养血的功能。这是由于黑色食品营养齐全,多含有14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各类维生素,质优量多,有补益作用。

具体而言,黑色食物有黑木耳、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李子、黑鱼、豆豉、酱油、乌枣、乌梅、乌骨鸡、乌豆、发菜、香菇、海参、海带、甲鱼等。

其中,菌菇类、海藻类富含锌、锰、钙、铁碘、硒和多种维生素,能促进骨骼发育、保障生殖功能健全和维持体液酸碱度正常。

香菇中的多糖成分有抑癌、强身的作用。

黑米、黑豆、乌枣、乌骨鸡等有补气血、益肾精的功用。

白色系食物——丰富的营养素

白色食物在中医“五行学说”中归属于金,入肺经,有润肺化痰、补气益心的功效。

白色的蔬菜、瓜果中富含水分、水溶性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能润肺润肤、利尿通便、生津止渴。

具体而言,白色食物有大米、糯米、土豆、山药、面粉、莲子、百合、杏仁、银耳、花椰菜、洋葱、竹笋、冬瓜、莲藕、菱角、蘑菇、椰子、荔枝、龙眼、柚子、白萝卜、鸡肉、鱼肉、贝类、茭白、竹笋、平菇等。

其中,白色的大米、面粉,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

白色的鱼肉、鸡肉、海鲜等,能提供优质蛋白质,强身壮体。且富含镁、脂肪酸,能舒张血管平滑肌,疏通血管,降低血压。

大部分白色食物貌似是营养结构中的“弱势群体”,它们的糖分、胡萝卜素等营养价值,比不上深色食物,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10多种营养素。白色食品中的豆腐、牛奶、奶酪等还是钙质丰富的高蛋白食物。

紫色系食物——碘的储蓄站

这是一组比较特殊且为数不多的食物,代表食物有紫茄子、紫甘蓝、紫苏等,其中以甘蓝和茄子中碘的含量最多,是预防甲状腺疾病的得力助手。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色系的食品最好搭配食用,任何一种色系的食品也不要随便将它们从餐桌上开除,因为它们各自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常来说,食物的营养遵循着由深到浅的规律,颜色越深,越有营养。即使是同一棵菜,深色的部分也比浅色部分更有营养,例如,颜色较深的樱桃叶所含的胡萝卜素比浅的多6倍,维生素D多4倍。

4.要选择适合体质的食物:不要单凭口味挑选食物

食物可以养人也可伤人,如宝宝脾胃虚寒,又贪吃生冷食品,很容易引起胃痛或腹泻;如果宝宝内热较重,又嗜好油炸食品,常常会有口舌溃疡或大便干结的问题。这是因为食物属性与宝宝体质不相符合。应选择适合宝宝体质的食物,这就要求家长熟知食物的温凉属性,提供与孩子体质相一致的食物,同时还要根据季节变换调整食物。

食物有五性,即寒、凉、温、热与平性,五种属性。

寒性和凉性食物大多具有清热除烦作用,适用于炎热的气候环境,对阳盛体质具有养育养生作用(如**茶的凉性);还有一些寒凉食物有解毒、滋阴、凉血、泻火、生津等功效,可治疗热证,如手足发热、目赤舌红、口干舌燥、尿黄便秘等。

温性和热性食物大多具有助阳御寒的功效,适合于寒冷的气候环境,对阳虚体质具有养育养生作用。也有一些温热食物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助阳、补虚的功效,适合治疗寒证,如手足发冷、舌淡、便溏等。

平性食物四季皆宜,可供各种体质的人常年食用,谷类、薯类等主食大多属于平性。

食物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

酸味食物大多具有坚阴固精、濡筋柔肝的作用;

苦味食物有泻热坚阴、燥湿降逆的功能;

辛味食物具有发散及调理气血的作用;

咸味食物具有补肾填髓、软坚泻下的作用;

甘味食物大多具有滋补健脾的作用。

5.要养成三餐进食:不要不吃或少吃早餐或午餐,多吃晚餐

一日三餐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习惯。人类在上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将三餐的习惯刻进了血液,机体因而有相应的生理变化,到饭点消化液就开始分泌,所以按点进食的话,食物就能充分消化吸收。如果消化液分泌后不进食,消化液会侵蚀胃肠道,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消化道溃疡,而在消化液不分泌时进食,会造成消化不良。

胃对食物的排空,以谷类(碳水化合物)最快,蛋白质次之,脂类最慢。一日三餐总热能的摄入有的认为早晚可各占30%,午餐占40%。不吃或少吃早餐会影响身体健康,降低体力和影响大脑的正常活动。如果马马虎虎吃午餐,晚餐就容易吃多。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营养充足的早餐应包括谷薯类、蔬果类、肉蛋类、奶豆及坚果类中的三类及以上,主食应以谷物为主。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发布的《中国居民早餐行为白皮书》,全国有超半数人早餐食物种类不够,仅四成人能吃够3类及以上的食物。

按中医子午流注时间表推演,早上7点到9点是胃经当令,胃肠血流量最大,胃酸分泌旺盛。9点到11点是脾经当令,脾脏血流量最大,消化酶分泌旺盛,此时消化能力为全天最强,应吃饱、吃好。同时应该多吃补脾的甘类食物,因为这个时候吃主食不仅易消化,而且还健脾养胃。

6.要清淡饮食:不要嗜好油炸食品、糖果冰淇淋及含糖饮料等高能量食品

宝宝一天总热能有一半以上应来自粮食就是主食,来自油脂的热能不应该超过1/4,来自蛋白质的热能应该少于1/6。若过多摄入高油、高蛋白食品,不仅缺乏膳食纤维、影响消化功能,而且会使宝宝热能摄入过高,有引发肥胖和疾病的风险,高油、高蛋白食品还难以消化,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

7.培养健康用餐习惯:不要在用餐时看电视、看书、玩耍或大声交谈

就餐环境要安静,培养细嚼慢咽的习惯,轻松舒缓的音乐有利于使人保持愉快的情绪。父母可在餐桌上结合菜肴讲些有促进食欲的话,或介绍营养知识。餐桌不是纠正宝宝不良饮食习惯的场所,应加强平时的教育,不要在就餐时训斥宝宝。另外,在吃饭的时候不要逗引宝宝,要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不要在用餐时看电视、看书、玩耍或大声交谈。

[1]国内外6~24月龄婴幼儿辅食营养包干预研究. 徐娇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7, 29(05),550-555.

[2]以色列以大豆为基础的配方奶粉导致婴儿出现威胁生命的维生素B1 缺乏症的暴发. Fattal-Valevski A 等.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 儿科学分册). 2006(09):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