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对“节”的解释是:
竹约也。约,缠束也。竹节如缠束之状。
饮食有节,顾名思义,即无论吃饭喝水都要适度,有节制,吃到七八分饱应是刚刚好。
进一步的意思则是指饮食的节奏。饮食的节奏至少可分为大节奏和小节奏。所谓大节奏,就是一年四季农作物的节奏,通俗说就是地里产什么就吃什么,即所谓的顺应天时吃时令食物。小节奏就是一天的摄食节奏,一日三餐要有相对固定的时间点,到什么点用什么餐,经常“废寝忘食”或“加餐夜食”的人就没有遵循饮食节奏。
主食是大小节奏的基调,无论春夏秋冬,早中晚餐,都应以主食打底。最复杂也是最难理解的一层是食物的搭配和调和节度,中国人的饮食不是随意搭配的,而是用酸甜苦辣等不同口味的食物调和出色香味美、有养身养神作用的佳肴。中国人独有的饮食文化讲究的是“五味调和”,根据不同食物的营养和不同人体的需求进行调和,最大限度地让食物的精华为人体所用。
所以,“饮食有节”应该包括饥饱适度、顺应天时、五味调和三层境界。
一、饥饱适度:食不过饱,健康最好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就认为“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教育家孔子也主张“食勿求饱”。
一千五百年前,唐代医家“妙应真人”孙思邈说得更全面,“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还道出了个中缘由,即“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所以要少食多餐,不过饥过饱,要“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因为多食不消化,不仅无益,反而伤身。
怎样才算是不过饥过饱呢?孙真人说了“当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大概就是现代所说的七八成饱。过饥过饱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盖饱则伤肺,饥则伤气”。相传孙真人活到141岁才仙游,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孙真人之所以如此长寿,得益于其饮食有节的养生之术。
梁代医家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中也说得十分明确:“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
可见,历代大家都认为食不过饱有益健康!然而,当代生活有各种美食,有太多**,常常不知不觉就吃撑了、喝多了,不加节制的饮食是当代人的生活通病,其对健康的威胁不可小视。老祖宗在2500年前就清楚地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并清楚地认识到饮和食对胃肠的伤害是不一样的,即“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可见,没有节制的饮食是会带来很多问题的。问题越多麻烦越多,不想惹这些麻烦的话,从小培养孩子食不过饱、饮食有节的习惯,对宝宝终身有益。
二、顺应天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中国先贤认为,人生于天地之中,与天时相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会对机体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饮食应随着四季的气候和环境变化,随时调节和变更五味。只有合理饮食,才能维持机体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因为人体作为一个有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人体的内环境与自然的外环境是有沟通和往来的。充分利用食物的各种性能来调节和稳定人体的内环境,使之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才能避免不利因素对内环境的影响,保持人体平衡和健康,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强调养生之法应顺应自然,调适自身,方可益寿延年。在饮食方面,讲究在不同的季节吃不同的食物。
《黄帝内经·灵枢》中告知后人“天有常气”,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黄帝内经·素问》也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就是说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一种常态,四时之气是万物的根本,想健康长寿,必须应天时。
所以,日常饮食需要遵循四季气候的变化,根据季节决定吃什么、怎么吃。比如春天,多吃升发之物——豆芽、香椿芽;夏天多吃辛散之物——姜、葱;秋天多吃酸收之物——橙子、乌梅;冬天多吃苦降之物——苦菜、萝卜。即根据自然寒热之气或生长之气的不同,决定吃什么和怎么吃,并要知道哪些能不能吃,哪些该不该吃。
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多端,有寒有热,有风有雨,有燥有湿,有暑有冻,如何随着不同的季节调整饮食,是一件非常烧脑的事情。不挑剔的人跟着环境走,有什么吃什么;有钱的人跟着价签走,什么贵吃什么;任性的人跟着喜好走,喜欢什么吃什么;讲究的人跟着感觉走,想吃什么吃什么;长寿的人跟着季节走,身体需要什么吃什么。
史上最长寿的人莫过于唐代孙真人,他的饮食就有非常强的季节性,孙真人说:
春季七十二天,应该少食酸,多食甘以养护脾气;
夏季七十二天,应该少食苦,多食辛以养护肺气;
秋季七十二天,应该少食辛,多食酸以养护肝气;
冬季七十二天,应该少食咸,多食苦以养护心气;
季月各十八天,应该少食甘,多食咸以养护肾气。
他还将自己的饮食原则编成歌诀,方便懒人记忆,即: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
夏要增辛宜减苦,秋辛可省但加酸。
季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
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则是人类在上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是人类一天里的饮食节奏。中国人认为,一日之中,白昼为阳,夜晚为阴。午前为阳中之阳,阳气生发,消化能力最强,所以早餐可以吃饱。午后为阳中之阴,阳气开始收敛,消化力没有早上好,所以午餐不要吃太多,晚餐就要少吃了,让腹中空虚一些。清代养生家对此的解释是:“午前为生气,午后为死气。”
人类必须顺应自然规律
四季气候交替,春夏阳气旺盛,万物生机盎然,应尽量少食温燥的动物,故春夏之际忌狗肉、少羊肉;秋季气候干燥,万物肃杀,常出现口干舌燥、流鼻血,这时候就应该少吃辛辣食物;冬季严寒,应少吃甘寒伤胃的食物。而且要特别注意“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因春季属肝,肝气本盛,食肝使肝气更旺,恐肝木乘脾土,影响消化,所以春季不宜食肝。夏季属心,秋季属肺,冬季属肾,则这些脏器的禁忌以此类推,不同季节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了然于胸。
还有,“人不得夜食。又云夜勿过醉饱,食勿精思,为劳苦事,有损余,虚损人。常须日在巳时食讫,则不须饮酒,终身无干呕。”这可是长寿君孙真人说的,虽然拗口,其意可见。说得通俗些,就是“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现代研究也证明,晚饭吃得过多或者吃夜宵,对人体健康有损无益。可见,寿命都是从嘴里省出来的。
夏天不能贪凉
有些孩子一到秋天就容易拉肚子,都是正常吃,正常穿,没着凉,没感冒,可孩子每年一入秋就开始腹泻,家长百思不得其解。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孙思邈就在《摄养枕中方》中告诉世人,夏天贪吃冷食,到了秋天就容易拉肚子。只是说得有点拗口:“入秋节变生多诸暴下,皆由涉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所谓“暴下”,就是急性腹泻。
三、五味调和:酸甜苦辣,人生百味!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黄帝内经·素问》
总的来说,食物有五种基本味道,即酸、苦、甘、辛、咸。
中国古代先贤发现了食物的五味与人体五脏存在对应的关系,而且认识到“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
酸走筋、泻肝补肺,收心之缓,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
咸走血、泻肺补心,润肾之燥,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辛走气、泻脾补肝,散肺之气逆,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苦走骨、泻心补肾,燥脾之湿,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甘走肉、泻肾补脾,缓肝之急,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这是因为,味道不同,作用亦不同。
酸味有敛汗、止汗、止泻、涩精、收缩小便等作用,如乌梅、山楂、山茱萸、石榴等;
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
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姜、葱、蒜、辣椒、胡椒等;
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如橘皮、杏仁、苦瓜、苦菊等;
甘味即甜味,有补益、和缓、解**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
《黄帝内经·素问》中的说法是“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就是告诉世人,谷肉果蔬的营养各不相同,互为补充,只有搭配合理,才能营养均衡。因此,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之一过偏,则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因为五味入五脏即养五脏,偏嗜一味就有可能偏养一脏而打破机体平衡致病,只有五味调和才符合养生之道,故五味不可偏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面说,居民膳食应遵照“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的原则。
现代研究认为,谷类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热能的直接来源,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肉类能提供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及氨基酸,肉类和果蔬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物质都是孩子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讲究饮食均衡,荤素搭配,才能达到身强体健、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国的饮食文化之所以能够经历几千年而不衰,其中的奥妙就是因为蕴涵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中医调养法则,以及“药食同源”的饮食养生智慧。
中医认为:天生万物,独厚五谷,故以五谷为养。
《黄帝内经》早就告诫中国人要“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强调五谷以营养身体为其功能,五果、五畜及五菜均可辅助和补充人体的营养不足。所谓饮食养生,就是根据不同食物的特点、不同个体的需要,合理利用和搭配食物,以符合人体健康需要。
其中,五谷是指“稻、黍、稷、麦、菽”,即稻米、小米、黄米、麦类、豆类等,亦泛指现在所有的谷类和豆类食品。五谷本质上都是农作物的种子。种子都集合了植物的精华,蕴藏着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生命力。五谷的属性多平,就是没有偏性,既不酸咸也不苦辣,而多味甘、色黄,归脾经和胃经,这些性味归经的特点也决定了五谷养脾胃的功能。
中医认为谷气皆入胃,散精于脾;脾气散精,以灌四旁、输布五脏。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为生化之源”。所以,五谷是中国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主食。
一颗小小的种子在春天来临之时,只要不误农时播种,就会发芽、生长、壮大,最终成长为一棵完备的植物。种子具备孕育生命的全套营养物质,潜藏无限生机,可提供新生命所需的一切,有强大的生命力。五谷之所以能“养”,正是因为具备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才能“补脾胃、益气血、长肌肉、和五脏”。
不吃主食,水谷精微摄取会出现很大偏差,气血则生化不良,后天之本就有亏耗,会导致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就是一天不吃谷物就会没有力气,故五谷为养。数千年以来,中国人以五谷为主食,既使先天元阳之气得以补养,又使后天脾胃之气得以补益。所以五谷是中国人最基本的营养来源,绝不可不吃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