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下篇幅中,我将深入探讨幼童与成人心智生活之间的某些差异,这些差异使得我们必须实行适合幼童心智的研究法。于此,我将试图说明,某种符合此等需求的分析式游戏治疗技术确实存在着,此技术乃按本文中即将详述的某些论点规划而成。
正如我们所知,儿童与外在世界之连结,乃经由接触可从中获得原欲快感的客体而建立,此原欲起初都仅黏附于儿童自己的自我之上。不管这些客体是否具有生命,一般小孩与它们的关系原先都是纯然自恋的,然而儿童就是循着这种方式,构组他们与现实之间的种种关系。对此,我想引用一个案例来说明幼童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楚德(Trude),三岁又三个月大,她在与母亲出外旅行之前,曾经和我进行过一个小时的分析治疗。六个月后,疗程重新开始,然而却在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她才稍微提起假期中发生的事情。一切肇始于她向我描述的一个梦境:她梦到她又和母亲一同到意大利旅行,在一间常光顾的餐厅里,因为覆盆子糖浆已经没有了,故餐厅女侍没端来给她喝。从对这个梦境与其他事件的诠释当中,显示出楚德仍处于断奶后被剥夺母乳的痛苦中,甚至可说是她对妹妹的嫉羡(envy)意识作祟。通常楚德会告诉我一大堆表面上毫不相干的事情,同时也不断提及六个月前那一小时的疗程。然而唯有在涉及她的剥夺经历时,才令她忆起旅行中的种种,否则那对她而言一点都不重要。
在很小的时候,孩童便已经由种种剥夺经历,逐渐对现实感到熟稔,并会运用否定(repudiating)的方式来对抗现实、捍卫自己。然而决定其日后适应现实能力的基准,却在于他们能忍受多少衍生自俄狄浦斯情结的剥夺经历。因此,幼小的孩童夸张地否定现实态度(表面上经常以“配合”与“顺从”作为掩饰)同样也是精神官能症的迹象,而它跟成人逃离现实的症状的不同处,仅在于显现的形式而已。因此,在对幼童的分析中,最终希望达到的结果就是他们能成功地适应现实,而改善教养问题便是成果之一。也就是说,达到这种境地的孩童,已经能够忍受真正的剥夺经历。
我们常常观察到,早在出生后第二年开始的年纪,幼童便已明显地展现出对异性父母的偏好,以及其他初期的俄狄浦斯倾向。至于后续的冲突何时会相继展开,也就是在何种状况下儿童会真正受到俄狄浦斯情结的掌控,这点并不容易确定。我们仅能就儿童身上的某些变化加以推断。
这些与俄狄浦斯情结显然有关的描述,其状况不一而足,包括儿童经常摔落地上与弄伤自己、极度夸张的敏感、无法忍受剥夺、游戏时的抑制、对欢乐场合与礼物表现出的忸怩态度,以及经常过早发生的种种养育问题等等。不过,我发现引发这些十分普遍现象的原因,其实是一特别强烈的罪疚感。以下我将就其发展做更详尽的探讨。
原来,她正在母亲的“波波”里找寻“卡奇”,后者对她而言代表小孩子。还有一次,她意图击打我的胃部,说她正要取出“阿阿屎”(粪便),好让我变得软弱无力。然后她又扯下抱枕,不断地称它们为“小孩”,接着再用它们将自己埋藏在沙发的一角,紧紧蜷缩着,露出非常害怕的表情,并一边吸吮大拇指,同时尿湿了裤子。这样的情景总是出现在她攻击我之后,不过,她的态度倒是和先前不到两岁时饱受夜惊经历折磨的状况十分相似。在那同时,她亦经常于夜里跑到父母亲的房间,却说不出她到底想要干什么。她的妹妹出生时她已经两岁,而当时进行的分析治疗,除了成功地呈现出她的心智状况,以及厘清其焦虑、尿床、弄脏床铺等等行为之原因外,亦适切地将这些症状一一排除。那时她脑中已有抢走妈妈肚里小孩、杀掉她,好与爸爸**的念头。种种的憎恨与暴力倾向,正是她固着于母亲的原因(尤以两岁时最为强烈),也是她的焦虑与罪疚感之来源。当这些现象在楚德的分析疗程中愈加显著时,她在分析时间来临之前几乎都会伤害自己。我发现那些她用以自残的物品(桌子、碗橱、火炉等等),对她而言正代表着母亲(此与原始的婴孩认同观念相契合),或偶尔象征正惩罚着她的父亲。而根据我的研究,通常幼龄儿童之所以不断处于“战争”状态,或摔落或自我伤害,多半皆与阉割情结及罪疚感有着密切关系。
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有一项基本而普遍的机制,会抑制儿童将运作中不同的认同合而为一。借由角色的分割(division),孩童才能成功地排除掉自己于俄狄浦斯情结形成过程中所吸附,且不断严苛地折磨其内心的父母形象。一旦驱除这些困扰之后,解放感便随即产生,并大大地促进游戏中快感的萌发。虽然这样的角色扮演游戏经常以十分简单的方式呈现,好像只代表原初的认同(primary identifications),但这仅是表面上看来如此而已。在儿童的分析中,深入表象的背后才是最重要的。然而,唯有将所有隐藏于后的认同角色与决定因素揭露而出,甚至对在此操弄的罪疚感做一番研究,才有可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根据我分析过的案例显示,罪疚感的抑制效应在很小的时候就已十分显著。于此,我们所面临的状况,与一般所知的成人超我运作一致。若我们假设俄狄浦斯情结的巅峰期约发生于出生后三年,并且视超我的发展为其最终成果,对我来说,这两项推论与前述的观察并不相违背。那些明确而典型的现象,以及在俄狄浦斯情结发展至巅峰时逐渐显露出迹象的成熟形态,皆不过是经年累月的发展成果。从幼儿的分析中可看出,只要俄狄浦斯情结一出现,他们随即展开修通的动作,超我的发展便由此开始。
正如较年幼与较年长儿童心智的不同,儿童对精神分析之反应,于童年时期的早晚亦有所差别。常令我们惊喜的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提供的诠释竟轻易地获得接受,有时孩童们甚至十分乐在其中。此一过程之所以异于我们在成人分析中所遇到的情况,乃是因为在儿童心智的深层,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交流远较成人容易,故当我们欲一步步反溯时亦较为简单。如此一来,便证明了我们所做的诠释之快速有效。当然,除非是透过适切的素材来分析,否则是不可能达成的。儿童在创造素材上,其速度与多样性均非常惊人,而且就算他们对诠释的接受度并不高,效果也常常令人讶异。在进行的过程中,原本基于阻抗而中断的游戏很快又重新展开,并不断地变换、扩展,并呈现心智的更深层,而儿童与分析师之间的接触关系亦获得重建。随着每一段诠释的完成,由于不再需要解压,游戏的快感也因此显而易见。但不久后,又会出现一阵阻抗,至此之时,事情再也不如之前般容易了。事实上,从此刻起,真正的拉锯战才开始上演,尤其要是碰上了罪疚感,那更是令人头痛。
如果运用上述的技术,我们便会马上发现,儿童对于游戏中不同元素之间的联想,其实并不输成人对于梦中各项要件的处理方式。游戏中的琐碎细节,可为细心的观察者指引出方向,而儿童一五一十地全盘托出的事情,将在联想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除了这种古老的表现模式外,儿童也会使用另一种原始的机制,亦即采用行动(所谓思想的原始前驱)取代言语:对儿童来说,行动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当我们对儿童进行分析时,不能低估幻想以及因强迫性重复而转化为行动的重要性。通常幼小的孩童是透过行动来拓展效果,但即使是较年长的孩童亦会持续地依赖这项原始机制,尤其是当分析疗程已将他们部分的潜抑驱除之后。分析治疗的持续是不可或缺的,如此一来,孩童才能获得与此机制紧密结合的快感,但此快感必须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就在此处,我们看到了享乐原则凌驾于现实原则之上,因为对于小病人,我们并不能像对较年长的儿童那样,诉诸他们的现实感(sense of reality)。
正因儿童的表达媒介与成人相异,儿童分析中的分析情境(analytic situation)也显得截然不同。然而,前述两种情况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前后连贯的诠释、渐进地解决阻抗的问题,以及持久地追查移情的先前状况——这对儿童及成人而言,均为正确的分析情境。
我曾经提到,在幼儿的分析研究中,我一次又一次地见识到诠释作用的速成效果。令人震惊的是,尽管出现了许多明显至极的迹象,如游戏的发展、移情的巩固、焦虑的减轻等等,孩童却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未能有意识地了解诠释,而我也曾经证明这样的进程是稍后才会完成的。例如,当孩子们开始辨别出“虚假”与真实的母亲、木制娃娃与真正的婴儿之间的不同后,会很肯定地坚称他们想要伤害的仅止于玩具婴孩而已——至于真正的婴儿,他们则口口声声地说自己当然爱他们。但唯有经过非常强烈而持久的阻抗后,孩子们才会理解到他们的行为其实直接伤及了真实的客体。一旦体认到这一点,通常就算是很小的幼童,也会在适应现实上呈现出明显的进步。我的看法是,通常一开始,诠释作用仅是无意识地被吸收消化,直到后来与现实的关系才逐渐为孩童所理解,这一点与启蒙的过程是类似的。长久以来,分析工作仅为性理论(sexual theories)与生育幻想(birth-phantasies)带来一些新颖素材,却从不去“解释”这些素材的涵义。因此,启蒙经验仅能随着潜意识中阻抗因子的移除,一点一点地滋长。
总之,进行精神分析的首波结果,便是儿童与父母间的情绪关系改善了,至于有意识的领悟则随之而来。这样的领悟完全听候超我的差遣,当后者的要求因分析治疗而有所调整后,才能为已变得较为坚强的自我所容忍,悉听尊便。因此,儿童并非突然地面对须重新思索亲子关系的处境,或被迫接受令自己苦恼不已的知识。根据我的经验,这般循序渐进的知识效应,事实上可减轻孩子的痛苦,让他们能根本地与父母建立更谐和的关系,并同时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
至此阶段后,儿童亦具备了以某种合理的拒绝来取代潜抑的能力。从分析的后期阶段中可看出,孩子们从原先渴望着肛门施虐或食人渴望(这些在先前阶段仍十分强烈),到后来有时会对之采取幽默的批判态度,可见进步之神速。我甚至听过非常幼小的孩童能就此开玩笑,说他们在不久前真的很想把妈咪吃掉或剁成好几块。在此情况下,不仅罪疚感必然会减轻,同时孩童也能将过去完全被潜抑的愿望予以升华。儿童的游戏抑制消失不见,且开始涉猎各种兴趣与活动等等,都是这些结果的实际展现。
简单归结我以上所言:基于儿童心智生活独有的原始特质,我们必须采取合适的技术,包括对他们的游戏进行分析。透过这些技术,我们才能触及孩子们最深层的潜抑经验与固着行为,并根本地影响他们的发展。
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治疗技术的不同,而非采用原则的差异。弗洛伊德所提出的精神分析之判准,包括以移情与阻抗为出发点,参酌婴孩的冲动、潜抑与其效应,健忘症与强迫重复因素等等,或亦如他在《孩童期精神官能症案例的病史》一文所提到的,发掘出儿童的原初场景——以上种种均会于游戏治疗中完整呈现。游戏治疗的方法保留了所有精神分析的原则,其结果与古典技术殊途同归,但只有它,才是唯一符合儿童心智的技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