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财政投资作为投入变量,把生均教育经费和在校生人数作为产出变量,对1978-2008年连续31年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发现,31年间财政投资效率大致呈现四个阶段。
表9-1 1978-2008年政府财政投资效率
注:数据包络分析衡量的是相对效率,即以考察的所有年份为一个整体,考察每一年在整体中是否有效,1为DEA有效,没有达到1为非DEA有效。
从表9-1和图9-1可以看出,1978-2008年间,效率值呈现小范围波动,整体大范围下降态势。1978-1984年间效率值相对较高,都高于0.5,最低为0.559;1985-1992年间效率值在0.2~0.5,最低为0.253,最高为0.470;1993-1998年间效率值在0.235~0.304;1999-2008年间效率值均小于0.324,最低值为0.173。从这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财政投入的效率从整体来看是逐年变小的。
图9-1 1978-2008年政府财政投资效率图
(一)单一——微调时期(1978-1984年)
该时期,政府财政投资几乎是高等教育投入的唯一渠道,财政投资对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都有着显著的作用。从效率值也可以看出,31年间有效的两年分别是1978年和1983年,都集中在该阶段,且在四个阶段中,单一——微调时期效率值偏高,这也说明在此期间,财政投资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二)增量——开放时期(1985-1992年)
该时期,其他投资渠道开始发挥作用,财政投资所占比例开始下降,与此相伴的是财政投资的效率也低于上个时期。
(三)多样——转型时期(1993-1998年)
该时期,高等教育“并轨制”开始实施,学费收入在投资比例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财政投资比例减小,与之相伴的财政投资的效率继续变小。
(四)多元——发展时期(1999-2008年)
该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学费、融资等渠道都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融资在高等教育投资中占据着较大比例,财政投资的效率在此时期相对较低,很多年份都低于0.2。
1978-2008年的31年间,财政投资的效率是逐渐变低的,这与各个时期的投资渠道变化、政策变动有着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