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有效性及其标准(1 / 1)

一、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有效性的内涵及外延

有效性是一个在管理学和经济学中常用的概念。在管理学中,有效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保持规定功能的能力,也就是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处于完好可用状态的能力。”[1]在经济学中,有效性常用来衡量和评价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够有力地引起总需求和总收入水平的变动。[2]有效性是与效率、效益紧密相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个概念。有学者认为,有效性是指政策投入对产出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的大小。效益是以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作为衡量政策效果的尺度。效率是政策效益与政策投入之间的比率。一个最有效率的政策并不一定能够取得最高效益,同样,一个效益很高的政策也未必就是最有效率的政策。[3]一般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有效性是指完成计划的活动和达到计划结果的程度。

政策有效性是指政策实施结果与目标预设之间的相关度。政策有效性是政策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政策分析是现今政治学、行政学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对公共政策及其决策过程进行描述、预测、解释和评价。广义的政策分析把决策活动当作政治分析的基本内容,视决策为政治行为的源泉与结果,试图从政治决策入手揭示整个政治过程的内在逻辑,其含义与政治分析基本相同。狭义的政策分析侧重研究公共政策的属性、原因、进程和作用。”[4]

在教育政策分析中,对教育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极少,大多是从实证的角度探讨相关教育政策的实际效果。而在经济政策分析中,对“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相对较多。特别是财政政策有效性、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在经济理论界均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对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概念与内涵,有学者认为:“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财政政策能否影响实际总产出,以及影响的程度或大小。”“‘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财政政策能否系统地影响真实产出、就业等真实经济变量,如果财政政策能系统地影响真实产出等变量,则表明财政政策有效;反之,则财政政策无效。第二层含义是指在承认财政政策有效的基础上,讨论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5]有的学者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目前国内学者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献还主要集中在第二种含义上,即在承认货币政策对实际变量具有系统效果的定性基础上,从量的角度讨论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从广义上看,货币政策完全有效或完全无效是两种极端情况,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效应处于两个极端之间,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大小应该通过实证研究来得出结论。在没有具体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就肯定或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都是不合适的。[6]

可见,从理论上讲,“政策有效性”的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政策能否系统地影响政策对象的真实产出等变量,如果政策能系统地影响政策对象的真实产出,则表明政策有效;反之,则政策无效。第二层含义是指在承认政策有效的基础上,讨论政策效果的大小。显然第二层含义是以第一种含义的肯定回答为前提的,尽管通过后者可以验证前者的正确性。

依此推开,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有效性也应该包含“是否”和“大小”两层含义:一是从定性分析看,指高等教育投资政策能否系统地影响高等教育投资的结果,如果投资政策能系统地影响投资的规模、结构、效益,则表明政策有效;反之,则政策无效。二是从定量角度看,主要是指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效果的大小。实际上我们对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第二层含义上,即主要讨论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效果的大小,以及积极的投资政策为何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说效果不大。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研究是以承认高等教育投资政策对投资结果具有显著影响为前提的。因为一般情况下政策不可能完全有效,也不可能完全无效,仅仅讨论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是否有效并没有实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