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想象力只及平日的二分之一,而当情绪亢奋时则能迸发出少有的智慧火花。而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健康的音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能陶冶人的情操。有资料表明,音乐通过听觉可以作用于人的大脑,使人产生或轻松或紧张、或激昂或低沉、或喜乐或忧伤等诸种情绪体验。
由于音乐长于表达感情,也最容易触发听者的情感,在音乐欣赏中很容易调节和稳定人的情绪,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因此,科学地运用音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信心,还可以强化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与课件画面结合起来,又可以增强画面的真实性,增加画面的形象和深度,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借助音乐能为学生创设理想的感情体验氛围,在生理、心理上产生一种很强的刺激力和影响力,使学生完全置身于音乐表现的感情氛围或者音乐的时代背景中,并与教学内容的情感产生共鸣,使我们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乐燃情调动情绪策略是指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深情地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利用与主题情感特色相符的音乐创设情感氛围,以起到因景生情、以情化境的教学效果。
一、音乐燃情 调动情绪策略的作用
音乐是多媒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音乐通过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或意境,表达人们的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它最善于细腻地表达人们不同的情感,融解各种思想,贝多芬称它为“人类精神的火花”。音乐是情感艺术,情感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表现功能,是音乐的灵魂。离开了情感的体验与抒发、感知与表现,音乐也就不是音乐了。我国古代《乐汇》中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也曾说过: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
音乐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可以调节情绪。这也是音乐一般意义上的作用。首先,音乐会促使形成忧郁的情绪与思想;其次,音乐有变化情绪的特征,能将忧郁的情绪转换成喜悦明快的情绪;再次,音乐可以消除心中的紧张、烦恼。音乐具有对我们的心理起直接作用的特征。有时候,音乐远比任何优美温柔的言词,更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它拥有动人的曲调、唯美的歌词,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它不仅能启迪智慧、熏陶情感,同时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超越时空的限制,飞进那美妙多姿的艺术殿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音乐艺术手段来激活课堂,使文本知识与音乐和谐统一,既可让文本知识生动起来,又可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并提高其审美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用音乐渲染情绪氛围
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它用直感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很易于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以音乐渲染情绪氛围,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便更容易调动其情感,促进其理解。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那些一般文字不足以表现的动态和意境,或是特别庄严肃穆、悲凉凄惨,或是特别的欢快激动,或是特别惊险紧张的场景,用音乐调动学生的情绪是再合适不过的。
如在讲授《黄河颂》一课时,教师首先播放《黄河颂》这首歌曲,那浑厚的男高音、雄壮的乐曲旋律一下把学生带入了一种精神振奋的氛围中去,学生们不禁纷纷对着歌词大声地跟唱,顺其自然地感受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历史,对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和崇敬之情,自然地进入了课文情境。在课的结束阶段,教师再次播放《黄河大合唱》,让学生酣畅淋漓地感受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尤其是《保卫黄河》一曲,那铿锵激昂的节奏,如急促的鼓点,敲打在同学们的心灵之上,强烈地激发了同学们保卫黄河,保卫中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再如讲授《乡愁》一课时,教师播放了被罗大佑编曲的余光中先生写的另一首诗《乡愁四韵》。那舒缓、低沉的曲调,配以罗大佑独有的沙哑而充满磁性的嗓音,将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完全沉浸在那优美而伤感的旋律之中,对乡愁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听完后,让学生讲讲听后的感受,学生纷纷用感性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和感恩。尤其是有些同学的父母外出打工了,留自己一人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日子一久,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更是难以遏制。有同学在讲到自己的父母在外如何辛苦赚钱,自己如何想念他们时,竟热泪盈眶,声音哽咽。他们的心完全被这首曲子所打动,深深地陷入了音乐所创造的情境之中,对课文《乡愁》也就不用作过多言语上的述说了,他们已经很感性地理解了课文主题。
2.用音乐唤醒诵读热情
新课标下的课堂,其内容应当不仅仅局限在教材本身,学生的视野,也不应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文章的风格、意境、情感,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将音乐元素引入课堂,对于丰富学生的感知,激发学习热情,领悟文章主题,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为它能调动口、眼、耳、心多种感官,从而达到记忆、理解甚至内化的效果。让音乐飘进语文课堂,满载着诗情画意的音乐和琅琅的读书声相应和,孕育出的是充满美感的课堂。每个人对美的事物都会倾注极大的热情,在美妙音乐的陪伴下,孩子们会更加用心地读、有感情地读,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诠释他们对文本的独特理解。
在讲授郭沫若的诗歌《静夜》时,教师播放了钢琴曲《星空》。舒缓优美的钢琴声如叮咚的泉水一样在教室里流淌,净化了每位同学的心灵,抚平了他们心中的燥热,深切地领会了在静谧的夜空下诗人思绪万千的体验。随后用这首钢琴曲进行了配乐诗歌朗诵,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将学生带进了乐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他们在文学和乐曲交汇的海洋中神游。这样,通过配乐朗读,通过文字和乐曲的双重刺激,学生怎能不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呢?又怎能领会不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呢?
在讲授《秋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则以钢琴曲《秋日私语》作为诗歌朗诵的背景音乐,诗歌优美的意境通过乐曲优美的旋律表现得淋漓尽致。听着这样的曲子,读着这样的诗文,仿佛是秋天正对着自己细细絮语,清凉的露水、丁丁的伐木声、丰硕的瓜果、饱食稻香的镰刀、满载白霜的芦篷、冷雾下圆圆的渔网、清冽见石的溪水和美丽多愁的牧羊女,一个个意象有如一幅幅画面在同学们眼前一一展现,让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文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带给学生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充分理解了诗歌所要表现的情感与意境。另外,很多古诗词的教学都可以配以相应的古典音乐。古朴典雅的音乐如流水潺潺地流淌在孩子们的心田,静态的文字也变得立体丰满起来。音乐、文字、语言的和谐统一,使整个课堂**漾在诗情画意里。
事实证明,配乐朗诵的感染力远胜于老师的讲解或是范读。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来,读出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要透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而要达成这一点,使用音乐可以事半功倍。
3.用音乐加强情感体验
所谓“教书育人”,即是指教师教育学生不仅是教给他们各种知识,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育他们拥有丰富的情感,包括强烈的爱国心、集体荣誉感、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感恩、对友谊的忠诚等。所谓“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作者在作文时都会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其中。学生在学习文章时,不仅是学习作者作文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如在讲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闻一多先生的民主革命热情和强烈的爱国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播放了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这首曲子一放,学生不约而同地跟唱,脑海里立即出现了澳门回归祖国的情形。接着,教师伺机向学生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概况。这样的一位爱国志士,为了民主、自由,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学生听得很认真,深深地被闻一多先生的言行所感动,更为他的爱国热情所打动,也激起了他们强烈的爱国心。由于现在的学生对六十年前的抗日救国运动不甚了解,甚至有同学已经淡忘了那段屈辱的历史,觉得老师老是说要爱国、爱国的,不但不理解,有时还会觉得厌烦。运用音乐,则无须多用言语解释,便能很快将学生带入到一种情感氛围中。
在教学《土地的誓言》时,教师播放了歌曲《松花江上》。那低沉、缓慢而充满无限伤感的旋律缓缓流出,犹如苦难的东北大地和被欺凌被侮辱的中国人民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苦难的中国急需我们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课堂上,学生们一改开始无动于衷的态度,个个正襟危坐,神情肃然,满脸激愤,内心充满了对饱受灾难的祖国的无限同情与热爱,他们也不再觉得学习爱国文章是很无趣的。音乐,调动了他们的情绪,也加深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总之,健康的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也能够启迪人们的智慧。
二、音乐燃情策略的设计
1.音乐燃情的方式
把音乐引入教学,将知识学习与音乐完美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将会是另一番天地,学生将会有一个愉快的学习心境,知识学习也将会在愉快的情境中得到升华。那么该如何用音乐来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呢?
(1)音乐导入,营造氛围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如于老师所言,在教师将学生引领到未知领域的征程中敲好这“第一锤”、敲响这“第一锤”,显得至关重要。用音乐导入,可以营造与课文意境相和谐的气氛,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赏析文本奠定感情基调。
寻常的课堂导入,以开门见山,提问质疑为主,总是围绕着语言文字转。如果以一段音乐导入,不仅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提高兴趣,而且音乐所表现的感情基调就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如讲授《月光曲》一文时,一上课教师便播放了《月光曲》给学生听,学生也许都感到很惊讶,怎么老师把语文课换成上音乐课了呢?教师再伺机引导:“你们觉得这曲子美吗?喜欢吗?谁知道这是一首什么曲子呢?”巧妙地引出课题:这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月光曲》。学生一听,恍然大悟,这曲子就是课文里讲的曲子。为什么会这么美?贝多芬是怎么写出来的呢?学生也产生了疑问。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审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么美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写下来的呢?一堂课便在学生的兴趣盎然中拉开了序幕。
在教学《摘葡萄》一文时,教师也是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带领学生听听唱唱所学的新疆歌曲。学生在演唱中甚至有翩翩起舞的冲动。学生的情绪在音乐中深受感染,对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文章主题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2)配乐诵读,促进理解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能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理解作品描绘的千情万态和感情基调。把这种活动有效地运用于课堂,能使学生的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美的境界,提高创造能力。实践中,配乐朗诵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手段,使用得好,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如朗诵《小桥流水人家》,配上柔美的丝竹音乐《高山流水》,那阵阵琴弦,把学生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学生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随着音乐的起伏跌宕逐渐加深,那种入情入境的美让人陶醉。
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课堂教学中,用智慧和情感营造艺术情境,使学生的心态从课堂的观众角色向课堂主人公角色逐渐转变,学生的情感就会和文章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
在讲授《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的第6、7段时,文章写的是“我”看着战友邱少云被火活活烧死的心理活动。一开始,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练习几次效果并不满意。之后,教师选择了一曲贴切表达文章意境的乐段大提琴独奏《天鹅之死》,那低沉哀婉的乐曲,不正如泣如诉地表达出“我”眼睁睁地目睹邱少云被烈火活活烧死,却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能动的悲痛的心情吗?“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读第6、7、8段,大家边听边想……”音乐响起,教师范读。起先,生性活泼的学生不时还有交头接耳的现象。可随着教师的朗读渐入佳境,随着乐曲与课文内容的有机结合,学生仿佛洞察到了感受到了什么,静静地体会着。“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当教师读完时,许多同学已两眼通红,揉搓着鼻子。这便是音乐的力量,语言文字的力量。朗读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如果只许学生强调这句话用什么情感读,学生会感到空洞,不知其所以然;如果和学生逐句逐字地分析重音、停顿,学生会感到枯燥。朗读必须以情带读,音乐恰是调动情绪、促进理解的最好手段。
(3)音乐收尾,意味丰厚
在一次全国性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大赛上,一位老师执教《我与地坛》一课。在赏析过课文并和学生深入探讨了“地坛”的象征内涵以及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对民族对母亲的爱之后,授课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母爱的认识,意在点拨学生懂得母亲懂得母爱。因由史铁生的文章开启了学生的认知,教师的引导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各抒己见,谈得十分动情,教学现场是十分感人的,台上台下热泪盈眶。这时,音乐响起来,老师用饱含感情的声音总结道:
我们的欢乐
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
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出家门
却永远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诵读声未落,“花,轻轻地绽放……”满文军《懂你》的歌声在不知不觉间轻轻响起,并且越来越响亮,课在《懂你》的歌声里终止,但母爱的旋律却久久在学生和听课教师心中回**。
此课在强手如云的比赛中力拔头筹。《懂你》这首歌曲本身就十分感人,用在这堂课收尾,似乎更增添了感染力,原因何在?试想,在歌声响起前,师生已共同营造了一个有关母爱的心理效应场,这个效应场里有师生共同挖掘营造的思想深度和心理高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聆听这首歌颂母爱的歌,心理感应自然不同,这就像电影插曲和MTV往往比一支单纯的歌更能打动听众是一个道理,这也和在一种心境下忽然发现一支熟悉的歌曲原来如此感人是一个道理。这种前摄影响,使得母爱这块情感的海绵吸取了歌声中的艺术水分,更加滋润丰盈起来,这时,歌声成了授课内容的延展,成了授课内容另一种艺术形式的阐释,既丰富了文本内容和授课方式,又增加了课堂分量和艺术的张力。
2.教学活动的开展
运用音乐燃情策略开展多媒体教学,可以从以下环节设计教学活动,即语言铺垫,音乐燃情,品味体验,情感抒发,总结提升。如图6-1所示:
图6-1 音乐燃情策略的教学活动过程
(1)语言铺垫:教师对涉及学生情感体验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说明,主要目的是扫清学生情感体验的障碍。
(2)音乐燃情:播放音乐,辅以教师的语言引导,调动学生的情绪。
(3)品味体验:在音乐环境的刺激下,让学生品味教学内容所赋予的情感,增强体验。
(4)情感抒发:学生通过说、唱、写等多种方式将体会到的情感进行抒发表达。
(5)总结提升:教师对于学生的情感抒发进行总结评价,对于没有得到的结论予以补充,对于有误的结论予以修正,并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提升。
《七子之歌》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的渴望回归之情。
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创境激趣
(1)课件出示有关闻一多先生的图片。
(2)指名学生简介闻一多先生生平及其创作,教师补充。
教师:1925年3月,留学美国的闻一多先生,亲眼目睹美国的种族歧视,深为祖国遭受外国列强侵占、为祖国同胞所受的困苦和侮辱而愤怒,使他更加思念祖国,渴望回归。为了抒发这种迫切愿望,诗人创作了组诗,并取名为《七子之歌》。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之际,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了大型纪录片《澳门岁月》,其中的那首朴素真挚、深刻感人的主题曲就是《七子之歌——澳门》。“七子”是指当时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香港、澳门、台湾等七个地方。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首感人至深的主题曲吧!
2.了解背景,点燃**
(1)伴着《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教师播放背景知识课件。
(2)教师:说说你观看后有什么感受?
(3)教师小结:正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相继沦陷,广大人民被奴役、受欺压,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早一天回到祖国的怀抱!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几首诗,体会这种思想感情。
(听歌曲、看课件、谈感受,既充分了解了诗歌的时代背景,又点燃了学生的学习**,为更好地体会诗意奠定了基础。)
3.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1)师配乐范读。
(2)播放背景音乐,自由朗读;同座互读互查。
(3)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这首诗歌半文半白,生僻字词较多,教师先范读,有利于学生的正确朗读;配乐朗读可以更好地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情趣。)
4.品读体悟,演唱表达。
(1)指导朗读。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2)展开朗读比赛。播放《七子之歌——澳门》乐曲,指名学生朗读,评议。
(3)学唱《七子之歌——澳门》。
(多种方式反复诵读,学唱歌曲,抒发**,启迪思想。)
本课注重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启迪和熏陶。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设计旨在通过大量的学习实践活动,采用品读与演唱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逐步加深,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感受与理解诗歌的过程中,提高欣赏与评价能力,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音乐,使教学变得“有趣”了、“美”了、“活”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诚然,我们的课堂,不是舞台,不是音乐厅,不能把舞台艺术、音乐作品硬搬进课堂。艺术与教育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两者却是相通的。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应该探究艺术,将艺术引进教育,使教育成为学习者主动地、乐于参与的活动,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