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生情感的心理特点(1 / 1)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构成教学活动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一个源点。学生具有一定的情感,也能接受外界的情感刺激,并对周围的同学,乃至教师施予情感上的影响。小学生在教育的影响下,情感在不断发展着。他们的情感已不像婴幼儿似的主要和机体需要相关,而是和比较广大的事物相联系,在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上,其情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经验和智力水平的限制,他们还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情感不是很稳定,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学生的情感主要是一种个体的主观体验

盛夏酷暑时节,我们会因喝了一杯清凉解渴的饮料而觉得快意;解题作业的时候,我们也会因一道难题久思不得其解而感到苦恼;身临险境,我们害怕;面对劣行,我们气愤;面对新奇事物我们兴趣盎然,面对意外发现我们惊奇万分……所有这些快意、苦恼、害怕、气愤、兴趣盎然、惊奇万分的主观感受,都称之为作为过程的情感的主观体验,这便是我们平时所概括的喜怒哀乐的感受。情感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由人的需要和期望共同决定的。人类的一切情感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般来说,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快感,如愉快、满意、喜爱等;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苦恼,产生否定的、消极的情感,如痛苦、厌恶等。由于个体需要的多层次性,人的情感也具有多样性,因而,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便构成了多种多样的复杂关系,同一事物可能以其不同方面与人的需要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从而引起人们不同的乃至矛盾的情绪和情感。同时,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不同,人们也就会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会表现出不同的好恶态度,产生不同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需要只能说明情感性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也就是说,需要只能决定情感活动的性质,而对情感积极或消极、肯定或否定的程度尚不能说明。它只有借助人的欲望或期望才能加以解释。

人的情感积极或消极、肯定或否定的程度与期望的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期望决定情感活动的数量。在这里,期望是人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是对行为活动结果的一种心理欲求或预测性估计。比如,一个学生产生取得好的学业成绩的需要时,当他对满足这一需要的可能性估计过高,即期望值过大,结果未取得好成绩时,他就会感到无比的烦恼和不满意;如果他的期望值适当,结果如愿以偿,他就会感到满意和高兴;当然,如果期望过低,满足于现状,其需要自然是满足了,但对情感也不会有多大的触动。

小学生的情感,一般是不稳定的、易变的、随机性的。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破涕为笑、转怒为喜的情况,在小学生中仍然是比较常见的。他们的情感会因为外界一个直接的刺激而迅速发生变化。而且,小学儿童的情感很容易显露于言表。另外,小学生的情感与其个体的经验直接相关。面对同样的事情,由于个人的经验不同,产生的态度就不同,因此而产生的情感也就不同。小学生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情感的发展。

小学生的认识能力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对现实生活意义的认识。小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意义认识正确,就会热爱生活,坦然面对生活、学习和交往中遇到的困难和遭受的挫折。小学生最初对现实生活意义的认识是入学后才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思考世界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何在,怎样才能成为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通过对社会中先进人物、先进事物的学习,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树立远大志向,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致情绪苦闷,患得患失;第二,对自我的认识。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估计过高,当事与愿违时容易产生强烈的失败感,容易心理失衡,从而使情绪低落;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估计过低,即使成功了也体会不到喜悦和快乐,这样当面对具有挑战性质的任务时,他们往往退缩,不愿付诸努力。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以取得的进步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正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努力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对未来持乐观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正视自己、接纳自己、把握自我,从而保持心理平衡。

二、学生的情感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影响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同时他们又是身心发展过程中尚未成熟的个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他们更多的是接受外界的刺激,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促使其内部情感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小学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容易受具体事物和环境的影响和支配。

例如,一所小学校,每年春天种树,可是小树的成活率不高,原因是小学生不爱护树木,经常摇动它们玩。虽然老师多次要求孩子们爱护小树,但效果不大。后来,老师们编了一篇《小白桦的自述》,对孩子们进行教育。这个故事的大意是:小白桦在树林里时是多么快活,妈妈、兄弟姐妹怎样爱护她,后来工人伯伯怎样把她送到小学校来,她是多么高兴,希望交上新朋友。可是,没想到来到小学校后,受到小朋友的冷遇。她喝不上水,吃不上饭,还要挨打受气。她一天天瘦弱下来,生命垂危。她多么想念妈妈和树林里的姐妹,她再也不想在学校待下去了。然后,老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怎么办?孩子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故事不仅激发了他们对小树的同情和想爱护小树的感情,而且提示了他们应该关怀小树的成长。结果,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们自愿按班分片承担培育、保护小树苗的责任。他们天天浇水,月月施肥,精心护理,盼望小树快快长大。在此基础上,老师又以孩子们培育小白桦树的事迹为题材,编写了童话剧,请小学生自己演。经过这样一番具体、形象的教育,孩子们和小树成了好朋友。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学生的情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与情境有关联,而情感的变化受所处情境的制约。俗话说,触景生情。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体验和感觉。这是因为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人的情感的产生往往具有综合作用。在具有欢乐气氛的情境中,人就会产生欢乐的情感;在具有悲伤气氛的情境中,人就会产生悲伤的情感。暗示心理学研究证明:人有可暗示性,在儿童身上天然存在着接受暗示的能力,这是人的一种本能。

小学生接受暗示作用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借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情境教学法中的“情境”就是对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提炼和加工,是被“微观化”了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它当然具有潜移默化的情感暗示功能。情境教学法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这比在他们面前进行居高临下的讲授的效果好得多。有人曾在某小学一年级两个班做过这样的统计:一个班,老师对“早晨起床后应该做哪些自己能做的事情”的问题,采取详细讲述法,讲述中老师还反复强调要记住这些内容。但问卷结果是:能说出老师讲述内容的只有23人,占全班人数的41%;另一个班,老师以文中插图作为背景,并借助音响和幻灯片的配合,模拟了一个小学生清早从起床到办妥自己要办的事后,轻松愉快地上学去的情境。由于表演者动作准确,井然有序,加之有轻快的音乐伴奏,引起了学生极大的认同感。老师并不强调要记住什么,但问卷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不仅知道早晨起床后要做什么,而且知道应该怎样做。这进一步说明,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易于被情境激起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引起模仿意向。可见,直观情境的刺激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很大。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呈现人、事、物的情境能够比文字和言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变化。

三、学生的情感变化与教学认识紧密联系

情感是伴随认识而产生和发展的,认识是情感的基础和依据。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入和不断发展,其所抱的态度和所产生的情感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如某教师在对一年级儿童进行尊敬长辈的思想品德教育中,问学生:“你爱爸爸妈妈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爸爸妈妈会买糖给我吃”“爸爸妈妈会领我去看电影”等。这种纯朴而真实的态度,是由于他们知识贫乏、情感体验肤浅所致。教师就要针对这个特点继续引导学生:“如果爸爸妈妈没有时间带你去看电影,或者不给你买糖果,你们还爱不爱爸爸妈妈?”孩子们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时,教师又问:“你们的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接着叙述家长从事这些工作的意义。儿童很快便认识到家长工作很辛苦,即使不领自己看电影,也要尊敬他们,爱他们。在这个例子中,由于思想认识提高,儿童的情感体验较先前加深了。因此,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发生变化,必须不断提供必要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促进他们的情感体验愈来愈深刻,并逐步地向更高级的水平发展。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研究和了解小学生情感活动的特性,不仅有利于改进教育工作,而且有利于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情感活动受认知的影响,人的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从根本上说,只有被认识了的客观事物才能引起人的情感。情感是随着主体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深刻的认识必然引起丰富的情感。同时,认识也决定情感的内容,为情感的外化指明方向。认识对于一个人的情感指向了什么或为了什么起着决定作用。

那么,情感是如何在认识的基础上或认识的过程中产生的呢?美国情绪心理学研究专家霍夫曼依据信息加工理论,做了如下具体分析:物理刺激直接产生情感反应。外界物体的物理性质(如声、光、味刺激)作用于感官,它所进行的感觉登记可直接引起情绪。这类刺激可能是无条件性的,也可能是条件性的。儿童看见医生就产生害怕打针的反应,是典型的条件反射性情感反应的例证。物理刺激同内部表象或图式匹配产生情感反应。霍夫曼指出,婴儿在“对象永存”形成之后,在物体刺激同内部表象或图式相匹配的条件下,产生图形再认识或识别的能力。这种能力同情感反应的产生之间的关系比条件作用要复杂得多。刺激意义引起情感反应在更高一级的认知加工中,当刺激以超越其物理属性的意义作用于人时,产生情感反应的机会和可能性就更大了。霍夫曼对此提出两种加工模式揭示刺激意义的认知基础。

1.归类:信息加工把输入的材料分为许多项目,如对象、事件、活动等。这样,许多项目要按其物理属性、功能属性分类归档,也可按刺激项目同个人的利害关系分类归档。如按个人利害关系进行归类,同一刺激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归类,产生的情感反应也会不同。

2.评价:评价反映着刺激与个体、个体经验、个体需要、社会标准、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特定联系。刺激通过评价而获得的意义是多种多样的,从而产生的情感反应也是多种多样的。评价所导致的情感反应,可由评价刺激事件的后果、影响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同标准相比较这种加工模式而产生。

情感是伴随着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过程发生和发展的。学生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情感的发展。比如,学生只有正确地、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会产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如果不适当地夸大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过分地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方面,都可能促成学生认识的片面性,从而诱发学生向往资本主义而怀疑社会主义的情感。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激发他们良好的情感。

情感教学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不容忽视。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努力创设能带给学生快乐的环境,善于发掘蕴涵于知识本身的情感,并善于艺术性的赋予知识以情感。有了情感,知识就有了生命,学生就会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价值。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比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都重要。而运用多媒体更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具体来说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从音乐燃情、创设意境、想象表达三个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