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的教学特点(1 / 1)

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师利用多媒体来呈现教学信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效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最引人注目的也许就是多媒体本身了。教师们针对多媒体应用所开展的讨论中,最多的话题常常是“你这个图片是哪下载的?”“你这个动画是怎么做的?”之类,而关于教学的思考和关注则要少很多。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利用多媒体这种教学工具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是工具重要还是活动重要?如果过多地关注工具,就会使活动沦为工具的副产品,而失去了活动本身的意义。正如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所认为的,人的活动(不论是科学活动还是社会活动)不是一个单纯的机械反应过程,而是价值赋义活动,[1]决定人的活动方向和内容的,不是工具,而是活动所承担的人的意义。

一位美国学者在做题为ICT & Teacher报告时进行了这样比喻:“给儿童一个锤子,锤子就成了儿童世界的中心。他们会拿着锤子东敲敲,西敲敲,在桌子上敲敲,在玻璃上敲敲,甚至吃饼干都要用锤子敲敲。在他们的心中,用锤子敲是最重要的,至于敲什么,会有什么结果,对儿童来说都不重要。现在,我们的教师拥有了信息技术,他们就像拿着锤子的儿童一样,充满了对工具的好奇,不管是教什么学生,教什么内容,首先想到的就是用信息技术。”

多媒体的确强大,也的确引人注目,但是活动比工具更重要,因为活动决定了工具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利用多媒体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合理的,那么多媒体是优秀的;反之,像前面所介绍的那些消极案例中的情况,多媒体无疑是失败的,甚至危险的。因此,开展多媒体教学,就需要教师把关注的重点从多媒体转移到教学活动上。前面提到的《我爱故乡的杨梅》这节课例,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师很好地预期和规划了学的环节,虽然多媒体课件很简单,使用时间也很短,但是却很好地引发了学生预期的心理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从多媒体教学过程的结构上来看,多媒体教学的本质不是多媒体这种工具,而是其引发的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且这种学习活动不应该是本能的或自发的,而应该是教师引导下自觉的、有目的的认识活动。

一、多媒体教学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认识活动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大多数教师会说,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各类教学信息的活动。这种观点只反映了多媒体教学的表面现象。教学是什么?“所谓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2]教学的概念包括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必须能引发学生的学,教师教了,而学生没有学,就不能称之为教学;二是教学必须要有一定的预期结果,也就是说教和学发生后,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等各方面能够出现预期的变化,像前面介绍的跑动的小狗的例子,就是典型的有教有学却没有预期结果的情形。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特定的教学方式,同样需要遵从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教学信息,仅仅是教的环节。而学的环节呢?教学结果呢?也就是教师利用多媒体预期学生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展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获得什么样的结果?所以,从完整的教学过程来看,多媒体教学应该具备图1-1的结构:

图1-1 多媒体教学的基本过程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信息是教师教的重要部分,而行为指导是同样重要的组成环节。学生接受信息并引发反应是对教的响应,也是教学结果的来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的环节比教的环节更重要,也更值得关注。

从多媒体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从接受信息到引发反应的过程,主要体现为学生观察——思考(体验)——外化(表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发挥了最主要的作用。因此,利用多媒体引发学生心理变化以增强学生心理活动强度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目标。新课改提出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口号,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只有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才能调动自身的最大潜能来获得快速发展。多媒体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很突出的作用,其自身的技术特征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为多媒体直观形象,更符合儿童认知的特点,相对于阅读教材和听教师讲课来说,学生更愿意通过多媒体来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在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始环节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导入,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动机,并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注意集中在教学内容上。

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介绍自己利用多媒体开展阅读教学的经验。“小孩子实际上很不喜欢课堂教学中朗读课文的环节,他们觉得坐在那里念很没意思。所以,我尝试在教学利用多媒体呈现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情境的基础上来读课件中的课文。学生自己拿着书读和看着大屏幕读状态确实不一样,特别是在情境铺垫下,学生更投入,也更专注。即使多读几遍,他们也不厌倦。后来我又进一步尝试把说和读结合在一起,让儿童对着大屏幕先读一遍,再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段文字,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有些学生说完了,主动要求再读一遍,效果比读课本要好得多。”

为什么儿童读大屏幕比读课本要更为投入?因为面对着大屏幕,学生的临场感更强烈。如果说读课本是个体的练习,那么读大屏幕就像是演出。按照杜威的观点,表演是儿童的本能,更容易被儿童接受。

一位小学英语老师介绍了自己利用多媒体开展句式练习的经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句式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必须要通过一遍遍地重复练习,才能掌握句式,并且记牢它。原来都是教师带着学生一遍遍地说,老师念一句,学生就跟着念一句,很多学生可能根本就没过脑子。你把他单独叫起来说的时候,他还是说不出完整的句子。现在大家都开始使用多媒体了,我发现利用多媒体来开展句式的替换练习非常有效。只要呈现足够多的图片,学生就会不断地去说,根本不用老师带着了。多媒体让学习变得更有趣,也更吸引人。有一次我讲《Will you take your kite?》这节课,用苹果、香蕉、橘子、尺子、橡皮等图片做‘I will take…’的替换练习,一个男生站起来的时候发现课件中的东西都被同学说过了,他着急地想了一会儿,说‘I will take elephant.’。虽然大家都被他逗乐了,但是看得出,他确实掌握了这个句式。”

这位教师的经验现在已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被普遍采用了,重复的次数多了,学生的积极性反而更高了,也更愿意动脑子了。这,也许就是多媒体教学的魅力所在吧!

二、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学生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认识活动

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儿童的学习,受其认知发展的限制,具有很强的经验特征。很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曾经明确地指出,儿童的学习必须从直观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这些理论和观点也成为直观教学的理论基础,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是,教学不是为了直观,直观只是教学的一种方式,是通向抽象的一种途径。试想一下,一名儿童,上幼儿园的时候在看图画书,上小学的时候在看图画书,难道上中学、上大学还要继续靠图画书来认识世界吗?所以,“在教学中,不只要求儿童掌握直接的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求儿童掌握间接的知识经验”[3]。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学是为了抽象,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高度发展。那为什么还要直观?是来源于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的需要。儿童期的学生思维具有很强的具体形象的特点,主要依靠其鲜活的表象来完成思维活动。对于很多抽象程度较高的教学内容,学生还不能完全依靠符号来进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直观形象来降低其思维过程的难度和跨度。像前面提到的“圆的面积”课例,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直观降低学生认知难度,提高学生理解水平的例子。

多媒体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直观。绝大多数的教师使用多媒体都是因为它非常直观,很多内容用它来体现,比教师用语言来表述效果好得多。古语有云“百闻不如一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语言为主要信息组织与表征的情况,教师可以选择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多样的信息表征方式来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

多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信息呈现方式,更进一步引发了教学活动过程的变化。在主要利用教师语言和教材的教学中,一旦遇到抽象程度较高或先前经验缺乏的内容,学生常常会产生理解困难,于是本该理解的内容变成了记忆的内容,教学也变得枯燥了。像前面提到的英语句式练习,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教师只能一遍一遍地带着学生重复训练,教师累,学生烦,效果也不好。而多媒体改变了这种以记忆为中心的重复训练方式,借助形象生动的小图片就可以为枯燥的重复训练带来新的变化,增加趣味性,学生依然在一遍遍地说,一遍遍地听,但是学生却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和乏味。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更丰富了,增加了理解的成分。从课堂教学的学习心理来看,多媒体的出现,实现了课堂教学由以记忆为核心向以理解和体验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变革(如图1-2所示)。

图1-2 多媒体所引发的学习方式变化

从图1-2来看,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色就在于利用直观情境促进学生以理解和体验为核心的心理过程。但是,抽象外化同样重要,直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抽象,学生的学习结果通常是以抽象的方式固化在自己的头脑中。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容易忽略这一点,常常只关注前面的直观表现,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课件做得更丰富、更漂亮,而对于利用课件引发学生何种心理活动、获得何种抽象学习结果却思之甚少。

小学数学《圆柱和圆锥》(复习课)课上,教师首先利用动画效果表现了圆柱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底面和无数条高,圆锥具有一个圆形底面和一条高;其次强化了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复述“圆柱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底面和无数条高,圆锥具有一个圆形底面和一条高”这一规律。先后3个学生站起来都没有准确流畅地表述出来。后面到了“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总结复述时,同样的情况又一次发生了。

研究者:“为什么学生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

教师:“这个句子比较复杂,里面有多个概念,学生很容易漏说。”

研究者:“在讲新课的时候这些句子让学生说过吗?”

教师:“说过。过了一星期,学生估计都忘了。”

研究者:“当时上新课的时候,有没有对数学语言表达进行强化训练?”

教师:“没有。”

研究者:“其实挺简单的,把重要的数学语言打在屏幕上,其中的关键概念用加亮或变色的方式突出,就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然后让学生念几遍,记忆效果会更好。”

教师:“是的。我当时设计课件的时候就注意制作动画了,想着能让学生理解得更准确,没想着把结论打上去。”

发生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制作课件时,动画比文本更吸引教师,导致教师忽视了多媒体课件中文本的作用。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守株待兔》的课上。教师首先播放了这个故事的Flash·,搞笑的动画一下子让学生兴奋了起来。动画结束后,教师马上叫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给大家讲这个故事,学生讲得很不流畅。接下来,教师又呈现了三张表现故事关键情节的图片,让学生按照图片来讲故事。最后,教师只给出3个问题作为线索,让学生来讲故事。课后,教师介绍了自己的设计思路。

“我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高,他们学习完课文后,能够理解课文的含义,但是却不能很好地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我设计这节课,首先用动画来表现‘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动画很吸引学生,能够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用图片作为逻辑线索,让学生可以在脑子中准确回忆出整个故事过程;最后用文字的方式提供线索,让学生尝试不借助任何直观材料来讲。整节课由直观入手,逐步降低教学材料的直观性,然后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故事讲述的任务。”

因为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学习障碍,并借助多媒体来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这可以算是一节成功的课。特别是教师能够准确把握从直观到抽象的教学规律,利用多媒体,却不依赖多媒体,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保证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并非要一味的直观,也不是越直观越好,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直观到什么程度,学生能抽象的时候就不需要直观,而学生不能够抽象的时候,则需要适当的直观来帮助学生走向抽象。这也是对“能让学生动脑子的时候就不让学生动眼睛”的一种诠释吧。

三、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相结合的认识活动

很多教师认为使用多媒体是一项独立的技能,而衡量这项技能优劣的标准则是是否会做课件。的确,多媒体从操作的层面上来看,使用非常简单,像PowerPoint这样的软件,让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只要轻轻敲击鼠标和键盘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操作。但是,正如同傻瓜相机的出现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摄影家一样,多媒体也不会带来教学的艺术家。因为,从教学的视角来看,使用多媒体远非点击鼠标这么简单。

前面讨论了多媒体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学生接受信息并引发反应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并不完全由多媒体引发,也不完全受课件的控制。学生不是机器,不会对同一指令作出同一反应。教学中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意外,而多媒体是不会处理意外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永远处于引领的位置,而多媒体只不过是教师发挥引领作用的一种手段。在对数百节课例进行行为分析时,研究者发现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现象:教师非常信赖多媒体。很多教师的行为表明了他们认为让学生看大屏幕,学生就会产生预期的心理活动。真的是这样吗?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上《第一场雪》这节课。教师利用一组美丽的雪景照片配合优美的钢琴曲进行导入,导入的过程中,教师不时地提着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这样的景色吗?”“同学们,你们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你们看着美丽的雪景,想到了什么?”……导入环节很成功。接下来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教学在有序地进行着。在课的结尾,教师又呈现了一组雪景的照片,背景为一首流行歌曲《遇见》的配乐。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雪的世界,感受雪的美丽。”

说完,教师转身面向黑板开始板书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自己借助多媒体展开体验。半分钟后,一些学生开始低头,一些学生开始和同桌说话,还有一些学生伴着乐曲哼起了这首流行歌曲……

同样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同样用于学生的体验,可是在这节课的开始与结尾,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形。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来自于教师的行为引导。在导入阶段,教师和多媒体同时面对学生,多媒体课件与教师的语言引导共同作用于学生;而在总结阶段,教师背对学生,放弃了行为引导,完全把学生交给了多媒体。通常来说,多媒体对学生的吸引,很多时候都不会是与教师的教学意图完全相符,需要教师来进行协调。教师必须将自己的行为引导和多媒体信息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吸引和控制学生,多媒体自身是没有这种协调指挥能力的。

不仅在学生注意方面存在着这种要求,在其他方面也是一样。不管是通过多媒体认识一个事物,还是利用多媒体掌握一个概念,或是利用多媒体发现一种规律,都需要教师引导的作用。任何一种工具,都必须在与之相适应的活动中才能发挥作用。教师如果希望学生仔细观察,就应该利用提问或提示等活动引导学生的感知;如果希望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就要利用讲解或布置任务等活动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如果希望学生主动表现,教师就应该利用提问与回答、自由发言、讨论等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这些活动本来就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会因为有了多媒体就变得无足轻重;相反,这些活动决定了多媒体这种工具的教学价值。失去了这些活动的配合,多媒体教学就有可能失去自身的意义,再漂亮的多媒体课件、再生动的媒体信息也不会引发学生合理的学习过程。

新课改之后,教师们都开始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认识到了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彰显个性的重要性。“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4]教师们使用多媒体的意图之一,也是希望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活力,让学生更主动、更自由、更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但是,教师们一定要注意,只有教师的积极引导才会带来学生的积极反应,多媒体只是教师激发学生主体活动的工具,而不是学生主体性的根源。真正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获得解放的,不是多媒体,而是教师。正如教学的定义所强调的,教和学必须统一,在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的教如何与学生的学相统一,靠的就是教师的引导。所以,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不要轻易地把学生交给多媒体,即使多媒体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也要坚持处于教的中心位置。只不过,借助多媒体,教的方式应该发生改变,从教师一味讲解为主,转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多种活动并存的教学结构(如图1-3所示)。

图1-3 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构

[1] 【英】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陆衡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17

[2] 王策三.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1

[3]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08

[4] 【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78